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56|回复: 18

一首好听的佛曲:Prajnaparamita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616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5565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7-2-7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窝窝群:59971957,34288490。私电:13100671391。QQ:365412023,不间断出售美国直邮高端户外装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6

主题

4099

回帖

3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0697
发表于 2007-2-8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類國。行拘類國法治處。是時賢者阿難。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為分明易現。便賢者阿難。夜已竟起到佛。已到為佛足下禮已訖。一處止已止一處。賢者阿難白佛。如是我為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為分明易現。佛告阿難。勿說是分明易知易見。深微妙。阿難。從有本生死。是阿難。從本因緣生死。如有不知不見不解不受。令是世間如織機躡撰往來。從是世後世。從後世是世。更苦世間居。令不得離世間。如是因緣。阿難。可知為深微妙。從有本生死明亦微妙。若有問。有老死因緣。問是。便報有因緣。何因緣阿難老死。便報生故。若有問。有生因緣。問是。便報有因緣。何因緣生。有故為生。若有問。有因緣有。便報有因緣有。何因緣有。報受因緣有。若有問。有因緣受。報有因緣受。何因緣受。報為愛求因緣受。如是阿難。從愛求因緣受。從受因緣有。從有因緣生。從生因緣老死憂悲苦不可意惱生。如是為具足最苦陰。從是有習。生因緣阿難為老死。是故說。是為從是致有是。當從是阿難分明。為生因緣老死。若阿難無有生。為無有魚魚種。無有飛鳥飛鳥種。為無有蚊虻蚊虻種。為無有龍龍種。為無有神神種。為無有鬼鬼種。為無有人人種各各種。若如有如有無有。亦無應有令有生。一切阿難無有生。為有老死不。阿難白佛言不。佛便告阿難。從是因緣當知。為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老死為生故。生因緣阿難為老死。生因緣阿難為老死。若有問。有因緣生。可報有因緣生。何因緣生。為有因緣故。從是阿難因緣當知。令從是有有因緣生。若阿難有因緣無有。寧有魚魚種。飛鳥飛鳥種。蚊虻蚊虻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人人種各各種。如應應有無有。亦無有者為有無有。一切阿難無有。為有生不。阿難言不。是故阿難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生為有有故。從有因緣阿難為生。若有問。有因緣有。便言有。何因緣阿難有。可報為受因緣。有因緣有。如是分明為受因緣有。設阿難受因緣無有。亦無有受有。一切阿難無有受。為有現不。阿難報不。如是阿難。為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有受。受因緣阿難為有。有因緣阿難受。有因緣阿難受。如是問對。為有何因緣有受。可報愛因緣。從是因緣阿難當知。為愛因緣受。若阿難無有愛。亦無有受。亦無有當受。一切阿難無有愛。為有受不。亦有受名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為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愛因緣受。愛因緣阿難為受。如是阿難為愛因緣求。求因緣利。利因緣計。計因緣樂欲。樂欲因緣發求。以往愛因緣便不欲捨慳。以不捨慳因緣便有家。以有家因緣便守。從守行本。阿難便有刀杖。從有刀杖。便有鬥諍言語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若阿難。本無有亦無所守。亦無有守。一切阿難無有守。為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是從是發。是為本是為習是為因緣。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從守故阿難便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如是但為多苦為從五陰習致。家因緣令有守。是故為說是當從是知。阿難。為家因緣守。若家因緣無有。已無有受。當何因緣有家。一切家因緣無有。寧有家不。寧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有守。為守故從家阿難令有守。難捨慳因緣令有家。從是因緣有是。當從是因緣知。阿難。為難捨慳因緣令有家。若難捨慳阿難無有。亦無有受。已無有受。寧當有慳難捨不。一切阿難慳難捨已無有。寧當有家不。阿難白佛言。無有。如是阿難。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受家。慳難捨故阿難令有家。從往受阿難因緣令有慳難捨。是故有是言。亦從是因緣有是。如是當從是因緣阿難可解。