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27|回复: 16

转个扫盲的帖子,新来的要进来看下

[复制链接]

38

主题

18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896
发表于 2006-9-3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2px">关于户外装备的选择:总的来说,市场上有软式的日背包(Daypack), 外架包(External Framed Pack),和内架包(Internal FramedPack)。买那个类型的包主要是看你平时热衷于什么样的活动。 <BR>  一般来说,如果你只是参加一般的都市旅游,单日远足,或是单日的郊区攀登活动,不用帐篷睡袋炉子什么的,买一个日背包就够用了。容量从10升-40升不等,各种品牌的差距不大。这些包和学生用的双肩背差不多,功能多的包也带个腰带。选购的时候要注意看肩带的做工,拉链最好是粗齿式的YKK。<BR>  无论如何,买包时最好把你的常用器材带到商店里去试。一定要挑剔,不合适不舒服千万不能凑合。卖包的商人更关心他能赚多少钱,但对你来说,这不仅是几百块钱那么简单的事儿。<BR>  买不好你出门以后要受很多的罪,到时候再想起我的衷告就晚喽。<BR>外架包有什么优缺点?<BR> 外架包曾经一统户外大背包的天下。这种包外面有一个 H形的金属架,外面可以挂摄影箱,炉子之类的器械。外架包价格不是很贵,而且填装背包也比较方便。如果你经常去的地方比较平坦开阔,大背包可以选择外架包。<BR>  外架包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外架包不如内架包背起来舒服。它的背负系统主要是靠厚实的肩带,路线复杂时背包者比较难掌握平衡。如果你需要参加穿越树林山洞小溪的远足,滑雪,攀登,最好不要带外架包。<BR>  另外,背外架包坐公共交通很不方便。你不可能背一大堆器材像大螃蟹似的和人家挤公共汽车吧,长途汽车火车行李架没有那么大,飞机托运也麻烦,就算你坐出租车,都不一定能装到后背箱里。<BR><BR> 如果选择内架包?<BR>当你在器材店看到花花绿绿,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内架包时,你很可能感到无所适从。<BR>  内架包现在基本上垄断了大背包的市场,众多厂家也都在这个领域各展身手。虽然内架包最开始是为登山者,滑雪者,已及高难度远足者设计的,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所以很多人买大背包时都选择内架包。<BR>  内架包也有一个架子,只不过架子被放在了包内侧。架子一般是铝合金,光纤玻璃,或是碳纤维的,这个架子可以贴着背包者的身体。好的背包还可以根据你的体形而调整架子,从而使背包更贴身。<BR>  挑选一个内架包,一定要挑一个贴身的,只有贴身才能把重量合理分配。一个真正的好包,不是背着的,而是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的。<BR>  首先,你要决定买多大的包。内架包的容量一般从40-120升不等。对于一般的旅行者,一个65-75升的包是可以胜任绝大多数的长途旅行的。如果你需要在野外长期露营,如果你属于那种户外运动的死硬分子,或者你出门时经常像搬家似的,你可能需要个120升的,呵呵。说实在的,一般人不会需要超过100升的包。而且,理论上讲,每个人背的重量最多只应该是自己体重的三分之一。装太多东西,到时候背的时候只有自己才知道有多苦。所以,pack lightly, 悠着点儿好。<BR><BR>Q: 背负系统又该如何挑选呢?<BR>A: 买包时不能光看容量和号码,还要看你该用多大的背负系统(suspension system)。<BR>  选包之前你最好请家人朋友帮你用尺子(最好用裁缝用的软皮尺)量一下你的torso length(躯干长度)。这个躯干长度指的是从你的第七块脊椎骨(就是你脖子和肩膀交接处最突出的那块骨头)到和你胯骨平行的那块儿脊椎骨之间的距离。这个躯干长度和你的内架需要相符,千万不要以为你1米8的个就该背个大号的包,有的人身子长腿短,有的人身子短腿长。<BR>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躯干长度小于45公分,你应该买一个小号的包。如果你的躯干长度在45-52厘米之间,你应该选一个中号的包。如果你的躯干长度在52厘米以上,你应该挑一个大号的包。<BR>  好的厂家提供特大(56厘米以上)或特小号(40厘米以下)的包,而且还可以量身定做。各大厂家的包大小不一,而且即使是同一厂家不同系列的包尺寸也不一样。你最好能问清楚,或者找一些资料,实在不行就量一下内架的长度。<BR><BR>背包的腰带如何才能配得合身?<BR> 背负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内架以外,还有肩带(Shoulder Belt),腰带(Hip Belt),和胸带(ChestBelt)。<BR>  好的厂家和经销商可以根据你的体形更换肩带和腰带。另外,因为男女体形不同,好的厂家专门为女生设计了一些款式的背包。这些包的背负系统是根据女性的身体特点特别制作的。<BR>  各厂家的尺寸不一样,一般来讲,腰带的尺寸如下:<BR>  如果你的腰围(绕胯骨一周)为68厘米以下,选特小号。<BR>  如果你的腰围为68-78厘米,选小号。<BR>  如果你的腰围为78-92厘米,选中号。<BR>  如果你的腰围为92-106厘米,选大号。<BR>  如果你的腰围为106厘米以上,选特大号。<BR>  至于肩带嘛,调节好了和你的肩胛骨之间不会有什么空隙(驼背的人例外)。好的包可以自己任意调节在肩膀上的重量分配,你可以根据体力以及环境随时调整。<BR>  总之,好的背负系统调节合适了,可以把大部分重量(60%以上)转移到胯部和臀部,那样你的肩膀会轻松很多,活动起来也更灵活。到时候你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享受大自然。<BR><BR> 背包的功能与材料有什么讲究吗?<BR> 先谈材料,一般好的包选择像500D Cordura这种既结实又能防一点儿水的材料。一定选超强度材料的包底。这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之一,最好用1000D Cordura的面料。 要大号的YKK拉链。虽然这些东西太大了增添重量,但还是结实点儿好。<BR>  背负系统一定要有好的填充材料,要结实。太软了等你背多东西时就惨了。内架和你身体之间的填充材料可以稍软点,最好是那种网眼的,可以吸汗。<BR>  包内侧最好有那种可以伸长的“领子” (StormCollar).当你不需要带很多东西时,你的包看起来很小。比如95升的包吧,也许看起来像个70升左右的。<BR>  可拆卸的背包盖。当你建立营地以后,别的东西可以放在车上或营地里,把背包盖一摘,把必需品放在里面,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小背包。 一般的包有个装睡袋的口袋,你如果不需要睡袋也可以装点别的。 <BR>  有的包不但可以从顶端填装,前兜(Front Pocket)里面和包本身相通。 如果装好包以后需要从包下面拿东西,可以从前兜拉开拉链去拿,省得从顶端一件一件去翻。<BR>  另外,装水瓶的口袋也很有用。最好能有捆绑东西的功能。至于能否携带冰镐三脚架根据个人需要,一般人用不上。饮水系统Hydration System之类的则要看个人习惯和爱好了。 <BR><BR> 能介绍一下好的背包品牌吗?<BR> 当你确定你所需要的容量以后,你要选择几种品牌样式,一一试背,然后再确定。如果你可以从朋友那里借几个背包,分别试用用几次最好。<BR>  在美国市场上口碑很好的有Dana Design, Gregory,Arc&lt;|&gt;Teryx,Osprey。另外,Lowe Alpine,Kelty和The North Face也还可以。<BR>  欧洲的品牌在美国卖的很少,主要是市场推销的原因。国内的朋友都很推崇德国的Big Pack,VauDe。其实品牌并不重要,但我们很多人挑选商品时免不了要走进这个误区。如果背负系统合适而且做工好,档次和价钱都不重要。<BR>  记住,甭管是什么“档次”什么牌子的包,不合适照样把肩膀勒出血印子。<BR><BR> 背包怎样装填才背得舒服呢?<BR> 咱们讲了半天怎么买包,其实最重要的是背包的填装。内架包如果填装不合适,背起来很不舒服,受累不说,没准您还得闪了腰。<BR>  我的经验也不足,所以最好请有经验的户外爱好者帮你设计一下。一般来讲,背内架包需要身体向前微倾。这也是内架包的缺点,毕竟时间长了身体会很累。然而,好的填装方式可以解决或者减轻这个问题。<BR>  一般重的东西应该放在靠近顶端并贴紧背部,比如炉子,灯具。重心高了你就可以挺直腰。相机和镜头如果能放在一个小的摄影包里也可以放在顶端。如果到了景区你就可以取出来用。<BR>  你把睡袋和不需换穿的衣服放在最下面,其它不用的东西最好也放下面。需要经常取用的东西则放在侧兜,如防雨的冲锋衣,地图,指南针之类的。<BR>  重的,密度大的东西要放在离身体近的地方。重量离身体越远,躯干肌肉越要用更多的力量平衡那些东西往后拽躯干的力矩。