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0|回复: 13

[原创]探访古徽州——黄山青年旅馆版图文攻略

[复制链接]

20

主题

23

回帖

33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23
发表于 2006-5-10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子:

徽州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传统,留下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供后人观赏。明清石坊、祠堂、民居等构造之精,被誉为“古建三绝”。数量之多,仅保存完好的明代遗构就有一百余处。徽州的自然风光也因为有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绚丽多彩。徽城就座落在五峰迭翠,四水萦绕的优美景色之中。

黄山自助旅行者的家——畅行天下黄山(老街)国际青年旅舍 www.hiourhoste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3

回帖

33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2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徽州黟县(Yi xian)行

“一生痴绝处,寻梦桃花源。”——黟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风景区仅隔42公里,距九华山、太平湖、齐云山、千岛湖、屯溪老街、歙县棠樾牌坊群等著名风景名胜均约80公里以内。
黟县建置于秦(公元前221年),是中华大地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峰内峰峦叠嶂,清溪洄流,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以黟县为原型创作出不朽之作《桃花源记》,故黟县历史上又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喻。唐代大诗人李白游览黟县时曾赋诗云:“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黟县境内至今仍存有保护完整的古民居3600幢,为皖南之首。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等古民居建筑村落布局严谨,工艺精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西递、宏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西递

【推荐指数】:★★★★★

西递于黄山主峰西南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重峦叠嶂,清溪回流,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全县完整地保存有一大批明清建筑群,建筑风格上徽派特色浓郁,砖、木、石三雕艺术精湛,宅院布局小巧雅致,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徽派古民居青瓦白墙,外简内秀,前庭或后则一般都布置有小型庭院或花园,粉墙饰以砖雕、石刻花窗,使建筑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颇具园林之趣,研究和观赏价值都很高。
  西递原名西川,后因徽州府于村3华里古驿道处设“铺递补所”而改称今名,村中保存完好的124幢明清民居,大多为三间与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都是国内罕见,被游客、学者誉为“古民居建筑的宝库”。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西递的石、砖、木三雕,堪称西递三绝。

********************************************************************************************************

胡文光刺史坊 胡文光,西递村人,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举,担任过万载县的县令,筑城墙,修学校,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后经巡抚推荐,担任了胶州刺史兼理海运。以后官升至荆州王府长史。明荆州王又授胡文光以奉直大夫、超列大夫的头衔。明万历六年(1578年),皇帝批准胡文光的乡亲在此建了这座功德牌坊,以表彰胡文光在任上对民众做的善事。

  胡文光刺史坊与徽州各地的牌坊式样不同,如歙县的牌坊大都是四根大柱直冲云霄,叫“冲天柱式”;而眼前的这座牌坊有5个层次分明的楼阁,叫“楼阁式”,所以准确些该称之牌楼。它高12.3米,宽9.95米,石雕古朴精湛,造型富丽堂皇。正楼匾的上方雕的是“恩荣”二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正楼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字样。双龙图下是文官和武将,喻为安邦定国。下面有人物像8个,便是通常所说的八仙。最下边的正楼所刻图案叫“五狮戏球”,东西边是“麒麟吐书”。石柱两侧是栩栩如生的狮子,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倒伏着,爪下有只小狮子,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这座牌坊雄伟挺秀,几经沧桑,仍屹立于村口,宛如一名忠实的守卫者,也是这个古村的历史见证。
********************************************************************************************************

  过了胡文光刺史坊,就进入西递村了。西递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平面呈船形,占地16公顷,现有居民320户,1100人。它发展于明朝景泰年间,明嘉靖至清乾隆时期鼎盛。西递之所以兴旺,原因主要是村中屡出高官和富商,聚集了大量财富,有了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但是在封建社会,建筑府第宅院是有严格等级规范的。徽商只能尽可能地选用上好的石头、木材,在精雕细刻上下功夫,并以此为炫耀财富与地位的手段。所以在西递,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随处可见,如门罩、窗棂、门扇上都能看到这些雕刻。

  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西递村是一个明清(公元1368—1911年)古民居保存得相当完好的村落。这里绿树掩映中的白墙青瓦房舍以及祠堂、牌坊、楼阁,无不体现出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和古风古韵。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西递的石、砖、木三雕,堪称西递三绝。

西递村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虽是一个小山村,在古代却出过许多大人物。据一些资料记载,仅明清以来全村在外地做官的就有百余人,此外还有许多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他们在衣锦还乡时为了显示宗族门庭的气派,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修祠堂、建宅院,形成了西递村600座宅院、两条主街、99条小巷纵横交错的庞大建筑群。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

  徽派建筑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最为著名,被誉为“三绝”。在这里,房屋的门框、窗棂、花墙多为石雕;屋檐、门罩、墙壁多嵌砖雕;而庭堂、板壁、梁柱则为木雕。雕刻形式之多、造型之美、手法之新,实属罕见。所雕鸟兽形态逼真,花草情趣盎然,人物形神兼备,真让人眼花缭乱。这些雕刻就其艺术特点来说,明代的追求雍容大方、疏郎淡雅,而清代的则讲究玲珑精巧、细腻别致。那玲珑剔透的镂空石刻漏窗、那飞檐翘角的青瓦门楼是那么典雅古朴;那高高的白墙下面的深深的巷道和那摆满花盆的庭院,显得那样安宁、和谐。而难得的一两声狗叫鸡鸣又让人觉出几分恬静、几分神秘。

  小巷两旁几乎所有的人家都引水入院浇灌果树花木,不少宅院庭院深深,树木花草繁茂,透出一种恬静的闲情逸致。更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庭院,亭阁错落,长廊曲折,假山玲珑,池清鱼动,一派动人的山水景致。

