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4点30分致电孝感朋友得知孝感今天从中午就开始下雨,雨量较大。由于从杨店镇往桃林方向是土路,路况非常不好,如下雨一般车辆根本无法进入。照今天这种天气,本活动只好取消。只有等明年在去杨店看桃花了! 不过为了不将遗憾带到明年本帖已改为7月1或2号孝感杨店摘桃,有兴趣的同学请继续关注!! 活动名称:孝感杨店摘桃 活动时间:7月1或2日 活动性质:结伴同行自驾游,FB+休闲 活动费用:AA制,大约每人50元,包括过路费、油费及摘桃费用。 活动人数:每车4人,车辆不限。 联系电话:一帆 13212729697 报名方式:跟帖报名,有车的和无车的TX都要留下联系电话。
报名截止时间:6月31日晚20时 杨店镇古名斗山铺,建于唐代,以驿站蜚声荆楚。据《孝感县志.斗山驿馆》载:“通往南北之咽喉,军队换防,外交使节往来,以及粮草运输飞马舟车皆无宁日”。朝廷在此设有驿馆,邮亭,传递公文,书信。 宋神宗元丰五年,北宋文豪苏东坡途经此地,有感于十里桃花,流下了“花发颜如醉,风吹面不寒”的千古绝句。后邑人沈明亦有《咏桃驿》诗:“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戌楼当寺静,涧水过桥浑。雨歇莺迁树,烟销客断魂。承平经百战,闲却几烽墩“。斗山铺便得名”桃花驿“。 明朝中期,有富户杨延松,豪爽好客,急人之急,修义仓,置义馆,办义学,建义桥,立义冢,凿义井,深受人民敬服,知府宋越为其挂匾,翰林王廷陈为其作《六义记》,江西参议茅坤为其立传。加之居民杨姓人口日渐增多,人称杨家店后简称杨店至今。  作为千年古镇,饱经历史沧桑。据《孝感县志》载:自明朝以后,仅驿馆重建就达三次。清顺治十七年七月,孝感知府张擢士重建斗山公馆,在东门修谯楼,设巡检司衙门,建大戏楼。时已有东、西、正、中、北五条街道,镇周围筑有护城墙,立有胜利门(东)、道和门(南)、朝阳门(中)、承恩门(北)、长乐门(西)五门,商业、服务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太平军攻克杨店时,护城墙和驿馆被毁。后日寇入侵又加上土匪蹂躏,大戏楼被毁(时为1940年,当时四根大柱不倒,人称“虎死不倒地”),同时被毁的还有护国寺。 杨店历史上有三台八景(亦说十景)的人文景观。 三台有: (1)望娘台:在侯庙小学东侧,传说一穷家母子,母亲为儿子读书到处乞讨,儿子放学回家,就站在以高处望娘回,望不见娘就用衣兜土垫定脚,久之即成一台,人称“望娘台”。母慈子孝,美德千古。 (2)东坡亭台:人们为纪念苏公而建,原亭址一说在西大河老桥西头,一说在自古墩。 (3)告香台:又称谢香台;在现十子坡供销大楼东南角处,是朝木兰山的香客,去时在此告香回时在此谢香之处,香客们留下“早是杨店,晚是杨店”的口碑, 八景(十景)有: (1)三撮灌斗:指杨店地形东西北三处高,南面低,像三个撮箕灌一把斗。  (2)两川若带:指西大河,中店小河像两条玉带穿镇而过。 (3)东阁吹箫:东阁指东坡街上坡(现路北菜地处)有一玉皇殿,在此吹箫,声扬镇区。 (4)西寺护国:在东大市场内原木器厂处,内供“护国将军”庙匾“衣钵长留”,日寇侵华时被毁。 (5)石坊献瑞:东街有一跨街牌坊,红沙石质,由于风化严重,文字漫漶,内容不可详,现有一北柱基。正街与北街口有一跨街牌坊,为明嘉靖十二年二月重建 ,匾书“姑媳冰操”,雕刻工艺精美,毁于文革初期。 (6)大井映月:东井尚在,仍在使用,西井原在西街,因一夜晚,飞马传书时,人马落井而闭。 (7)鸡鸣闹市:指杨店原来为露水集,每天拂晓集市就热闹非凡。 (8)板印晨霜:指两条河上的石板桥,初冬凝霜,行人车马经过的印迹,与鸡鸣闹市相映。 (9)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为赏桃花的一大景观。 (10)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 指各路香客朝木兰山的日夜景观。  [此帖子已被 一帆 在 2006-3-31 17:21:0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