背包的重量分布是紧次背包总重的因素,这点很重要。实际这也是为什么背包要尽量合身。<BR>  另外重东西在上部是省力,但在需要灵活性的场合(在没路的地方困难攀登和滑雪)重东西放在下边靠进身体重心更稳定,背包跟随性更好。<BR>  长时间背负重量转移到胯部一般说来在80%-85%以上。肩带应该通过肩带与背包上方的连接带悬在肩膀上方一寸左右,肩带与身体接触是在肩膀前方和胸前,背包不是用肩膀背的。<BR>  背内架包前倾问题是讨厌,在灵活性要求不高时我在肩带上挂些东西在胸前。你要是喜欢摄影就把所有家当挂在那,重量前后比较平衡了,而且照相也方便多了。地图罗盘和零食也可挂在那,注意前包的重量是在肩带上,因为肩带是悬空的,所以前包重量和主包一样是由胯部承担的。<BR><BR><BR>出门旅行,什么鞋子合适?<BR>外出旅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鞋子。有穿凉鞋的,有穿布鞋的,有穿拖鞋的,有穿球鞋的,还有那些身着西服领带脚踏旅游鞋的大哥们。<BR>  对于那些踩着高跟鞋征服华山黄山的姐姐阿姨们,我们除了对其高超技艺感叹以外,难免觉得我们户外产品的落后。<BR>  我们小时候出去郊游,一般都是穿双白球鞋或是解放鞋什么的。后来大家逐渐开始穿上了旅游鞋和高档的运动鞋。这些鞋子用于一般的都市旅游,也可以接受,但它们并不适合户外远足。<BR>  在户外运动中,一双好的靴子是至关重要的。<BR>  当你背着大背包穿山涉水时,你的双脚会受到比平时大得多的压力。如果你需要爬坡或是跳跃的话,你的足踝会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否保证双脚不受伤?<BR>  一双好的靴子不仅能给予你舒适,还可以保障你旅途的顺利。<BR><BR> 如何按照旅程的性质穿着鞋子呢?<BR> 如果你只是在都市旅游,一双旅游鞋就可以应付了如果你走路比较多的话,一双好的步行鞋(WalkingShoes)会让你的双脚轻松很多。<BR>  如果你有车子,去的地方地形不很复杂,你也不需要专业户外鞋。很多时候,我都会穿一双Clarks的便鞋。Clarks的鞋并不漂亮,但它的鞋穿起来很舒服。穿着它奔波一天之后双脚还是那么轻松,回家以后我经常觉得换拖鞋属于多余。<BR>  当然,如果你去比较地形复杂的环境,最好还是穿一双适合远足的靴子。<BR>  很多人一提买靴子就讲买登山靴。其实,绝大多数人是不需要登山靴的。登山靴英文是mountaineeringboots,那些是专业登山运动爱好者用的。这些鞋主要用途是爬雪山攀冰川,一般是塑料的,有的也加上Gore-Tex的夹层,保暖防水防滑,售价普遍在200-400美元左右。比较好的品牌有Asolo, Koflach, La Sportiva,Scarpa。<BR>  户外最常见的靴子是hiking boots,很多人把它误称为登山靴,实际上我们应叫它远足靴或健行靴。<BR>  远足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鞋帮(Upper),内底(Midsole),和外底/鞋底(Outsole)。<BR><BR> 怎样的远足靴鞋帮才好?<BR> 鞋帮由鞋面和内衬组成。鞋面一般是皮革,尼龙,或者皮革尼龙混合做的,而内衬一般由人造材料或软皮做成,有些鞋还加上一层软垫以提高保暖性和舒适性。<BR>  尽管人造材料越来越出色,鞋面还是全皮(Full GrainLeather)的最好。皮革不易变形,其防水透气以及保暖性综合起来比任何人造材料都好。<BR>  一双好靴子一般是由一整块皮做成的(脚后跟和鞋舌头处除外),这样的靴子穿一段时间以后还能保持比较好的形状。软皮(翻毛皮)的透气性能比全皮要好, 但它对足踝的保护要差一些。它的防水效果没有全皮好,而且上防水鞋蜡也不像全皮那么方便。<BR>  人造材料和软皮效果差不多,优点缺点也相似。<BR>  为了能使靴子更好的防水防尘,很多鞋的设计者们把鞋舌头和鞋帮缝在了一起。有些厂家还在鞋面和内衬之间的夹层里用了诸如Gore-Tex的防水面料。对了,这几年商家狂炒Gore-Tex,但很多人不知何为Gore-Tex。<BR>  实际上Gore-Tex为美国W. L. Gore &amp; Associates发明的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它实际上是一种薄膜。Gore-Tex每平方英寸有几十亿个小孔。因为它的小孔比水分子小而比气体大,所以理论上讲,注意,是理论上,可以防水透气。(我个人对Gore-Tex的感觉是防水不错,透气差些)。另外,Gore-Tex的鞋如果不小心从鞋帮灌进去水了,干的很慢。它既能防止水进来,也能防止水出去。<BR>  不管是Gore-Tex的冲锋衣裤还是有Gore-Tex夹层的靴子,用一段时间以后最好用厂家推荐的防水材料再处理一遍。衣服可以用Gore出的Revivex, 鞋可以用Nikwax出的防水鞋蜡。注意,一般Gore-Tex是和其它尼龙材料合在一起用的(如冲锋衣的尼龙面料),它本身的结实承度不能说是不堪一击但也差不多。<BR>  当那些满嘴跑马的黑心商人告诉你他的靴子的面料是用“锅儿泰克丝”做的,他多半儿没见过Gore-Tex,您趁早儿走人,去别家买吧。<BR><BR> 什么样的鞋底好?<BR> 内底(Midsole), 直接翻应叫中底,但英文的内底(Insole)实际上是鞋垫儿,所以我就把Midsole翻为内底了。鞋垫的学问吗主要在于舒适感。<BR>  各个厂家在鞋垫上做很多文章,什么保护脚弓啊,随你脚形改变啊,防滑放震之类的。如果你注重这个,拿几种不同款式的,把鞋垫掏出来比比看看就行了。<BR>  您挑的时候看看做工结实不结实,穿着舒服不舒服最重要。内底给你的双脚提供一些保护措施,可防止脚瘀伤或撞击到岩石或树根。路途越是崎岖,对鞋底硬度的要求就越高。好的户外鞋不光有好的外底,内底也都很硬,为你提供双层保护。<BR>  内底有经过强化处理的塑料或金属板来支撑足底,这样的鞋底相当结实。<BR>  外底(Outsole)的材料各式各样,最好的大概是Vibram。外底就像汽车*胎,它和地面直接接触,所以厚实耐磨,防滑防震是最重要的了。<BR>  很多鞋底的纹路做的很花,但还是比较简单实用的Vibram底最好。<BR><BR>我需要哪个级别的靴子?轻?中?还是重量级的?<BR> 远足靴分三类,轻量级(Light Weight),中量级(Mid Weight),和重量级(Heavy Weight)。<BR>  轻量级的靴子不仅是指它重量上的轻,而且也意味着它的用途是一般性的远足。这些鞋有些像运动鞋,一般是用Cordura之类的面料和少量软皮做的。尽量不要选择低帮鞋,它不能为你的足踝提供保护。<BR>  如果你要背一些东西,腿累了以后极容易把脚腕扭伤。内底一般是由EVA(ethyl vinyl acetate)做的,可以为足部提供一定的保护。 它们很轻,不需要什么磨合期就能穿着去野外。<BR>  如果你从事的仅是单日远足(Day Hike), 而且不需要背多少装备,轻量级的靴子是很好的选择。<BR>  当你需要背个大背包时,你至少需要一双中量级的靴子了。中量级的靴子现在最流行,关键在于它的多面性。它不像重量级的靴子那样重,却能满足大部分户外运动的要求。<BR>  这些靴子有的是用全皮做的,有的则用软皮和尼龙混合做的。它的内底比轻量级的更坚硬结实,而且它为足踝能提供很好的保护。比较好的靴子会采用Vibram或类似的外底。<BR>  一般这些鞋的重量为2-3斤左右,适合大多数的远足活动。这种靴子一般需要穿1-2个星期走上几十公里才能磨合,所以外出远足以前最好先把它穿顺脚了。<BR>  如果你背很多很重的器材,或者你需要参加长距离的探险活动,或者你去远足的地方碎石很多,你就需要一双重量级的靴子了。<BR>  重量级的靴子一般采用最厚的牛皮,鞋帮为足踝提供出色的保护。内底一般采用钢板一类的支撑保护,外底则采用更为厚实的Vibram。<BR>  重量级的靴子吗,普遍都在3-5斤之间。这些靴子比较硬,需要3-6个星期的磨合期。如果不在出门之前把它驯服,你的双脚会受很多折磨。<BR><BR> 有些什么牌子的鞋子比较好?<BR> 比较好的远足鞋厂家包括Vasque, La Sportiva,Asolo, Salomon, Merrell等。这些厂家声誉不错,但肯定不是款款都好。注意,选哪一款鞋之前最好做一定调查。<BR>  现在网上查资料很方便,尤其是一些消费者写的评论更值得注意。我在购买器材之前,就经常去一些网站查看资料。因为鞋这个东西属于个性很强的东西,每个人穿起来感觉都不一样。<BR>  即使是最好的鞋,别人把好话说尽,也会有人对它恨之入骨。如果对哪一款东西感兴趣,我会多注意一些反应比较坏的评论,尤其是那种对某器材的缺点比较客观的分析。<BR>  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两个网站:<BR>  Views from the Top-Gear Reviews<BR>  OutdoorReviews.com<BR> 在店里如何挑鞋试鞋?<BR>了解了远足鞋的构造和类别之后,你可以根据你的用途开始选鞋了。器材店里(好的鞋店也有)可以看到鞋的解剖体。<BR>  厂家用的什么内衬,Gore-Tex, 内底,外底,全都一目了然。做工方面,同档次的鞋也差不多。其实什么品牌和材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鞋一定要合脚。<BR>  买的时候注意一定要穿双厚袜子,也许你的靴子比你平时穿的鞋要大半号一号的。可能的话,最好再背个背包感受一下。美国这边户外产品店里普遍设有一个斜坡,你可以体验爬坡和下坡,这样的话,你会对足踝受多大压力的有更清楚的感受。<BR>  鞋不能太紧,尤其是脚趾区(Toebox), 否则你背一天包下来,脚趾可能会淤血。也不能太松,否则你的脚会打滑,累了的时候还可能抽筋。<BR>  挑鞋时一定要多试,不能将就着,要不然外出时自己受苦。很多人都要试多种款式不同号码以后才能找到自己心爱的靴子。<BR><BR>&nbsp; &nbsp; 好,有鞋子了,该如选择袜子?<BR>一般来说,羊毛袜子是比较好的选择。为什么不选棉的呢?主要原因是因为棉受潮以后干的很慢。在寒冷地带,走路很多脚照样出汗,等你停下来时,潮湿的棉袜保暖性很差,会冻伤脚。<BR>  户外的羊毛袜一般含80%左右的毛,还加有20%的尼龙增强伸缩性。这种混织的袜子比纯毛的袜子更结实耐用。羊毛的保暖性能出色,即使湿了以后,它仍有较好的保暖性。<BR>  如果你出汗比较多,最好在羊毛袜里面再套一层比较薄的内衬(Liner)。如果买的到,可以买CoolMax面料做的内衬。CoolMax是一种polyester, 是杜邦公司的专利产品。这东西排汗效果很好, 配上羊毛袜子,再加上一双合脚的远足靴,你就可以放心的上路了。</SPAN>
