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18|回复: 26

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10个欧洲国家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3-28 2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8 23:48 编辑

日前,欧洲铁路集团根据“欧铁通票”统计,发布了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前10个欧洲国家,春暖花开时开始计划今年的多个长假吧,行走欧洲的时候别忘了跟朋友分享你最爱的国家呦!





1.德国:感受高效便捷的火车之旅



 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在德国旅游价格不菲。事实上,德国很多地方,如柏林、科隆、德累斯顿、杜塞多尔夫、法兰克福和汉堡等魅力名城联盟城市,游客无需花费巨大,就获得文化和美食上的超值体验。那么该选择哪一种出行方式畅游德国会即经济又便捷呢?是选择飞机、大巴或是火车?


1.jpg

法兰克福火车站


其实火车出行,是时下既经济环保,又便捷快速的选择。不同于中国的铁路运输,行进在德国的铁路上,无论飞驰或缓行,不变的是放松舒适的感受。德国凭借杰出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所有游客可以轻松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享受畅行无阻的美妙旅程。

1.jpg

四通八达的铁道网覆盖了德国全境



从北德蜿蜒漫长的海岸线直至南德群峦起伏的阿尔卑斯群山,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道网覆盖了德国全境,全长近35,000公里。全德共有5,400个大大小小的火车站点,分布在闹市与远郊,可供乘客换乘其它班次列车向东西方向继续前行。专家设计的行车时刻表保证所有车次以最优化的方式进行衔接调度,将乘客的等待时间缩减到最短。

1.jpg

德国铁路一直以高效、舒适、准点而著称




德国铁路一直以高效、舒适、准点而著称。在德国乘坐火车,度假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车速度到达目的地。无论是从波罗的海到阿尔卑斯山,无论您是想要前往柏林、汉堡还是慕尼黑,无论是商务拜访、参加展会还是驶向机场,相信火车出行都会为您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23: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8 23:51 编辑

1.jpg

高速铁路系统





“来德国,一定要乘ICE!”所谓的ICE全称为Inter City Experimental,是一个连接各大城市的高速铁路系统,列车车次由每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不等,当然也有更为快捷的直达车。就车型而言,ICE还可以细分ICE-V, ICE-1, ICE-3, ICE-T/TD, ICE-T2等,各自车型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不过对于普通的游客,具体的车型系统也过于庞杂,我们只要知道简单的一辆ICE列车就已兼具了速度、服务和现代化体验,它不仅能够让游客感受到超级的速度,更方便了游客在最短时间内体验到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风情与差异。

在德国在柏林、科隆、德累斯顿、杜塞多尔夫、法兰克福和汉堡这些魅力名城联盟城市之间的火车连接时间也很短,最长的也只有5个小时左右,所以说选择火车这一交通工具来游览德国这些魅力城市是十分可行的。

1.jpg

选择火车这一交通工具来游览德国这些魅力城市是十分可行的




在德国串联起所有大中城市的ICE特快列车行车段上,火车的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飞驰的列车即迅速又安全地把游客送到他们的目的地。比如说,从法兰克福乘火车前往慕尼黑或者柏林只需4小时,乘坐ICE特快列车从汉堡到慕尼黑也只需要5个多小时。这样,游客们不仅可以在乘坐火车的过程中一览沿途的优美景色,还可以享受一下德国铁路运输的舒适与周到的服务。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23: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8 23:54 编辑

1.jpg

火车站内良好的基础设施




而德国火车站内良好的基础设施,标识等软硬件齐全,也会吸引游客们选择铁路这一方式开始他们的德国魅力之城的旅行。在旅行的途中,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仅要求景色的优美,他们还更注重旅行途中的环境。如果他们选择乘坐火车出行的话,那么与他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火车站了。一个整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周到的火车站会给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成为他们选择火车这一交通方式的重要原因。德国很多的火车站都保留着传统的样式。火车站内分为上下两层,内有许多商店,这样火车站看起来更像一座大商城。火车靠站后,车厢地面与站台平齐,这给老人、儿童和体弱者上下车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德国的铁路部门为乘客服务考虑之周到。

而购票的多种途径也使在德国乘坐火车出行更加的方便快捷。例如,除了在火车站的窗口购买火车票之外,还可以在网上订购火车票,德国联邦铁路局中国销售中心会在线预定车票。颇具吸引力的还有经常会有各种的优惠票价。德国铁路面向团体或者单个旅行者,推出一系列优惠特价票可供选择。例如游客仅需花费42欧元即可购买一张Quer-durchs-Land-Ticket (畅游全国票)就可以在全德境内畅行无阻;还有Sch"ones-Wochenende-Ticket(美好周末票)是为五人以内的旅行团体设计推出的廉价火车票:每个周六或周日,乘客可以摆脱平日里的纷繁芜杂,享受极为优惠的票价、乘坐短途交通工具外出休闲度假;商务旅行者可以在网站 Rail & Fly 栏目下寻找前往各大机场的优惠火车票。

1.jpg

环境优美的候车大厅



此外,乘坐火车还可越过德国国界前往欧洲其它大都市,例如巴黎、日内瓦或者威尼斯等。例如,持有German Rail Pass Extension的游客可以ICE前往Brussels;乘坐DB Expressbus从慕尼黑或纽伦堡前往Prague;乘坐DB-"OBB Eurocity火车前往Austria(Kufstein and Innsbruck);乘坐DB-"OBB Eurocity火车前往Italy(Bolzano/Bozen, Verona, Bologna and Venice)。

总而言之,乘着火车游览德国魅力名城一定不会令您失望的。德国铁路运输的方便快捷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订票的方便与多样性,换乘的方便,环境优美的火车站等等都为您的旅程带来更多的便捷与舒适。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23: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2:57 编辑

2.瑞士:看世界上最幸福的奶牛


我脑海中关于瑞士的画面曾经是这样的:一座雪山,一头奶牛,一栋草坡上的小木房子,或许,还有一块黄澄澄的大孔奶酪。但当去过瑞士南部的提契诺州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1.jpg