********************************************************************************************************

********************************************************************************************************
  西递村的房舍都为两层建筑。一层的正厅是一间敞开式的客堂,是一家人吃饭、招待客人的地方。客堂的两侧是卧室。在西递村,卧室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在客堂和卧室之间有窄小的梯子通到楼上,上面的房子大多是堆放杂物的仓房,也有作儿女们的卧室的。

  西递民居布局类似,推开古宅的大门,即是一个长方形天井(宅院中的露天空地),梁枋柱础雕镂十分精细自不必说。上厅正面挂有中堂、对联,还有红底金字的木质漆联,两侧是书画条屏。置放在厅堂四周的古朴典雅的楹联条屏,上面书写的内容一般为人处世、富于生活哲理的警句箴言。


********************************************************************************************************

据说是朱禧的亲笔手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的孝道,字中呈现的是一个跪在地上的年轻后生,充分表达啦对长辈的景仰之情!

********************************************************************************************************

质朴的言辞之中透出一种豁达开朗、耐人寻味的意蕴。条几上摆放着一个古老的瓷瓶和一面镜子、一座自鸣钟。厅上是八仙桌、太师椅,还有高腿铜痰盂和古老木质排扇。步入内室,只见长条桌上放着文房四宝、古瓷帽筒,一切显得那样古雅清净…… 使人体验到皖南乡村特有的传统文化气息。  

【交通困难指数】:★★

黄山国际青年旅馆旁200米的位置的黄山长途汽车站约半小时有一班车到黟县的县城,时间约1个多小时,票价8元/人。
到达县城的汽车站后再转农用车到西递村,时间不到半小时,约2元/人。回程也是要倒车到屯溪。最晚的公共交通约下午5点以前。
还有就是在青年旅馆结伴拼车大家AA制(当然有不少老外加入噢)或加入由黄山国际青年旅馆组织的一日游,详情请登陆黄山国际青年旅馆网站www.yhahuangshan.com 或电话咨询0559-2114522。

黄山自助旅行者的家——畅行天下黄山(老街)国际青年旅舍 www.hiourhoste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3

回帖

33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2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古徽州——白岳篇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


【推荐指数】:★★★★


佛道均喜山林气,道士择山,更偏于清幽灵幻,齐云山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仅从山脚望,凌虚之气已远在其他名山之上。海拔虽不高,110平方公里的方圆却很不小,丹崖千尺、奇峰林立、幽洞密布、沟壑纵横,极尽曲折幽深之妙。山脚的横江是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的正源,山水相依更添清丽。

  与齐云山有关的几个名人

  到齐云山的名人不可胜数,满山丹崖峭壁上的一千多处摩崖石刻就是明证,导游报出的一连串名字个个如雷贯耳。说我感兴趣的几个,一是徐霞客,他游黄山说“登黄山天下无山”,看来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在此后三年内,他竟两次游览齐云山,据考证,他一生重游的山只有四座;二是乾隆,这位太平盛世的风雅皇帝,眼光极挑剔,阅遍江南美景,称赞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让各地大吃干醋;三是方腊,率部众在齐云山的独耸峰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留下许多人文胜迹;四是张三丰,这位在武当山出家的道教宗师兼武学泰斗,云游到齐云山就不舍得走了,一住数十年直到羽化成仙,我在张三丰墓前三鞠躬,因为这位《倚天屠龙记》中可亲可敬的长者。

    齐云山的山水胜境

  齐云山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犹如一片漂浮在青山绿水、粉墙黛瓦之间的丹霞,又象一架由千万块红玛瑙镶嵌成的红珊瑚,被称为"山山玛瑙红"。

  齐云山有50奇峰,以香炉峰、五老峰、三姑峰最为灵幻;有49怪岩,以象鼻岩、天桥岩、紫霄岩最具神工;有16幽洞,以真仙洞、楼上楼最为神秘;有32飞泉,珍珠帘飞珠溅玉,飞雨泉晴空飞雨;还有散落在山间随处可见的湖潭河瀑,行走其间,一路山迎水送,心旷神怡。

  齐云山腰的道家村落

  一路的美景已经足够让我们惊喜,更让我们欢呼雀跃的是,位于山腰的月华街竟然有二十余户人家组成的道教村落,白云深处道家村,我们觉得象做了一场好梦。齐云山的道士属正一派,可婚娶,非斋期也可以饮酒吃肉,但事后一定会用粗纸擦嘴,以表自责,实在一派天真烂漫。紧挨月华街的,是太素宫的开阔和玉虚宫的敦厚,四周便是香炉峰的烟云、三姑峰的俊俏、五老峰的连绵。对于这样的新鲜和陌生,游客总是睁大了眼睛忘情地看,着一袭青袍的道士们,美色当前,却熟视无睹般地聊天品茶,那种闲云野鹤般的潇洒让人心生妒意。

  小壶天的恐龙化石之谜

  月华街的长生道院,看起来没啥稀奇,如果从前门进,再从后门出,可到小壶天石室,一面千尺悬崖,一面的栏杆下是万丈深渊,据说以前道士们在此商谈,只要将道院大门一关,此处就与世隔绝,不用担心有人窃听,实在幽僻得鬼斧神工。石室顶壁有很多花纹,伸手可触,据考证是恐龙化石,这种由小型体恐龙留下的化石世所罕见,但恐龙的足印为何不在地面,却倒悬在头顶,为何不内凹,反而外凸,地质学家自有说法,当地的道士可不理会,你如果说这些花纹是张三丰留下的劈空掌印,定能被道士奉为知己。


