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2|回复: 14

[千手千眼观音(寺庙导览之1-10/完)]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发表于 2005-10-24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变色羊在2005-5-20 21:23:35的发言:
















</DIV>

 

(以上相片转载自“变色羊”的郎木寺图片,特申谢!)

请看图片第5 张,寺庙前的赭色布廉,其白色图案,

由右至左,分别代表密宗的8大吉祥物:

法的轮,宝幢(伞),如意结,宝螺,宝瓶,双鱼,白伞,

最左没有显现的,是莲花。

 

法的轮,在汉传的寺庙里也能看到,表示佛法能常转不灭,

双鱼则常被刻画在木鱼上,宝幢是北天王的持物,

白伞为白伞盖佛母的代表物。

 

另外,

在麓山寺,及古凉亭建筑如湖南大学毛主席旁的自卑亭的屋顶墚橼,

都能见到“鳌鱼”,龙头鱼尾,常造图成头下尾上,

它相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喜吃火,故用来辟火,

饕餮喜喝水,bi-xi 长的象乌龟,爱驮重物,可在宗庙寺庙看到它驮高大碑文,

也都是龙的9个小孩之一。

[此帖子已被 Frank 在 2005-11-7 18:23:47 编辑过]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9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611
发表于 2005-10-24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frank如此费心地介绍,代表老季和我们祝福你了
愿你快乐,我是阿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回帖

10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19
发表于 2005-10-24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饕餮纹是些饮食器皿上的纹样,而通常我们所说的饕餮也是与吃有关.

饕餮并不是喜渴水,而是好饮食.

另:通常说是辟火麒麟.火麒麟.

[此帖子已被 开到荼靡 在 2005-10-24 19:55:23 编辑过]

曾以为荼靡是灿烂的极致,却不知是凋零的前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0

主题

3699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188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10-24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龙生九子

呵呵,转过来配合你的帖子一起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845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858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10-25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亲自来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受敲打的可怜木鱼(寺庙导览之一)]



新城市旁的山上有一寺庙,

时常去徒步,同行者知道f 好为人师,常问这问那,

闲无事,就把问,答,慢慢记于后,

以后大家再看到类似文物,或能少少窥之一二.



为什么寺庙诵经要敲打木鱼?

而不是打木鸡木猪木羊?

其一:
人们误会鱼每天日夜匪懈的瞪着大眼睛,似乎不用睡觉,
于是佛家就用来充当学习的对象,
跟鱼一样,每天精进不偷懒.

其二:
佛教认为人生短短百年,
每过一天,生命就少一天,
如鱼少水,焉有乐哉?
所以要多积极努力,
不浪费时光在无意义的事物上.

[弥勒佛与布袋和尚(寺庙导览之二)]

一进寺庙,前殿第一位佛菩萨是弥乐佛,
他总是,
笑口常开,笑尽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尽天下不平之事.

所谓进山观山势,入门看人面,
一进山门他就用笑脸欢迎客人.

弥勒佛的造型以前也跟其他佛象一样,
到了后梁时人们才开始造成这样子,
相传那时有位布袋和尚总拎一大布袋济助人,
他死后,留下一首诗:
弥勒弥勒真弥勒,可惜人不识,吾是真弥勒,- - -,
故从后梁开始,人们就把弥勒佛造成布袋和尚的样子,
下回请仔细找找他身旁有无一个小布袋.

三世佛,
过去佛,燃灯佛,
现在佛,释迦牟尼佛,
弥勒佛是未来佛,他要再等56亿7千万年之后才能成佛,
这样长,
恩,他在苦笑?

[韦陀菩萨与关公(寺庙导览之3)]

介绍完前殿笑口欢迎客人的弥勒佛,其背面一定是韦陀菩萨,
身披盔甲,手执剑戟,长的英俊斯文而不怒自威,
表示香客进来寺里,也需有一定的规矩,
与弥勒佛在前殿一文一武,一前一后相配.

另外,
有些寺庙也常在庙庭,把韦陀菩萨和关公(伽蓝菩萨)分置左右做为护卫,
因为他俩都是武艺高强.
至于关圣帝君属道教,怎会替佛守庙?
相传唐朝的智者和尚,有天梦见关公提着头要求皈依佛,
从那时起佛教就把他更名为伽蓝菩萨划归佛教,
然而,无独有偶,道教看观世音普受尊崇,也把它划为道教的观音佛祖,
两教的功夫路数雷同,呵呵.