為從發受。從是受慳難捨。若阿難發受無有。寧有受。亦何因緣往受。一切阿難無有發受。寧當有慳難捨不。阿難白佛言不。如是阿難。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慳難捨為發往受。故亦為發有因緣。故阿難受有慳難捨。欲貪因緣阿難令有發。是故說是。當從是因緣阿難知。為從欲貪因緣令發。若欲貪阿難無有。已無有因緣。亦何因緣當有欲貪。一切阿難欲貪無有。寧當有發往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發為有欲貪。故為從欲貪阿難令發。已發從發往令有欲貪。是故為說。當從是因緣知。為從發往令有欲貪。若無有發往阿難亦無有令發往。一切阿難雖發往若有貪欲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為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貪欲為有。發往因緣令有欲貪。從是利故阿難令發往。為從是說是當從是因緣知。為從利因緣令發往。若阿難以無有利亦無有求。亦何因緣有求。一切阿難已無有利。寧當有發往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發往利故利故亦發求。從求因緣故令有利。故說是從是因緣當知。令從求因緣有利。若求因緣阿難無有。亦何因緣有求。亦從何因緣求。一切阿難以無有求。若有見利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有利為有求故。求故阿難令有利。從愛故令有求。是故說當從是知。令從愛求。若阿難無有愛。亦無有求。亦無有因緣求亦無有愛。一切阿難愛無有。寧當有求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有愛故令有求。求故令有愛。彼阿難欲愛亦有愛。是二皆痛相會。有痛因緣阿難若有。問是。便言有。何因緣有。便言更因緣有。從是因緣阿難亦當知。令更因緣痛。若阿難眼不更。亦無有應當更。眼亦不得更。一切阿難眼已不更。寧有眼更不。亦有眼當因緣生不。為樂為苦為亦不樂亦不苦。阿難應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眼更痛。眼更因緣阿難令眼知痛。耳亦如是。鼻亦如是。舌亦如是。身亦如是。心不更阿難亦無有當更。亦無更因緣令心更。一切阿難心無有更。寧當有心更入因緣令有痛不。令有樂不。令有苦不。令有不苦不樂不。阿難應不。如是阿難。是為有是為本是為習是為因緣。痛令有更。心更因緣阿難令有痛。若有問。有因緣更不。對為有。何等更有因緣。對為名字因緣。當從是阿難可知。令從名字因緣更。若從所處有亦從所處應受。令名身聚有。若阿難。從所處有。亦從所處應受無有。為有更有名字不。阿難言不。若阿難從所處有。亦從所應受無有。今名身有無有。寧當有對更不。阿難言不。一切阿難。名字亦色身無有。為有更不。為從有更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為從是是發。為從是是本。為從是是習。為從是是因緣。從是是更令從是名字。名字因緣阿難令有更。阿難有名字因緣。設有問。便對為有。何因緣名字。謂識因緣為有。當從是因緣阿難解知。為識因緣名字。若識阿難不下母腹中。當為是名色隨精得駐不。阿難言不。若識阿難母腹已下不得駐去。為有名字得致不。阿難言不。識阿難為本。若男兒若女兒已壞已亡。令無有為。得名字令增長令所應足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起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名字從識。識因緣阿難為有名字。有因緣阿難識。若問是。便對有。從何因滅有識。名字因緣有識。當從是因緣阿難分別解。為名字因緣識。若阿難。識不得名字駐。已識不得駐得增上。為有生老死苦習能致有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致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識令有名字。名字因緣有識。是如是為識因緣名字。名字因緣識。止是說名止是處。對止是諍本現。當從有慧莫受。幾因緣阿難為計痛是為身。阿難言。是法本從佛。是法正本。佛自歸本。佛願令佛說。令從佛說。是說受解利。佛言。聽阿難。善哉善哉。諦受念。佛便說。賢者阿難應唯然。從佛聞。佛便說是。或阿難有見。是痛為身。或有見。是痛計非身。但為身更痛法見是為身。或一身為是痛。見不為身亦不為痛法。見痛法計是不為身。但為見是身為身彼阿難或為在是痛計為身。當為對說是。是痛賢者為三輩。有樂痛。有苦痛。有不樂不苦痛。是賢者。三痛見何痛應作身。樂痛時阿難是時二痛已為滅。為苦亦不樂亦不苦。是時但為樂更。樂痛阿難非常。苦要滅。樂阿難痛已滅。離身不在身計。是如是是時阿難苦痛便時。是時為兩痛已滅。為樂亦苦。是時但為更苦痛。苦阿難痛非常。苦盡法。苦阿難痛已盡。身不復更知。是時阿難亦不苦亦不樂不更是痛。是時兩痛滅。痛亦苦。但為是時不苦不樂更是痛。不苦不樂阿難痛法非常苦盡。不苦不樂阿難痛已盡。應無有身。自有是計。或阿難為行道。為是非常法。痛為計見身。或有阿難為行道。放散樂苦痛。為自見計身。如是阿難。因緣不應可為痛作身見身。彼阿難。或不痛計見是身。但為身法更痛。便可報。若賢者無有痛更。亦不見所更。寧當應有是不。是時阿難比丘不痛為見計非是身。寧應是法更痛亦見是身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是因緣亦不應亦不可令或一無有痛計是身。但為身更痛。彼阿難所不計痛為身。亦不見是痛非身。亦不身更痛。亦痛法不見不計是身。但為計我為不覺是身。是身。便可報。