齐云山海拔高度仅585米,用“插天”来形容其高虽有些夸大,但有36奇峰、72怪岩、24飞涧、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且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主要景观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华街、太素宫、香炉峰、小壶天、玄天太素宫、玉虚宫、方腊寨、五青峰、云岩湖等。齐云山碑铭石刻星罗棋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誉。该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新建有登山索道,游客乘索道登至山顶、沿原路徒步下山,边走边游,只需半天。

登封桥
登封桥坐落在体宁县齐云山北麓岩前镇的横江之上,为登齐云山的必经之地。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徽州知府古之贤倡建。桥成之日,古知府驾车而来,正举行庆典之际,朝廷使者驿书亦至,把升古之贤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县民感其德政,祝古之贤被封大官,步步登高,便将该桥取名为“登封桥”。桥亦因此成为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高瞻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桥被洪水冲毁,片石不留,黟县西递村人胡学梓独资重建。民国年间,由县民捐输大米三万斤整修。

  该桥八墩九孔,桥墩船形,拱孔间距14米,桥长147米,宽8米,高9.5米,两端引桥各长16米,全以青石砌成。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0.9米高的石栏杆,拱圈为半圆形固端拱。桥上昔有亭、庙,今已毁。桥南端有二柱冲天式石牌坊,上书“登封桥”三个大字。桥北端竖有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一块,全文为:“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

洞天福地 游客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望仙亭,出亭后走过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月华街.太素宫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素宫,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香炉峰 此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现在的铁亭系1983年重建的。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小壶天 位于月华街长生楼下,它是明代一个石坊构成,石坊上有“小壶天”三字,石坊门洞呈葫芦形,进门后,便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为万丈深渊,站在窟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当游人想后退一步,便见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线泉”、“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
玉虚宫位于长生楼西不远处,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关神仙的传说。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旅行交通困难指数】:★★★★

黄山国际青年旅馆旁200米的位置的黄山长途汽车站约半小时有到黟县县城的班车,途经齐云山,时间约40分钟,票价5~6元/人。
到达山脚下下山可以徒步走到步仙桥开始前山登山,也可以徒步到索道处坐索道,时间不到半小时.
回程时在路边等回屯溪的车子,从黟县或祁门回屯溪的都可以,最晚的公共交通约下午5点以前。
还有就是在青年旅馆结伴拼车大家AA制(当然有不少老外加入噢)或加入由黄山国际青年旅馆组织的一日游,详情请登

陆黄山国际青年旅馆网站www.yhahuangshan.com 或电话咨询0559-2114522

黄山自助旅行者的家——畅行天下黄山(老街)国际青年旅舍 www.hiourhoste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3

回帖

33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2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徽州歙县行(古徽州的首府——歙县(She xian)

歙县简介

地处黄山脚下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古称徽州,自隋以后的1300多年间一直是郡州府治。尤其是宋以后徽商的发展更带来文化繁荣。新安画派独树一帖,新安医学拔萃医林,徽派艺术技艺精湛,徽派建筑纳徽四雕于一体,在古建艺苑中占重要一席,文房四宝中有“两宝”:徽墨和歙砚出自歙县,还有徽菜、徽剧、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都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徽州文化的古老而又鲜活的课题,“徽州学”已成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并立的三大地方学之一。
  如今的古徽州城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坝、古楼、古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四乡村镇,处处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随处可见。秀丽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县,既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忠孝节义的人造化石和一座科举纪念碑

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列的闻名遐迩的建筑。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代是人们一生的最高追求。古徽州享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封建礼教对徽州社会的影响特别深远,因此,古代徽州大地上建起牌坊数以千计,虽经沧桑巨变,至今留存的仍有很多,犹如一座诺大的“牌坊艺术博物馆”。

忠孝节义的人造化石

    歙县棠樾村口百余米长的甬道上,井然有序地屹立着7座牌坊,这就是全国罕见的棠樾牌坊群。四周是一片平畴,7座牌坊拔地而起,雄伟高大,古朴典雅,蔚为壮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楼梦》、《烟锁重楼》、《儒林外史》等数10部影视剧曾在这里拍摄。

    牌坊群以“义”字坊为中心,按“忠、孝、节、义”的顺序由两头向中间依次排列,呈半弧形展开。依次为鲍象贤尚书坊、鲍逢昌孝子坊、鲍文渊妻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慈孝里坊、鲍灿忠孝坊。明建3座,清建4座。
   
    鲍象贤尚书坊,明天启二年(1622年)秋始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秋重修。此坊为四柱冲天式,是为表彰鲍象贤戌边有功而建的。鲍象贤,为棠樾鲍氏十六世祖,嘉靖八年进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镇守云南、山东时,劳绩卓著。隆庆初卒,赠工部尚书。石坊上镌刻“命涣丝纶”,意为对皇上的诰命忠心不二地执行,以称道其忠。因此,被皇上恩泽三代,替其祖父鲍灿赢得了一个孝行坊。鲍灿孝子坊为明嘉初年始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牌坊额刻“旌表孝行赠兵右部右侍郎鲍灿”。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他因母亲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即持续吸吮老母双脚脓血,终致痊愈。其孝行感动了乡里,经请旨建了这座旌表牌坊。