[四大天王与财神爷的财神咒(寺庙导览之4)]

前殿的四周是四大天王,
南天王增长天王持有剑(风),东天王持国天王弹琵琶(调),
北天王多闻天王持幢伞(雨),西天王广目天王抓着蛇(顺).

北天王多闻天王,他负责佛在说法时服侍,听很多佛经,所以名多闻,

他是密宗的财神,骑青毛白狮,手抓口吐财宝的鼬鼠,
密宗对人们求五欲-财色名食睡,比显教宽容,
想求财的信徒若念他的财神咒,常能或多或少如愿,
那咒语只一句,虽然咒语有五不翻,
而现在f 要将那咒语翻译给同学听,翻成汉语意为(钱财是身外之物),
那实在有些反讽啊.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主题

1021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75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10-27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跟着学习学习哈,坐下慢慢琢磨
曾经,也走过一些地方,或近,或远。说来奇怪,近的倒模糊了,留在深处的却是那远方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主题

32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328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5-10-27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一起来学习一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雄宝殿里的佛菩萨(寺庙导览之6)]

介绍完前殿,让我们一起步入正殿-大雄宝殿。

偌大的三尊佛象,怀者悲悯,带着似有似无的微笑,垂眉聆听。

佛称正等正觉,具足圆满,显教的佛像,好多名称不同造象略同,

因都圆满了,这3尊长相也几乎一模一样,佛常“伽定座”-两腿盘起交叉,法相庄严。
菩萨,则稍有不同,梵语为菩提萨铎,菩提-觉悟,萨铎-有情,

菩萨就是已觉悟的有情众生,所以和大众比较亲近,

脸上表情也多样化,连衣饰偶也能见璎珞妆饰,

有些菩萨“吉祥如意座”-即一腿盘,一腿自然垂下,

表示随时方便起身 ,闻苦救难。

大殿的3尊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是佛教创始者,

原来是中印度北边的王子,因感悟人生之苦而离宫修行,

先学习当时婆罗门的苦行,后来在菩提树下悟道,说法39年,

是现在佛 ,在忉利天说法。

右边是药师佛,在东方琉璃净土说法,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和12药叉帮助他,

f 与他有缘,被命运一脚踢过海峡来内地读中医本科,在宿舍原住一楼,

欲搬楼上,清理东西时,在窗帘后看到不知谁留下的药师佛像,

很小,约10x6公分的塑料纸片,是密宗样式,就请其一起搬到新房间,

抄一份药师如来12大愿,每天烧柱香,颂念12大愿一遍,

无供果,无鲜花,也没祈求,仅仅有缘遇见,
钦佩其大愿心胸,愿勉力学医,效其后尘,如此而已。

自己学医,特别钦佩药师如来的12大愿,特摘录如下:

[药师如来12大愿]

1.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炙然照耀无量无边世界,
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2.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净无瑕秽,内外明澈,焰网庄严,

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3.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

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4.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
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5.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

一切皆得不缺戒,具三聚戒,没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6.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音哑,
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颉慧,无诸疾苦。

7.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
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
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8.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愿离,愿舍女身,
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大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9.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绢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置于正见,
渐令修习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10.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
及灾难陵辱,悲愁受苦,以我福德威神力故,解脱一切忧苦。

11.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
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12.若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虫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
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得一切宝庄严具,皆令满足。

以上有些思想或与现近潮流或不甚符合,如女变男身,因佛教认为,

在成为阿罗汉解脱或成佛菩萨证得无上菩提之前都会变成男身,

其实是变成“无性别状态”的意思吧。

虽如此,但或许我们仍可感受药师佛的大悲大愿呀!

 

左边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常有人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为梵音(na-mo)意思是皈依,敬仰,他有48大愿,

用愿力在西方化现极乐净土,并发愿,若有娑婆世界--

(梵音,意思为有苦有乐,苦多于乐,仅能堪为忍受的世界),

的众生,在世或临终时若能一心不乱,念诵“阿弥陀佛”佛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甚而只是3声,

则阿弥陀佛在他临终前必来接引至极乐世界继续修行,

那里无忧无惧,地都是平的,因为那里的人心都已平,是成佛保证班,

因为无俗世烦扰,又有诸佛菩萨谆谆善诱,肯定能成佛。

阿弥陀,梵音是a-mi-ta,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寿代表时间,

光代表 空间,时间与空间即成宇宙。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殿里的经幔--大悲咒,心经(寺庙导览之7)]

从大雄宝殿的屋墚常垂下经幔,有大悲咒,心经,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等,

[大悲咒],

有84句话,通常是梵音不于翻译,

佛书说是代表84个佛菩萨,也有的说应除外其中的那句"五浊恶世",只有83位,

也常有佛书印绘出每位佛菩萨的样子,

在台湾,大悲咒受到极大的尊崇持颂,据说颇为灵验,

所以有些寺庙甚至供应有用大悲咒持念过的水称为大悲水,能治百病,

信者言之凿凿,不信者谓心理作用甚或嗤之以鼻.