歖歡啲./.就該珍惜.! 珍惜啲.\.就別放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8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896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0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2px">如何测试防水防风布料做成的风衣?<BR>找冲锋衣接缝压胶处,在面料外弄成斗状,倒一些凉水,从里侧用干手捻动,手上不应有水,此为防水部分,我想两年前高离贡山寻找C53探险冲锋衣漏水主要是接缝的问题;另找一接缝压胶处,倒半杯开水,用面料里侧覆盖于杯口,再在面料正面压一块干的玻璃,一会儿取玻璃看表面应有一层细密的水珠(时间不宜太长以免水珠连成片),如果有接缝压胶般宽的地方无水珠,说明所压的胶非GORE-TEX专用胶。目前防水透气的面料比较多,防水容易解决,但透气一般达不到GORE的标准,当然只是接缝处不透气无关大局。<BR><BR>如何辨别防水透气风衣的真伪?<BR>不管是什么品牌,使用这种高档面料的厂家都有相当的实力,所以做工和辅料都非常讲究,比如YKK的拉链等等,仔细检查就可分辨出来。建议购买有配套抓绒衣的冲锋衣,以其轻便保暖甚至可代替羽绒服,我们登山在七千米以下也很少穿羽绒服,一般用冲锋衣配一两件抓绒衣即可。另外冲锋衣裤应比日常大一号为宜。<BR>  分辨GORETEX面料比较容易,因为GORETEX只是面料厂家,自己不生产成品,所以多半是在成品上挂一个GORETEX的挂牌,在左边腰条或口袋边上有个小小的GORETEX织唛,而内领后的主唛还是真正的衣服牌子,当然同时也会有衣服牌子的挂卡,有时多达三个以上。其次,所有的FUNCTION WEAR都要求100%防水,所以所有的车缝都会有贴条(热封胶条),高档次的FUNCTION WEAR都要求贴条宽度达到20mm以上,双针车线位需要有三条(每条车线压一条,中间再加一条),买的时候翻出内里来看看就一清二楚了,胶条压得象拉稀一样有气泡到<BR>处漏白边的肯定是流野。第三,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车线的针距,GORETEX面料要求每英寸针距不多于10针(太密面料容易撕裂),不少于7针(太疏达不到效果),这是验货时很重要的标准。<BR><BR>有哪些防水透气布料呢?<BR>注意防水透气布料有两种:water-resistant和waterproof,前者又分纤维/布型(不防风但是透气性好)和透膜型(防风但透气性不好)两种;后者一般是透膜型,两层或三层,防风,两层的比三层的柔软,透气性也好,三层的就比较结实。<BR>  water-resistant或者叫highly water repellent的布料在有压力加诸于上时会有渗水的现象,比方说你穿着这样材料的裤子坐在湿的凳子上时。这种布料比较有名的牌子有:Toray Industries公司的H2OFF(纤维型),Azeculla,Toraydelfy(透膜型);W.L.Gore&amp;Associates公司的:Activent(透膜型)以及Patagonia公司的H2Ho等。<BR>  完全防水透气布料(waterproof)的发展开始于70年代末期,现在的2代产品完全防水防风并且保持良好的透气性。但是使用这种布料做成的成衣并不一定完全防水,主要因为是在缝缝或拉链部位的渗水,要确保成衣完全防水需要在所有的缝缝处压胶(好的成衣使用防水压条),这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成本,也是为什么这样的衣服忒贵的原因之一。这种布料比较有名的牌子有:Toray Industries公司的Dermizax(可拉伸透膜),Entrant GII-XT; Burlington公司的Xalt; Malden Mills公司的Polartec系列;再有就是大家都熟悉的W.L Gore&amp;Associates公司的Gore-Tex。我知道还有一种叫Sympatex的也是非常有名的品牌,具体是那家的就不知道了。<BR>  需要强调的是使用防水透气材料本身并不一定保证穿着者的舒适。按照湿气传输的原理,透气性和舒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衣服里外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外面越干燥、越冷透气效果越好,外部的温度和湿度增加,湿气的传输也减慢、停止甚至会反过来给你里面传输湿气^_^乐土驿<BR>什么厂能生产GORE-TEX面料的服装?<BR>GORETEX的面料是好,但是国内目前鲜有达到GORETEX生产标准的厂家。有必要先解释一下GORETEX是怎样考验生产厂家的:GORETEX是面料厂家,同时卖贴车缝用的专用胶条和压胶条的机器(热封机),不是有钱就可以向GORETEX买面料的,他们要在生产厂家提出申请后派员考察该企业的生产状况和产品档次,为期一年,还要有相应的保证金(96年是2万美金),过关后GORETEX会向企业提供面料、胶条和免费的热封机(5到10台)以供生产。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只有东莞两家厂和南京一家厂有GORETEX授权,生产的都是德国名牌货,再返销(对了,<BR>BIG-PAK就是南京这家产的,别以为买了正宗德国货),市场上见到的GORETEX衣服多是台湾产。<BR>GORE-TEX有局限性吗?<BR>其实GORETEX面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它第一个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而已,防水的标准是耐水压,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可以承受多少MM的水柱一小时不渗水,透气的标准是透湿度,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24小时可透过的水量;普通的GORETEX面料都可以做到防水2000mm,透气3000mm,而目前台湾厚生和韩国的一些厂家都可以做到,甚至有防水4000透气6000的面料,每码价格在4到7块美元之间,质量是绝对有,名气没有GORETEX那么响而已。<BR>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GORETEX也好,其他面料也好,透气功能是通过面料内里一层胶来实现的,绝大多数是白色,为得是让运动时身体出湿气通过这层胶透出面料去(以前的防水服装是PVC底,透不了气),但是,透湿气的条件是:面料外的湿度要比面料内的低!也就是说,如果衣服外的湿度比衣服内的湿度高,那湿气不但排不出去,还会反渗进衣服里面来!当然有面料外表的泼水(waterproof)处理,其程度相应会降低。<BR>  所以透气的衣服只适合在北方湿度相对比较低的地区穿着,在广州,嘿嘿黑,天天的湿度都是85%或以上,透什么气? <BR>如何洗防水透气风衣?<BR>最重要的是不要用洗衣机,否则在洗衣机的强大压力下防水层会和布基分离,冲锋衣往往是穿很长时间才洗一次,不介意用手洗一次。冲锋衣易赃的布基都是化纤材料,很容易去除污跡,用中性洗衣粉泡二十分钟左右,较赃的地方用软刷或海绵擦一擦即可干净,清洗后不用拧直接挂衣架凉干。这种方式并不复杂。<BR><BR>帐蓬是怎样分类的?<BR>分类多了,有四季帐篷、三季帐篷,又分高山帐、旅游帐,单层、双层。<BR>  四季帐可在严寒冬季用,一般是双层帐,三季帐只在夏、春、秋使用。高山帐一般较小、矮,抗风、雪能力强,但顶级高山帐篷可能不太防雨(高山上只有雪,没雨),旅游帐大、高,舒适,抗风性差。