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事物,忽而入梦来。原来还记得,以为已忘记。人生是直线?或圆?抑或像“C”?48年,秒针需绕多少圈?头发是哪年开始变白已不复记得。怎么没有人发明治疗“后悔”的灵药?每回思前想后,以为是最好的抉择,后来往往证明是阴错阳差;自认为是做了坏的选择,却能歪打正着。这人生啊,该怎么说呢? 妈妈生下我来,祖母说:“这个小孩瞳仁是褐色,以后大聪明。”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学东西很快,却心性不定。自以为学会了,就放下了。大学时的专业是商学会计系,讨厌其规矩正方,毕业后在银行界短暂的工作,就改做生意,为了需要,自学英文,日文,足迹遍及全球。还记得那段当老板的日子,走路都生风。俱往矣! 常常中午去看电影,台北的电影院集中,片子新且多。是有何因缘啊?在电影院公共电话亭内捡到一本佛经,一看颇为契合,竟十年之内,读了百来本,没有皈依,没有老师,没有同修,不认识一个和尚。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莫非前世已熟读过?无师自通。之后,就把经书全送人,不再看了。也没有任何灵感之事,只觉心净了,沉淀了。 决定放弃生意,大哭数回,直至10多年后,仍偶梦及生意上的种种。 上天是公平的,给每个人近百年的光阴,每天24小时,总需去填满。半生就这样过去了,好,就开始学习以前没有学过的吧。40岁学识谱,弹钢琴。原来,古典音乐这么美,真是人类文化的宝藏呵!特地去了捷克布拉格,欧洲音乐发源地等。学水彩,克力画,油画。有幸遇到一位脑性麻痹,嘴歪,身体常不由自主抖动的留美博士职业画家。不教我们学院派素描摹仿,鼓励我们听音乐,看影片,做游戏,感情交流等,但凭想象,感受,不限题材,自由创作发挥。真良师啊!想象力越丰富的人,其人生也越宽广! 学摄影,用canon全手动职业级的相机;学艺术,熟读艺术史,跑遍全台湾看各式前卫的装置展览,行动表演等,还特地跟随知名画家到欧美美术馆亲炙大师真迹;还有那美国纽约的音乐剧,荡气回肠。 初时唯恐不入,全心全意; 之后唯恐不出,义无反顾。 多年之后,忽然有一天觉得自己似乎“通”了。原来,哲学,宗教,音乐,艺术都是相通的。到了足够的制高点,往下一看,原来每一条路都通往同一个地方。于是,再次放弃艺术,书也悉数送人。 见山是山,只能初识事物的表象;见山不是山,已能抽离。见山又是山,山仍是山,没有变化,但此时观山的眼睛、思维、心境已然不同。 心好似水,烦恼一来,涟漪顿起。人们总想除去烦恼,摒弃皱面水波,却不知水波亦是水,是心性的一部分,除不得也。需做到心如水镜,风来起涟漪,风去水复平;雁来水面留影,雁去影不复寻。 来时了了,无论是喜,是怒,是哀,是乐,知道它来了,认知了,感受了,过去了。去时分明,了无牵挂,所谓活在当下是也。正如《金刚经》所说: “过去心不可得”,过去的都已过去,不能改变,烦恼有何用﹖ “现在心不可得”,您现在读这行字,眼一飘离,已是过去。 “未来心不可得”,未来的事尚未到来,是喜是忧?谁能说准? 命运一脚把我踢过海峡,40多岁重做学生。 感谢父母遗传的优良基因,脑筋能记,能联想;感谢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前辈的中医瑰宝的留存;中医学院毕业,回台湾帮亲友看病,竟有逾七成痊愈!感谢佛法让我能静心,能较容易认识事物本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令矮子能看得远,感谢巨人们! 学而后知不足,想专攻肿瘤。中医的整体辩证,固有其经验实证效果,但在病因病理上显然不如西医。来到湘江旁百年著名医院,国际交流处的老师起先认为中医来读西医学院的研究所,录取机会不大。之后,也不知道是外表或是积极热情的眼神感动了他,终于说:“我们考虑你前来就读。” 在回程的车上,思及老师说能“考虑”,心头一热,眼泪竟不争气地掉下来。也不知道高兴多些?或是觉得这几年背井离乡,辛苦学医种种辛酸多些? 老中医在西医学院,身旁都是小孩子同学,不知不觉竟也忘了自己的年龄,每天课余健行徒步,维持数年来每天读书4-6小时的习惯不变。 人生究竟是单行道的直线?或是从生老到病死而能再生的圆?或是像“C”一样,像我年近半百仍能勤奋积极,再学另一能安身立命、利益他人的技能? 有梦最美,希望相随。 (此文为我2005年10月参加西医学院现场写作比赛得到第二名的文章,奖状一纸,奖金60元) 圣严法师: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种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此帖子已被 Frank 在 2006-3-11 9:25:2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