一切賢者自計身。不更痛。寧應有身不。是時比丘不痛為身。身亦不更痛。痛法亦不為身。有身但為不覺身耳。如是觀身。寧應身不。阿難言不。如是因緣阿難不應令無有痛為身。亦不身為更。亦不應法為身。亦不應不覺身為身。如是阿難。一切痛為作身已痛見見是身。幾因緣阿難或為行道。不為痛作身為見不見身。阿難報。是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有阿難比丘不為痛作身。亦不見痛為身。亦不為身更。亦不痛法計為身。亦不見身見為身。亦不從或有是身。亦不從是見。見是身已如是見。不復致世間。令不復受世間已不復受致世間。便不復憂已不復憂。便無為度世。便自知為已。盡生老病死憂。已畢行已足。所應作已作。不復還在世間。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計痛為身。自方便作。亦不見見為身。幾因緣阿難或為行道。為色作身。阿難報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有阿難或為行道。為少色行為身。阿難或為行道。為不少色行為身。亦色無有量行為身。但為少不色行為身。或有阿難為行道。亦不為少色。亦不為無有量色亦不色少行為身。或有阿難為行道。亦不為少色。亦不為無有量色。亦不無有少色行為身。但為不色無有量行為身。彼阿難或為行道。少色行為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少色行為身。己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自方便計作。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自方計作。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令結使。彼阿難或為行道。不少色為作行身。但為色無有量計作為是身。現是阿難或為行道。色無有量為計作身。身已壞死令復現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為計身色無有量。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令色無有量為身令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少色亦無有量色。計但為念少色為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為計身。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自計為致身。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令身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亦不色少亦不色無有量。亦不無有色少亦不無有色無有量。為墮行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亦不色少亦不色無有量。亦不無有色少亦不無有色無有量。為計墮身。己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無有量自計為致身。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令不色為使結。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自計為致身。身幾因緣阿難為行道。色不行作身。阿難報。是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或阿難為行道。或不為色作身。亦不為色計為身。亦不為色無有量。亦不為色少。亦不為色無有量計為身。彼阿難為行道。不少色為作身。亦不為計是身。現是阿難為行道。不為少色作身。亦不為墮是身。己壞死令不復見是身相像。不為是對行對如是是無有。齊是阿難。為行道。為不少色為身。亦不計為是身。齊是阿難為行道。為不少色為身不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為色無有量為身。亦不作色為身。現在是阿難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計是身。己身身壞死令不復見身相像。不為是對如是如是是為無有是。齊是阿難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墮身計。如是阿難齊是或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不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為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現是阿難為行道。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己身壞死令不復見身相像。不為是對如是如是是為無有是。齊是阿難為行道。不為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如是阿難齊是為行道。不為不色少令不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行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墮計是身。現是阿難為行道。不為不色阿難為身。亦有二受行從得解

