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的某一天,参加工作才两年的我终于搬进了某事业单位的单身宿舍搂,虽然宿舍离我家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但我终于可以呼吸外面的空气,学会自己独立生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学会了适应新的环境,和楼上的大小伙子们熟了起来。如今,当年楼上谈朋友的青年男女们已是花开结果、瓜熟蒂落,为人父母了。 三位孩子的到来给我们三楼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大家都想着法子逗小孩发笑,我的身份也升了一极,或被叫做叔叔,或被曰为伯伯。 每天,我都可以看到三位带孩子的阿姨不挺地忙着,洗尿布、洗衣服、买菜、煮饭、堡汤,间或带小孩去打针。望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从内心里深深感到养一个孩子的艰辛,以及对老人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深深钦佩,每天下班回来,我都会带给她们一个善意的微笑。 某日中午回来,看到她们中的一位依然在洗着什么,但脸上却愁云密布,无半点欢声笑语,都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我想她一定是遇到了什么磕磕碰碰之类不愉快的事情。通过旁敲侧击,迂回了解才知道事情的大概原委:由于这位阿姨带小孩的时候一时疏忽,小孩碰倒了水杯,小孩手臂上给烫出一块印子,孩子的父亲(也就是阿姨的儿子)把阿姨一顿河东狮吼,被训之后的阿姨自然是情绪低落。 原本,只有当我们亲生体验为人父母之艰辛的时候,我们才会懂得更加尊重老人,但现在的年轻人却是把孩子看得太重,爱幼之心远远胜过尊老之心,更有甚者是有了孩子忘了娘,把父母曾经的抚养之恩抛注脑后。爱幼固然令人赞美,但尊老更让人钦佩,如何在这两者之见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人父,为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