|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山一直是户外运动中的皇冠,早些年,人们把登顶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作为目标,等到将珠穆朗玛踩在脚下,又开始追求难度更高、危险性更大的山峰。逐渐的,一群向导、后勤、背夫为登山家们服务,以完成极难挑战的登山时代也过去了,人们开始强调“阿尔卑斯式登山”。
阿尔卑斯式登山顾名思义是起源于欧洲阿尔卑斯山的登山方式,十八世纪时诞生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随后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登山方式。
阿尔卑斯式登山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它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环境之下,不依赖他人,不靠外界的补给,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从事攀登各种山峰的登山活动。通常以个人或两三人的小队来爬山,以轻便的装备,快速前进。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攀登形式都源自于阿尔卑斯式攀登,举凡健行、攀岩、冰攀、冬攀、混合攀登(冰岩混合地形),甚至是滑降(雪)都是起源于十八世纪的阿尔卑斯式攀登。
没有挑夫来帮着背装备,没有后勤的补给支持……阿尔卑斯式登山强调的是在登山过程中对“独立与公平”精神的体验。阿尔卑斯式登山并不以挑战高度为最终目的,虽然以往曾经有过极少在喜玛拉雅山区使用阿尔卑斯式的攀登来登顶的案例,但这种登山方式最主要还是集中于3000至5000米左右的山峰。
只是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是那群登山中的狂人,他们在攀登8000米以上高难度山峰时,一样使用阿尔卑斯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着“登山皇帝”之称的梅斯纳尔,他绝对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登山家——第一个提出并首先完成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第一个无氧登顶珠峰;第一次在8000米高山上纵走;第一个无协作登顶世界最高峰;第一次连续攀登两座8000米高山……他还将阿尔卑斯攀登方式首次引入8000米山峰探险,将极度的危险和极度的荣耀寄托于雪山之上。
梅斯纳尔形成了自己的登山信条:轻装、无后援,而这也是今天的许多登山狂人的基本原则。阿尔卑斯式,从原来的普及、大众变成了危险和艰难的代名词。
2005年11月,三位国内山友在田海子山就使用了阿尔卑斯攀登方式冲顶,他们在5500米的C2营地出发,因为遭遇雪难而不幸遇难。山总是难以预料的,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发怒,什么时候慈祥。使用阿尔卑斯式挑战雪山的勇士,孤独而伟岸,从穿上登山鞋的那一刻,他们的生死便托付给了大山。
要知道,并非人人都有能力以阿尔卑斯式攀登来爬高难度的雪山,这是雪域狂人专门吃的那碗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