 

[普门品],

是观世音菩萨在[法华经]里的一段有关观世音的大愿经文:

若有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颂观世音菩萨其名,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

若有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既现何身而为之说法.

所以请不要卑视路旁乞丐,说不定他是观世音化现来长养激发我们的慈悲心的.

 

[心经],

言简意赅,谈的文章很多,但常偏重佛理,深奥难懂,此篇稍浅而不长。
相传为唐玄奘西行取经昏倒沙漠酷阳下,观世音菩萨示现拯救并传授,
或可逻辑些来理解,佛陀在世说法39年,一半以上说时间“般若部”,
金钢经约7000字为般若部精华,而心经更浓缩只260个字,堪称般若经之“心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他很深的施行[般若波罗蜜多](到彼岸的智慧)时,
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之后,常循声救苦,度他人的一切苦厄。
或可这样理解,你若也能象观世音一样“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的大智慧时,那么,不仅能消除自己的烦恼--先度自己的一切苦厄,再就兼具能力去帮助别人,
度他人的一切苦厄,那你不也是菩萨了吗。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就是舍利佛,是佛的弟子,佛告诉他:色和空没有不同,空和色也没有不同,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而受想行识也是如此啊。
凡眼见就是色--物质的外表形质,而物理学家说,物质是由一些高速运动着,
没有重量,质量,体积,不占位置的微粒子所组成,所以一切色相应是无障无碍的。人用感官来召集外界事物,例如用五蕴的色来看事物外表,用受想行识来感受分别,
而依自我的主观,客观的喜恶产生行为意识,其实色相本无障无碍,只因我们的心
颠倒,错认它有实质,才有障碍。
一颗足球在地上,蚂蚁无立体感,在球上行如平地,需好久才能重回地上,
狗看了,闻闻洒泡尿就走,人看了,呼朋引伴,还搞个世界杯。
木桌本是树木,吸收土壤空气水分而成,烧了,又转化为土壤(灰)空气水蒸气,
或再有其他因缘再组成他物,生生不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佛又说:舍利子啊,凡是有为法(人类造作的法,和无为法不同)都是空而不实的,
而究竟的无为法本已圆满具足,故不生不灭,不能使它肮脏或干净,也不能增益或
减损它。
f 初到武汉,想到离乡背井长年学中医,心不安,骑脚踏车到东湖,就用矿泉水
以水代酒酹湖天,默祷能坚持有所成,水刚要洒下,忽见湖边停一捕鱼腥臭小船,
心生厌恶欲换一旁,当时心念一转,干净美丽的,腥臭肮脏的都不就是东湖吗?
垢加净才是完整的东湖呀,当场释然。
佛继续说:若能了解万物本无自性,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无为法,也就能够认清
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其所感受召集而来的
六处六界--色声香味触法,以及从“无明”演进发展到“老死”的12因缘法
全部都是空无自性的。
人有8“苦”,生,老,病,死,(所)爱别离,怨憎会(面),(所)求不得,
五阴炙盛(心理与生理的诸多不和谐)等,这些苦的因,常因人们想抓取收集的心
而积“集”,因而产生苦乐相杂,轮回联绵,必须用能除去痛苦不净的“道”,才能
斩断“灭”掉苦集之因,这就是“四圣道”--苦集灭道,最后还要了解,连苦集灭道
也是空性,所以也没有智慧,也没能真正得到什么。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念头(产)生,(停)住,(变)异,(幻)灭,也无自性,
    事物,(生)成,(停)住,(破)坏,(变)空,也无自性,
    生命,(出)生,(衰)老,(患)病,(亡)死,也无自性,
生生死死生生,唯有这辈子所造的善恶行为变成“业”,根据业再次轮回,
所以,也没有什么可得到的。
而[菩提](觉悟)[萨垛](有情)--简称菩萨,就是已觉悟的有情众生,
依循[般若波罗蜜多](到无烦恼的彼岸)法的缘故,能心无执着无挂碍,
因为能无挂碍的缘故,就无有恐怖,能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达到没有烦恼的涅槃彼岸。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菩萨,都是修习这般若波罗蜜多法而能证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所以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法,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
菩提萨婆诃。]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帝揭帝](去,去),波罗揭帝(到彼岸),[波罗僧揭帝](大家都到彼岸),
[菩提萨婆诃](同证菩提吧。)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11-4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唉,我为什么看不懂?