    慈孝里坊,明永乐年始建,弘治十四年(1510年)重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该坊上面镌刻着“御制”、“慈孝里”,象征着对孝道的最高礼赞。据旧《歙县志》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世达率部叛乱,四处却掠百姓,棠樾人鲍寿松和其父均为叛军所获。叛军决定二人只能存活其一,并由他们自行商定。于是父子二人展开了一场死亡争夺战,都想以自己的死换取亲人的生命。正当他们争执不下时,丛林间忽然刮起一阵大风,飞沙走石,叛军疑有追兵,仓皇逃窜,鲍氏父子都保全了性命。后来鲍寿松入仕,朝廷为表彰他们父子的父慈子孝,赐建了“慈孝里”牌坊。石坊上刻有明永乐帝御赐诗,诗曰:“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有子阶前求代死,此身遂保百年期。救父由来孝义深,顿令强暴肯回心;鲍家父子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人们对鲍氏父子的美德极为钦仰。乾隆皇帝下江南闻知此事后,专为鲍氏祠堂御书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以示褒奖。在徽州,像这样孝行为数极多。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的鲍逢昌孝子坊,就凝结着一个“千里寻父”的故事。鲍逢昌之父在明末离乱时外出多年,杳无音讯。清顺治三年,鲍逢昌年方十四,家境贫寒,为了寻父,便沿途乞讨,千里漂泊。也许是鲍逢昌的孝行感动了天地,在湖北雁门古寺与父亲不期而遇,并把父亲接回家中。这里,母亲病重在床,鲍逢昌又历尽艰辛,攀崖越岭,四处采药医治,并割股疗亲,以表孝心。乾隆三十九年下旨旌表,称赞他“天鉴精诚”、“人钦真孝”。后即建此坊,传誉乡里。

    理学家们除宣扬孝道外,还大力宣传贞节观念。宋代理学家程颐就曾说过“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种存“天理”灭“人欲”的节烈观,使广大妇女耳濡目染,铭刻于心。所以,理学渊源之地的徽州,贞节牌坊所占比例最多。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汪氏25岁守寡,45岁去世,守节20年,可谓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鲍文渊妻吴氏节孝坊,上刻“节劲三冬”、“脉存一线”。吴氏,上海嘉定人,22岁嫁到棠樾。29岁时丈夫便去世了,她立志守节;同时,尽心抚养前室之子,直至其成家立业。她还安葬好未埋的祖宗遗骨,修好祖族坟茔。吴氏守寡终身,于60岁去世。吴氏以继妻之身,能尽育子修坟守节之职,足见理学对其影响之深。据歙人赵吉士评价,“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绝非虚言。徽州一座座用血泪凝铸的节孝牌坊为不幸的妇女带来了无上荣光,更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妇女甘愿受礼教的摧残。

    棠樾村有了忠、孝、节牌坊。但村里名流巨富仍嫌不足,想造一个“义”字坊,凑齐“忠、孝、节、义”四字,好光宗耀祖,流芳百世。于是打通关节,将这层意思透露给乾隆皇帝。乾隆应允,但要棠樾鲍家盐商为朝廷修筑八百里河堤,发放三个省的军饷。世代官商、时为两淮盐运司的鲍漱芳当即答应。据《歙县志》载:洪泽湖决堤,鲍漱芳集议公捐大米六万担;淮河、黄河大水成灾,又力请公捐麦四万担,“所存活者不下数十万人”;改六塘河,开山归海,又“集众输银三百万两,以佐工需”;疏浚芒稻河,捐银六万两;助浚沙河闸,捐银五千两,等等。故“以屡次捐输;叠奉恩旨,以优议叙,加十级”,深得皇上欢心和赞赏,于是在清嘉庆二二五年(1820年)赐建了这座“乐善好施”的义字坊。环视全国牌坊,还很少见到有这种义字坊。由此可见徽商“藏镪百万”的经济实力和“上交天子”的政治地位,开全国之先河,树立起这座富丽堂皇的义字坊。

    7座牌坊7个故事。它是鲍氏家族荣耀的丰碑,闪耀着一代徽商的辉煌;它是封建伦理的人造化石,浓缩了一个个贞妇懿女血泪交织的故事。

一座科举纪念碑

    棠樾牌坊群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保存完好,为全国罕见。而位于歙县城内解放街和打箍井街十字路口上的许国石坊,四坊架连,八脚并立,高大宏伟,也是举世无双的杰作。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1584年),距今已月400余年的历史。许国,歙县人。明嘉靖乙丑年(1565年)中进士,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故人称“三朝元老”。曾获御赐一品服出使朝鲜,驻外期间“馈赠一无所受,朝鲜勒石以颂”。万历十一年(1583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赞机务,旋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次年9月又晋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不久,他即在故乡修建了这座石坊。

    在石坊的前后左右都有题签镌刻。前后两面的顶层和侧面第三层的正中镶嵌着双龙盘边的匾额,上面直书“恩荣”两字,表明这是皇帝赐予的恩典和荣光。底层四面额坊上分别镌刻着“大学士”三个大字;前后两面小坊上署有“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全副头衔;前后两面的第二层枋上各为“先学后臣”、“上台元老”斗大楷书刻字。“先学后臣”表明许国是科班出身,凭着文才而登上仕途,借以宣扬“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上台元老”,“上台”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之一。“三台”本来是星象的名称,而古人常用以象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石坊两边还刻有当地地方官员的姓名、职位及纪年。石坊上所有题字,全部是馆阁体、臂窠书,相传出自清代一大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字体貌丰骨劲,挥洒自如。惜未留下落款,现在只能从清代吴梅颠的《徽城竹枝词·咏八脚牌楼》的诗句“八脚牌楼学士坊,题额字爰董其昌”加以佐证。

