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暂时没有,只有图记。 好在本次活动才女多多,稍后她们会补上的、、、、 一、立春日“七仙女”“两董永”探访木兰山 (转自青山清风)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在今天这个立春的节气里,“七仙女”沉石、女侠、金麦子、心素如简、早春二月、雨绿舞红、青山清风和“两董永”一只鹅、周游,早早地起了床,在汉口黄埔路161医院车站旁偶遇,向着黄陂方向出发,去探访巾帼英豪木兰将军的故里,香火鼎盛的宗教圣地——木兰山。 今天天气非常好,太阳不大,温暖地照着,微风拂煦,轻轻地吹着。我们一行9人,乘坐公共汽车,来到木兰山的后山下。我们经过木兰山大桥,在大桥上观赏木兰山晨曦,感觉到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笼罩在晨曦中的木兰山非常美丽。我们在木兰山大门前合影留念。在木兰山后山村庄,我们看到收获过的柿子树妩媚妖娆,婀娜多姿,宛如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令人怦然心动。一排排梯田错落有致,公鸡和母鸡在打谷场的草垛上鸣叫嬉戏,牛儿在犁地干活,一派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黄绿相间的芦苇丛在风中沙沙作响,左右摇摆,好象在欢迎着我们。漫山遍野的黄草如同自然织就的地毯,踩在上面舒服极了。黄灿灿的腊梅花肆意地开着,空气中传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热情的公汽司机和淳朴善良的村民为我们指路,使我们顺利地登上了木兰山顶。我们走在通往木兰山的后山上,感到空气清新,气候适宜。我们看见木兰山山势峭拔,奇石嶙刚,松柏叠翠,寺庙林立。在木兰山顶,我们看见主峰“第一天峰”上的玉皇阁和它东西方向古朴奇特的金顶相映争辉,金顶下面的木兰殿雄踞绝壁之上,把主峰上的建筑衬托得更加神奇壮丽。这里真的是被明代诗人屠达称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的胜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啊! 我们沿着陡峭崎岖的木兰山山路下山,看见了一方水井,看到了能工巧匠用石块交错嵌压垒成的石门和石墙,有一种古风古韵的味道,我们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们俯瞰山下道路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青山和绿水之间。我们回家走在一条青翠秀丽的竹林小路上,感到心旷神怡,无比舒适和凉爽。穿越竹林,林中嫩竹泻翠,林荫蔽日,使人想起了《卧虎藏龙》中那片碧波浩淼的竹海,如梦如幻。 二、“七仙女”、“两董永”人物素描: 青山 清风:她自然、本色,平静中又充满自信,是个内心有风景的才女.(金麦子语) 沉石和女侠:平时虽然很少徒步和纵山,但她们俩却很扎实。上次在麻城龟峰山,她们负重走了万级台阶,一齐呵成登上山顶。这次黄陂木兰山探路纵山,她们又不在话下,她们真的很厉害哟!她们俩有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扎实之美! 金麦子漂漂亮亮的,是个美女,她有一种恬静成熟之美。她拿着个相机不时地拍照,还替换一只鹅为我们大家拍照。我常常想,美女也能这样吃苦自虐,难得。 心素如简很活泼、很可爱,很健谈,我觉得她有一种活泼健康之美。 早春二月话不多,总是微微笑着,我觉得她有一种坚强、乐观、内敛之美。 雨绿舞红人甜歌美,她的文字也很美,是个才女。纵山途中不时传来她甜美的歌声,我觉得她有一种知性之美。 一只鹅:今天木兰山探路纵山活动的组织者,感谢他的组织,使我们此次木兰山之行能够成行。他不仅是一名技术高超的摄手,为每个同学留下了这次木兰之行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而且他还担任着走在队伍最前面探路的重任。他的方向感极强,既胆大又心细,每次当路迹不明时,他都能够找到路的正确方向,并用歌声来告诉正确的路在哪里。他说他是大山的儿子,此言不虚,的确如此。他为同学们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精彩的照片,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可他自己却没有照什么相,令人感动。 周游:虽然长着大大的块头,可他的心却很细。今天一只鹅在前面带队,他在后面押队。每次纵山,带绳子和云南白药喷剂的都是他。遇到陡峭的山路和同学们摔伤的情况,他带的绳子和药物都派上了用场。今天当几个女同学在荆棘丛中摔跤时,他幽默地说:“你们也真是的,摔跤了也不说一声,让我失去了英雄救美的机会。”他幽默的话语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三、 探访黄陂大余湾(转自青山清风) 这次我们到黄陂木兰山纵山后,探访了位于黄陂研子岗和梳子店之间的大余湾。 我们在大余湾村前看见了两座象乌龟一样的山,看到了门前桥、湾前港,看到了建于嘉庆二十二年的石碾、石磨和锥春钵,看到了明清古建筑群及古树,村民在古宅前悠闲地打着麻将。我们参观了价值百万元人民币的古床,床上雕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龙和凤的图案,红油漆光亮如初。村民说他们这个地方的风水好,村里出了很多大学生,现在都在外面的大城市里当官和做事,为此村民们感到很自豪。大余湾村里住的都是余姓的人家,房子里有天井和天窗,房前晒满了腊鱼和腊肉,由此可见,大余湾村民的生活富足恬静。 黄陂木兰乡大余湾村被中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定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大余湾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全村现存50多户,石屋石砌,雕梁画栋,有280年历史,是典型的明清风水建筑格局。据村谱记载,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这里的民间雕匠、画匠、石匠、木匠远近闻名,特别是窑匠居多,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大余湾村是古人遗存的恬静、淡泊的田园,村民至今仍然保持着旧时的民俗民风,身临其境,有穿越时空之感。
四、此次黄陂木兰山探路纵山指路牌(由一只鹅写)
反穿木兰山向导:(应付一下先 ) 听从黄陂巴士司机的建议,路线与原线路稍作调整,即: 一六一医院——长轩岭镇(14元/人)——将军村(2。5KM/徒步)——木兰山山脚——后山北山门——登顶——折返至水井(走北东岔道)——绕至东南山门——东南山门石壁午餐——下山至盘山公路右走(即上走)——武重疗养院——穿竹林——走梦幻小径(自己瞎起名)——下山——德兴村观音塘组(有村民私车)——大余湾——研子岗镇——黄陂——一六一医院 俺们是包车从大余湾——武汉,每人15元搞定。 回武汉后早春二月领着去的FB的,不知是啥地方,超值啊 [此帖子已被 一只鹅 在 2007-2-8 21:25:5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