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60|回复: 29

寻“龙”记——鹤峰之旅

[复制链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发表于 2007-6-3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鹤峰的同行临风和当地一帮“臭”味相投的朋友组织了一个叫“山高水长”的户外俱乐部,五一期间计划去境内一座尚未被开发的山——五龙山作一番探索挖掘。受他蛊惑,我和天涯及风凌一同前往欲寻究竟。

    我对鹤峰不太熟,晓得在恩施。虽去年游过一次恩施,但只领略到沐抚大峡谷的雄奇壮丽,见识过腾龙洞的阔“嘴”大“肚”,又“受困”于大水井的雷雨滂沱,而对同属恩施所辖的鹤峰,我所掌握的有限资讯仅是从临风的《屏山纪行》一文中得到以及临行前他又通过QQ零星的介绍。我姑且如此,所以一些了解我有出游习惯的朋友问我五一的去向,当我回答说去鹤峰,令他(她)们在茫然中问:“鹤峰在哪里?”时,我并不惊讶,只又答曰:“恩施。”

    四月三十号一早,我们从武汉驱车将近三个小时后从宜昌的东山下了高速,宜昌同行哈鲁先嘱咐她朋友小江给我们带路,而她正从宜都赶过来。在市区内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绿灯时,一声清亮干脆的叫喊:“鼠哥!”从我侧后方突然冲进左耳,令我一下子都没会过神,扭过头,惊诧化做了热乎,原来是哈鲁坐着出租车撵上了我们。对于哈鲁,除了天涯的一段描述——“她有着乌黑的头发,乌黑的眼珠还有乌黑的眉毛与睫毛,所以每次见到她,总会让人有种沉淀于生活的美好情怀突兀升起”——我亦无更好的文字来描绘她了。

    午餐是哈鲁和小江请我们品尝的当地特色小吃——“蹦蹦”火锅,吃罢过后我将车停放在哈鲁事先物色好的一个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内,辞别了哈鲁和小江,我们仨在长途客运站换乘了一辆专跑宜昌至鹤峰一线的富康车。五一即至,若不是临风头天跟司机联系,恐怕我们当天赶不上这趟车了。

    路况竟是不错,司机的驾驶更不赖,在高低盘旋的山路上犹如“疯狂老鼠”一般行云流水。纵是如此“疯狂”,快进鹤峰县城时,月亮就已越过了山头,正是阴历十四,路正弯,月将圆,星斗漫天。


    司机照临风的交待,把我们直接送到了金叶宾馆。宾馆门口,临风、黄三哥还有樵夫和王婧早就在等着了(我们仨同他们全是初次相见)。到了宵夜的摊上,聚到一块的人越来越多——王大哥、杨局长、于哥,还有两位没记清楚名字的女士,令人不得不怀疑江湖上是即将召开武林大会竞选盟主还是又要发生类似叶孤城与西门吹雪的生死大战。


    酒桌上,佳酿(极醇的苞谷酒)伴着佳肴(铁板烧烤),气氛极为热烈。临风又详细地介绍了这次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时间、行程和后勤补给的安排。董家河、五龙山和屏山是目标,重点是探五龙山,因为不光要把路摸熟,还要给主要景点拍照存档,为以后宣传做图片资料。他们竟然也都没上过五龙山,只有“发哥”去过,此时仍在加班,一号才能赶回来。临风考虑得非常周到,唯一令我有点不安的是:他们都没有帐篷、睡袋的装备,如何在山上过夜。但临风心细且又待人实在令我感到足够的踏实,还初步感受到他这帮朋友的热情,也对明天才加入的神秘佳宾——“发哥”添了几分钦佩。