    按当时礼法规定,臣民功德卓著者,经恩准可建四脚牌坊加以旌表,如越级自建,则犯欺君之罪。许国竟能在故乡造起了八脚牌坊,其中蕴藏着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许国少时家贫,考取秀才后因生计所迫曾在泾县处馆执教。所授学生纷纷中举,步入仕途。一日,学生相邀款待许国,席间一少年行志者追问先生:“先生学问如此之高,何不再考,岂能满足于一秀才呢?”许国默然。另一位年少气盛者说:“只有状元学生,哪有状元先生呢?”许国闻言,拂而愠怒:“古语有云‘十年不飞,一飞冲天;十年不鸣,一鸣惊人。’难道没听说过吗?”不少学生哄然大笑道:“先生如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我辈当运石到徽州为先生造一座牌坊。”许国高声道:“好,他年定叫尔辈践此诺言。”事后,许国闭馆回徽,深居苦读,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乡试第一,高中解元,过四年殿试又中第七名进士,以后历任三朝,甚有政绩,被赞为“协忠运筹,茂著劳绩”,万历皇帝下旨恩准其回乡建一座四脚牌记。许国想,在徽州四脚坊太多了,造得再雄伟精致也不足为荣,于是就想造一座八脚牌坊。但私造八脚牌坊是有杀头之祸的。于是他暗生一计,圣旨虽下,许国却迟迟不动身,三两天就去朝见万历皇帝。万历帝问:“爱卿何不赶紧回乡去营造牌楼?”许国答:“臣正准备回家去造牌楼。”就这样过了三四个月,万历帝又如此问,许国又如此答。万历帝显得不耐烦了,说:“老爱卿办事从未如此拖沓,如今竟为造牌楼拖这么长时日,照朕说,不要说四脚牌楼,就是八脚牌楼也造好了。”许国闻言,正中下怀,俯身便拜:“谢主龙恩,臣回去就造八脚牌楼。”万历帝见状,方知上当,但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又想到许国是三朝元老,功绩赫赫,也就破例默许了。于是许国回徽州催动府县,鸠集工匠,营造牌坊。为报泾县之辱,又命泾县令造牛车,征民工,从泾县运石头到徽州造八脚牌坊。至今还有一首民谣反映此事:“泾县牛,拉石头,拉到徽州造牌楼。送给许国大学生,荣宗耀祖传千秋。”历来长辈以此歌谣劝诫对师长不尊这孺子,而许国知耻后进、功名成就的故事在这里也传为美谈。

    许国石坊集徽派文化于一身,在建筑上代表着16世纪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它实际是一座“科举纪念碑”,象征着在官本位的传统社会中读书入仕的崇高地位和科举成功为家族带来的无上荣誉。  

皖南最古老、最神秘的八卦村——呈 坎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相传,罗氏兄弟通晓风水理论,见此地四面环山,中间一平方公里的洼地,它是一个典型的“纳四水于村中,聚水如聚财”的风水宝地,整个村落似一个聚宝盆。呈坎地处黄山南面40公里处在灵山和丰山之间。现有人口2800人;全村拥有宋、元、明、清等古建筑130多处;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二处;“一村双国宝”全国罕见。它是中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又被称之为:中国国宝最多的乡村。

村中至今还尚存的比较有名的建筑是—宝纶阁,关于此阁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就是其建筑风格和总体布局都同北京的皇城的太和殿有一比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出入的大门上做了一些手脚,试想如果当初真的和太和殿一样的话,那么整个徽州大地恐怕也是要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文字狱”啦,聪明徽州先人在大门上小小的做了一点改动,将原来的九进九出的大门变成了3个大门,这样就避免了和皇城的冲突啦,但是只要您仔细看的话,还是可以看出先人们的良苦用心的,在每个大门中有包括了3个小门,这样总的加起来还是九进九出之意.

在古徽州的首府——歙县,分布着好多的先人留下的古迹文物,比较值得的去仔细的看看不是很多,一般做推荐的有以下景点:

斗山街 
【推荐指数】:★★★★ 
徵商故里棗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卤节坊”等等,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一竹古老,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徐志摩笔下的“雨港”。
太白楼
【推荐指数】:★★★★
位于古镇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是一座金壁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原名谪仙楼。


渔梁坝
【推荐指数】:★★★★★

出歙县古城,向深渡方向行约三公里,便来到渔梁古镇。小镇依江而建,镇外练江上有一水坝,始建于宋,迄今千年。

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这一水利设施,虽经历史沧桑,仍在发挥其作用。出渔梁坝不远有一古桥,名曰紫阳桥,朱熹之父朱松曾在桥南结庐而居,朱熹自闽归省,也流连于此。
现渔梁坝已列入歙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内容。

 