<BR>  单层帐一般教简单,轻,但防雨性不是很好,而且在寒冷天使用时,帐篷内层容易结露结霜,会打湿睡袋衣物(每人每夜通过呼吸散发的水分在几百毫升),但有顶级单层高山帐是单层的,防风透气性都很好,价钱也极高;双层帐内帐壁很薄,透气,外帐防水,罩在上面,往往还在内帐入口外能支起个小门厅,可放背包或做饭(一般做饭应在帐外,帐篷十分怕火,但也有天太冷出不去帐篷的时候),寒冷时内帐不结水,会结在外帐上,而且较少。<BR><BR>解剖一下帐蓬,看个清楚?<BR>帐篷主要由帐篷支竿、外帐、内帐、帐钉组成。主要指标有大小、高度、重量等。<BR>  支竿用来把帐篷支起形状,分为几节存放,中间由松紧绳穿起来,用时可以很容易地接起来。支竿强度十分重要,一旦折了,帐篷就变成个袋子了,在大风和大雪(积在帐篷上)时是对帐竿的严重考验,帐篷容易出问题的部分也就是帐竿。<BR>  一般帐竿材料有玻璃钢和铝合金两种,铝合金的强度更高些。内帐比较轻薄,在气温高天气好时,可只支内帐。外帐没底,所以内帐帐底的防水性要好。外帐是防风防雨的,而且有不同的门厅设计。<BR>  一般支帐篷是把帐竿穿在内帐上,再撑起来,最后挂外帐,钉帐钉,还有另外一种是把内帐平铺在地上,帐竿穿入四角,先撑起来,挂上外帐,抵挡住寒冷的大风,人钻进去,再把内帐挂在竿上,这两种帐篷有不同的结构设计。<BR>  帐篷是集体装备,一般盛2个人及以上,旅游帐篷宽松,2人的底面在1.5m*2m左右,3人在2.1m*2m,高山帐较小,双人在1.3m*2m。还有高度,旅游帐高,1.5m以上,舒适,但迎风面积大,不适于恶劣环境,高山帐低,趴在地上,不怕大风。相同质量当然越轻越好。<BR><BR>如何选购帐篷?<BR>选购帐篷的关键是,你要首先想好,“我打算上什么地方玩?”最贵的并不等于是最适合的。如你就想全家郊游用,就没必要买一个又贵又重还很挤的Mountain 24。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次用过一个Dunlop的高山帐,是88年珠峰双跨用的,按说也是顶级。但它巨沉无比,而且还不怎么透气,里面憋得慌。你在八千米时用它可能是好东西,可你跟北京的山里用它就不是什么享受了。<BR>旅游适合用哪类的帐蓬?<BR>最便宜的:一般是单层帐篷,大概200多元。这种帐篷属三季帐篷,主要是夏天郊游用,在环境不太恶劣的情况下使用一般没问题。优点就是便宜,轻;缺点是防水性能肯定低于双层的。<BR>  中档的:一般是双层帐,价格400~600元不等,主要取决于质量(如防水好坏)。这类帐篷的防水一般来说都可以,但也有好坏之分。它的面料如何,接缝处有无压胶(这点挺关键,因为无压胶的话,虽然表面不漏水,但雨水还是可以从接缝处渗进来),底面是否防水。这类双层帐篷一般来说只适用于三季,冬天在环境及天气情况好的时候也可以,但不推荐。<BR>  以上两类帐篷通通为旅游用,一般是玻璃钢帐竿(在严寒及大风时可能发生断裂),三至四人用(2M*2M)。外形都比较高,防风性能都不会很好。<BR><BR>可以登山的帐蓬有哪些?<BR>目前在北京市面上的高档帐篷大概就三类。<BR>  1 奥索卡,它们的产品,价格在1000元以上。做工没问题,号称是登山用(指高山)。各商场OZARK专柜卖。<BR>  2 韩国产的Pro-Giant,双人,价格千元以上,质量还可以。各户外运动店有卖的。<BR>  3 The North Face,有两款,Mountain-24,现改名为Mountain tent,双人用,可经受80mph的强风登上过所有八千米的山;VE-25,新名为Himalayan Hotel,三~四人用。TNF的这两款经典作品,只有秀水有卖的,而且是国内的加工厂利用国外订单的余料生产,不能保证是百分之百的真品。价格1400左右。<BR>  所有这些帐篷大都属于登山用,帐竿为铝合金,虽然因设计不同,防风性能不尽相同,但总体比前两档强多了!面料的防撕防水性能均好。一般双人用冲锋帐都很矮(为了防风防雪),多人用营帐倒还比较高。而且都是双层,国外有单层的登山帐既好且轻,国内目前没见过。它们的最大缺点是贵,沉(VE-25有4公斤以上)。<BR><BR>睡袋的款式有哪些?<BR>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三种睡袋,长方形的(也称信封型),木乃伊,以及混合型。<BR>  长方形的主要是夏季旅行用,因为比较宽敞,睡着舒服些,但保暖性比木乃伊差很多。同样温度级别的长方睡袋比另外两种要重很多。<BR>  木乃伊型的睡袋在户外运动中占领了绝对优势。睡在木乃伊里面不能任意翻身,所以身材高大的人用起来不太舒服。但因为在户外保暖是绝对重要的,大多数人都理智的选择了木乃伊。另外,木乃伊的重量体积都是几种睡袋里最小的。<BR>  混合型的又叫半长方形。它比木乃伊宽敞,比长方形的又小,是比较好的折中办法。<BR>  专业户外产品的厂家绝大多数产品全是木乃伊,仅有少数厂家提供混合型。<BR>如何选择睡袋?<BR>大家如果需要为西藏之旅购买睡袋,选择时要注意以下问题:<BR>  1. 尽量购买羽绒睡袋。人造材料填充的睡袋打开了和羽绒睡袋体积差不多,但携带体积就要大很多。另外,人造材料填充的睡袋也要重一些。羽绒睡袋相对要贵一些,但是其保暖性能强,重量体积都比人造材料小。<BR>  选择羽绒睡袋不能仅仅参考温标,因为很多睡袋都是按照欧美人的体质为标准的。一般来将,亚洲人抗寒力相对要低,所以要在睡袋的温标上再加10-20度。因为现在户外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大家可以买睡袋套,自己去商场里充绒。<BR>  在商场充绒最多就是让黑心商人把鸭绒按鹅绒卖给你,其它的相对受骗机会很小。鸭绒便宜,鹅绒贵,但实际保暖差别不是很大。一般来讲,充800克到1000克的绒就够了。<BR>  选购时,一定要挑纯度高的绒。80%-90%纯度的活拔绒比较好。美国品牌的睡袋,超过700 fill power的就属于蓬松度非常好的绒了。<BR>  2. 现在很多睡袋是可以两个睡袋用拉链连起来做双人睡袋的。买睡袋时,要和你的伴侣买不同一侧拉链的睡袋。一般来讲,男方买右侧拉链的睡袋,女方买左侧拉链的睡袋。<BR>关于户外服装 <BR>户外服装吗,主要讲究的就是防水,防风,保暖,透气。另外,这些衣服的耐磨性能也要求比较高。正是因为户外运动对服装的这些特殊要求,户外用品厂家在设计服装时就不断尝试新的材料。<BR>尤其是近40年来,对特殊化学材料的运用促成了户外运动的技术革命。我们普通户外爱好者用的一些器材和服装已经比几十年前首登珠峰那些前辈用的东西好的多。 <BR>先讲讲穿衣服分层(Layering)的概念吧。 <BR>什么是分层呢?<BR>一般来讲,户外服装分三层穿。它们是排汗层/内层(Wicking Layer/Base Layer),保温层(Insulation Layer),和外套(Shell)。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这三层的。冷了就加一层,热了就减一层。每次出发前,你可以根据你的目的地的天气情况自由搭配。 <BR>排汗层 <BR>内衣经常是容易被忽视的。很多人参加户外运动时穿的还是平日的内衣。其实我平时也只穿天然织物,除了纯棉的我看都不看。但是在户外运动中,尤其在温差大的地方,棉制品属于禁忌。棉吸水性强,但干的慢。当你剧烈活动出了一身汗以后,一冷下来你很可能被冻病。在高寒地区,棉内衣可以成为杀手。户外的内衣像我们穿的秋衣秋裤,但一般都采用排汗性比较强的材料。一般你去湿度大或是不太冷的地方,CoolMax这种导水排汗性能好的材料做的内衣最理想, 真丝的也可以。如果你去比较冷的地方,Thermastat做的内衣则比较理想。Thermastat和CoolMax都是杜邦公司的产品。Thermastat除了排汗以外,保暖性能也很好。内衣也不用讲什么品牌样式了,买一套试穿两次。如果效果比较好,以后就可以一直用它了。内衣吗,不能太大,那样影响保暖性。当然,太紧了也不成,裹在身上影响活动自由。在国内,心逸的运动型内衣排汗功能不错,是比较受欢迎的。 <BR>保温层 <BR>这一层的材料多种多样。羽绒,羊毛,以及各种人造材料做的抓绒衣.羽绒轻,保暖性强,是户外产品中最受欢迎的天然材料。尽管人造材料越做越好,羽绒暂时还是不可取代的。薄的羽绒服和羽绒背心都是保温层很好的选择。不过羽绒也有缺点。当羽绒受潮时,它的保温性能大降,而且干的很慢。羊毛保暖性也不错,但毛衣防风性差,湿了以后干的慢。另外,羊毛衫容易变形,而且怕虫咬。这些年抓绒衫(Fleece)越来越流行。它的保暖性能很好,干的比较快另外,好的抓绒衫比较轻,能防一点儿水,而且透气。传统的抓毛绒防风性不太好,风大时就不能当作外套穿。不过,最新型的材料像WindStopper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WindStopper采用了一种类似Gore-Tex的薄膜,虽然不能防水,但防风性能很好,比一般的抓绒衫要强好多。抓毛绒的缺点是体积太大,带两件以上装包时很占地方。 各大户外产品厂家都生产各式各样的保暖层服装,而且大部分都可以和它们自己厂的外套连起来穿买的时候注意,袖口,肩膀和肘部等地最好有Cordura一类的材料加固。另外,质量不好的抓绒衣物容易掉绒,试穿时留心一下。抓绒衫不贵,100元以下即可买到质量不错的东西。大多数抓绒衣的标签上住明的都是100%polyester或100%polyester microfiber.如果你不放心小摊贩的东西,去一些休闲服装专卖店也可买到。 <BR><BR>外套 <BR>这一层的材料要求可以防水防风,这样不管刮风下雨你都会受到保护。