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浪漫欧罗巴(四)独自一人纪实游 荷兰NH酒店——德国科隆 早上独自拖着行李去找大部队(也就是导游加十来个人),一楼知道哪儿了,可大门接待处还是不知道在哪儿。以为很好找,可是非常不容易,这酒店太大了,我拖着行李到处走,还是找不到,有几次明明没有重复地走,可是又回到了原地,真是着急呀。走廊外,古树参天,零零星星几个白人在晨跑。偌大的酒店里空无一人,简直让人觉得是诸葛亮唱的空城计。好容易看到两个人,好像一个是女招待,一个是男管理员,我赶紧用结结巴巴的用英语与他们对话,他们总算猜出了我的意思。那个稍为年长的男经理吩咐女招待带我去找,女招待很热情,虽不是她的职责,可是她仍旧很热心地带我去,可能太远了,她带我到一处,指了指,然后说了几句我听不懂的不知道什么话,我向她道谢,然后按照她指的方向去找大门口,可是,前面的岔口又让我迷惑了,我生怕又不知道走到什么鬼地方去了。赶紧折回来,继续请求他们俩的帮助,他们看我急得冷汗直冒,手足无措的样子,连连安慰我,这回那个女服务员亲自把我送到了大门接待处,终于看到了中国人的身影,松了一大口气,惊魂甫定,连连说:THANK YOU VERY MUCH。老外摆摆手走了,我后来才想起好象忘记了给人家小费,嗨,这算什么事呀,好象咱是个不懂礼貌的国家来的人.不过实在是不习惯给小费,把这碴儿给忘记了.从昨晚到今晨的遭遇真是我一生中从未经历过的孤独无助和恐惧,那儿到处看不到一个人影,与中国的人山人海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到导游,好好地向他诉苦了一番,可惜他好象没当回事儿,再不敢单独一人行动了,从此与导游步步紧跟了。 早餐吃的自助餐,因为在海南吃过,差不多类似的方式,所以我不用与老外沟通了,还去教同行的人怎么办,种类非常非常地丰盛,多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品,火腿.鸡蛋.奶油,各种饮料应有尽有,多的吃不完,太可口,太甜腻了.面包蛋糕起司果酱和国内的味道不一样,特别纯正,个个都像是德芙味道,就是不爱吃奶酪,虽说奶酪价格昂贵,是软黄金之称,无奈咱这胃没习惯,享受不起。吃完与大块头的荷兰司机合影,他很友善,一把搂住我,大方地照相,把我弄得不好意思。 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店在欧洲各处随处可见,不过没有看到肯德基,我想肯德基肯定在美国普及。我看没有欧洲人喜欢去麦当劳,好象在欧洲它对是很低档次的,是穷人吃的东西,真正的法国大具很讲究,很昂贵的,几只蜗牛就是天价。想想人家拿着比我们收入高几十倍的钱还不乐意去吃我们要花月工资百分之一才买到的破玩意,我再不想吃麦当劳这种垃圾食品了。 今天去德国,欧洲各国之间没有边界,不需要签卡,一张申根签证跑遍欧洲,但从土地的特点可以看出各国的区别,比如像荷兰就是奶牛多,而德国则是森林多,而法国发展不均衡,南部差些,从农村的住宅规格就可以看出,但共同特点是有人住的地方就有教堂,从没看到像国外那样乱七八糟的坟墓,老外的墓地在教堂附近,像花园一样,整齐美观,上面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进入德国边境后高速公路上随处可见森林,草地,两边用铁丝围着,防止小动物穿越,如果偶尔有小松鼠小野兔之类的跑上公路,谁也不许走,一定要等它们走了才能再走,据说有一次等一群袋鼠过公路等了好半天,也没有一个人抱怨。到处没看到一个警察,大片的原野上没有看到一个农民,村舍像国内的豪华别墅,家家户户屋前屋后都种有鲜花,像小花园一样,有的还有精致的座椅,屋前停着各样汽车。农民不存在的,都是农场主,有的葡萄园庄主比城市居民的收入高多了。大片大片的地都管理得很好,也有少数没有耕种,但也不乱。如果你去耕种他的地,只要他不管,过几年就成了你的了,因为法律规定土地不许荒着,而且每亩地收多少有规定,不能超过规律规定多收,因为那会让土地消耗太多,不利于将来农作物的生长。根本不像国内的农民把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难看死了,他们完全是机械化操作,一大片一大片的,随处可见肥得站不住的奶牛和绵羊,也没人放,它们自由自在地吃喝玩乐,到晚上想回去就回去,不想回去就在晚上宿营,反正到处都舒服得很。它们胖得站都站不住,一个个睡着吃,看到人根本都不怕,纷纷跑过来盯着打量你,看你是从哪里来的,长得这么怪?真是动物都和人一样地享福啊!在欧洲连动物都有权利,比我们中国人都强,当我看到二桥下面、轻轨两旁那些垃圾成堆,西瓜皮皮堆的棚户旁坐着的黑不溜秋的人时,我总联想到蟑螂,这是不是我们国民的某种生存状态呢。