唐朝模范村——唐模

【推荐指数】:★★
唐模,始建于唐,培育于宋,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淳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沉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村位于黄山南大门,毗邻歙县棠樾牌坊群,游客可从徽州区或由牌坊群两地前往。这里紫霞西耸,飞布(山)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处于众山环抱之中。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远山近水,风物宜人;幽情古趣,独特罕见。景区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名闻中外,有徽派园林--檀干园(孝子湖),水口、水街,镜亭、同胞翰林坊、沙堤亭、高阳桥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祠堂群、千年银杏、古井、明代石刻雕像和宋、元、明、清“苏、黄、米、菜”等十八位名家真迹碑刻等古迹。凭此丰富多样之景观,在徽派园林中独树一帜。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使唐模成为黄山市十大景区之一,被评为“安徽省文明旅游示范景区”和“全国文明村”。
  游客步入唐模村,首先看到的是檀干园,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园林。我们都知道苏州园林名冠天下,而且其中有很多园林,就是由当时富甲江南的徽商所建,其中多有徽派园林的风韵,而这檀干园,便是徽州园林的最佳代表了。
  关于檀干园的由来,有一段传说,唐模村有一许氏巨商,事母至孝,老母心想游玩杭州西湖,但当时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难以成行,因此就不惜巨资,修了这样一个“小西湖”,供母娱乐。此种廉洁,从园亭布局处处摹仿西湖景观来看,是可以信的。
从唐模东向进村,迎面一座用青石构筑的八角亭,亭榭上下三层,四边虚阁,飞檐八角各悬铁马,亭上有两方匾额:西书“云路”,东书“沙堤”。亭左临溪,沿堤有多株数百年古樟树;亭右为一小五谷祠,下面竖有一小巧别致的青石牌坊。
越亭向西数十步便是有名的《同胞翰林》石牌坊。它宏伟壮丽的建筑设计和精致的徽派石雕艺术,是附近一带石坊中所罕见的。
  檀干园的正门上书匾额,两旁也有两幅楹联。其一是“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另一是“今之圣地王官谷,中有诗人丁卯桥”。门内两厅,壁上嵌有《重修檀干园碑记》。碑前甬道,系白色鹅卵石砌成,甬道的尽头有小神龛,内供唐代名臣张巡、许远碑位。拾级而上,“确皋精舍”是园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敞,上廊恢宏大度,气宇轩昂;下廊客室明窗,各有悬联。舍周杂植各种花木,陈设徽派盆景,淡雅有致。
园外长廊深处,墙下丹桂五株,冠盖笼荫。长廊中部,水榭亭亭,倚立荷塘。门作圆洞形,额题”花香洞里天“,楹联是:“沽酒好从沙口店,看花同上水心亭”。夏日良辰,邀二三佳友,凭栏观赏那些妖艳欲滴的出水芙蓉,浅酌低唱,可以乐而忘返。这是檀干园的“外湖”了。
  从“花香洞里天”向北,便是湖堤卧波,拱桥横跨,情趣似苏堤而小巧胜之。湖心有“镜亭”翼然,“镜亭”虽小,结构却雅致精巧。外亭云形,周围石栏水榭。柱上长联形象地描绘了这个美丽山村和小西湖的四时景色:“喜桃露春稼,荷云夏净,桂芬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内亭入门处悬有“镜亭”二字的横额。亭壁系用大理石砌成。最足珍贵的是,亭壁镶嵌着宋、明以来,举凡苏、黄、米、蔡以及文、祝、董诸家书法碑刻十八块,正、草、隶、篆诸体俱备,镌工技术精湛,可叹观止。
西行有一石桥,名“录官桥”。桥下水潭深碧,桥南百年古树,连绵掩翠,约计里许,笼罩着一半湖面和唐模村庄,“全村同在画中居”可谓 名不虚传了。

【旅游小贴士】:
 
歙县距离黄山市屯溪区大约40分钟的车程,交通十分的方便。
 
[呈坎]
而呈坎是距离黄山市的另一个区“徽州区”,比较近,徽州区交通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岩寺,从岩寺每天都有车去呈坎,即使没有车包车去的话也很便宜,车程约20分钟,价格要当面谈喽……
 
[棠樾牌坊群]
从屯溪搭车去歙县的中途在去棠樾牌坊群的路口下车,可以乘坐从县城发往棠樾牌坊群的旅游公交,也可以乘坐农用三轮车前往,价格可以谈的。
 
[许国牌坊、徽州古城、斗山街、渔梁古坝]
都是在县城里的,从汽车站出来过大桥后步行即可到达,稍远一点的渔梁古坝也可以乘坐公交到达,在新安江的一段上,又名练江。
 
比较理想的到达的方式就是在青年旅馆结伴拼车大家AA制(当然有不少老外加入噢)或加入由黄山国际青年旅馆组织的一日游,详情请登陆黄山国际青年旅馆网站www.yhahuangshan.com 或电话咨询0559-2114522。
 
友情提示:黄山国际青年旅馆还有呈坎的门票优惠券,需要者可以前去索取,距离黄山汽车站约200米,从汽车站出来往火车站的方向徒步3~5分钟可以到达。

黄山自助旅行者的家——畅行天下黄山(老街)国际青年旅舍 www.hiourhoste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3

回帖

33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2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古徽州---乡村婺源


在这里,你能将《桃花源记》中的场景一一具象。闭塞的地理环境让时间也对这些古老的生态奈何不得,他们被如此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他们像是一叠尘封的底片,虽然年代已经有些久远,但这些泛黄的影像却恰好触动了你内心深处对传统的“家”的记忆,或许能在某个片段里,恍然间顿悟前世今生。

  
  你如果对中国古代绘画那种山高水远,结庐深山的悠远意境缺乏直观概念的话,婺源的自然风光将会向你诠释什么才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被淡淡炊烟笼罩的马头墙、山间梯田抽象的线条、暮色中骑在牛背上的村童、幽静的孤舟野渡、倒映在清澈山涧里的火红的枫叶……让人陡然间心静如水,恍若隔世。
  
  历史上的婺源是古徽州的一部分,文风极盛,有“东南邹鲁”之称。“读可荣身,耕可富家”的祖训使得婺源人才辈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华铁路之父詹天佑都出自婺源。另外,婺源也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的故里,这个驰骋中国经济舞台长达数个世纪的大商帮曾经创造了“无徽不成市”的商业神话。