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防水衣料有以下几类:Waterproof/Breathable(防水透气型,诸如采用Gore-Tex的压合尼龙材料)。Waterproof/Non-Breathable(防水不透气型,做雨衣帐篷一类有PVC涂层的厚重尼龙材料)。<BR>Water Resistant/Repellent(挡水型,只能挡少量水的密织尼龙面料)。<BR>注意防水(Waterproof)和挡水(Water Resistant/Repellent)的区别。<BR>有Waterproof功能的面料可以在有一定水压的时候防止水的进入。而有Water Resistant/Repellent功能的面料只是可以挡少量的水,雨下大了或者稍微有些水压的时候,它们就不管用了。<BR>采用Gore-Tex等防水透气材料做的外套,可以保证你坐在或跪在潮湿的表面而衣服里面不会湿。<BR>不过,不管什么防水材料,用过一段时间以后也需要进行DWR处理。DWR是Durable Water Repellent的缩写,是一种防水的胶。像Gore-Tex的冲锋衣,穿一定时间后最好用Gore出的Revivex处理。 <BR>随着Gore-Tex等材料的出现,防水透气不再是什么矛盾的概念了总的来说,这些防水透气材料防水效果更好些,但透气性一般。不过,这些材料还是比只能防水的材料要好。如果只防水不透气,衣服里面还是会很湿。天气很冷的时候,衣服里面甚至会结霜。买外套的时候最好买宽松一些,这样你可以在里面套上保暖层和排汗层的衣服。<BR>裤子吗,宽松的牛仔裤可以满足一般的远足。但如果你的目的地天气情况复杂,你最好买一条防水裤。最好买那种侧面全拉链的,这样你可以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穿上脱下。一般好的外套在易磨损处都采用耐磨材料加固。<BR>冲锋衣的设计都大同小异,但好的品牌在细节方面做的更好些。其实那些叫的响的品牌多是靠赞助探险活动而出名的。它们的优势在于那些探险运动员可以为它们提供直接的反馈,这样有利于厂家改进产品设计。 很多朋友都关心他们买到的衣服是否属于真的Gore-Tex,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即使请有经验的朋友帮你当场鉴定,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辨出真假。一般来说可以当场测试防水性,注意看接缝处是否漏水。因为新衣服外层都经过DWR防水胶处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沾水。即使你拿到水龙头底下冲上几分钟,或者做个水窝等上几分钟,你甚至可以用手去压水,里面也不会湿,面料外层也不会沾水。透气性可以通过热水测试。以前山野的版主独行马介绍过这样一个办法。倒半杯热水,将衣服里侧罩在杯口,用一块玻璃压在衣服外侧,看是否有水蒸气。以上办法只是证明了那件衣服的面料是防水透气的。具体是不是Gore-Tex还是不知道,但好像是否Gore-Tex也不重要了。毕竟防水透气的性能是买点,名子和牌子不是。另外你还可以检查衣服的做工和附料。Gore-Tex的衣服必需用Gore指定的Gore Tape Seam(压胶条)针距的密度也都有特殊要求,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密。网状内衬的黑色纤维上应该有细微小孔,所有的拉链都应该用YKK的。 现在美国市面上卖的大多数户外服装都是Made in China.一件Gore-Tex的冲锋衣在美国卖200-450美元。即使在过季清仓时也要卖120-250美元。它的成本价不会很高,但最少也要在60-100美元之间。但这些厂家大都是在国内下订单生产服装,并没有正式销售渠道。<BR>除了少数像Ozark之类的厂家有真货卖,一般市面上流出来的最好的大概是来料加工的余料做的,偶尔还能见到一些出口剩下的次品,但这些东西的量极少。秀水那儿的东西,1000件里能找出20件真的就不错了,一般只有个别摊主才有。如果你买到一件3,4百元的Gore-Tex冲锋衣, 可以肯定它是假的。 顺便讲一下北美主要的户外服装厂家吧(排名先后按字母顺序排列)。 不管在欧洲还是美洲,户外产品的厂家大都是由家庭式的作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很多设计师本人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像Gregory(背包),Dana(背包), Bibler(帐篷)最开始都是靠自己动手做器材开始而逐步发展成最受欢迎的厂家的。作为爱好者,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到了用户对产品性能的需求。同时,他们深知质量对于户外产品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和用户一样重视产品质量。</SPAN>
歖歡啲./.就該珍惜.! 珍惜啲.\.就別放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8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896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0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2px">Arc&lt;|&gt;Teryx <BR>该公司的背包名气很大,但它们的户外服装做的也是很出色.很多人认为Arc&lt;|&gt;Teryx和Mountain Hardware<BR>是北美市场上最出色的户外服装厂家。谁是最出色的很难说清,但Arc&lt;|&gt;Teryx的东西细节上做的好是大家公认的。 <BR>LL Bean <BR>LL Bean的产品价位合理,比较大众化。它经营很多休闲产品,但也有一些专业户外器材。LL Bean全都通过邮购或internet直销,没有代理商,所以它成本更低。(如果你在小摊上看到LL Bean产品,一般都是假的,最多是出口剩下的次品)。相对于其它户外产品,LL Bean的要便宜很多。<BR>LL Bean的质量控制做的不错,在美国消费者眼里是属于物美价廉的。 <BR>Marmot <BR>20多年前,三个加州的大学生一起爬山时决定自己创建一个户外产品公司,这个公司就是Marmot。Marmot的产品普遍采用优质材料,所以它在户外用户中的口碑很好。其中,Marmot的雪地服装和羽绒睡袋深受玩家的推崇。 <BR>Mountain Hardware <BR>说到MHW,这家公司和TNF渊源不浅。MHW的发起人是一些原TNF的雇员,它的服装和帐篷设计师都是原TNF的主要设计人员。据说他们是因为不满TNF管理层偷工减料的政策而分道扬镳的。<BR>不知传闻是否属实,MHW的产品质量普遍要比TNF好的多。MHW在产品细节上设计的更合理,它的质量倍受用户拥戴,而且它在产品创新方面遥遥领先,已经成了户外服装的领头羊。 <BR>Patagonia <BR>Patagonia主要生产户外服装,而这也是它的优势。它的服装裁剪上比其它户外产品更好一些,细节方面也很优秀。比如说,身材比较高的人很难找到合适的户外裤子的,像TNF等公司的裤子全都不够长,而Patagonia是少数几个公司提供这种特殊尺码的。另外,Patagonia的抓绒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BR>The North Face <BR>TNF的产品比较结实耐用,一些经典产品也深受户外爱好者的欢迎。但是,自从TNF上市以后,公司的经理层更注重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该公司的产品定位已经从高档探险器材转到了大众用品上。这两年校园里穿TNF的学生越来越多,让人感觉这个牌子已经变成了时装。(听说在北京连外地民工都穿上了TNF,呵呵)近几年TNF在产品创新方面比较落后,它的一些产品技术含量降低。大家普遍的反应是TNF的产品比同类产品要重(帐篷,睡袋,冲锋衣等).另外,一些老用户纷纷指责TNF cut corner(偷工减料),质量下降(假货泛烂?)。前些时间还有传闻说TNF负债累累,有破产的可能。不知道TNF是否真的偷工减料,不知道它的经营状况如何,它的股票的确是从刚上市时的30多美刀降到了3美刀,最近一直在5美元左右徘徊。TNF最近更换了管理层,公司正准备严抓质量关。公司的网站也要在三月份全面更新(原来那个很烂)。前些天NBC放了5集精彩的TNF赞助的探险活动,大众反响不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知道该公司能否重新崛起。最后再简单讲讲常见的户外服装的材料吧(排名先后按字母排列)。 <BR>Activent <BR>这是美国Gore公司出的一种既防风,又非常透气,还能防一点水的化学材料。它是一种薄膜,需要和别的尼龙类材料压合在一起用,比较适合自行车爱好者穿。 <BR>CoolMax <BR>这是美国DuPont公司出的一种聚脂纤维。它的排汗性能很强,可以很快把汗水从里层排到外面,使你的身体保持干爽。CoolMax干的很快,而且穿在身上很舒服,是做内衣和袜衬的理想材料。