瑞士美如画





冬日后花园

搭飞机转火车再转巴士,然后是大雨里的徒步,也许是路途太过跋涉,到达Ascona湖边的旅馆时,我几乎对着明黄色房子产生了归家的温暖。“我们这儿一年300天都是晴天”,接待员一边登记一边带着抱歉的微笑向我解释这场雨并不常见,仿佛天气不好是她的错。我拧干滴水的衣角,从旅馆明黄色的遮雨帘望出去,无论如何不能将下着大雨的Ascona同画册里的明媚印象联系在一起—那些彩色的房子模糊了色彩,马焦尔湖上轻烟氤氲,远处的山笼罩在层层云雾中。有趣的是仍有不怕冻的游客坐在雨棚下喝着咖啡,姿态悠闲地望着雨线跌落大地,仿佛面对的是最动人的艳阳。

1.jpg

午后温暖时光





漫长的旅行让我一走进房间便一头栽倒在床上昏睡过去,醒来时已是黄昏。雨已经收住,光线迫不及待地为这座小城打扮起来。湖面上仍然飘荡着轻烟,衬得四周仿佛仙境。Ascona是瑞士的意大利语区,湖边是依山而建的小镇,五颜六色的建筑和曲折古老的小巷子令这儿成了瑞士人自己的后花园,在寒冷的冬季,此地的阳光就是治愈忧郁症的最佳良药。

1.jpg

和他们的邻居一样,瑞士人对美食也怀着巨大热情





意大利人爱美食,似乎连这邻近的瑞士意语区也受到影响。沿湖的餐馆、冰淇淋店一路铺开,向导Diego带我们熟门熟路地抄进一条巷子,推开一间看似民居的大门,原来是家餐馆—“这儿的特色就是没有菜单,食物也是超大份的,大家一块分着吃。”我在葡萄藤围绕下的木桌旁坐下,这院子看上去已经很有些年头,几十年前的旧海报糊在水泥墙上。溜进厨房瞧瞧,大胡子厨师正在卖力地揉面团,一旁的烤箱里,香味静静飘出来。还没吃到晚餐,我就已经觉得这里温馨得像个家了。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9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1257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3-29 1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整的国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2: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2:59 编辑

1.jpg

温暖的Ascona是瑞士人自己的冬日度假胜地






城堡上的风光

  
次日,我们从Ascona搭火车去Bellinzona看城堡。名字就非常有中世纪感觉的Bellinzona是提契诺州的首府,由于地处从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的要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这些故事已成时代足音,只有岩石上巍然耸立着的三座城堡提醒着人们这儿曾经的金戈铁马。

1.jpg

古城堡提醒人们这儿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在火车上读着旅游小册子里这些关于Bellinzona的故事,仿佛隆隆的火车带我们穿越的不仅是瑞士的山谷丘陵,也有云蒸雾罩的历史。我很喜欢瑞士的火车,非常准点,一分钟不早一分钟不晚,有些车厢是完全静音的,不能聊天,即使听iPod音乐也不行。但这样却更给了人一些静静思考的闲暇空间。

  
初见下的Bellinzona并不如我想象中那般古朴,但当我跟着Diego气喘吁吁地爬上一层又一层的石阶,见到Castel Grande城堡上那些刻痕遍布的石砖、石墙,以及石头间冒出的一丛又一丛杂草时,方才觉得这里年代久远。这栋有着独特双塔风格的城堡据说建于13世纪,然而根据文字记载,它的建筑前身早已出现在6世纪。“可惜今天不是周六,不然你能看到老城的中世纪集市,”Diego说,“我觉得那比城堡更有趣一些。”

  
没有关系,对于我这样的外国人来说,见到古城堡本身即是一趟足够有趣的行程,尤其是,沿着新铺设的草皮一路狂奔到城堡的尽头,然后在这里眺望远方早已和地平线融为一体的建筑与山脉,在正午的太阳下它们闪闪发光,不知道多年以前,守城的士兵是不是也这样望着它们发着呆。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以徒步的方式来探索瑞士城市不失乐趣






房子会说话

  
回苏黎世搭飞机之前,我去拜访了Appenzell。尽管下着雨,但这个靠近德国边境的小城,仍然美不胜收。这里的每一栋房子几乎都有不一样的颜色,大胆的配色令人仿佛走进童话世界。有些房子上还绘着精细的图案,什么小熊吹泡泡啦,什么花朵迎风飘舞啦,顽皮得很。更有趣的是,每栋房子都装设着一个小雕饰,原来这是当地的古老习俗,不需要问人,只需要抬头看看,就知道房子的用途了。一把钥匙—这是锁匠铺,一头牛—肉铺,几只晶莹剔透的小瓶子—药剂房……时至今日,大部分房屋仍然保留着当时的用途。

  
在老城入口的一条街道上,我经历了此生最独特的用餐经历。街道中央有一面能转动的圆形窨井盖,上面摆着一张方桌,桌上有一碟当地特色的Mostbrockli(辣味风干肉)、一碟Appenzell芝士,还有几杯葡萄酒。我们就这样站在窨井盖上一边转着圈一边吃起了饭,两旁仍然有汽车呼呼地驶过,过往的路人见到这样的奇异景象倒是相当淡定——“这是Appenzell传统欢迎客人的方式,他们见得多了。”Diego解释道。

  
吃完饭后雨又下得大了,小城的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也因此躲进了两旁的小店避雨,宁静的小城因此更显清幽。Diego带我们在如同迷宫般的小巷里左拐右绕,每一扇敲响的门后面都有一桩经营多年的家族生意,一个木雕老板、一柜手工糖果、或是一件只在节日里穿的刺绣衣服……在一家有好几百年历史的药房,我喝到了一种用杏仁和草药做的饮料,味道清凉,“它对喉咙特别好,”药房老板用口音浓重的英语告诉我,“配方从我祖父的时代起就一直没变过。”不变,正是Appenzell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

  
出行提示
  
签证
  
准备好酒店、机票订单、护照、两张白底彩色近照、足够的财力证明、户口本、单位证明和签证申请表在使馆/领事馆递交申请。

  
瑞士驻华大使馆

  
地址:北京市三里屯东五街3号

  
电话:010-85328755

  
交通

  
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开通上海-苏黎世的直飞航班,也可搭乘海航北京-苏黎世的直飞航班。瑞士境内交通推荐火车。可在出发前购买瑞士火车通票。

  
气候

  
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在城市中,夏季气温可达30oC;冬季气温经常低于0oC,时有下雪结冰的现象。

  
时差

  
瑞士比中国晚7个小时,夏季实行夏令时,比中国晚6个小时。

  
货币与汇率

  
虽然已经加入欧盟,但瑞士法郎仍然是瑞士最通用的货币。有些店也收欧元,不过找零时会给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6.56元人民币。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77