“青山清水清泉,难得一方净土;徽俗徽建徽戏,自有千年古韵”,今天的婺源,依旧伸展着绵绵相连的山脉腰肢,将自己的臂膀深入黄山腹地,似乎在有意无意地表露着它对古徽州的怀旧姿态和一种天然的维系。
 
  婺源境内多山,在西北部连绵不断的群山中,有一座鄣公山,从这里起源的一条河流叫婺水。因而婺水流经的地方,也就被人们称为婺源。婺水的干流由西北向东南蜿蜒,全长仅60多公里。婺水虽然很短,但大部分河段都可放运竹排,所以它是当地一条重要的水上经济通道。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婺源就属于“吴楚分源”之地,即吴国和楚国在长江流域一带的分界地。而婺源县境内最高的大彰山,恰好就是“吴楚分源”的屋脊,从这里向吴国走,岭下便是今天安徽休宁县的樟前村,而由此奔往楚国,便到了婺源的虹关村。
  地处皖南山区的婺源,山高水远,交通不便,历史上一直是中原地区的官宦士族躲避战乱、归隐自然的落脚之地。公元4世纪初的晋代、9世纪末的唐朝末年和12世纪的南宋年间,三次来自中原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在皖南山区开始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村落。
 
  然而,此地山多地少,尤其是婺源,人们形容它是“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移民越来越多,耕地却越来越少。到了明清时期,很多人为了谋生而外出经商,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徽州商帮,徽商财富中的相当一部分回流到家乡,用来置田地,筑豪宅,修街巷,建祠堂,而崇山峻岭又阻隔了历年战火的硝烟,把这一个个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村落原汁原味地留与后人惊诧和感叹。

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婺源最有特色的就是她的古色古香了。古村宅、古祠堂、古樟、古桥、古塔、古洞,无不向我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岁月的沧桑。这里的古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好,至今还有很多人难以割舍过去的建筑风格。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从我们眼前飘过的,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一片片黑瓦白墙,就是一个个古村宅。婺源自古属安徽徽州管辖,这里的民居都属于徽派建筑。黑瓦白墙、飞檐翘角,门前的屋檐下,都用砖石雕刻着花鸟虫鱼或飞禽走兽。进门是一个天井,过了天井就是厅堂,摆着一张八仙桌,主人在这里接待客人。大户人家有多厅、多房,这样就有几个天井了。屋内都用上好的树木建成,雕梁画栋,窗户也雕刻成花格。厅堂的拄子上一般都用原木刻上对联,内容是教育后辈明理思进。有一幅对联今天我们看来也很有意义,写的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终须求己莫求人”。我只看了“俞氏宗祠”和叫晓起的村宅,都是比较典型的古建筑。“俞氏宗祠”吸引了许多古建筑学家、艺术家来此,这里的雕刻让人叹为观止。上、下晓起可以说是婺源风景最美的两个村庄之一。上晓起有的是山坡田园风景,从上晓起往上行到达江领,可以看到中山田园风光。这一带是婺源风景最美的地方。下晓起村是水绕村庄的风景,从汪口镇乘前往段辛方向的汽车拐入一条土路后,经过茅坦村后就到达了老树环抱的下晓起村,两条溪流在此汇合,景色很宁静。

  婺源就如婺源的茶一样,需要慢慢地品,慢慢地悟,要真正认识她、了解她、感受她自然的魅力,是需要一些时日的。你会发现:婺源,象一位清纯的少女,披着翠绿的纱巾,散发着沉淀长久的古香,向我们款款走来。你只要接近她,你就会发现她的美丽;你只要和她交谈,你就会发现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你如果了解她,你就会深深地爱上她!

【旅游小贴士】:
从黄山市屯溪每天都有汽车出发去婺源,车程约不倒个小时,班次每天早上7:30和中午12:30,票价不超过30元/人。也可以从黄山市包车前往,当然是要人说比较多的情况下才化的来噢。
比较理想的去婺源的方式就是在青年旅馆结伴拼车大家AA制(当然有不少老外加入噢)或加入由黄山国际青年旅馆组织的一日游,详情请登陆黄山国际青年旅馆网站www.yhahuangshan.com 或电话咨询0559-2114522。
 

黄山自助旅行者的家——畅行天下黄山(老街)国际青年旅舍 www.hiourhoste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3

回帖

33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2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古徽州——徽文化的发源地绩溪


徽商崛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三百余年的辉煌,成为中国商界的奇迹。


明清时期徽商之富,称得上是“富可敌国”。清代乾隆年间,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可抵得上全国一年财政的总收入;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资本有四五千万两银子,而清朝最鼎盛时的国库存银不过7000万两。乾隆末年,中国对外贸易有巨额顺差,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而出口商品中由徽商垄断经营的茶叶位居第一。苏北的仪征、淮安等地由于盐业市场的繁荣,当时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徽骆驼”与宗族精神
 
  徽州人之所以大批经商,道理十分简单:徽州地理环境恶劣,适合耕作的土地少,除了出外经商,恐怕很难找到其他更好的生存方法。徽州又是一个移民社会,由于交通闭塞,中原的士族在战乱时期不断迁移到这个“世外桃源”。《新安名族志》中说,从两晋起,历代迁移到徽州的名族一共有78个。迁移到徽州的士族们失去了原有的特权,但找到了强化凝聚力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宗族精神。在徽州所看到的宗祠,就是这种宗族伦理的物化。在这种士族宗族文化的熏陶下,徽州民风“益向文雅”。
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徽州人口大量繁衍,“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由于可供耕作的土地稀少,徽州人或读书应举,或出门经商,读书有丰富的文化传统,经商有珍贵的山里特产,徽州培养了一批批达官显贵、富商大贾、文人墨客。“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三间草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以山里人的朴实经商,以读书人的智慧经商,书商结合,徽州人创造了商业的新境界----儒商。聪明的徽州人通过谚语、牌坊、祠堂、民居、书籍把他们的成功和知识代代相传,勤奋的徽州人以“徽骆驼”自喻,勉励后代奋勇上进,“莫靠爹娘得势 要靠自己争气”,“学好三年不足 学坏一朝有余”,于是徽州代代英才辈出,“连科三殿撰 十里四翰林”,“叔侄丞相”,“父子知府”,“恩荣三代”,“四世一品”,还有商界巨子胡贯三、鲍漱芳、胡雪岩等等。


