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懂得多少道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用已经懂得的道理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是人们经常告诫自己的话,当局者迷,是因为不容易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太近了,无法全面客观,分析问题难免主观武断。 亲身经历过,才能感触真切!才能积累经验,没经历过的人没资格发言。 这句话好像跟前面有点矛盾。到底是听旁观者的呢,还是亲身经历过的人说的有道理?怎样判断用哪种道理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呢? 口若悬河--能言善辩,雷厉风行--鲁莽武断,很多成语或者经常听到的话都是矛盾的,只有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以及结果面前,它们才是成立的。 这些我们都懂,但是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尤其是遇到棘手的问题,是否往往认为自己懂得的道理还是不够呢? 永远会觉得自己懂得不够多,永远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灵活应用自己所知道的道理经过分析考虑之后,用已经懂得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有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劝告人的时候,都知道劝。轮到自己的时候往往头脑发热,不能冷静沉着。其实大家现在都不缺少道理,缺少的是如何应用道理来解决问题的经验! 如果没有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学会的道理也会格式化,理论化,没有实践的结合会误导人的思想。 看一本好书,书上的道理讲得很好,如果你认为有道理,几次下来,这个道理就会被你接受,成为自己的道理和处事原则。 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就会用这个道理的方式和方法来处理。其实这个道理也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两件事经完全相同,用同样的道理不知道调整和变通的去处理难免主观,难免出现错误。这样书上讲得道理就会误导人,读书的作用就停留于表面了,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说人懂得多少道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灵活应用已经懂得的道理,增加用道理解决为题的经验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