                                         二


    作为“主菜”之前的开胃小碟,董家河绝对值得细细品味。


    一号的上午,少了昨晚的两位女士,多了杨局的老伴、王婧的小妹和另一对中年夫妻(田哥、唐姐),一行十四人用过早餐驱车来到董家河风景区。


    董家河在二、三十年前即浅又窄,只是从北边的象山里钻出来的小溪,有如扎着羊角辫蹦蹦跳跳的女童,后来上游修建了水库蓄水,下游又修建了拦水坝阻水,使得中间这一段的水位爬升,水面渐阔,形成近十米宽的小河,活泼的女童遂长大为温顺可人的少女。角色的改变引致的后果是植于两岸数十年的水杨柳树逐渐被淹没,有的只露出少许主干,却仍旧活着,年年生新叶,岁岁发新芽,自然而然生成了无须修剪雕琢的水中盆景。对付人的曲意,自然总有它自己的法子。


    穿过河上的风雨桥,半山坡上一棵粗大的香果树仿佛土地公公的化身,在微风中摇动着无数枝条欢迎着我们的到来。百年以上的树龄了,犹自生机盎然,丝毫看不出要退休的颓势。


    沿着河边的水泥小道信步而行,阳光散发出即将进入初夏的味道。一畦一畦的农田从不远的山脚下铺延到河边,已有农人在俯身劳作。黄色、白色的野花星星点点,希望赶在荼蘼花开之前吐尽芬芳。倘若没有两岸不远处的峰峦起伏,我以为我是回到了幼时外婆家屋外的田野。时有和风抚过,光滑如缎的水面便似愁思凝结的少女皱起了眉头,水中的树桩却象年事已高的僧人入定一般不为所动,但新生的细枝嫩叶随风轻轻颤动终究泄露了他绝非铁石心肠的秘密。有些老树因为地势较高只被淹没了足跟,天涯鼓足勇气攀上其中一棵为众人做模特,女性的妩媚贴上了老树的沧桑,怎不教人相机频举?


    山影映于水,水色碧如玉。董家河风光旖旎如是。

(以上为三盲鼠所作)

 

[此帖子已被 三盲鼠 在 2007-6-9 21:24:30 编辑过]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3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鹤峰的早点和董家河风光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5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895
发表于 2007-6-3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以下为天涯所作)

五龙山真的有“龙”——小“龙”,即蛇,当地俗称猪儿蛇,学名尖吻蝮蛇,又叫五步蛇,剧毒,被咬过后走不出五步。但五龙山这个名字并非由此而来。去年八月,中科院地质所的教授曾到此地做过几天踏勘,评判当地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至今,旅游开发事业还处于酝酿阶段,五龙山的声名尚未雀起,从宜昌载我们来的鹤峰司机都没听说过,可见此地是相当的原生态了。当然一听到开发,总教人心有惶惶。
1
2007年5月1日下午6点,我们一行12人(临风、发哥、黄三哥、樵夫、王婧、王大哥、于哥、田哥、唐姐加上我、风凌和三盲鼠三人)从鹤峰县城容美镇出发,开始了我们的“寻龙之旅”。
五龙山位于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潼泉管理区嵋坪村境内,距县城约四十公里。沿209省道,在五里乡分路沿南渡江继续前行。此刻夜幕渐浓,我们前后分乘的两辆微型面包车进入一条狭窄颠簸的山路,驰向崇山峻岭的深处。据介绍,在建的江坪河大型水电工程竣工后,这条土山路将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盘旋在高出此路一百米以上山间的新公路,五龙山的开发也必将随着这条崭新的穿山公路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此时苍穹静谧,夜色俊朗。皎洁的月亮躲藏在山与密林背后,等到车转过弯来,又落落大方的挂在洁净的蓝色夜空上。随着山路起伏,那些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暮色山脉,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象一幅变幻莫测的水墨画,从最近的浅黛色,到最远的深暮色,一丛一丛,层出不穷的铺展延伸,或是蔓延层叠。
约三个小时之后,抵达潼泉乡嵋坪村。我们的到来,打破了洁净月光下村庄的宁静。村长以及其他一些村干部,还有一些闻讯而来的挚朴村民迎上来,一路颠簸劳顿消失尽贻。村长朴实的欢迎辞,甘醇的包谷酒还有丰盛的农家菜,让我们感觉依然沐浴在坦荡的月光中。

