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二万里散记之三——布尔津篇早8:00起床,9:30车直奔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至布尔津县,行程700多公里。车出乌鲁木齐后,公路两边庄稼繁茂,太阳当头,光照十分强烈,兰天白云,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静静地坐在后排眺望着这广阔的天地。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通往西方,路宽人少,田野里几乎就看不到人,田舍更是少见,唯见左边绵绵的天山山脉与之同行,我开始感到讲解员说得新疆之大了。
不久大家开始沉睡,我在脑海里开始检索要去的地方和那迷人的喀拉斯水怪神话。按理说我们神农架野人与喀拉斯水怪应是齐名的自然之迷,都值得去探究。可同行的湖北老乡中竟有不少人没去过神农架,反而不畏万里之遥前去喀纳斯,这令人费解。同时也看出湖北旅游没精心打造神农架这块品牌,不及新疆人聪明,当然这仅是我一管之见、疑惑,还有更深层次的解释?我连日舟车劳顿大脑也迟钝,实在不明就理,罢了,别想湖北旅游界的闲事,那应是肉食者谋之。
你还别说,人家新疆的高速就是修得好,笔直平坦宽敞,两边没障碍物,看得舒坦,坐得也舒服,可就是一点不好,限速,有些路段限40公里、60公里,很是恼人,那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口号,在新疆可是贯彻的不折不扣。此行人中我们大多都有驾照,看到这样好的道路不免技痒,渴望司机小侍撒欢地跑起来,小侍说跑不起来,此地交管罚得严,没道理讲。我想大概高速公路一般都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怕交通肇事引起民族矛盾激化吧。
车仍然平稳向前驶去,可时间和公里数却不成正比,二百多公里要花三、四个小时,大家开始骚动了,我想今天要跑到布尔津还不知夜里几点。司机小侍匀速前进,不紧不慢的样子,大伙干着急。此时我忽然想起了一句广告词“旅游不在乎目的地,在乎沿途观赏风景的心情”。我告诫自己,此行八天要调整心态,保持好心情。
下午二点车到了克拉玛依白碱滩区。我们聚集吃中饭,此时车程方过半,饭菜贵且不合口味,大家只能以填饭肚子为基本,尚不知晚饭几点钟开呢。导游小马说,晚上去布尔津河畔吃烧烤,有著名的喀纳斯高山冷水鱼吃。
三点继续驱车上路,这时大家才有劲头看到窗外那百里油田。小马说,克拉玛依人说上百里,下百里,指的就是车窗外那成片的磕头机和输油管道线。这方圆几百里都是油田,克拉玛依人富裕得很,消费也很高,待遇也很好,通过几代石油人的拼搏,这座城市现在建设得很美。据说市政府还在规模引喀尔齐斯的水灌溉农田,开发牧场,以备石油枯竭后产业转型。是啊,人们应该吸取东北能源大省的教训,地下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挖尽,若不未雨绸缪,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发展后果。
在一片空旷里,小侍把车停下,让大伙下车照相,眼前这万台采油机下下磕头的景象,煞是壮观。整个克拉玛依就没看到什么山呀、河呀、树呀,一个大荒原,满地的小碎石是黑灰色,远处仅有些小山包,满是密密麻麻的钻机,那阵势从未见过,然后就是纵横交错的输油管道,在兰天白云的衬托下像机械魔兽的动画片。那首克拉玛依之歌描述得也还真实,“当年我赶着马群过,克拉玛依是一片荒凉景象,今年我赶着马群过,克拉玛依到处是厂房钻井”。
克拉玛依处于大沙漠的边缘,给人的感觉是只要钻个窟窿就冒油。现在克拉玛依东北部尚有一黑油山,由于地壳运动,地下石油受地层压力影响,沿岩石裂隙不断向地表渗出,石油常年溢出,石油中轻质部分挥发,剩下稠液同沙土凝结,堆成一群黑油山,最大的高13米,面积0、2平方千米。其油质为珍贵的低凝油。“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中就是“黑油”的意思。你说神不神?
我们收回目光,继续赶路,我遐想着这眼前光秃的山丘、满地的碎石、整个一戈壁滩在几万年,甚至于几十万年前应是个什么样的景致。如果没有大量的动植物淹埋沉积,怎么会有今天这大量石油蕴藏呢?真是沧海桑田,造物神奇呀。
晚上9:50,迎着落日余辉,我们赶到了布尔津县城,入住酒店。继而驱车到县城河畔边吃烧烤,至此已深入少数民族的居住地,眼前的景物也不一样了。
在小马导游的热心引导下,我们来到了俄罗斯大娘的摊边,吃她亲手酿制的奶酒,夜市摊位家家爆满,食客如云,生意很好。我们一行14人,排座吃烤羊肉、烤鱼、喝奶酒,确也乐融融。旁边的摊坐有人买唱,近似武汉的吉庆街,只是规模小些,我深以为是俄罗斯民歌,后才听出还是内地的通俗小调。奶洒度数低,不甚过瘾。李峰买了瓶当地白烧酒52度,大伙都喝了点助兴。烤鱼的确不错,很有特色,羊肉鲜嫩,大家尽情吃,可劲地造,结果一算账700多元,真不便宜。
夜晚12点,酒足饭饱,大伙逛夜市。布尔津市很小,可名气很大,因为凡要去喀拉斯旅游的必须经此过。城市人口20万人,街道整洁宽敞,夜里灯火通明,仅各类上档次的宾馆就120多间,颇具规模,是座名符其实的旅游城市,我看全城也无其它产业,主要以工商贸易和旅游纪念品为主,城市格局打造得小巧美丽。布尔津河沿城市边缘流进注入喀尔斯河,背靠阿尔泰山脉,风景绮丽,气候宜人,有着阿尔泰地区的典型地貌,因为太晚,我无法看清布尔津市全貌,甚是遗憾。
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