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此位仁兄的音乐着实好,起码《指环》中的音乐,《汤豪舍序曲》是该听的。他的音乐色彩和以上的诸位不一样,怎么说呢,他是主要以一种音乐的色彩(即和弦的色彩)而不是音响的色彩来描绘,不过音效也很牛。他的音乐很容易抓住人,但是听他的音乐很累人,相当累人,折磨! 而且此人绝对不是好人,此人集全人类的缺点于一身,小气、妒忌、忘恩负义、恶毒攻击朋友等。德国人这种怪物特多,尼采、甚至贝多芬都是其中之一。不过此人又才华横溢,他的所有作品(几乎只有歌剧),全是自己作诗(剧本),自己作曲、配器,场景也自己搞。甚至自己设计修了一座音乐厅(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专演自己的歌剧,音效全球最牛。怎么样,找来听听吧。
马勒,此人的音乐宏大、深奥,不过他的《第一交响乐》还是很好懂的,听第一时对比他的旅伴之歌来听理解得更好;第二也行,可以听一听,其它的还是别去受这个罪。不过其人的第八,要动用近千人的乐队及合唱队,想试音响的爆棚效果肯定不错。
柏辽兹,此兄台的《幻想交响曲》,可以好好听听。其它随便,发烧的话,他的音乐倒蛮合适的,都是些极爆棚、色彩又好的作品。
J.S.巴赫,许多人认为他的音乐很难懂,依我看未必,其实我觉得动听,很好懂(反正都是一些纯音乐的作品,谁要告诉你他写的是什么绝对是误导你)。只有学究们,非得搞清楚他的复调结构,就很累了。至于我辈等大众光听听,不追求知其所以然,反而会觉得很好听,很好懂。
维瓦尔第,他的《四季》很值得一听,个人认为这应属于浪漫主义的作品,可为什么此人是和巴赫同时代的(更早几年呢),搞不懂。发烧友必备,很考音响的作品。
莫扎特和舒伯特,此二位仁兄的音乐要听的话本人的建议是:找一部最破的收音机,而且必须是单声道,将信号接入进去听,感觉奇好,或者老得不能再老的录音,把音响高音低音都衰减到最小也可。因为他们的音乐就是音乐,你要听的是音乐本身,任何的音效反而会让人分散注意力。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是本人唯一推荐的他的交响曲,怎么说,很好理解,但发烧友可能不太喜欢,因为音效确实不怎么好,但经历过一此沧桑的人会真正喜欢这部作品的。
贝多芬,不用评论,什么赞美的词都被人用过了,演奏率也是很高的。
伯拉姆斯,此人的第一、第四、悲剧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与命运之歌本人听过,听听吧,求你们了,就听一下吧。不过他的作品要听多遍才能听出其中味来,对我辈来说,只需了解有这样的音乐作品就可以了。不过,他的室内乐很值得一读,喜欢室内乐的朋友可以多听一些。 另外,里姆斯基的《天方夜谭》(又名《舍赫拉查得》或《一千零一夜》)和《西班牙随想曲》,雷斯皮基的《罗马的喷泉》,比才的《卡门组曲》,圣桑的《天鹅》,萨拉萨提的《流浪者之歌》等。这类型的小品还有很多,都是色彩又好(发烧专用),又浅显易懂的好曲目。如果想爆棚,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段描写日出的音乐不错(烧了音响不要来找我),其它段都是高深莫测,还是别听为妙。不过此君的《唐璜》倒值得一听。
再者,听老柴的交响乐和纯音乐作品了,如《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和他的6首交响乐,不过推荐从第6开始听,再听第5,反过来听。第6的感染力最强,如果音响好,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也会被振撼—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真达心灵深处的音乐,你只需知道这是老柴个人的经历的悲剧和悲怆的感想就行了。而第5中的忧郁、哀愁,同样会深深的打动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第四我个人认为很难懂,而1、2、3,本人都没有啃过,不作评价,有机会可以听听。当然,如果你喜欢室内乐的话,老柴的《四季》、《费罗伦萨的回忆》、《弦乐四重奏》不可不听。第6的版本我听过至少5个,最好的又是费城的那个版本,尽管没有卡拉杨的录音好,但音乐感染力却是最好的,卡拉杨的还不如伯恩斯坦的版本。 此外还有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也很好听。 听了以上作曲家的作品,你就对古典音乐有了大概的感性认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