2
5月2日清晨,庞大的15人队伍终于在九点左右浩浩荡荡踏上进山的路。队伍由村主任领队、老书记垫后,沿着崎岖的山路,形成一条蜿延的长龙。
村主任和老书记等三人组成向导队,不仅负责为我们领路探路、安全保障等工作,而且背负着全队的干粮、饮用水、蜡烛、柴油及其他一些日用品。他们背着的竹蒌没有背负系统,却比我们更轻松自如;他们穿的不是昂贵的登山鞋,却比我们更敏捷迅速。以至于回家很久之后,我都依然还在思索着是不是我们追求了太多形式上的东西,而埋没了户外的真正乐趣与意义。当他们身负着比我们背包重得多的东西引领着我们翻山跃岭的时候,我们由先前刚出发时的感激慢慢变成由衷的敬慕。
出发时的金色阳光已经让簿雾尽数褪祛,照耀在曲折的山路及带着露水的植物上,天空湛蓝,白云优缓。在一个转弯的垭口,我们远远地目睹到五龙山的概貌——几座崛地而起的秀美山峰,它们披着茂密的植被,挺拔在崇山峻岭之间,阳光从它们的背后升起,使得两侧及顶峰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越发显现那迷人的妙曼身姿。其中五龙山主峰在偏右的方向,比起其他山峰略显庞大稳固。另两座更似巨型石柱,笔直伸向天空,似乎要插入苍穹。据说类似的四座山峰紧紧围绕在主峰周围,与主峰一起形似五条巨龙,构成了独特的天然景观,因此而得名“五龙山”。
三角架撑满了路口,逆光下的五龙山,正缓缓揭去它的面纱,似乎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

3
大约半小时之后,我们拐上山间人烟罕至的小路上下穿行。时而走在灿烂的阳光里,时而又翻过山坡,走在背阳处。密林里植被丰富,小道上积满了落叶,柔软而且蓬松。露水在背阳的那一面刚刚饱满,带着晨间潮湿的气息,不一会儿就打湿了我们的裤角与鞋子。
十五人的队伍浩大而且充满生机。蜿延的长龙常常会出现首尾对歌,那些被大伙即兴更改的歌词,总是让笑声洋溢。我更是惊叹于他们人人都赋有一副好噪子,唱出来的每一句旋律,都是那样响亮耐听,似乎山里人更懂得自然之声的美。
五龙山四壁陡峭,上山的路仅有这唯一一条。这条路从群山里绕道而出,时而上到山腰,时而又下到谷底。傍山的道路,有时狭窄得只容下一只脚的宽度,让人提心吊胆。虽然有密林掩盖一侧悬崖峭壁,但伫足而望,便令人生畏。
接近午时,我们连接着穿过几个谷顶之后,终于到达五龙山主峰的山腰——一处凹进石壁下的小小平台。此时极目远眺,密林丰茂,山脉起伏。植被全都是自然原始之态,或根藤蹯蔓,或杂草竞生,亦或多种茎蔓相依而生。那些苍翠的绿色,在灿烂阳光下略失层次,露水在蔓叶之中闪烁着灼目的光芒。这郁郁莽莽的绿,使整个心身都清新得象是新生,不带半分污秽与沉重,好象张开双臂,就可以自由飞翔。

[此帖子已被 三盲鼠 在 2007-6-9 21:23:11 编辑过]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发前的合影和五龙山风光