有色為令從是有。若干身若干思想。辟或人或天。是為第一識止處

有色為令從是。一身若干思想。辟天名為梵天。長壽本在處。是為第二識止處

有色為令從是。一身若干思想。辟是天名為明聲。是為第三識止處

有色為令從是。一身一像思亦一。辟天名為遍淨。是為第四識止處

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色想度多想滅為無有量空空慧受意止。辟天名為空慧行。是名第五識止處

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空行竟過無有量識從慧受意止。辟天為識慧。是名為第六識止處

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識慧過度無有量不用從是慧意受止。辟天名為不用從受慧。是為第七識止處

何等為阿難亦有二受行從得解。有從色因緣行道。令不更思想。辟天名為不思想。是為一受行從得解。有從不色因緣行道。一切從不用得度為受不思想亦有思想受行止。辟天名為不思想亦有思想。是為二受行從得解。彼阿難所第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若干身若干思想。辟名為人亦一處。若阿難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知是識亦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是從得出要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往處。阿難言不。彼阿難第二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若干身一想。辟天名為梵身。長壽本第一在處。若阿難行道。是識止處以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是從得出要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三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一身若干想。辟天名為明。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是從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四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一像一身思想。辟天名為遍淨。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行為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五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色得度地想已沒無有量空空慧行受止。辟天名為空慧。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六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空慧度識無有量受慧行止。辟天名為識慧。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七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識慧度無有量不用已捨受慧行。辟天名為不用受慧行。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一受行從得解。有從色因緣行道。無有想亦不受。辟天名不思。若阿難為行道。已知是從受。亦知從受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二受行從得解。有從不色因緣行道。一切不用從慧得度過無有思想亦未離思想為受行止。辟天名為無有思想解。若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已知。為是解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若阿難為行道。如是知。如是見。說為不知不見。若有是結使。是時應說為常。是時應說非常。是時應說世間有本。是時應說世間無有本。是時應說得道以死復生。是時應說得道不得死。為有無有。度世死從是結使。是時阿難為行道。是七識止處二受行從得解。如是如有從諦慧見從是意已解已得解脫。是名為阿難為行道無所著從慧得解脫。亦有阿難八解脫處。何等為八色。觀色。是為第一解脫處。內觀色不想外觀色。是為第二解脫處。觀三十六物淨身受觀行止。是為第三解脫處一切。從色想已度。滅地想。若干想不念無有量空慧已受竟。辟天名為空慧是名為第四解脫處。一切從空慧已度無有量識慧受竟。辟天名為識慧。是名為第五解脫處。一切從識慧得度無所有不用受慧竟行。辟天名為不用無所用慧行。是為第六解脫處。一切從不用慧得度無有思想亦不無有思想竟受止。辟天名為思想。是名為第七解脫處。一切從無有思想竟得度滅思想亦覺盡身已更竟受止。是為第八解脫處。若已阿難行道。七識止處二受行。從得解脫。亦是八解脫處。是如有是慧已。更見從是竟我卻不用。已得解脫。如是本福已身更竟止。是名阿難行道無所著從兩行得解脫。佛說如是阿難受行