我要专心隐居了,大F你可要在心里记得我呀!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殿后边的普贤,文殊和地藏菩萨(寺庙导览之8)]

大殿后边有时供奉阿弥陀佛,以前已介绍过,也有观世音菩萨,留在下次说,

有的则是普贤菩萨,其座骑是六牙白象,道场在峨眉山,是大行愿第一,

传说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佛陀前梦见六牙白象,所以佛教尊崇大象.

有的供奉文殊菩萨,骑狮子,是智慧第一,他是七佛的老师,

密宗把他塑象的左右两肩各带有宝剑与经书,分别代表智慧与慈悲,

智慧没有烦恼,慈悲没有敌人,悲智双运,是人生修行境界.

有的则供奉地藏菩萨,他手持大锡杖,头戴五佛冠,是朝鲜新罗人,在中国九华山成道,

他的名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每年的七月祭拜孤魂野鬼,超度祖先由他护持.

 

[此帖子已被 Frank 在 2005-11-4 15:23:24 编辑过]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始祖答摩与大迦叶(寺庙导览之9)]

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前面左边那个年轻帅帅的是阿难,

他也是释迦族,是佛祖的堂弟,跟随其旁数十年,博闻强记,

后来阿难以及弟子们,把所听到的佛法流传,记录下来,

而为了表示是佛陀的原意,所以在佛经开头常是“如是我闻”。

 

在释迦牟尼佛右边的老者叫大迦叶,由于修苦行,看来苍老。

 

答摩一苇过江,见了后梁武帝,

武帝问:朕盖了万间佛寺,万间塔庙,斋万僧,有何功德?

答摩说:没有功德,只有一些人天小福报罢了。

(有心为善,其善不彰;无心做恶,其恶不罚。)

话不投机半句多,于是答摩到嵩山面壁9年。

答摩被尊为中土禅宗始祖。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法会前拈一朵花,尚未言语,

听众之一的大迦叶看到佛陀拈花,当下就笑了,

于是佛祖认为大迦叶能懂其佛心,

那时以后,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的禅宗出现了,

大迦叶是禅宗西域始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说明"人的本性"其实是本已具足圆满佛性,
所以,如[心经]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只是由于人的
贪嗔痴慢疑等尘垢蒙障,自己不敢相信罢了,
禅宗修禅定,到了四禅天,那时可能会具神通能力,因尘垢已将除尽,佛教说,
人本具佛性,障碍消失,佛性,及原所具足的能力就显现了.

另外有后来成为武则天国师的神秀法师:

“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代表北派禅宗,主张渐修渐悟。
其与南派六祖的顿悟,其实能对治不同根器的人,

利根的人,明心见性,如灯一点就亮,

普通根器的人,尘垢一层一层的剥除,久了也能见性。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手千眼观音(寺庙导览之10/完)]

介绍完了大雄宝殿,进入后殿观音殿。

故事一:

观世音向阿弥陀佛誓言:发愿度尽众生,若有退转之心,愿粉身碎骨。
众生刚强难度呀!(观世音心生退转,想自己入无余涅磐,不欲再度人。)
刹那间,观世音菩萨化成碎片,
阿弥陀佛运用神通力,把观世音碎片重新粘好,
于是观世音变成千手千眼,法力更高,闻声救苦更容易了。

故事二:

有人问观世音:大家遇到困难都念你的名字,那你有困难时念谁?

观世音回答:也是念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

“求人不如求己嘛!”

故事三:

人们想:若同时有很多人需要佛菩萨帮忙,他忙得过来吗?

于是人们开始把神象造为多头多手多臂,这就是“坦特罗”的艺术表现,

其实,厉害的哪需那样多的手脚?是人们的内心想要多些安全感罢了。

 

请注意看,最顶的那个头是阿弥陀佛,他是观世音菩萨的法身,

接下来的头稍严肃或狰狞,特别在藏传佛教的千手千眼观音的

第二,三层头更化现为怖畏,法力高强的牛头护法神等的样子。

 

观世音常足踏海中龙,手持救人的杨柳支,

其前面侍立者为善财与童女,一旁则是信众们。

“众善奉行,诸恶莫做”

最后,把以前的关于佛法的贴子再贴上如下,谢谢大家!