[此帖子已被 三盲鼠 在 2007-6-9 20:52:08 编辑过]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往前的路,更加曲折与神秘。密林重重叠叠阻碍了去路,阳光也仅仅只能在身上或者树叶与道路上坠下小小斑驳的光点。从泥土里上升的凉气开始让我们更想念阳光环照的味道。
丛林里静悄悄的,除了我们杂乱的脚步声与喘息声。也看不到鸟或是其他动物,只是在某个拐弯或某处角落突然出现兽类的粪便。偶尔路边出现不知年龄的粗大树木,由于常年不见阳光的原因,使得树干上长满了青苔,爬满了细密的茎藤。落叶堆积的路面底下,有因湿润而长满了苔藓的石头,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防止滑倒。
道路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若不是有领队,我们一定会疑惑这条路到底有没有前方。某个转弯过后,突然又出现一小块平地,当空立着一块大石,细看之后大家异口同声:真象一只机灵的猴!更让人觉得奇异的是石猴上方凸起的石壁上,有许多突兀伸出壁岩的条状岩石。其中四根竟然就象是四只不同类别的兽脚,它们或瘦长尖锐,或浑圆凶猛……
壁岩的下方,有一方不起眼的小水井,显然是经过人为的加工,砌成方方正正的水泥小池,每边约长一尺半,面积不到一平米。小井前方,有一股清流从地面岩石里泌出来,形成源源不断的细流,补充着小井的水量。当小井水满之后,便从另一个方向漫溢出来,润湿了小井周边的泥土与沙石地。小井里的水,清澈见底,平静如镜。掬上一把,清凉可人。据说此井常年被甘泉溢满,永不曾枯竭过。
我们痛快的畅饮这甘甜的泉水,还痛快的洗了把脸。十五个人一喝一洗之后,小水井水位已经不到一半了。这眼珍贵的泉水,供给了我们此后在山顶的晚餐、夜宿以及第二天的早餐。
在我们继续上路后,那甘洌的小井又以不可感知的速度,缓缓恢复着水位。
5
五龙山真正的险峻是从离开泉井之后。第一道险关几乎是垂直的道路,几块大小厚度不一的古老青石更增添了险情。这些青石因为常年不见阳光,经常被山谷升腾的雾气所笼罩,因此湿滑而且圆润得失去了棱角。登山鞋在这个时候,完全成为一种负担。厚硬的鞋底,增加了滑倒的机率。而鹤峰当地朋友的解放鞋,却更显得安全可靠。我们手脚并用,相互搀扶。当前面一个人向上攀爬一步,便回过头来,紧紧握住下一人的手,用力拉他起来。然后又回过头去再向上攀登……这样一步又一步,使得这道让人生畏的险梯在短时间内被我们甩在了身后。
刚一走完这段路,前方赫然出现一位双手合十的老人。他的凌乱而且缺少滋润的头发被一条红布挽在头顶,耳边带着白发的缤发垂在脸的两边。虽然面容苍老,但却目光矍铄。着一身略显破旧的黑色道袍,腰上系着宽大的腰带。小腿上缠着黑布绑腿,着一双V口布鞋。
一见到我们,他的脸上浮现出真诚的微笑。我无法说清楚那种笑容,那里面包含着太多复杂的情绪,有些我能够看到能够说明,还有一些我至今也无法道明的情怀。那里面,不仅有感激、惊喜,还有谦卑、内敛,更有自信与希望。这些或者相互矛盾的词语,更能准确的表达出我初见时那种惊鄂的心情。
他就是独守五龙山顶道观十六年的赵道长。
赵道长说他只是听到我们在山腰的声音,所以来接我们。我肩上沉重的背包,被他不由分说的背在自己的肩上。在经过第一段险情之后,我们一起坐在一处向阳的坡面休息。阳光从树隙照耀在我们身上,我们象久未见阳光的野草,拼命呼吸阳光的味道。