回帖

20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2-3-29 18: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呀,欧洲夏天去最舒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8: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8:54 编辑

3.意大利:聆听世界上最完美的歌剧



1.jpg

维罗纳古罗马露天剧场在规模上仅次于罗马斗兽场和坎帕诺圆形剧场,也是当今世界上定期举行演出的最大露天歌剧院





夜幕笼罩座无虚席的古罗马剧场,蜡烛和火把闪耀成星光。女祭司手持铜锣走上舞台中央,敲响三声,人声渐息。半晌又是三声,灯光渐暗。第三遍锣一过,全场肃静,一段管弦乐伴奏的序幕从远处次第浮现:埃及,一个炽热的夜晚,河水潺潺作响。尼罗河畔月亮正要升起,温柔的阿依达在等待她的爱人……
 
这是2011年的维罗纳,这是我在意大利看的第一场歌剧。建于公元1世纪,维罗纳古罗马露天剧场在规模上仅次于罗马斗兽场和坎帕诺圆形剧场,是全意大利保存得最完整的古罗马建筑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定期举行演出的最大的露天歌剧院:可同时容纳两万名观众。我观赏的第89届歌剧节最后一场演出《阿依达》是1913年首场演出的复刻版。

  
时间回到1913,年轻的维罗纳歌唱家泽那特罗(Zenatello)和剧院经理打算在夏天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歌剧。传统的歌剧季从隆冬开始,到第二年春末结束:整个夏天都是歌剧院的关门休整期。当他们拿出各自的积蓄租下维罗纳露天剧场,设计了4幕气势恢弘的舞台,甚至建造了一尊16米高的法老像时,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开创歌剧演出历史上的新篇章。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演出。摆脱了室内剧院场地的束缚,1913年露天剧场版的《阿依达》舞台以月光照明,动用了数百名演员,甚至还有战马上场。有批评家认为露天剧场的声效不尽人意——直到2010年这里的演出都没有使用扩音设备。

1.jpg

既是古建,又是露天歌剧院,坐在里面看演出,少不了有双重体验





 
佛罗伦萨:歌剧之所以为歌剧

  
2011年夏,佛罗伦萨。日头透过巴迪宫的天井晒着脖子,窗外阿诺河不紧不慢地流淌。偏安一隅的老房子即使在游人如织的夏天也是清净的,差点让我忘却它的身世:这座由文艺复兴建筑巨匠布鲁内列斯基设计的私人宅邸,并没有像他的另一件杰作——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一样在建筑史上获得盛誉。若非做足功课,谁也不会想到四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是文艺老中青年们聚会的圣地,人们可能会像当年一心想进入唱诗班的12岁佛罗伦萨男孩雅各布o佩里一样匆匆路过它。

  
历史总以它既定的节奏发生。1573年1月14日,一个平凡的冬日下午。巴迪宫少主乔万尼 巴迪照例邀请了一群人文主义学者前来做客。今天我们无法再亲耳听到他们以怀念惋惜的口气谈论公园前5世纪雅典文化的黄金时代,踌躇满志希望复兴古希腊戏剧。正是这个昵称“卡梅拉塔”(意即 “小房间”)的私人沙龙,在随后的10年齐聚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作曲家、演奏家与行吟诗人,成为佛罗伦萨重要的文化地标。

  
1584年,从唱诗班启蒙的佩里已经是年轻的键盘演奏家。他不再是巴迪宫外低头匆匆路过的少年,而是“卡梅拉塔”沙龙最年轻的成员。追随夕阳的脚步向西北边走去,我用了一刻钟从巴迪宫走到美第奇宫。同样的一条路佩里走了4年:他从卡梅拉塔沙龙的后生,成长为美第奇家族宫廷乐师。时值文艺复兴末期,古典悲剧和流行喜剧经历了短暂繁荣后似乎都走向穷途。佩里借机将天才的触角从演奏延伸到创作,努力探索一种新的音乐与戏剧结合的舞台形式。1597年,他带着取材自古希腊神话的剧作《达芙妮》回到了巴迪宫对面的科尔西官邸,城中时髦贵族见证了这次“带有乐曲的戏剧”演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歌剧就此诞生。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8:56 编辑

1.jpg

别看维罗纳古罗马露天剧场表面依然老派矜持,为鼓励年轻人来聆听歌剧,也开始出售学生票了 





直到3年后,歌剧才借由一场婚礼从文艺青年的沙龙里跳脱出来。1600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终止了他的第一段婚姻来到佛罗伦萨,迎娶托斯卡纳大公之女,以美貌著称的玛丽o美第奇。玛丽的嫁妆之一——由美帝奇宫廷乐师们演出的歌剧《尤丽狄茜》成了这段婚姻流传至今的信物。这大概不是一段美好姻缘,而更多地被描述成一桩交易或阴谋。当年的婚礼上,尤丽狄茜在黄泉路上悲伤地唱“啊,那甜蜜又辛酸的模样”。10年后,玛丽终于得到了“法国皇后”的头衔,但仅仅过了一天,她的丈夫亨利四世就撒手人寰。

1.jpg

从外到内,斯卡拉歌剧院都透着贵气,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歌剧院之一




 
米兰:不是故乡胜似故乡

  
很多人的一生中,都曾被另一个他乡滋养。它带来见识、机遇,并最终成就了一个人的历史。歌剧也一样。米兰之于歌剧,就如同伦敦之于莎士比亚,以至于今天我们说起歌剧,尤其是意大利歌剧,竟少有人记得它祖籍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而是直接跳到18世纪的米兰。

  
斯卡拉歌剧院,这座歌剧史上里程碑似的建筑曾毁于火灾,曾毁于战争,历经两个多世纪仍拥有“世界上最完美歌剧院之一”的头衔,每年的演出季首场演出更是全球歌剧迷心中最具分量的经典。

  
住在米兰,我无数次地路过它,这座正门其貌不扬的宏伟建筑是米兰人不可动摇的文化圣殿。它是当今著名歌剧院中最老的一座,它骄傲地自称“La Scala”,是名称里不需要“歌剧院”这个词的唯一一座。我两次企图走进它:2009年秋天的下午和远道而来的好友守在售票处门口,没有等到一张开场前的站票。2010年的春天天不亮就去排队买“Scala under 30”青年折扣票,人山人海中再次与它失之交臂。