浪迹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9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272
发表于 2007-2-8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信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802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46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8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hao: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類國。行拘類國法治處。是時賢者阿難。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為分明易現。便賢者阿難。夜已竟起到佛。已到為佛足下禮已訖。一處止已止一處。賢者阿難白佛。如是我為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為分明易現。佛告阿難。勿說是分明易知易見。深微妙。阿難。從有本生死。是阿難。從本因緣生死。如有不知不見不解不受。令是世間如織機躡撰往來。從是世後世。從後世是世。更苦世間居。令不得離世間。如是因緣。阿難。可知為深微妙。從有本生死明亦微妙。若有問。有老死因緣。問是。便報有因緣。何因緣阿難老死。便報生故。若有問。有生因緣。問是。便報有因緣。何因緣生。有故為生。若有問。有因緣有。便報有因緣有。何因緣有。報受因緣有。若有問。有因緣受。報有因緣受。何因緣受。報為愛求因緣受。如是阿難。從愛求因緣受。從受因緣有。從有因緣生。從生因緣老死憂悲苦不可意惱生。如是為具足最苦陰。從是有習。生因緣阿難為老死。是故說。是為從是致有是。當從是阿難分明。為生因緣老死。若阿難無有生。為無有魚魚種。無有飛鳥飛鳥種。為無有蚊虻蚊虻種。為無有龍龍種。為無有神神種。為無有鬼鬼種。為無有人人種各各種。若如有如有無有。亦無應有令有生。一切阿難無有生。為有老死不。阿難白佛言不。佛便告阿難。從是因緣當知。為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老死為生故。生因緣阿難為老死。生因緣阿難為老死。若有問。有因緣生。可報有因緣生。何因緣生。為有因緣故。從是阿難因緣當知。令從是有有因緣生。若阿難有因緣無有。寧有魚魚種。飛鳥飛鳥種。蚊虻蚊虻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人人種各各種。如應應有無有。亦無有者為有無有。一切阿難無有。為有生不。阿難言不。是故阿難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生為有有故。從有因緣阿難為生。若有問。有因緣有。便言有。何因緣阿難有。可報為受因緣。有因緣有。如是分明為受因緣有。設阿難受因緣無有。亦無有受有。一切阿難無有受。為有現不。阿難報不。如是阿難。為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有受。受因緣阿難為有。有因緣阿難受。有因緣阿難受。如是問對。為有何因緣有受。可報愛因緣。從是因緣阿難當知。為愛因緣受。若阿難無有愛。亦無有受。亦無有當受。一切阿難無有愛。為有受不。亦有受名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為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愛因緣受。愛因緣阿難為受。如是阿難為愛因緣求。求因緣利。利因緣計。計因緣樂欲。樂欲因緣發求。以往愛因緣便不欲捨慳。以不捨慳因緣便有家。以有家因緣便守。從守行本。阿難便有刀杖。從有刀杖。便有鬥諍言語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若阿難。本無有亦無所守。亦無有守。一切阿難無有守。為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是從是發。是為本是為習是為因緣。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從守故阿難便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如是但為多苦為從五陰習致。家因緣令有守。是故為說是當從是知。阿難。為家因緣守。若家因緣無有。已無有受。當何因緣有家。一切家因緣無有。寧有家不。寧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有守。為守故從家阿難令有守。難捨慳因緣令有家。從是因緣有是。當從是因緣知。阿難。為難捨慳因緣令有家。若難捨慳阿難無有。亦無有受。已無有受。寧當有慳難捨不。一切阿難慳難捨已無有。寧當有家不。阿難白佛言。無有。如是阿難。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受家。慳難捨故阿難令有家。從往受阿難因緣令有慳難捨。是故有是言。亦從是因緣有是。如是當從是因緣阿難可解。為從發受。從是受慳難捨。若阿難發受無有。寧有受。亦何因緣往受。一切阿難無有發受。寧當有慳難捨不。阿難白佛言不。如是阿難。