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属于这个城市的吗?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钢筋水泥的森林、污浊的空气、拥挤的人流、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职场的竞争、互相倾轧等,我们差不多生活在不安定中,但是,许多人还是义无返顾地加入了进来。城市确实有太多的吸引,方便的交通和购物、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幽雅的办公环境、方便的学习机会、还有各种时尚的诱惑等,高质量的生活无时不刻都在向人们抛着绣球。人们最终选择的居所还是在城市。 现在有一帮人,在休息时间不是去喝茶,不是去娱乐,而是选择了户外,选择了返朴归真,让心灵在大自然中徜徉。 我们本来就来自自然,我们本来就是自然的子民。可以这么说,城市给我们方便,而自然给我们轻松与健康。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户外中来。五天的工作,每天就是点与点之间的往来,单调重复的事情,让再有耐性的人都打磨得没有了脾气,于是我们需要让新鲜的事物近来,让我们的感觉触动,让灵魂律动,让视野开阔。 记得每次到户外,那种心情和振奋是无法比拟的。准备装备、购买食品等,一点一滴都象去打仗一样认真,惟恐遗漏了什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总能给我带来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快乐,身心得到了放松,友情在自然中延伸。这在平时互相戒备的环境中是得不到的。我们拼命工作,休息时尽量去户外放松,于是,这便成了生活的基本框架。曾经因为单位工作紧张忙碌都没有放公价,心中对户外的渴望格外膨胀了起来,于是利用长假到川藏游历了一番,那次得到的感受比生命历程加起来的感受还要多。于是,更加坚定地去户外了。 城市应该是自己的城市,毕竟她给了我们许多生活的便利是实现梦想的战场,而户外是舒缓我们身心的润滑剂。我们需要给我们生活保障的工作,我们也需要能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户外,二者并不矛盾。当然,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不同,有的人也能从电影、音乐、书籍等中得到放松和愉悦,而我还是钟情于户外,在户外也可以听歌、看书什么的,而自然带给我的震撼、还有途中认识的淳朴朋友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生活着,工作着,户外着,这就是生存的状态。 城市要靠大家的努力才能建设得越来越好,户外的大环境也要靠大家来维护。尽管现在户外整个状态比较低靡,我想这是暂时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随着户外不安全事件的增多,一些涉及法律的例子自然也多了起来,有些极大的削弱了业余组织者的积极性。群龙无首岂能有戏?于是,有组织的活动渐渐少了。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说我们将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偶遇”。 谁也保证不了户外每次都百分百安全。现在大家都在观望着。毕竟政府并没有对户外做出界定,她基本上是一个比较散的活动。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许多的吸引力。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想规范化是户外比较光明的出路。 呵呵,说了这么多,就是一句话,不管城市怎么样,你在这里生活,你就得接受她;如果你喜欢户外,就坚持下去。 [此帖子已被 离离原上草 在 2007-9-21 15:39:3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