  
诚然,游客们可以花5块钱买一张斯卡拉博物馆的门票进去参观,我却固执地认为没有歌剧的斯卡拉就没有生气。内场穿着礼服正襟危坐的太太,楼上站位拿着望远镜喊出第一声“Bravo”的发烧友,包厢里看不清面目的名人政要……种种角色都因舞台上的一小段时光而聚集,其中的“范儿”是面对一座空荡荡的“歌剧院”时无法想象的。

  
其实斯卡拉歌剧院可以算作意大利人散漫天性中为数不多的一个例外。1943年8月15、16日两晚,刺耳的空袭警报划破米兰的夜空,繁荣了两个多世纪的斯卡拉歌剧院在盟军的炮火之中化为瓦砾。然而战争还没结束,国王没有下台,意大利共和国几个字还没写上选票,米兰人已经开始筹备修复他们的文化圣殿。熬过了战后最艰难的两年,“La Scala”成为第一批从断壁残垣中重生的建筑。

  
1946年5月1日,传奇首席指挥托斯卡尼尼再次站在斯卡拉的指挥席上,第二次宣告斯卡拉歌剧院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当丝绒大幕徐徐拉开时,这位80岁的老人和台下经历沧桑的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重启还是结束呢?60年后的今天再回顾便会知道,歌剧院可以浴火重生,音乐与文化的发展却必然由单一的潮流挟裹着年轻人向另一个方向走去。但在当时,斯卡拉仍是荣耀的殿堂,甚至很快迎来了历史上最后一位歌剧女王——玛利亚 卡拉斯。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8: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8:59 编辑

1.jpg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的作 品《唐卡罗》在斯卡拉歌剧院演出的一幕 





歌剧女王:最难演的角色是自己

  
10年前认识卡拉斯,不能免俗地从那句经典的“爱情不过是一件消遣的东西,没什么了不起”开始。CD里她的声音并不完美,却富于“语气”与感情,仿佛能看到卡门那戏谑又向往的表情。最苛刻的乐评家在挑剔她的演唱时,也不忘赞美她的舞台表演。

  
在所有登台的女演员中,斯卡拉歌剧院最厚爱卡拉斯。她曾经的剧照、后台、海报都出现在歌剧院的各种印刷品上。这位美籍希腊女高音将她最巅峰的7年交给了斯卡拉,其中4年担纲新年演出季开幕演出(12月7日)。提起斯卡拉,人们很难再想起第二个女主角。这个对媒体舆论、音乐大师和公众反应不屑一顾,对自己苛求完美的传奇女人,是图兰朵、是托斯卡、是阿依达、是美狄亚……

  
这个在美国出生的希腊姑娘有雕塑般高挺的鼻梁、抿紧的薄嘴唇。画册上她留下的照片都有一种凉薄之相。这个被更改了父姓、剥夺了童年的姑娘曾经将“我工作,所以成为我”作为多年的座右铭。当她1947年初次登上维罗纳圆形剧场舞台,化身吉尔达唱出《可爱的名字》时,平静的外表下深藏着为爱赴汤蹈火的决心。

  
生活中的她的确这样做了:自1957年从蒙特卡洛登上那艘叫作“克里斯蒂娜”号的豪华游艇,她的婚姻在地中海里渐渐沉没,她的歌唱事业也放慢了步调。她就像曾经演绎过的所有为爱痴狂的角色一样,深陷入与奥纳西斯(Onassis)的友情与爱情中,甚至在船王娶了肯尼迪遗孀之后仍旧如故。奥纳西斯去世两年后,卡拉斯病逝。一代歌剧女王的骨灰永远飘零在注满她爱与哀愁的爱琴海上。

1.jpg

斯卡拉歌剧院内,威尔第的另一部作品《阿依达》全体演员谢幕





年青一代:“爱歌剧”是个彻底的误会

  
随着卡拉斯芳魂飘逝的,还有人们对歌剧的热情。战后贫乏的生活、慕强的本能、日益方便的贸易沟通,让年轻的意大利人争相穿上比美国老家贵一倍的匡威帆布鞋,哼起披头士乐队的歌——那甚至是他们中很多人唯一会“说”的英语。我们认为意大利人都热爱歌剧,就像他们认为中国人都会功夫一样,是个彻底的误会。

  
同为国粹,歌剧的命途甚至比京剧更为狭窄。北京的城墙根儿下,胡同里,总还有坐在马扎上拉起二胡唱两句的老爷子,路过的人跟着摇头晃脑。然而歌剧注定不能摆脱它太过高贵的出身。米兰繁华的耶稣大街有一位长者自称曾是歌剧院的宠儿。每当路过,听到他跟着录音机用浑浊的声音歌唱,地上破帽子里零星有几枚硬币,只觉得这个场景太过悲怆。

  
当美国经纪人带着“三大男高音”满世界飞,在演唱会和各种商业演出中唱一些朗朗上口的歌剧片段时,最后一位歌剧女王卡拉斯已经故去十年有余,斯卡拉歌剧院也已连续几年没有排演新剧目。和大学的朋友说起,她像美国人一样耸耸肩:“歌剧?噢不,我不看歌剧,肥皂剧还差不多。”

  
的确,年轻人早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花5欧看最新的好莱坞大片,花10欧在迪斯科舞厅听整晚的摇滚乐,和漂亮的女孩子跳舞,花20欧在偶像的演唱会上尖叫,谁要花200欧去听一场几乎听不懂的“古董歌剧”呢?今天米兰城里的10家剧院,只剩下斯卡拉还依靠它全球性的声誉和一批死忠维持着常规的歌剧演出,其他的都转而举行音乐会、排演话剧甚至播放电影了。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9: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9:03 编辑

1.jpg

斯卡拉演出季的开幕式






斯卡拉 “under 30”:放下身段的新招

  
作为延续几代的城中盛事,斯卡拉歌剧院开幕演出仍然是一票难求,内场座位2000欧的票价就是佐证。剧院里每一张深红色丝绒椅子在这一天都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光是躲在剧院旁欣赏观众入场,已经像穿越时空,回到200年前的鼎盛时代。冬天的夜色降临得格外早。门廊内,路灯下,穿礼服打领结、白发一丝不苟的绅士们用富于教养的沉稳嗓音交谈。身着曳地礼服长裙,外罩羊绒长大衣或皮草披风的老太太们有精心搭配过的唇膏、指甲、鞋子和手包。她们并不来回踱步:或互相问候,或沉默,都微笑着耐心把坐定前这一段需要消磨掉的时光当成一年中重要的出场。