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慳難捨為發往受。故亦為發有因緣。故阿難受有慳難捨。欲貪因緣阿難令有發。是故說是。當從是因緣阿難知。為從欲貪因緣令發。若欲貪阿難無有。已無有因緣。亦何因緣當有欲貪。一切阿難欲貪無有。寧當有發往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發為有欲貪。故為從欲貪阿難令發。已發從發往令有欲貪。是故為說。當從是因緣知。為從發往令有欲貪。若無有發往阿難亦無有令發往。一切阿難雖發往若有貪欲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為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貪欲為有。發往因緣令有欲貪。從是利故阿難令發往。為從是說是當從是因緣知。為從利因緣令發往。若阿難以無有利亦無有求。亦何因緣有求。一切阿難已無有利。寧當有發往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發往利故利故亦發求。從求因緣故令有利。故說是從是因緣當知。令從求因緣有利。若求因緣阿難無有。亦何因緣有求。亦從何因緣求。一切阿難以無有求。若有見利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有利為有求故。求故阿難令有利。從愛故令有求。是故說當從是知。令從愛求。若阿難無有愛。亦無有求。亦無有因緣求亦無有愛。一切阿難愛無有。寧當有求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有愛故令有求。求故令有愛。彼阿難欲愛亦有愛。是二皆痛相會。有痛因緣阿難若有。問是。便言有。何因緣有。便言更因緣有。從是因緣阿難亦當知。令更因緣痛。若阿難眼不更。亦無有應當更。眼亦不得更。一切阿難眼已不更。寧有眼更不。亦有眼當因緣生不。為樂為苦為亦不樂亦不苦。阿難應不。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眼更痛。眼更因緣阿難令眼知痛。耳亦如是。鼻亦如是。舌亦如是。身亦如是。心不更阿難亦無有當更。亦無更因緣令心更。一切阿難心無有更。寧當有心更入因緣令有痛不。令有樂不。令有苦不。令有不苦不樂不。阿難應不。如是阿難。是為有是為本是為習是為因緣。痛令有更。心更因緣阿難令有痛。若有問。有因緣更不。對為有。何等更有因緣。對為名字因緣。當從是阿難可知。令從名字因緣更。若從所處有亦從所處應受。令名身聚有。若阿難。從所處有。亦從所處應受無有。為有更有名字不。阿難言不。若阿難從所處有。亦從所應受無有。今名身有無有。寧當有對更不。阿難言不。一切阿難。名字亦色身無有。為有更不。為從有更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為從是是發。為從是是本。為從是是習。為從是是因緣。從是是更令從是名字。名字因緣阿難令有更。阿難有名字因緣。設有問。便對為有。何因緣名字。謂識因緣為有。當從是因緣阿難解知。為識因緣名字。若識阿難不下母腹中。當為是名色隨精得駐不。阿難言不。若識阿難母腹已下不得駐去。為有名字得致不。阿難言不。識阿難為本。若男兒若女兒已壞已亡。令無有為。得名字令增長令所應足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起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名字從識。識因緣阿難為有名字。有因緣阿難識。若問是。便對有。從何因滅有識。名字因緣有識。當從是因緣阿難分別解。為名字因緣識。若阿難。識不得名字駐。已識不得駐得增上。為有生老死苦習能致有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從是致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識令有名字。名字因緣有識。是如是為識因緣名字。名字因緣識。止是說名止是處。對止是諍本現。當從有慧莫受。幾因緣阿難為計痛是為身。阿難言。是法本從佛。是法正本。佛自歸本。佛願令佛說。令從佛說。是說受解利。佛言。聽阿難。善哉善哉。諦受念。佛便說。賢者阿難應唯然。從佛聞。佛便說是。或阿難有見。是痛為身。或有見。是痛計非身。但為身更痛法見是為身。或一身為是痛。見不為身亦不為痛法。見痛法計是不為身。但為見是身為身彼阿難或為在是痛計為身。當為對說是。是痛賢者為三輩。有樂痛。有苦痛。有不樂不苦痛。是賢者。三痛見何痛應作身。樂痛時阿難是時二痛已為滅。為苦亦不樂亦不苦。是時但為樂更。樂痛阿難非常。苦要滅。樂阿難痛已滅。離身不在身計。是如是是時阿難苦痛便時。是時為兩痛已滅。為樂亦苦。是時但為更苦痛。苦阿難痛非常。苦盡法。苦阿難痛已盡。身不復更知。是時阿難亦不苦亦不樂不更是痛。是時兩痛滅。痛亦苦。但為是時不苦不樂更是痛。不苦不樂阿難痛法非常苦盡。不苦不樂阿難痛已盡。應無有身。自有是計。或阿難為行道。為是非常法。痛為計見身。或有阿難為行道。放散樂苦痛。為自見計身。如是阿難。因緣不應可為痛作身見身。彼阿難。或不痛計見是身。但為身法更痛。便可報。若賢者無有痛更。亦不見所更。寧當應有是不。是時阿難比丘不痛為見計非是身。寧應是法更痛亦見是身不。阿難言不。如是阿難。是因緣亦不應亦不可令或一無有痛計是身。但為身更痛。彼阿難所不計痛為身。亦不見是痛非身。亦不身更痛。亦痛法不見不計是身。但為計我為不覺是身。是身。便可報。一切賢者自計身。不更痛。寧應有身不。是時比丘不痛為身。身亦不更痛。痛法亦不為身。有身但為不覺身耳。如是觀身。寧應身不。阿難言不。