6
很快,我们又到达第二段险情处。这一段也是由古老的青石搭成的台阶,与前一段相同的是它的坡度也几乎处于垂直状态,不同的是因为在向阳面,石头是干燥的呈白灰色,所以并不用担心滑倒。这些石头仍然毫无规律,大小与厚度的不同也增加了我们攀爬的难度。同时,正因为是向阳处,所以土壤并不紧密,有些石头甚至摇摇欲坠,让人没有安全感。
我因为没有了背包,骤然轻松。风凌的背包也在这之前转移到其他同伴的肩上。但是,对于从未走过如此陡峭危险山路的我们来说,这一段仍然需要我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而对于来自鹤峰的同伴,或是领队来说,依然不足以为惧。他们在每踏实一个脚步后,便回头拉我们一把。等到我们踩实了脚,他们再向上一步或者两步。队伍十分缓慢,但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更加团结紧密。
石梯结束的空隙,我们不禁面露胜利的喜悦。可是,我们很快就遇到了第三个也是最后的一段险道。
一副木梯架在我们面前,大约近十米高度,左侧是岩壁右侧是山谷。木梯的高度就足以让人脚底发软,更让人毫无安全感的是这架木梯因为使用年代久远,不仅木梯两脚慢慢潮湿腐烂,而且一些横木条也危在旦夕,象是随时都会断裂。加之木梯上端并未靠牢,使梯身踩上去便有些晃荡。这些都加重了我内心的畏惧,甚至在某个时间内都已经想到要不要再继续上到山顶。
木梯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只能等第一个人爬上去之后第二个人才能再上梯子。我故意将自己排在前面,来减少惧怕的时间。看着前面的三盲鼠背着硕大的背包,稳步爬上去之后,我安定了许多。至少我确相,没有背任何装备的我,绝对不会让木梯散落。
天涯,手要抓紧……
脚踩实了再松手……
天涯,慢慢上,不要害怕……
身体尽量贴近梯子……
……
在我踏上木梯第一步的那刻,我突然一点也不恐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勇气,不再退缩胆怯,也不再怨天尤人。我知道,我笼罩着已经上去的人,和下面所有人的温暖目光。我不用去看,便感知详尽。
我终于抵达,三盲鼠温暖的手将我一把从木梯上拉到结实的泥土上。我自上而下的欣赏这架云中的木梯,它是到达山顶的唯一选择,也正是这种唯一,使我没有退路反倒增强了我的信心。没有选择的选择,总是比有选择的选择更为坚定。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4714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861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6-9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盲鼠:

鹤峰的早点和董家河风光

 

            这里的水真漂亮!

【东坡在世,我愿追随其后。恨没有早生88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0

回帖

36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18
发表于 2007-6-11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胜似九寨沟……………………………………
一只喜欢晒太阳的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乘风、村姑、老跑赏图~~~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4056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000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6-13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帮老人突然冒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4056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000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6-13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认识这位楼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1万

回帖

3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53795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6-13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爱的日子阳光灿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杈子:
有没有人认识这位楼主啊???