  
看着他们,再看看自己肩上的背包和脚下的球鞋,体会到年轻意大利朋友们耸耸肩的心情:今天歌剧早不是皇室贵族的专宠,也和18世纪鼎盛时露天搭台竞相围观的场面迥异。它并不是人人消费得起的大众文艺活动,在票价之外,包含着对阶级、文化等众多诉求。观众和歌剧之间是相互选择的。

  
当这些忠诚富足的老者一年年佝偻下去,这见证了整个歌剧史的剧院也会不可避免走向颓唐罢?新学期收到“Scala under 30”计划的电子邮件通知时,这个问题回到我脑海中。斯卡拉歌剧院在每年演出季开始之前,开放两场正式彩排给30岁以下的年轻人,票价只需10欧元。学生们挤坐在地下通道通宵排队,其中很多来自异国,几乎从未现场欣赏过歌剧。第二天,买到票的姑娘们兴奋地讨论要跟妈妈或姐姐借行头,拿着节目单的男孩子打开手机搜索相关背景资料……那场景郑重得仿佛要参加的不是一场演出,而是18岁成人舞会。

  
多年以后当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时,会记得这个通宵排队的夜晚,和在世界一流歌剧殿堂里欣赏到的第一场歌剧吗?他们是否会再回到歌剧院,带着他们的孩子?我无从猜测,因为“Scala under 30”计划刚实行5年,一年一场的歌剧(另一场是芭蕾)累积起来也不到一万个年轻观众参与。但当文化和财富一样成为世袭,即使开一扇小窗也是有意义的。

  
【去哪里听意大利歌剧】

  
米兰 斯卡拉大剧院   Teatro Alla Scala

  
演出季:每年12月7日起,8月休息

  
2011年12月7日首场演出:《唐璜》

  
首演票价:50欧(开场前站票)至2000欧(内场座椅)

  
平日演出票价:12欧(开场前站票)至187欧(内场座椅)

  
2011-2012演出季售票开始日期:11月7日

  
罗马 罗马歌剧院

  
Teatro Dell’Opera di Roma

  
演出季:全年(夏季有户外演出)

  
票价:23欧至150欧

  
威尼斯 凤凰剧院   Teatro La Fenice

  
演出季:全年(2012年8月只有一场演出)

  
票价:10欧(开场前站票)至180欧(首演内场座椅)

  
那不勒斯 圣卡罗剧院   Teatro San Carlo

  
演出季:每年11月起,8月休息

  
2011年11月18日首场演出:《赛米拉米德》

  
首演票价:100欧至400欧

  
平日演出票价:50欧至130欧

  
巴勒莫 马西莫剧院   Tearto Massimo

  
演出季:每年1月起,8月休息

  
2012年1月22日首场演出:《浮士德的沉沦》

  
首演票价:25欧至125欧

  
平日演出票价:20欧至100欧

  
博洛尼亚 市政歌剧院

  
Teatro Comunale di Bologna

  
演出季:每年1月起 夏季有户外演出

  
2012年1月16日首场演出: 《汤豪舍》

  
首演票价:10欧(开场前站票)至150欧(内场座椅)

  
平日演出票价:10欧(开场前站票)至85欧(内场座椅)

  
该歌剧院有最后一分钟折价票出售,价格为原价三折

  
帕尔马 威尔第歌剧院   Teatro Verdi

  
演出季:每年1月起,8月休息

  
首演票价:15欧至155欧

  
平日演出票价:12欧至85欧

  
比萨 威尔第歌剧院   Teatro Verdi di Pisa

  
演出季:10月至次年3月

  
平日演出票价:11欧至44欧

  
都灵 都灵歌剧院   Teatro Regio Torino

  
演出季:10月至次年7月

  
平日演出票价:28欧至146欧

  
维罗纳 圆形剧场   Arena di Verona

  
演出季:6月至9月

  
票价:23欧至198欧

  
【礼仪贴士】

  
观赏首场演出建议晚装出席,其他场次也以正装为宜,只有户外演出可以酌情休闲穿着。严格对号入座,开场后不能入座或走动,迟到者只能在幕间进场。演出期间禁止使用电子通讯设备,通常情况下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拍照。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9: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9:29 编辑

4.法国:活色生香的美食美酒 

1.jpg

马兰始建于14世纪的古堡





确实,法兰西民族是一个懂得生活的民族。别一听红酒、香槟、奶酪、熏肉、薰衣草就觉得能概括她的味道。如若不是让高跟鞋在街道的石头地面敲打几番,和不卑不亢的waiter讲两句bonjour,去小住几天,你就不算去过,所以别草率、不负责任地给法国贴标签了。

  
>>穿越法国南部活色生香的美食美酒之路

  
大多数中国人对于南法国的兴趣,来自于一年一度中国电影人争相前往走红地毯的戛纳,而最理想化的解读,是全球小资领袖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系列读物。

  
一次南法酒庄深度体验之旅,仿佛是用活色生香的三维视知觉,来印证彼得·梅尔那半个等身的山居岁月文字。

  
加缪住过的路马兰小镇

  
离开尼斯和戛纳,我们来到路马兰,这是法国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小镇中的一座。当地建筑的风格,基本上是土黄墙,红瓦顶,石头地基,楼高不超过三层,前庭后院都栽有当地特有的花木:如巨型鸡毛箪样的塔松、上百年的橄榄树、无花果树、石板路边的紫色薰衣草,还有一墙一墙怒放着红色花朵的夹竹桃。最让小镇人自豪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在这里住过。

1.jpg

繁华并未落尽





整个小镇常住人口只有1050人。雅克是其中的一位。镇上有一座古老的教堂,镇外高地有一座城堡。城堡以前的主人应该非常风雅,因为城堡拥有美妙的双螺旋石梯、砌有一座开满睡莲的人工池塘,还有一间收藏有中国、日本和阿拉伯乐器的音乐厅。

  
镇上最多的当然是咖啡店。小学校的对面只有一家文具店,悬挂着好几块不同形状的小黑板在卖。想象小学生从那个已经落满鸽粪的飞翔的女神雕像后面,排着队唱着歌出来,沿着高大的悬铃木出镇往山上葡萄园去的可爱样子,耳边回响起的是“放牛班的春天”。