 

请耐心看此文6分钟,说不定它回报你一甲子的轻安自在。

[信仰的起源]
当人类“只信我自己”,“人定胜天”的信念随着年龄,所经历的
主观力有所不逮,及客观环境的种种不顺遂时,信仰产生了。
起初为万物皆有神的萨满信仰,常用牲礼祭拜,刻苦自虐,歌舞媚神等,
以求得,换取神的欢心和降福。
随着历史演进,佛教,基督教,回教等拥有大量信徒的宗教产生了。
佛教说,人生有生,老,病,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炙盛
等八苦,只要这世间苦仍多于乐,只要有人仍为生命的意义困惑着,
宗教就不消失。

[前世今生]
假如人生没有前世,也没来生,只今生割断式的单独存在,今生的一切努力,
一切成果都随着死亡而消失,那么人人只顾自身现实纵乐的结果,整个社会
一定往坏的趋向沉沦。当今生与来生有联结,死亡就变成另一个新生的起始,
死亡不再可怕,不再虚无。今世的努力于修持是来世的期待,这种观念赋予
人生积极的意义。
佛教说,有因必有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
善有善报,若为善恶报,是其原来造恶的恶报未尽,
恶有恶报,若为恶善报,是其原来为善的善报未尽。
万事因缘聚则生,因缘尽则灭,本无自性。
人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物有成住坏空,皆本于因缘聚散。

[生天入地]
根据因果论,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依今世的为善为恶而投胎转世,
有六道轮回:
天道-就是一般说的天神,享福,寿命长数千年,有神通。
阿修罗道-丑陋,魁梧,好斗,有神通。
人道-人间称娑婆世界,意为堪忍的世界,有苦有乐,苦多于乐,
生而为人,得闻佛法,能行善造恶。方便修行。
畜生道-转世为动物。
饿鬼道-整天没东西吃,食物入口即化成火。
地狱道-在地狱受苦。
六道众生,福分有别,但仍受因果论而再入轮回,
只有佛菩萨,罗汉享入陧磐,不再轮回。

[自了汉活菩萨]
阿罗汉,简称罗汉,梵语意为,已将自身烦恼贼杀尽的人,
已经自度了,故又称自了汉,属小乘佛教。
菩萨,不忍独自自在,发度众生之大愿再转世入红尘,属大乘佛教。

[人或佛需要供养,寺庙?]
佛,意为正等正觉,圆满无缺,不需要祭拜,油香,庙宇,供养。
是人心需要安定,安慰,而创造佛像,寺庙,供养,仪轨法事等,
因人有不足而求神祈福,或做仪规法事。
当亲人过世时,所有的仪式,死人不觉,而活人受到抚慰,
是人有需要而产生的。

[佛法的益处]
佛法是要帮你解除心的桎梏,而达到轻安自在,不是要限制你,
是要让你破除色相,迷障,直参生命本质,不再迷惘。
当然,自有其劝人为善的附加功能,因行善总比造恶令人心安。

[自力他力修持]
禅宗的渐悟顿悟,迷为凡夫,开悟即佛。迷悟,成众生或佛,皆是自己,
当明心见性,自性的灯点亮后,亘古的尘垢黑暗立除。
每人都具足佛性说,及大部份佛教法,教人往内心求,为自力修持。
后来演化有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只要诚心专念阿弥陀佛,
其人临终时,佛菩萨会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去那里享乐,
而是那里无电视,无打杀。地都是平的,因人心都是平的,
每天专心修行,是成佛保证班。阿弥陀佛信仰属他力加被修持,
对不识字的人或喜爱单纯修行的人有其方便性。

[法,筏]
佛在世说法49年,陧磐前却说,若有人说佛有说过法,就是毁谤他,
佛是怕人们破了自我执着之后,又陷入法执,佛说法象筏,筏既然已
帮你度过烦恼的生命之流而到达轻安自在的彼岸了,还背着筏干嘛!

[后记]
个人试着将小心得分享,而才梳学浅,当有不足缪误之处,
恳请大家多指教而能让我有所裨益,
谢谢!

 

[此帖子已被 Frank 在 2005-11-10 9:46:48 编辑过]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主题

32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328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5-11-8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F兄,

留着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38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239
发表于 2005-11-8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Frank 发表于 2005-11-7 18:22:15 :

有人问观世音:大家遇到困难都念你的名字,那你有困难时念谁?

观世音回答:也是念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

“求人不如求己嘛!”

 

好贴啊,特别喜欢这个故事。

静享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8 23:04 , Processed in 0.0574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