<BR>有些冲锋衣也用CoolMax做网状内衬。 <BR>Cordura <BR>这是美国DuPont公司出的一种高强度尼龙。以XX纤度(Denier)为强度标准,越高越结实。例如,160 D 是最薄的,330 D 就比较结实了。500 D 的韧度很高,很多好的背包都选用它做面料,而1000 D 的Cordura只用在极品背包上。不但背包选用Cordura做材料,很多冲锋衣和抓绒衣也都在肩膀和肘部易磨损的地方用Cordura加固。 <BR>Down (羽绒) <BR>这是天然的,呵呵。主产地为中国和匈牙利。羽绒保暖性强,而且极轻,还可以压缩到很小,不占地方。羽绒服羽绒睡袋在高寒地区必不可少。对鹅绒的分级,全世界没有统一标准。在美国是以fill power来测量的。fill power越高越好。500和550是现在市面上比较低的,其含绒量相对较低,羽毛和杂质的比例较大,所以蓬松度低。700fill power的鹅绒以上就很好了,800-830是最好的了。如果保养方式正确的话,一个好的羽绒睡袋或羽绒服可以用10-20年。 <BR>DryLoft <BR>这是Gore公司推出的一种极轻的防水材料,主要用来做睡袋外套。它和羽绒合用做的睡袋既轻又暖和还可以防水。 <BR>Gore-Tex <BR>这是Gore公司的王牌产品。它的学名是polytetraflouroethylene(PTFE),Gore-Tex是一种多孔的薄膜, 它需要压合在一层尼龙材料里面才可以做衣服面料。因为它的小孔比水分子小而比气体大,所以理论上讲可以防水透气。所谓2层(2-ply)Gore-Tex就是外层是尼龙材料,里面是一层Gore-Tex。透过冲锋衣裤的网状内衬,你会看到压合在尼龙材料上面的白色胶状薄膜。3层(3-ply)Gore-Tex是2层的材料里面又加上了一层透气的材料。因为3层面料紧粘在一起,你就看不到里面那层Gore-Tex薄膜。它的优点是里面那层面料可以更好的保证Gore-Tex薄膜不被磨损,但它的缺点是比2层Gore-Tex重,而且透气性稍逊。因为绝大部分Gore-Tex都是压合(laminate)在尼龙材料上,你摸着的感觉是一层。我用Gore-Tex产品的感觉是防水不错,但透气性能不如其它不防水的材料。总的来说,Gore-Tex综合效果还不错,是目前最常用的防水透气产品。当然,这几年Gore-Tex炒的太没谱,希望大家不要迷信它。 <BR>Gore-Tex PacLite <BR>这是Gore公司最新的防水透气材料。它比一般的Gore-Tex轻至少15%, 压缩后装包体积也很小。<BR>实际上,采用PacLite做的冲锋衣非常轻TNF用PacLite做的Ama Dablam冲锋衣只有传统的Mountain Jacket一半重。Gore公司1999年的秋天才开始授权少数几个厂家生产如美国的Marmot, Mountain Hardware, The North Face.美国境外的厂家有Mammut, Berghaus, Schoffel,Peak Performance。 <BR>Polartec <BR>这是美国Malden Mills公司推出的材料。迄今为止是户外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抓绒产品。Polartec比一般的抓绒衫轻,软,暖和,而且不掉绒。它干的也比较快,而且伸缩性也不错。Polartec分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100系列的为轻量级,适合做抓绒裤。200系列最常见,保暖性比100系列好,又没有300系列那么重,算多面手。300系列更暖和,不去很冷的地方用不着。<BR>还有200BiPolar和300BiPolar系列,这些是双层抓绒衣,比较厚。BiPolar保暖性能更强,适合在高寒地带穿。注意,一般人买200系列最好。如果冷,可以套一件羽绒背心。300以上的穿在身上相对又沉又裹得荒,太热了穿不住,脱下来又冷。 <BR>Ripstop <BR>这就是那种有小方块儿的尼龙。它的坚韧度比一般尼龙要强,好点儿的冲锋衣裤多用Ripstop做外层面料。 <BR>Thermastat <BR>这是DuPont公司出的一种材料。既排汗又保暖,是做内衣的理想材料。 <BR>Windbloc <BR>这是Malden Mills推出的防风材料。Windbloc是一种薄膜。采用Windbloc做的抓绒衣很保暖,而且非常防风。它可以防一些水,但透气性一般。可以做外套穿,也可做保暖层的抓绒衣(但透气性差)。 <BR>WindStopper <BR>这是Gore公司推出的防风材料,也是一种薄膜。它没有什么防水功能,但防风透气,而且比一般抓绒产品暖和,可以做外套穿,也可做保暖层的抓绒衣。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说的只是在美国比较流行的面料。这些公司经常出资赞助探险活动,所以它们的产品名声更响。现在特种化学产品种类繁多,欧洲亚洲类似的产品也不少。也许它们名声上面比不了XXXX-Tex, 但真正的功能相差不会很大。买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商家的广告牵着鼻子走。<BR><BR>超级旅游秘密武器问世<BR>旅行迷你彩电<BR>  <BR>  这种轻便旅行迷你彩电由德国几家公司联合研制生产,该旅行彩电用普通旅行包就能装下,它靠高性能太阳能电池提供能源,便于旅游者随时收看电视节目。<BR>  <BR>  手提旅游椅<BR>  <BR>  为方便游客坐下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法国生产了一种手提箱式的旅游椅,这种椅子只有手提包大小,打开时,一把伞便撑遮在椅子上方,使旅游者悠然自得地坐在伞下的椅子上,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BR>  <BR>  旅行煮饭伞<BR>  <BR>  美国、荷兰的一些旅游者正流行使用一种旅行煮饭伞,不仅能遮阳避雨,而且能煮食物。伞是由镀铬的条形物制成,直径80厘米,中心有一根金属轴棒(伞把)指向太阳,在焦点上能产生500摄氏度的高温。可煮饭、烧开水、炒肉等,该伞是旅游者的好伙伴。<BR>  <BR>  旅行无膏牙刷<BR>  <BR>  日本为方便游客生产出一种旅行不用牙膏的牙刷。这种牙刷一端连着塑管,接在水龙头上,刷牙时,从牙刷毛中喷出一束细小的水柱,并产生气泡和超声波,不但清洁效率高,而且对牙龈有保健按摩作用。<BR>  <BR>  旅行声控电筒<BR>  <BR>  为确保旅游者夜间安全,德国市场上推出一种旅行声控电筒,该电筒设有音控装置,它事先在其中输入了一种特定的音响,如击掌声、响指声、叩门声等,如要打开手电筒,只需发出这种音响,电筒便会自动发光,旅行使用十分方便<BR><BR><BR>春游装备小贴士<BR><BR>1、春游都会遇上低温阴雨、浓雾、强对流天气以及雷电的气候状况,正是“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以,游客要注意穿着适当,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来说,一定要提前取得旅游当地的气候资料,记得随身带件保暖的外套。<BR>&nbsp; &nbsp; 2、雨具是春游必须随身携带之物,最好带一把小小折叠伞或雨衣。<BR>  3、鞋一定要舒适,女士出游不要穿高跟鞋。如果走到脚部红肿了,就在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疏通一下经脉。<BR>  4、春季是一个潮湿多雨水的确良季节,蚊虫和细菌特别容易滋生,因此应尽量避免饮用生水和吃不卫生的食物。<BR>  5、若有晕车、晕船、晕机的病史,出游前不应吃得太饱,而且预先服用晕浪片等药物或不停咀嚼口香糖和含葡萄糖的食物,挑选一些通风透气的位置坐,如有不适应马上进行治理。<BR>  6、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正是户外摄影的好时机。在出外旅游之前,最好先检查一下相机的性能,以免到时候浪费胶卷又浪费美丽的景色。拍照后相机的护理也十分重要,千万不要让相机受潮,这样才能保证拍出来的相片完美无暇。<BR>室外景点所使用的胶卷。一般来说,若不专业摄景,户外可用ISO100卷,如果在岩洞或光线较差的地方就要使用ISO200的胶卷。<BR><BR><BR><BR>刀具保养<BR> <BR>  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清洁和润滑 要创造一种具较好切割能力又不生锈的钢材是一种特殊的挑战。尽管大多数知名刀具厂商均采用优秀不锈钢,但如果没有好的保养,这些刀仍然会生锈,这不是工厂的质量问题。通常钢材中含碳量高会增加切割能力,即锋利性,但同时会降低抗锈性。当在盐水或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刀具时,一定要注意防锈:如有锈斑出现一定要注意及时用金属防锈剂擦拭;如在海水或盐水中用过要及时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将刀具完全甩干涂上润滑油或硅油,越全面越好。为了 保证安全使用,要注意摩擦部分,最好是用牙签清理污垢和用热水溶掉不易清理的污渍,然后在滴几滴润滑油,就可以保证轻松安全开关。 <BR>  <BR>  永远保持刀刃锋利 刀越钝则越不安全,越懒磨刀,刀就越难磨。锋利的刀刃,可以顺利的切割,保持锋利并不难,根据你的刀具所要求的磨刀角度,采用质量较好的磨刀器打磨或送回经销商处免费打磨。比较好的磨刀器品牌有LANSKY、蜘蛛、钻石、单价较高。你也可以选用数十元的便于携式卡式磨刀器。通常磨刀角度在15-25之间,一些高档刀具均有磨刀角度说明。请勿从背面打磨带齿刀刃,最好用齿刃磨刀器。打磨时要两面同样次数,保持同样角度。<BR><BR><BR>漂流小贴士<BR><BR> 漂流前的准备 <BR><BR>  多带套衣服:漂流不可避免会“湿身”,上岸后没有干衣服换是很难受的。参加漂流不要穿皮鞋,平底拖鞋、塑料凉鞋和旅游鞋都可以。坏天气水上冷,好天气水上晒,要注意防寒防晒,太名贵的服装鞋帽最好不要用于漂流。<BR><BR>  上筏只带饮用水,手机、传呼、证件和现金……怕水的东西都不要带。<BR><BR>  漂流注意事项 <BR><BR>  ★漂时不要做危险动作:一般来说,漂流河段都是比较安全的,只要不自作主张随便下船、不互相打闹、不主动去抓水中的漂浮物和岸边的草木石头,漂流筏不会翻。一旦“翻船”也没关系,憋住气,小心不呛水就行,因为你穿有救生衣;<BR><BR>  ★漂流船通过险滩时要听从船工的指挥,不要随便乱动,应紧抓安全绳,收紧双脚,身体向船体中央倾斜;<BR><BR>  ★漂流过程中注意沿途的箭头及标识,它可以帮助你找主水道及提早警觉跌水区。<BR><BR><BR>骑马野营必备物品 <BR><BR>1、手电。非常必要,晚上山区非常黑,上厕所很困难。<BR>  2、防晒霜。注意一定要把所有暴露部位都抹上,包括拿缰绳的手和踹马镫时由于裤子上窜而露出的一部分小腿。当然还有耳朵(对于带棒球帽的同志)。<BR>  3、诺氟沙星。野外吃东西不干净,防止拉肚子。<BR>  4、毛衣。高海拔地区太阳下山后很冷,穿藏袍不很方便。<BR>  5、枕头。导游给你准备的枕头一般是马鞍,非常不舒服,有一个合适的枕头会睡得舒服点。(我每天晚上腰疼得睡不好,要翻一夜身。)当然不能全指望枕头。<BR>  6、短波收音机。手机绝对没有信号,但收音机可以,能收到中央台、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等等。无聊时是很好的消遣。<BR>  7、一双备用鞋。有时走的山路很泥泞,有备用鞋可以换一下,不必光着脚烤鞋。<BR>  8、消毒纸巾。代替洗手。<BR>  9、奢侈品。包括吉他、好酒、零食、海绵床垫等等。<BR><BR>十件趣味户外装备<BR>由于国内旅行其基本设施及服务与国际旅行相差许多,为使艰苦的长途旅游生活保持一定的"奢侈"与"享受",以下11件另类装备可作参考:<BR>  <BR>  1、头巾:徒步于丛林中,蜘蛛网是常有的,让它缠在头发上,一日难受,头巾不挡视线,拍照不碰取景框,还可省却擦汗。一块小布,还可作毛巾,或领巾,必要时御寒。<BR>  <BR>  2、手杖:伸缩式,必要时,赶野狗,做独脚架,开路打草。<BR>  <BR>  3、飞碟:可当作长途车上的水果托盘,切菜/书写的垫板,碗碟,小脸盆/盛水器,水陆二用娱乐用品,多功能又放入包内不占体积。可惜似乎不易买到了。<BR>  <BR>  4、弹弓:城市里使不上,野外练练,徒步时增加乐趣,打打野果之类,属环保武器。<BR>  <BR>  5、私人名片:没有吓人的头衔,炫耀的公司,电话,地址,E-mail。免却反复书写,君子之交,淡如水。<BR>  <BR>  6、大塑料餐布:晴天铺在草坪上,懒散,雨天连人带包盖住,雨披可不带,防水衣防不住的雨天,要么睡觉,要么游泳,要么,长途车赶路.<BR>  <BR>  7、大方布,一来可作浴巾,峡谷瀑布游完泳,众目睽睽下,换裤子就如此了,二来帮MM披肩上防晒,旅馆床单脏,就拿它当床单了。泰国的筒裙最合适了,还可做裙子。出门在外,偶而穿上,逛夜市,怕什么,想拍就拍吧,我是傣家的。<BR>  <BR>  8、洗漱包,用处不说了,井井有条而已。<BR>  <BR>  9、密封袋,每次出门,带10个,湿的衣裤,买的零嘴,皆可装入。塑料袋的不密封常会误事。<BR>  <BR>  10、扑克牌,打打牌,算算命是一,关键时刻,可作路标,54张,100米一张,可写5400米。牌上还可给后来人留言,当然,如何放得醒目。也是一学问。<BR>  <BR>  以上物品,无论重量及体积都适宜背包族,不妨一试。<BR><BR><BR>帐篷知识及搭建材技巧<BR><BR>在露营中,帐篷是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听到露营一词时,最先令人产生联想的必需品。在绿色的草地或海岸的沙地上,铺设的五彩缤纷的帐篷,给人一种富于跃动的印象。 <BR>  想享有野外住宿的乐趣,搭建自己的帐篷吗?要搭建好帐篷,首先要认识好帐篷的一些基本知识,下面让我们一步步来吧!<BR>   帐篷的构造<BR>  在寻找到安全的露营地后,就应开始设立营房。帐篷是露营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露营的乐趣,会因帐篷种类的不同而改变。<BR>  A 帐篷的种类<BR>  帐篷是露营的最大必需品。从A字型、墙壁型等基本型到居住空间广阔的改良型,皆具不同功能与形式。可依露营目的、规模和活动内容,选择所需的种类。<BR>  帐篷依型式、大小、材质、色泽分成数种,基本型有称为最小型的角锥型、称之为A字型的三角型、称之为围墙型的住家型三种。在这三种之上,针对防虫、通风、保温、色彩、重量各点来加以改良,居住性好的帐篷也逐步被开发出来,使人人都能有舒适的露营生活。<BR>  至于搬运方便的半球形弹头型帐篷,使帐篷内压迫感减少,增加其居住性的小屋型帐篷,集会或行动时使用的行动型帐篷等,是为改良型帐篷,或者称为变形帐篷,可配合露营的目的和活动内容加以选择。<BR>  B 帐篷各部零件的名称<BR>  帐篷是以零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零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BR>帐篷主体:帐篷的布幕、支柱及垫子。<BR>  支柱:有笔直的一条或以两条、三条连接的各种型式。有些管状支柱的弯曲部,需要用铁丝连接起来。<BR>  边框:使用于弹头型帐篷或小屋型帐篷,以短杠状材料组合成支柱或栋梁。<BR>  栋:帐篷最顶上之部分。<BR>  屋顶:构成帐篷倾斜面之部分。<BR>  墙壁:帐篷侧面的墙壁部分。有些帐篷根本没有。<BR>  挡雨棚:将屋顶之一部分,向前方张开,以其他支柱支撑。<BR>  门:为帐篷之出入口。可在另一侧设窗。<BR>  地面垫:为帐篷中,铺于地面的垫子。若是湿气重的地方,还需要再铺一层竹席。<BR>  飞垫:在帐篷屋顶上,再另铺设的垫子,以遮避强烈的日光。即第二层屋顶。<BR>  主绳:又称柱绳。由支柱两端分出,作用为避免支柱倾斜,并以钉子固定。<BR>  角绳:由帐篷布幕之屋顶底边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BR>  钉子:插入地面、以固定绳索和帐篷布幕之底边。有木制、金属制及合成树脂制。<BR>  木棰或铁锤:将钉子打入地面时使用。以木头或金属制成活扣,附于主绳或角绳之零件。缆绳  穿过其间的两个小孔,移动即可控制缆绳。<BR>  袋子:将布幕和支柱、钉子、木棰收好的布囊。<BR>  C 帐篷的选择要领<BR>  帐篷是起居行动的基地,为使在野营活动中,有舒适的生活,应配合露营的目的和规模,慎选帐篷。 帐篷的型式和构造、大小或居住性、主体的重量、质料的强度、颜色、通气性等各种功能与性质、均要详加考虑,向有经验者和专家请教,选择信誉佳的厂商,根据使用的目的选购。 除了帐篷的型式和大小、质材之外,还须注意宽度、高度及居住性,组合与拆卸方式需简单易懂。并能安全防水,防虫及通风亦须考究。重量轻,搬运方便。能耐风雨,不易受温差影响。 帐篷的大小,有2人用、有4人用、有6人用数种。根据日本工业规划(JIS的标准),每1人床面积的范围,应为长180cm,宽45cm。但请注意,帐篷不只是睡眠的地方而已,还要摆行李和露营用具等,其规格应再多加2至3成。例如,JIS规格42用墙壁型帐篷,不论长度、宽度均为182cm,长度不成问题,但宽度每人仅为45cm,成人睡于中间时,会左右无法法移动,适当的宽度至少应需每人60cm,因此,四人用的帐篷,睡三个就很够了。<BR>市售帐篷的常见规格<BR>1人用 重量:2.0公斤 面积:1.3平方米<BR>2人用 重量:2.5公斤 面积:2.6平方米<BR>3人用 重量:4.5公斤 面积:4.2平方米<BR>4人用 重量:6.0公斤 面积:7.5平方米<BR>最近,成人用弹头型帐篷的JIS规格,为配合人体体格的改善,订下了新的标准,每一个成人的就寝面积,由0.81平方米(1.8×0.45米)增加为1.3平方米。<BR>帐篷的支柱,有铜柱及铝柱两种。其接头部分以合成树脂为主,重量减轻许多。<BR>帐篷的底面,早先以麻或麻与木棉混纺之帆布为主。化学纤维发达以后,出现了质轻而吸湿性少的尼龙制底布,防水性极佳的聚乙烯,能耐日晒的聚酯,更已逐渐成为主流。合成纤维不怕腐蚀,质料轻便,不只改良了支柱,更有助于帐篷的轻量化。 <BR>选择帐篷之时,其重量亦是考虑要点之一。最近改良后的4人用人屋型,布幕、绳索加起来的总重量,约10kg左右,同规格的弹头型帐篷,市售中则有6kg左右的成品出现。<BR>帐篷的构造,必须有完全的防水加工,良好的防虫、通气性,以不漏雨和结露少,能耐日光和强风的二重幕为佳。 帐篷的颜色,以白色为底,另有浅灰、奶油白、黄色、青色等条纹、深黄色与橘色等色彩过于耀目,易使眼睛疲劳,应避免使用。</SPAN>