  
充满艺术性的酒庄

  
MichelTardieu是一座极有特色的酒庄,庄主本是公务员,有一份可观的收入。但是他任由自己对葡萄酿酒技术的兴趣野蛮生长,辞去工作,自开酒庄,用勃艮第地区传统手工方式,采用50年以上的老藤葡萄酿酒,就酿出了特色。酒庄年产量仅6000瓶,世界各地需要者都得早早预定,且即使预定,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你想要的那一瓶。

  
庄主的酒窖看上去也充满艺术性,他的品酒实验室就像是一个小型极简风格的现代客厅,黑白两色为基调,只一块当地树木的火山岩化石剖面,绚丽无比地挂在墙上做装饰。所以当他的儿子,一个长相看上去跟所有法国小说中叫于连的花样美男都对得上号的年轻人,跟他如兄弟般站在一起,介绍自己的酿酒心得时,你会感慨,什么才叫真正的低调高贵和另类时尚。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9: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9:34 编辑

  
>>滨海夏朗德省:法国探访美食美酒最佳地

1.jpg

滨海夏朗德省旅游






滨海夏朗德省(CHARENTE-MARITIME)位于大西洋沿岸,距离巴黎乘坐TGV高速火车需要3小时,自驾车需要4小时30分钟。滨海夏朗德省的地理位置优越理想,位于大西洋沿岸弧线的中部,气候温和,这些条件令滨海夏朗德省成为一个宜居的地区。
 
滨海夏朗德省的特点基于两个因素:大海和土地。其沿海地区绵延500公里,海岸岩石林立,沙滩一望无际。对于滨海夏朗德省而言,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财富的源泉。实际上,几个世纪的商贸及海上活动塑造了滨海夏朗德省的海岸地区。岸边建造的众多堡垒是财富的见证,因为法国必须保护这些财富,防范入侵企图以及其他的外国觊觎。19世纪的标志性人物拿破仑(Napoléon)命人修建了著名的布瓦亚尔堡垒(Fort Boyard),它建在海上,曾经击退多次进犯。

1.jpg

著名的拉罗谢尔塔






滨海夏朗德省的历史之都拉罗谢尔(La Rochelle)邀您探访它的老港以及著名的拉罗谢尔塔,它们守卫着城市的财富:连拱廊街道以及拥有五颜六色外立面的房屋建筑。在中央广场上,热闹的拉罗谢尔市场供应各种乡土产品,过往的行人可以驻足停留,在露天咖啡座上品味一杯咖啡。流连在城市的各间小商铺,您将找到梦寐以求的礼物带给周围的亲朋好友:首饰、香水、皮具以及各式新奇的纪念品。

  
在内陆地区,沿着葡萄之路,罗曼风格的教堂以及各种城堡呈现在您的面前。在桑特(Saintes),人们可以追溯历史,欣赏一场在古罗马圆形剧场中央进行的表演,这里是角斗士为了尤里乌斯。凯撒(Jules César)的荣誉而战的舞台。装饰奢华的罗曼风格教堂见证了11世纪艺术领域的繁荣以及虔诚的信仰。

1.jpg

这里有丰富的海产品





 
在这里,只要是土地与大海相结合的地方,渔业产品、海产养殖产品以及乡土产品就成为优质美食的基础。食用海产品是滨海夏朗德省的习俗。因此,您将品尝到世界闻名的马雷讷-奥莱龙牡蛎(hu^itres de Marennes Oléron)以及另外一样特色美食:贻贝养殖池养殖的贻贝(les moules de Bouchot)。

  
在一个特定界限的产区酿造的科尼亚克白兰地是法国最知名的饮品之一。得益于优质的钙质土壤和充足的光照,我们这里酿造的科尼亚克白兰地具有阳光的色泽。科尼亚克白兰地根据最纯粹的传统、依照古老的方式酿造,它的全部优点伴随几代充满激情的人们而呈现出来,这些酿造者非常高兴能够带领我们了解他们的产品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9: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9:36 编辑

 
>>罗纳阿尔卑斯大区 世界上最迷人的美酒产地

  
罗纳阿尔卑斯大区位于法国首都巴黎与法国里维拉FrenchRiviera 之间,面积达43,718 平方公里,是法国第二大地区,与荷兰,比利时,瑞士及丹麦等国的领土相若。

  
罗纳阿尔卑斯山大区处于欧洲的心脏地带,是欧洲交通的枢纽,区内地形复杂,以阿尔卑斯山作骨干,罗纳河有如此区的血脉,莱蒙湖Lac Léman 则是头部,构成一处十分完美的躯体。罗纳河从北向南贯穿了这区,河西是上罗亚尔河谷Upper Loire Valley 及阿尔代什峡谷Gorges de l'Ardèche。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古老的城堡及充满酒香的葡萄园。河东则是阿尔卑斯山脉,皑皑雪峰如林,蓝宝石似的湖泊又交错具间,风光如诗如画,令人迷醉。而世界最大的滑雪场也是位于此区,在这里的冬、夏度假胜地,有如天上繁星,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地区之一。

1.jpg

品酒的艺术






葡萄园之地Land of Vineyards

  
(一) 薄若莱葡萄园Vignobles du Beaujolais

  
薄若莱是法国著名酒区, 薄若莱葡萄园Vignoble duBeaujolais 沿着索恩河Sa ^o ne River 从里昂向南延伸50 公里,向北延伸至马干尼M ^a connais, 向西延伸至罗亚尔河谷Loire Valley, 面积达16 万公顷,其中有225,000 公顷是葡萄园。薄若莱占罗纳阿尔卑斯大区产酒量一半,在过去40 年来,产量倍增。

  
薄若莱村庄占了薄若莱产酒量四分之一,共有39 条村,这些酒十分香醇。当地民房住所建在酒窖之上,几乎每条村都拥有酒窖,由于房屋用黄褐色的砖建造,在黄昏日落之时,金光普照,散发出精彩耀眼的光芒,当地称为黄金之乡。薄若莱北部出产十种高品质的村庄美酒,分别是Chiroubles,Brouilly, Saint-Amour, Régnié, Moulin à Vent,Morgon,Juliénas, Fleurie, C ^o te de Brouilly 及Chénas。

