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这么开心地玩过了.今天认识的全是新朋友,没有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大家坐在一起学习娱乐是那么轻松,自然.这大概就是在路上的氛围,在路上的魅力吧.我想也是我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所以我想谈一点这次活动的感受. 今天,我准备去中国地质大学,重新坐进教室里做一回学生,这个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其实我不知道学校具体在哪里,只知道在鲁巷附近,偶尔看见过到鲁巷的车经过汉阳,走到车站的时候,看见一辆401旅游专线车过来,我跑过去问司机:到鲁巷吗?得到了肯定后我就上了车,看着窗外步履冲冲的人群,想着这些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也许就有那么一位会是和我今天一起上课的同学吧.胡乱想着,忽听一老者对他的老伴谈起到鲁巷的线路,这引起了我的注意,车在向前走,而他指着另一方向大声说着,我有点迷糊了,这鲁巷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于是我现在才注意到车上有线路指示图,这车不仅到鲁巷,还到地大呢,我一下子高兴了起来,糊里糊涂的我,糊里糊涂就上了这辆车,居然用了最捷径的方式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来到学校大门口,已经有同学在此等候了,据了解这所学校在地质研究方面是全国最具权威的,有全国一流的户外运动专业教职员工.走进校园,林荫道\教学楼错落有致,整个校园大约有八百余亩,分前后两个区域,前半部分又分东西两侧,后半部分就是北区了,前后有山脉相隔,现在修建了一条约3000米的隧道把前后连接成整体.我还看见有三个连着的足球场地,学生们正在踢球,走过三个足球场,我们来到体育馆,这里就是我们今天上课和活动的所在地了.教室在三楼,这间教室宽敞明亮,可容纳七\八十人在此上课,全电算化教学,设备先进一流,我读书的那个年代没有这样好的待遇.今天的课是由胡教授为我们讲解定向越野的基本常识,学习了如何看懂地图和如何使用指北针,利用这两样工具在野外定向的问题,学习气氛也很浓烈,形成互动交流式学习方式,课上还有同学谈自己在野外迷路的体会,也谈到了今天的课程对以后在野外活动的作用,以及遇险的自救方式等等.对我们深受启发.特别是下午,我们利用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了一次实战训练,把32名同学分成了11组,从地大出发,穿越榆家山脉,经华中科技大学绕回地大,全程需要两个多小时.浪哥哥2004\御鲲小兄弟和我被分到一组,,一路上我们团结一心,分工合作,愉快又开心.特别是遇到方向不明确的时候,浪哥哥2004经验丰富,分析加估计,哈哈,使我们这组少走弯路,顺利完成全部路程,虽然只找到六个点,这个成绩已经很努力了.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小雨,空气显得更加润湿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兴致仍然很高,基本上回到了体育馆门前.难民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席地而坐,小结了今天活动的全部内容,并把每一小组叫到大家面前,认真分析了各组存在的问题和做得不错的方面.使同学们对今天的课程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身体,同时还都拓宽了视野,增加了沟通和了解,更加明确了团队意识作用.我感到这是个团结的集体,无论老少都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我喜欢这里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