也许欧洲也有这种人,只是我没有看到罢了。荷兰人很浪漫,高速公路两旁的紧急电话亭都修成炮弹型的,像个高射炮一样,格外搞笑. 车子驶进德国,没有边界,只是感觉森林比荷兰要多些.导游介绍说德国森林覆盖率是全欧洲最高的.绿地面积也很高,连马路牙子都被绿草覆盖,没有裸露的泥土,德国的电话亭就比较古板,整齐而划一,缺乏想象.与德国人的性格一致,但谁也无法否认,德意利民族的毅力和顽强也是旁的民族无法比拟的。导游说希特勒其实也不被德国人喜欢,只不过是因为二战前德国的经济状况太糟糕,失业率太高了,将近百分之六十三,那种状况下导致了希特勒发动二次世界大战。 下午车子开进了德国著名小镇科隆,它座落在风景如诗般的莱茵河旁,两旁的街心公园浪漫怡人,有人甚至裸体在晒太阳。在街道上穿越时看到的房屋古老而坚固,没有高楼大厦,全是历史悠久的美丽而干净的石砌欧式房屋,我想住在里面肯定是凉爽而舒适的。没有哪一家凉台上晒着衣服,像国内一样万国旗飘扬,很多人家的凉台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盛开的鲜花,美得就像舞台布景,我很纳闷,人家的衣服难道不晾晒吗?后来在巴黎才知道,他们的衣服都是烘干的,紫外线消毒,我住的旅馆的老板就是那样给我处理脏衣服的。啧啧,我们太落后了.导游说我们起码落后人家几百年,看看人家巴黎的城市规划,在拿破仑时期就规划好了,下水道像地下王国,里面可以走人,划小船,再看看我们,今天挖,明天挖,后天还挖,烦不烦死人哪.看来想要赶上人家几百年都不行,人家还要发展呢. 突然前面人声鼎沸,车子载我们来到一座像一堵高墙一样的宏伟的建筑面前,我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哇,起码有一百多米高.让人叹为观止.从未见过这么宏伟的建筑,听导游介绍这座教堂前后花了六百多年才建成.历经几代教皇,花银子无数,不记得多少了.在二战时间,曾经被盟军在地图上圈下重点保护不被轰炸,德国其它地方差不多被盟军飞机炸成焦土,但像这样的历史著名的建筑却受到一致地国际公约法保护。整个一个大铁家伙,坐落在德国科隆市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 是世界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248年,一直到1880建成,过七个世纪,它先后的建筑者们都吸收同样的信仰而且绝对忠诚原定计划。除了它自身特有的价值和其包含的艺术价值外,它还表现了欧洲基督教的力量和耐力。我从导游那里还了解到基督教和天主教不同在于基督教是从天主教中分支出来的一个新的教派,十字架上有公鸡的是基督教。大教堂顶端的尖顶高耸入云,多么地辉煌!具体资料可参见:http://www.qianlong.com/ 我们去的正巧是教堂日,那里汇集了全世界各地的各民族的虔诚的基督教信民十几万人,真是人山人海,那种气势和场面我从未见过,许多团队都是有组织地前来的,他们唱着同样的歌,此起彼伏,神情是那么地庄重和虔诚,歌声是那么地整齐和动听,太热门了,我想我错过的天安门毛主席接见游行群众的场面恐怕也差不多吧。可这是人家自发来的,和毛主席那会组织上让来的不一样。那儿虽说不要门票,可人家老外全是有顺序地排队,等着参观里面的布置。队伍排得老长老长,一眼看不到头。一看时间不够了.,我们几个中国人毛了一回痞,从人家出来的那个门混进去了,里面我无法形容,因为我从未亲身经历过教堂里的场面,说不上来,也没有导游讲解,印象最深的是,好多黑人在一起唱着不知道什么歌,居然躺在地上,投入得像是昏过去一样,脸上的表情就像卢浮宫里受难的耶稣,我和她们近距离接触,受到很大的震撼。不知道她们干什么那么虔诚。 又请几个老外帮忙照了相,几乎没有遇到过拒绝,老外很友善,很尽心尽力地帮你选位置选场景,照完还冲你莞尔一笑,和国内的人完全不一样,让你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然后就轻松而愉快。逛完科隆大教堂,又去逛了附近的几家商店,哇哇,DD好贵呀,价格全部要乘十来算,同行的那个湖南大款买了索尼T7,没有免税,花了三百多欧元.那个大款真有钱,带了五千欧元出来,他同学告诉我的,还请他的一个老同学陪伴他一同出来,他们俩沿途购物消费,花钱像流水,在巴黎香榭里舍大街还请我吃了快餐,喝了咖啡,后来还差点演变成了一场艳遇。这是后话。下期再续。[此帖子已被 聚散随缘 在 2006-8-3 18:11:0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