如是因緣阿難不應令無有痛為身。亦不身為更。亦不應法為身。亦不應不覺身為身。如是阿難。一切痛為作身已痛見見是身。幾因緣阿難或為行道。不為痛作身為見不見身。阿難報。是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有阿難比丘不為痛作身。亦不見痛為身。亦不為身更。亦不痛法計為身。亦不見身見為身。亦不從或有是身。亦不從是見。見是身已如是見。不復致世間。令不復受世間已不復受致世間。便不復憂已不復憂。便無為度世。便自知為已。盡生老病死憂。已畢行已足。所應作已作。不復還在世間。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計痛為身。自方便作。亦不見見為身。幾因緣阿難或為行道。為色作身。阿難報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有阿難或為行道。為少色行為身。阿難或為行道。為不少色行為身。亦色無有量行為身。但為少不色行為身。或有阿難為行道。亦不為少色。亦不為無有量色亦不色少行為身。或有阿難為行道。亦不為少色。亦不為無有量色。亦不無有少色行為身。但為不色無有量行為身。彼阿難或為行道。少色行為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少色行為身。己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自方便計作。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自方計作。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令結使。彼阿難或為行道。不少色為作行身。但為色無有量計作為是身。現是阿難或為行道。色無有量為計作身。身已壞死令復現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為計身色無有量。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令色無有量為身令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少色亦無有量色。計但為念少色為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為計身。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自計為致身。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令身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亦不色少亦不色無有量。亦不無有色少亦不無有色無有量。為墮行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亦不色少亦不色無有量。亦不無有色少亦不無有色無有量。為計墮身。己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無有量自計為致身。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令不色為使結。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自計為致身。身幾因緣阿難為行道。色不行作身。阿難報。是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或阿難為行道。或不為色作身。亦不為色計為身。亦不為色無有量。亦不為色少。亦不為色無有量計為身。彼阿難為行道。不少色為作身。亦不為計是身。現是阿難為行道。不為少色作身。亦不為墮是身。己壞死令不復見是身相像。不為是對行對如是是無有。齊是阿難。為行道。為不少色為身。亦不計為是身。齊是阿難為行道。為不少色為身不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為色無有量為身。亦不作色為身。現在是阿難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計是身。己身身壞死令不復見身相像。不為是對如是如是是為無有是。齊是阿難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墮身計。如是阿難齊是或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不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為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現是阿難為行道。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己身壞死令不復見身相像。不為是對如是如是是為無有是。齊是阿難為行道。不為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如是阿難齊是為行道。不為不色少令不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行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墮計是身。現是阿難為行道。不為不色阿難為身。亦有二受行從得解