这里我见过面的人很少,认识的就更只有两三个。

谢谢你,还有丝丝小雨看这个帖子。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爬上木梯后大约二三十米,前方出现一条岩石夹隙间的过道,两旁黑色的层岩上布满奇特的水波纹,从下端渐渐扩大、蔓延至约一人高的石壁顶端。过道的尽头,稀疏的树木枝叶之中,出现了道观飞檐的一角。我们止不住心中难以言表的喜悦,鹊跃欢呼。此时,下午一点,我们在山中行走了将近四个小时。
走过狭窄的通道,整个观宇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此之前,我以为它是可以看得见的遗址,以及经过修复后的模样,此时才知道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观宇由碎石片搭砌成封闭的围墙,石条做的门框被镶嵌在正中间,有三阶石阶,左右两侧各有一尊石礅,依稀可以看到久远的雕花。石门由六块长条石堆搭而成,门槛略高,左右各一块高约两米的条石,上面书写着“历岁月而不古,偕春秋以常青”的隐约字迹,字体遒劲有力,收展自如,给人一种深刻的感召力与领悟力。门框上方有两块圆角对称石,再加一块横形略长的青石,正中间有一只动物的石雕,估计应是道教里特定的吉祥动物,修建的人估计祈求它会给这一方道观带来繁盛香火,以便生生不息传承道观文化精髓。可惜它没有想到,而今面目已非的狰狞,已经不能再完整彰显当初的威武雄壮,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苍桑感。
进门便是一组全木制结构的房屋,共七间,呈三面合院形态。左边三间一间闲置,另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卧室;右边三间全部闲置。这些简单陋的木制房屋,仅仅只用木架搭建出框架,面临外围的一面没有墙壁,却又与片石堆砌的围墙约三十厘米的空隙。所有的房间都没有抹平地面,露出被踏得严实的凹凸不平的泥土。天花板是粗大的横梁,屋顶盖着青瓦。赵道长的卧室简陋而且凌乱,那些破旧的被褥与衣物,破烂且简单的生活用品,都在诉说着这种生活的举步维艰。
在院子的中间,有一方块石铺砌的天井。天井略低于地面,那些块石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楚石上的字迹,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字迹。在天井正中,有一鼎巨大的香炉。为整石雕刻而成,残破不堪的承载着岁月的洗礼。在香炉与天井的前方,是朝圣大殿,只由四根木柱支撑,加上横梁,盖上青瓦。殿堂中间的贡桌上供奉着一尊木制菩萨,已经面目不清,为了掩示残缺的一部分,道长为他披了一块红披风,在苍桑之中透露出不屈的坚定。供桌上还摆放着一对蜡烛和一个小香盒,几柱香在上面淡淡袅绕。地上放两个手工制成的蒲团,又脏又旧,已经看不清楚颜色。

8
稍稍巡视一遭后,王大哥、发哥及樵夫等人从背包里掏出吊床。这无疑是我所见到的最腐败的登山行动。四张花花绿绿的吊床,很快就分别挂在了道观门前的树上。
风从四面升起,落叶到处打着转纷至沓来,偏西的太阳开始渐渐收敛起它锋利的光芒。晴好天空淡淡蓝色,印衬着洁白的云朵,下面是一道连着一道不尽山脉。群山温缓的线条与五龙山四周绝壁形成巨大差异。相同的是丰厚的植物将山的坚硬掩饰了,露出秀朗的面容。在近处,以其余“四龙”为主的群峰拔地而起,形成类似张家界风景的独特峰林景色。顺着道观的正前方望过去,便是令我们称赞不绝的观音岩。观音岩左右略宽,簿壁难登,在面对我们的一侧形成天然凹进的石壁,寸草不生,露出原本的黄色或白色岩层,呈现出“山”字形状,象是端庄典雅的观音双手合十坐在莲花台上,形成观音坐莲的天然奇特景观。在观音莲与五龙山之间,有一条幽深的峡谷,谷底有溪浪激荡。
在赵道长的带领下,我们在山顶转了一圈。山顶四面都是悬崖峭壁,沟壑深渊,站在峭壁边竟觉足底生风,不敢下望。整个山顶,不足一千平米,除却道观门口一块平整的土地外,另外三面都是密林。为了见到最美的风景,拍到最好的照片,我们不得不挥刀砍去一些崖边的杂枝。
夕阳从道观的右边缓缓落下去。最后的余辉静静地笼罩着山顶,笼罩着道观。大地被披上紫霞,和风吹乱门前繁盛的月季,玫红花瓣落了一地。赵道长点燃蜡烛,点燃三柱香,虔诚奉拜。对于我们的到来,他显得象个孩子一般的高兴与感动。于是,一边叩首竟然一边流下泪来。我又想起我们刚到达道观的时候,他为我们卸下行李,招呼我们休息,然后坐在石台阶上,对老书记说:今天的这般景象,是对我独守五龙山顶十六年来最好的回报。
我不禁有泪微湿,象道长那样感恩的生活,我们已经很久不会。