  
(二) 罗纳河谷酒区Vignobles de C^otes du Rh^one

  
早在公元一世纪,罗纳河谷酒区的葡萄酒业已经非常发达,买卖酒这一桩生意,甚至在凯撒大帝的军团来到之前,就颇具规模了。十二、十三世纪时,全法国的修道院开始种植葡萄,到了1309 年,教皇Clément V 在阿维侬Avignon 落脚时,在教皇新堡旁种植葡萄园,罗纳谷地的酒才重新登上台面。罗纳河谷酒区A.O.C. C^otes du Rh^one, 包括一百六十三个市镇,六个省:共有一万两千多个酒农,一千七百五十个私人酒庄,七十五个合作社,四十多个酒商,中间有十六个村庄级的酒区,十三个特级酒区,其中北罗纳谷地有八个特级酒区,由北到南分别是: C^ote R^otie, Condrieu, Ch^ateau Grillet, St-Joseph,Crozes Hermitage, Hermitage, Cornas, St-Péray. 南罗纳谷地有五个特级酒区由东到西为Gigonadas, Vacqueyras,Ch^ateauneuf-du-Pape, Tavel, Lirac。

  
罗纳河谷酒区酒农拥有的设备,可不下于波尔多的大酒庄,葡萄酒的种植技术、酿酒技术及行销方式也不落人后:因此在许多知名大餐厅的酒单上,罗纳谷地酒的页数增加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三) 品酒Wine tasting

  
葡萄酒大学Université du Vin挺立于小镇旭兹拉如思Suze la Rousse 的山丘顶有一座中世纪的城堡,现今是一所国际葡萄酒大学所在地,不管在硬件或软件上,这所大学都有相当水准,而且有非常齐全的课程,像是侍酒师、葡萄酒行销管理,甚至为初级生开设周末品酒课,设想周到。

  
Hameau en Beaujolais

  
有薄若莱葡萄酒教父之称的乔治杜宝夫George Duboeuf 所成立葡萄酒文物展览馆,馆内收藏精彩丰富,还有生动的介绍与美丽的品酒大厅。

  
札保利 Jaboulet

  
罗纳谷地历史最悠久的酒商之一,家族相传了好几代,有间藏在山穴里的大酒窖。

  
沙包提亚 Ch^apoutier

  
北罗纳谷地的三大酒商之一,以有机管理葡萄园biologie,与出产高品质葡萄酒闻名。

  
佳加尔 Guigal

  
北罗纳谷地的大酒商,以高品质和多产量取胜。薄若莱及罗纳谷地的产酒村庄,均有酒窖供人品酒,例如布胡依山Mount Brouilly 的泰云古堡Ch^ateau Thivin,出产品质极佳的红酒,可供游人品酒。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9:39 编辑

  
>>蜗牛松露 享受精品法国大餐

  
好像蜗牛是典型的法国菜似的。这是一种错觉。

  
法国面积不大,但菜系种类丰富多彩,从17世纪路易十四称法国烹饪为“法国大菜”时算起,法国厨艺的发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我在法国时,曾应邀出席大大小小的宴会,包括在爱丽舍宫的国宴,菜单上极少有蜗牛。这说明,蜗牛在法国大菜中并不是高档菜。现在半成品的蜗牛能在超市买到,拿回家往电烤箱里一放,五六分钟就能吃了。蜗牛是法国菜系中极为普通的菜。

1.jpg

好像蜗牛是典型的法国菜似的。这是一种错觉。





法国大菜中的精品什么是法国大菜中的精品呢?你可能经常听说法国鹅肝酱,这可是法国大菜中的精品。实际上,它的法语名字是“肥肝”,一般并不说明是什么肝。这道菜最初是用鹅肝,后来发现鸭肝的口感比鹅肝更细腻,现在基本都用鸭肝了。所以当你吃到鸭肝时,不要觉得被“忽悠”了。鸭肝酱是涂在烤面包片上吃的。通常上鸭肝酱时,盘子旁边还有一小团草莓酱,是涂在鸭肝酱上一起吃的。讲究一点的人,还要喝一种带甜味的肥肝—索泰纳。

1.jpg

黑块菇,又称松露,是另一种法国土特产。





 
黑块菇,又称松露,是另一种法国土特产。这是一种菌类,生长在山区树林里,多数在橡树周围。它与其他蘑菇不同,是长在地下的,人们不易找到,只好求助于动物。由于松露有一种特别的香味,猪闻到这香味会去把它拱出来,聪明的农民就利用猪来挖。现在他们还培养了狗来找。松露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白松露长在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地区,用于冷菜,一加热香气就跑了;而黑松露在加热后香味更浓,其香味接近橡木味。黑松露是野生的,没法人工栽培,现在产量越来越低,100年前年产量是800吨,而现在年产量只有20-25吨。物以稀为贵,其价格之高可想而知。1999年江泽民主席访法时,国宴上有一道菜,肉卷包松露。事后总统府一位朋友不无遗憾地对我说:“那道菜里有松露,你知道吗?我没注意,没有吃,真遗憾!”确实遗憾,因为松露是法国大菜中的珍品,比燕窝还要贵重!

1.jpg

法国大餐




 
法国菜的上菜次序

  
法国人一向以善于吃并精于吃而闻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正式的法国大餐,很讲究上菜次序。开胃酒,进餐前喝的酒:通常是雪利、樱桃白兰地酒等;垫席菜(开胃菜):鱼子酱、生牡蛎等;汤:清汤;鱼菜:鱼,虾,贝类,上这道菜斟白葡萄酒;主菜:牛肉或小嫩羊肉,上这道菜斟红葡萄酒;果子露冰淇淋:果子露冰糕,清口食品;烤肉:烤野禽;沙拉;奶酪甜食:蛋糕、冰淇淋、蛋奶酥、奶味薄饼等;水果,有时和甜食一起上;咖啡。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9: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9:42 编辑

  
>>马赛鱼汤 不可错过的法式美味


1.jpg

到马赛不吃当地特色“马赛鱼汤”,等于没有到过马赛。





  
到马赛不吃当地特色“马赛鱼汤”,等于没有到过马赛。我第一次到马赛时,当地主人说要请我们吃鱼汤,我脑子里立即出现了千岛湖鱼头汤的画面:像脸盆那么大的汤盆、奶白色的汤、大鱼头、笋片和火腿肉点缀其中⋯⋯那味道既清淡又鲜美。“好啊!”我脱口而出,迫不及待地想品尝异国他乡的“千岛湖鱼头汤”。后来我发现,马赛鱼汤与千岛湖鱼头汤完全不是一回事儿。马赛鱼汤是海鲜大杂烩,味道很浓,做法也不一样。
 