绩溪旅游的主要集中地——胡氏宗祠(龙川)

龙川(今瀛洲乡坑口村)颇具藏龙卧虎之势,整个村落呈船形。胡氏子孙枝繁叶茂,人丁兴旺,于是自然地繁衍派生成东、西、南、北、中五隅(支),中隅为长房。
胡氏宗族历代以来人才辈出,尤以明代中期为最:明成化戊戌科(1478年)进士胡富,官至户部尚书;嘉靖戊戌科(1538年)进士胡宗宪,被称为“奕世尚书”。其中胡宗宪为长房34世孙,与其族叔胡富相隔一个甲子年考中进士,现存的石雕精品--奕世尚书坊,即为颂扬他们而立。
牌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2年),仿木结构,三间四柱五楼,高10米、宽9米,其镂空浮雕的龙、狮、鹤、鹿及明代书画大家文征明手书镌刻的“奕世尚书”、“奕世宫保”具有极高的艺术阶值。村南登源河西岸,座落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此祠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胡宗宪(梅林公)敕封总督江南七省军务,文有徐谓(字文长)、文征明等出谋划策,武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冲锋陷阵,采用“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剿抚兼施”的抗倭战略,终于荡平倭寇。显赫战功使胡宗宪的仕途登峰造极:官封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并加太保。
衣锦还乡便大兴土木,于嘉靖26年(1547年)建成这座三进七开间、建筑面积达1564平方米的祠堂,清光绪24年(1898年)大修,1988年至1993年间,又按原规模与风格,各级政府投入资金30万元全面整修。龙川胡氏宗祠除具有徽州古祠的特点外,其内饰雕刻精美,天井、门楼、廊庑、祭堂、寝厅的梁坊、梁脐、斗拱、雀替、柱拱、柱基、隔扇等建筑构件上木雕千姿百态。祠堂前进中间前方大梁雕刻的“九狮滚球遍地锦”,后方大梁雕刻的“九龙戏珠满天星”枝艺高超;正厅三面几十扇落地窗门下截平板花雕的荷池胜景、梅花鹿生态写真栩栩如生;后进两侧窗门雕刻的几十个花瓶插花图案,瓶与花无一雷同,均属全国罕见,被专家们誉为“木雕艺术殿堂”。
祠内有一特异现象:500多年来均不见蜘蛛踪迹,是何原因不得而知,不过少了蛛丝污染的木雕就更显风采。龙川全村几乎清一色胡姓,唯有一家丁姓,这有一个传说:龙川是条船形,而船在大河大海中航行没有铁锚就无法停船靠港,因此特从外村请来一位丁姓守护祠堂,丁姓犹如铁锚把大船钉住就安宁稳当了。奇怪得是这家丁姓数百年来代代单传,如今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却又是生了男丁。龙川人说坑口是块风水宝地,经常聚百年之地气,采日月之精华,经过若干年便有人物涌现。不知是冥冥之中上苍自有安排,还是龙川人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熏陶中具备了非凡的能力,斗转星移,龙川仍然人杰地灵,她以丰厚的底蕴和难尽的谜底吸引着世人的关注!

[旅游小贴士]

从屯溪坐车去绩溪县城,转车去龙川,值得一提的是在祠堂中的胡氏先人的画像穿的居然是龙袍,这在封建社会来说,那就是犯上做乱之意,然而过了这几百年来竟然没有被朝廷发现,这也是一个奇迹。其中森严的宗族观念和封建思想在这个村子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女性是绝对不可以进入祠堂的,平时的祠堂都是关闭的……孩童也是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被允许进入的,再加上一个村子都是同一姓氏,所以大家也都同守这样一个秘密几百年,听起来真的让人一点不相信噢!

 


 

黄山自助旅行者的家——畅行天下黄山(老街)国际青年旅舍 www.hiourhoste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6629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495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5-10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6月底与你联系。
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
http://q.blog.sina.com.cn/zlsdw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

回帖

9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25
发表于 2006-5-11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我13号就打算去。谢谢你的功略。

0579-3289462 QQ:253898601.呼号:BG5DKR
在路上,懂得怎样去谛听,感悟,赞叹,寻访和发现… …这才是旅行的真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8

回帖

208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80
发表于 2006-5-13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客气的拉

┎┑┎━─ヾ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回帖

11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66
发表于 2006-5-13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就是大家一起分享的噢!

欢迎大家对徽州的攻略进行补充,热烈欢迎!!!

 

钱多赢钱少的。胆大赢胆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8

回帖

208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80
发表于 2006-5-24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ヾ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4233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1709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6-5-24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广告也受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3

回帖

33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23
 楼主| 发表于 2006-5-30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过奖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回帖

33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44
发表于 2009-4-13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斑竹网站越做越好!!!!!!!


f456fdd81913086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guoji/]国际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dazhe/]打折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tejia/]特价机票[/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9 06:15 , Processed in 0.0657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