9
据文字记载,早在明朝时期,四川峨嵋山道人范一真云游至此,看到此处原始林木幽深,群山环绕,疑似登入天庭,遂带领寺院禅师彭芝柏、文公道人鲁合庭以及众多弟子,在此山选址并修建了寺院与庙宇,用于传承华夏佛教文化,以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当时规模宏大,近二十间房屋,七八十尊木雕菩萨,终日香气缭绕,钟声悠长,盛世传诵。信徒从四面八方上山朝圣,一时间踏出一条宽阔的上山之路,可见其时香火旺盛的景观。
可惜在文革期间,不幸遭受破“四旧”的风潮,整个道观被毁于一旦,巨钟被砸,几十尊或大或小的木雕菩萨不是被扔向山崖下,就是被大火焚烧成尘,用于做道事的十余个铜盆也被席卷一空。老书记说起那段往事时,仍然眉目深锁,扼腕长叹。
一九九一年,赵道长从峨眉山谢师下山云游,四处拜学讲经。他顺着山脉一路向东,几个月之后,便登上了五龙山顶。在山顶上,他看到毁于一旦的道观残迹,不禁自感苍凉凄苦。在山顶停留一晚后,打算于第二天早上下山继续云游四海。可是就在那个晚上,改变了他的一生。偶然中他在一处壁边隐秘的山洞里,发现一本手抄经书。经书由牛皮纸严密封包,虽然内页发黄,但却仍然保存完整。俊俏优美的毛笔小楷整齐抄录着经书,尾页还有手抄人的印章。赵道长于是潜心研读,一边读一边颔首领悟,如此几日,竟舍不得再离去。再加上五龙山独特自然风光,与上上风水,于是决定独自留下来,重建道观,重振香火。
十六个年头过去了。赵道长由那个壮志凌云的三十四岁年轻人,渐渐成为一个五十岁的面目苍桑老者。而满目苍桑的五龙山,从凋敝凄凉,渐渐变成如今的初具形态。虽然十六年的岁月太漫长,但是赵道长不仅一人独守山顶,甘守寂寞,而且在没有任何香火来源的情况下,仅靠一已之力重新修建起这座史上独一无二的个人“庙宇”。但三十年前的文革浩劫,象巨大的毒物不停腐蚀着老百姓对宗教文化的亲近之心,五龙山的道路无人再走,渐渐荒野蔓生,天险再阻。
当我问他靠什么生活的时候,赵道长淡定的笑容嗖然消失。我看到了垂老的苍凉感,看到不属于五十岁的生命沉痛感。他说:我还能靠什么来生活呢。只能是上山采药,然后下山为人医治。有时采了一个月的药,为人看好了病,也不会开口要求钱物,往往收回来的钱,还不够采药的时间里上给菩萨的香与烛火。我再问:那么您平日里吃什么呢?道长含泪无语。半响,他说:我每天吃两个馒头,这样也够了,无需太多,我对生活并无追求的。
我还没有继续再问。他径自而语:我独守山顶十六年,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恢复当日里的盛繁景象,若是有朝一日我可以看到,便死而无憾了。我又问他:您有想过要收一个弟子,来延续香火吗?他摇头:不是我不想,是没有人愿意上山空守寂寞。我再问:那么有一天,您生病了,或者是老得走不动了,怎么办呢?泪水再次弥漫到他浑浊的眼睛里: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便爬到崖边,纵身消失在山谷……
我无法再继续,那个时候,他坐在火边正在为我们烧饮用开水。火光照耀在他的脸上,印红额头,更使得那眼内的泪水,闪烁着红色的光芒。我鼻子酸酸的,不知不觉泪水也流了下来。我从来都不曾想过,还会有这样一种生活,它坚强却又脆弱,明丽却又隐晦,期待却又绝望……它象是那即将升起的白色月光,静静的注视岁月的流转。

[此帖子已被 三盲鼠 在 2007-6-14 20:54:55 编辑过]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哥、李书记与道长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观景象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073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6-16 0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PP,不错的文字,不错的地方,自己怎么没找到这个地方,晕
喜欢这种格调,简单的背景,湿漉漉的山林,古旧的门扇,真实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9 12:43 , Processed in 0.0620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