看它的法语名字(bouillabaisse)就能知道这道菜的做法。名字的前半部分意思是“大火烧开”,下半部分是“降温(即小火炖)”。先做一锅浓汤,放入各种调料,如:橄榄油、大蒜、茴香、藏红花、桂叶、柳橙皮、香菜等当地的调味植物。汤烧开后,按照鱼种和贝类所需不同的火候,依次放入。鱼类主要是地中海产的岩鱼,贝类主要是淡菜、海螺等,都是带壳煮的。每放一次原料,都要煮开,原料全部入锅并烧开后,转为小火炖,炖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厨师的经验。汤里还要放当地的新鲜蔬菜,如西红柿、洋葱、西芹等,有红有绿,色香味俱全。

1.jpg

马赛鱼汤




 
马赛鱼汤炖的时间较长,等它终于端上饭桌时,我惊奇地发现,面前的盘子里是有鱼无汤。这算什么鱼汤?且听服务员介绍,原来马赛鱼汤是一道菜分两次上。先给每人一盘“干货”—炖好的海鲜和蔬菜,然后是切成片的法式长棍面包和鱼汤。随面包一起上的有一种特制的面包酱,由蛋黄酱等调制而成。你可以在面包片上涂黄油,蘸着鱼汤吃,也可把饭店调制的面包酱涂在面包片上,就着鱼汤吃。这道菜端上来时,鱼虾的鲜味、调料的香味,随着热气钻进鼻孔,令人馋涎欲滴。马赛鱼汤是马赛地区渔民的一道传统菜。

1.jpg

马赛鱼汤是马赛地区渔民的一道传统菜





 
古时候,当地渔民出海捕鱼,收网时,挑出骨刺多不易售出的鱼和一些贝壳类海鲜,放入一个土锅,舀几瓢海水,再放一些蒜和茴香,架在木柴上炖。当渔民们收工回到岸上,土锅里的鱼汤已炖烂了,一顿美味的晚餐等着他们享用。其实这种做法在南欧靠海地区很普遍,现在这种鱼汤不仅马赛有,巴黎也可吃到,西班牙、葡萄牙都有。但马赛鱼汤的不同之处,是它专选地中海的鱼,如牙鳕、海鳗、鲱鱼等,用的是当地的调料和香料,而且把汤和海鲜分开吃。要吃正宗的马赛鱼汤,不能去豪华大酒店,那边的鱼汤做得太讲究,已经“国际化”了,必须到有地方特色的餐馆,如老港的勒米拉马饭店,或瓦龙·德奥夫街140号的冯峰家饭店。

  
不过,也许因为马赛鱼汤最初是用海水炖的,也许因为当地人口味较重,所以比较咸,如果你口味较淡,可以事先请厨师少放些盐。写进小说的马赛鱼汤马赛鱼汤不仅已列入国际美食之列,在文坛也占有一席之地。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便曾在诗句中大肆赞扬享受马赛鱼汤的快感。英国作家罗琳在风靡全球的长篇小说《哈利。波特》第4册第16章中也提及马赛鱼汤,是霍格华兹魔法学院用来招待客人的佳肴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728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小S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9: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ena1222 于 2012-3-29 19:45 编辑

>>法国奶酪:从最香甜到臭气熏天的妙滋味

  
如果法国真有一种能够为各个阶层所向往的食品的话,那就是奶酪。

1.jpg

奶酪原乡





  
在一个奶酪作坊,我见到了忙碌的索瓦 · 迪朗。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个上午。他说,完成一块奶酪要花三周时间。传统技术每天只能生产三百到四百块奶酪,每块奶酪要用掉两升牛奶。迪朗绕着桌子走着,用长勺把黏稠的鲜奶舀进奶酪模子,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模子填满。这是卡门贝尔奶酪的传统制作工艺,这样的动作在这个作坊保持了百年。

  
原乡之味

  
卡门贝尔奶酪的出产地,在法国诺曼底卡门贝尔村。这里仿佛古老法国乡村美好生活的再现。几乎看不到人,一座座小农舍散布在山坡草地的尽头。一群诺曼底牛正悠闲地吃草。当它们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它的眼睛里很是温柔。你当然也可以把这个眼神解读成幸福,因为他们的确比关在栏里用饲料喂养的牛幸福。

1.jpg

法国奶酪





作为对自由的回报,诺曼底牛产的奶比别处的风味更佳。这种牛成年后体重在七八百公斤之间,每年产奶六千升左右,据说是全法国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牛奶。而诺曼底所在的法国西南角,是整个六边形国土中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出产好的奶酪。不过,如今卡门贝尔的许多人家已不再制作奶酪,而是饲养奶牛为法国其他地区大的奶酪加工场供奶。

  
索瓦 · 迪朗是当地唯一一家用自家农场的牛奶生产卡门贝尔奶酪的农民。他和我们谈起卡门贝尔奶酪的历史:1791年,一位传教士为了逃离革命,从外地逃到这里,被一个叫玛丽 · 阿雷尔的姑娘收容。为报答救命之恩,这名来自布里奶酪产地的传教士将一个奶酪的秘方传给了她。后来,当地人根据秘方研发出卡门贝尔奶酪,这被认为是法国奶酪的象征,也是世界著名的奶酪品牌,据说拿破仑最爱这款奶酪。

  
这些诺曼底奶牛产的生奶,不经过巴氏消毒,直接发酵,加入来自奶牛胃里的一种酶就凝固成豆花一样柔软的凝乳。接着,一层细细软软的白色绒毛就像开花一样出现了。这些白毛慢慢覆盖了整个奶酪,奶酪也随之慢慢成熟。放置24小时后,再给奶酪撒上盐,这是发酵和储存的需要。一周后,奶酪就成熟了。三周后,奶酪变得雪白,每块奶酪都是一个创新,一块不同于另一块,里边裹着象牙色,总体是乳白色,含有丰富的乳脂,每块都饱含各自的浓度。每块奶酪成品都可以尝到牛奶的香甜,又像坚果的味道。奶酪在舌尖萦绕,能感觉到野花的芬芳和微微的海风,也许还有自由的气息。

  
迪朗说,奶酪还需要发酵一段时间才能上市。在上市前,要给奶酪贴上“AOC”,即原产地保护及良好质量评价的标志。这是法国食品检验部门为保证其产品质量而对产品实施原产地检验控制的一种手段。这种商标不同于工厂大规模生产的奶酪制品的商标,这是一种高贵品质的代表,也是采用传统技术的生产商最希望得到的商标
满足的幸福、结伴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9 21:46 , Processed in 0.208218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