歖歡啲./.就該珍惜.! 珍惜啲.\.就別放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2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628
发表于 2006-9-3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恩,不错的东西,很详尽,对于新手很实用.</P><P>顶下~~</P>
.◆‘ 孩zī,別羨慕莪,偶只昰個傳説! 、≈~

我的探险群,欢迎:285375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30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9-3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IMG src="images/Emotions/160.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93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913
发表于 2006-9-3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好小啊。眼睛都看痛了<IMG src="images/Emotions/121.gif"><IMG src="images/Emotions/121.gif"><IMG src="images/Emotions/121.gif">
多少年来,蝴蝶已渐渐被钢筋水泥的城市喧嚣所淹没。可这种被人们称为“虫国佳丽”的小精灵却从没有被忘怀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69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426
发表于 2006-9-3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CORA的户外零售培训课程之一</P>
讨厌武汉因为他不属于我,喜欢武汉因为有她!
新手机号13476289889 24小时开机欢迎骚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097

回帖

1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9043
发表于 2006-9-4 0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复杂了,不是扫盲的吧,是不是提高的
有缘则聚,无缘则散;缘乃天意,分乃人为;有缘千里来相聚,无缘对面不相识;愿天下有缘人结缘并惜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

回帖

187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74
发表于 2006-9-13 0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有时间的时候再仔细的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88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83
发表于 2006-9-13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id=yu377949>很实用!收藏</SPAN>
你在念着天边那座花园,我愿笑对眼前的莲,得与失都有祝福隐藏的脸
你还在等待永恒的容颜,我愿在每个平凡刹那里面,握住无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26

回帖

73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339
发表于 2006-9-16 0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images/Emotions/139.gif"><IMG src="images/Emotions/162.gif">
前方是绝路 希望真的在转角吗?
QQ:23169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6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029
发表于 2006-9-18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详细了,不过我是新驴,还是看得一头雾水,看来要多看几遍。先收藏!
TCL=太菜了!-...- -... --.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3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452
发表于 2006-9-18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images/Emotions/160.gif">
为什么要按部就班的生活着呢? 说好的翱翔长空、说好的鸿浩之志呢 在路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82

回帖

75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594
发表于 2006-9-18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src="http://www.5zls.com/images/Emotions/130.gif"><IMG src="http://www.5zls.com/images/Emotions/130.gif"><IMG src="http://www.5zls.com/images/Emotions/130.gif"></P><P>&nbsp;</P><P><IMG src="http://www.5zls.com/images/Emotions/112.gif"></P>
记忆剩下一个轮廓 里面的人走了 外面的人疯了 一个人的不离不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8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896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自己都没看,现在回头仔细看下,因为有了一次穿越的经验了</P>
歖歡啲./.就該珍惜.! 珍惜啲.\.就別放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74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58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6-9-18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3><IMG src="images/Emotions/157.gif">很实用~~细细研究下</FONT>
~~ 还记得年少时的猛犸?! ◎◎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518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1774
发表于 2006-9-30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晕,好多哦,眼睛都看花了,也没看明白:( </P><P>不过LZ辛苦了:) 呵呵</P><P>&nbsp;</P><P><IMG src="http://www.5zls.com/images/Emotions/162.gif"><IMG src="http://www.5zls.com/images/Emotions/162.gif"><IMG src="http://www.5zls.com/images/Emotions/162.gif"></P>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9 01:47 , Processed in 0.0889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