有色為令從是有。若干身若干思想。辟或人或天。是為第一識止處

有色為令從是。一身若干思想。辟天名為梵天。長壽本在處。是為第二識止處

有色為令從是。一身若干思想。辟是天名為明聲。是為第三識止處

有色為令從是。一身一像思亦一。辟天名為遍淨。是為第四識止處

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色想度多想滅為無有量空空慧受意止。辟天名為空慧行。是名第五識止處

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空行竟過無有量識從慧受意止。辟天為識慧。是名為第六識止處

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識慧過度無有量不用從是慧意受止。辟天名為不用從受慧。是為第七識止處

何等為阿難亦有二受行從得解。有從色因緣行道。令不更思想。辟天名為不思想。是為一受行從得解。有從不色因緣行道。一切從不用得度為受不思想亦有思想受行止。辟天名為不思想亦有思想。是為二受行從得解。彼阿難所第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若干身若干思想。辟名為人亦一處。若阿難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知是識亦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是從得出要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往處。阿難言不。彼阿難第二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若干身一想。辟天名為梵身。長壽本第一在處。若阿難行道。是識止處以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是從得出要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三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一身若干想。辟天名為明。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是從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四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一像一身思想。辟天名為遍淨。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行為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五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色得度地想已沒無有量空空慧行受止。辟天名為空慧。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六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空慧度識無有量受慧行止。辟天名為識慧。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七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識慧度無有量不用已捨受慧行。辟天名為不用受慧行。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一受行從得解。有從色因緣行道。無有想亦不受。辟天名不思。若阿難為行道。已知是從受。亦知從受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二受行從得解。有從不色因緣行道。一切不用從慧得度過無有思想亦未離思想為受行止。辟天名為無有思想解。若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已知。為是解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若阿難為行道。如是知。如是見。說為不知不見。若有是結使。是時應說為常。是時應說非常。是時應說世間有本。是時應說世間無有本。是時應說得道以死復生。是時應說得道不得死。為有無有。度世死從是結使。是時阿難為行道。是七識止處二受行從得解。如是如有從諦慧見從是意已解已得解脫。是名為阿難為行道無所著從慧得解脫。亦有阿難八解脫處。何等為八色。觀色。是為第一解脫處。內觀色不想外觀色。是為第二解脫處。觀三十六物淨身受觀行止。是為第三解脫處一切。從色想已度。滅地想。若干想不念無有量空慧已受竟。辟天名為空慧是名為第四解脫處。一切從空慧已度無有量識慧受竟。辟天名為識慧。是名為第五解脫處。一切從識慧得度無所有不用受慧竟行。辟天名為不用無所用慧行。是為第六解脫處。一切從不用慧得度無有思想亦不無有思想竟受止。辟天名為思想。是名為第七解脫處。一切從無有思想竟得度滅思想亦覺盡身已更竟受止。是為第八解脫處。若已阿難行道。七識止處二受行。從得解脫。亦是八解脫處。是如有是慧已。更見從是竟我卻不用。已得解脫。如是本福已身更竟止。是名阿難行道無所著從兩行得解脫。佛說如是阿難受行
偶看,看鸟这篇文章不晕滴,就是佛列.偶是头晕眼花,四肢发麻滴.
在时光的长河里穿梭,孤独,却坚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743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046
发表于 2007-2-9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本欲生经"的后汉译本

勉强读完过一次 再也不愿意读第二次了

 

"烟”是烟燃烧生命的舞蹈,只因你给过她火的温度,“灰”是烟悄然落下的眼泪,在你逐渐冷却的温度下散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92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309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13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看,看鸟这篇文章不晕滴,就是佛列.偶是头晕眼花,四肢发麻滴.

被窝又改行了啊!
[move][/mo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93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393
发表于 2007-2-13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被窝你....你开始听佛曲了....
等到风景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主题

9863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8743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13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是喜玛拉雅王子中的插曲,

应该是插曲像这首梵音:)

改编了成为人间的梵音了:)

下雨了 树绿了 起舞了 花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107

回帖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073
发表于 2007-2-14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听!

玩  大家一起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638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443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14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俺喜欢!
万水千山总是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3057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63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2-15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03

回帖

366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663
发表于 2007-3-7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比凡人上的大学知识道理高的多多啦~~

     极限超越也包括人的精神境界和超升~~

image/http://www.5zls.org/UpFile/UpAttachment/2009-6/200968153959.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635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27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3-7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熟悉的佛音,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1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60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3-11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被窝在东楚的帖子里发的那首般若心经~
身无所倚,心无所系。随风起而附尘落。
纵幻千花若梦,实度无定光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01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515
发表于 2007-3-12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聆听!

洗心!

读经听配乐-------好!

游走于天地间,感受简单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7

回帖

62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213
发表于 2007-3-19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听这种音乐,但经文一个字也不想看。

喜欢热闹也爱独处,尊循快乐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2855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3004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3-19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夜聆听一哈这样的曲子有一种特别的意境!
生活着并快乐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1

回帖

586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3
发表于 2007-4-18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听,踩了。

看不懂经文,情愿不懂。

如沐春风地生活~ 只要笑一笑~~没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3 04:33 , Processed in 0.0718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