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二:一群爱玩、爱山、爱大自然的驴友 现在已经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夏季了,一般人都不愿意外出走动,而愿意呆在单位或家里的空调房里,享受空调带来的阵阵清凉。武汉纵山族的驴友也从九峰、江夏等地高强度的自虐游渐渐改为磨山低强度的清凉游。趁着现在只有30多度还不到40度的高温,周游提议到大冶的大泉沟和黄屏山生态保护区去转一转,几个爱玩、爱山、爱大自然的驴友一拍即合,于是周游精心准备了两个月的线路在6月9日、10日的周六和周日开始付诸实践了。 老天爷似乎特别眷顾这一群爱玩、爱山、爱大自然的驴友,一周来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天气,到周末、周日这两天烟熄火熄了,太阳躲进了云层里,周末出现了夏季里难得的30度以下的多云天气,周日还下起了丝丝小雨,这对于外出旅游、纵山的我们来说,是最好、最适宜的天气。为了这次行程,格桑阿娃推掉了弟弟孩子高考后而举行的家庭庆祝会,知足常乐推掉了和爱人、孩子一起到木兰湖游玩的机会,我则推迟了和爱人一起到武当山的行程。周游和水无香不惧炎热,毫不犹豫地发起和参加了这次活动。如果我们五人中有谁因家庭有事而犹豫,因担心天气炎热、害怕中暑而退缩,那么都会错过这次精彩的行程。 在离武汉这样近的地方,在工业城市大冶,却有大泉沟、黄屏山这样两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溪水潺潺、沟壑纵横、峰峦叠嶂、繁花似锦风光旖旎、景色宜人、遗世独立、原生态的世外桃源,是我们身居都市的城里人的一大幸运和福气!我们去的五个人都异口同声地说,不虚此行。 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扰,离开权利的纷争,世俗的欲望,离开钢筋水泥的都市,离开噪音、汽车尾气的污染,到山林和田野的大自然中,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吹吹清爽的山风,与鲜花一起微笑,和小溪一起欢唱,我们是一群爱玩、爱山、爱大自然的驴友。 游记三:大冶印象 走进大冶,尘土飞扬,可能是大冶铁、铜等有色金属矿藏丰富、运载矿产的货车而扬起的灰尘吧,当地人将大冶称为是一座光灰的城市。 一般人都知道大冶有一个小雷山,那里的石棺、石狮很有名,小雷山有千形百状、栩栩如生的石头。但会玩的驴友一般都不到小雷山这样人工的景点去玩,而是到大泉沟和黄屏山这样原生态的风景区去玩。 大冶的灵乡和陈贵镇是闻名全国的镇,这两个镇以前很旧,但发展很快。 据史料记载,大冶公元226年就有了开采活动,迄今已有1780年的历史。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大兴洋务,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1908年,近代民族资本家盛宣怀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组建了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1952年,国家重建大冶铁矿,成为全国十大铁矿之一,被誉为“武钢粮仓”,1958年9月15日,一代伟人毛泽东视察大冶铁矿,这里是毛主席生前视察过的唯一一座铁矿山。 大冶有个铜绿山古矿遗址,现在铜绿山古矿已经不能开矿了,因为铜绿山下陷了。 游记四:大冶金湖马叫地名的由来 金湖马叫这个地名很独特,这个地名的由来的确有一个典故。 据大冶一个叫石华做木材生意的老板说,当时一个名人在坑头这个地方砍头后,人的头掉下来,可是人的身子却没有倒下来。马从坑头这个地方跑了一站路,大叫一声,人的身子才倒下来,所以将这个地方取名为马叫。 游记五:大冶龙角山 从金湖马叫坐车到龙角山和黄屏山的行程中,一路上坑坑洼洼,路况极差,恨不得将人的五脏六肺都颠出来。由于连夜要赶往黄屏山半山腰住宿,这样第二天爬海拔840米的太婆山和游玩董家口水库时间才来得及,于是我们日夜兼程,夜晚乘车走山路。一路上我们心惊肉跳,担心司机方向盘多打一点车子坠下悬崖峭壁。还好,送我们上山的是一个当过兵有着几十年驾龄的40多岁的老司机,我们一路上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最后我们有惊无险。由此我们想到,在路上结伴同行,爬山坠崖摔死的情况很少,而更多出意外的情况则是在旅途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但那又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出门在外,一切都听天由命。所以许多驴友说:宁愿死在旅途,也不愿死在医院。如果怕死,坐在家里也可能飞来横祸。 龙角山有色金属矿是全国八大有色金属矿藏之一,从马叫到龙角山和黄屏山一路上坑坑洼洼,极差的路况,是被后八轮货车压坏的。后八轮货车一次可运70吨矿物,而一节火车皮只能运60吨矿物,可想而知后八轮货车对地面的损坏有多大。据为我们开车的宋世银(小名“国”,车号鄂 B 51675,手机13597701723)师傅说,他的车可以装载14吨矿物,龙角山下的矿产已经被挖空了,挖空的龙角山象个防空洞一样,可以容纳100万人。 龙角山由于岳飞曾经在此开矿而将白猪洞命名为岳飞洞,岳飞洞旁有个隧道,从岳飞洞往山下看,海拔有100多米。 游记六:黄石九寨沟——大泉沟 来到大泉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石灵屋水库。那一泓碧水,碧绿如镜,湖水静谧恬静。水库山清水秀,波光潋滟,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我看见成群结队的马儿、牛儿,有的怡然自得地静卧在如茵的绿草地上休息,有的则津津有味地吃着肥美的青草。这儿草肥水美,可以称是马儿、牛儿的天堂。大人和孩子耐不住高温的燥热,跳进水库游泳,体验一把清凉舒爽。 大泉沟鲜花盛开,繁花似锦,树木茂盛葱郁,浓荫蔽日。到处是奇花异卉,奇草异木,奇瓜异果,奇山异石,鸟语花香。只见大泉沟泉水叮咚,溪流潺潺,瀑布飞流。蝴蝶翩翩起舞,蜻蜓上下翻飞,蜜蜂在花丛中采摘花蜜,螃蟹在溪水的岩石间横行。满山遍野红得似火的芦苇随风摇摆,轻歌曼舞,婀娜多姿,令人震惊和陶醉。大片大片的芦苇不仅让我们惊叹它原始野趣的美,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而且它还是编织筐篓、捆扎扫帚的原材料。我们行走在青纱帐、芦苇丛中,徜徉在溪流瀑布间,在寂静如天籁般的大泉沟里,聆听泉水叮咚声、溪流潺潺声、瀑布飞流声、啁啾鸟语声、风吹林浪翻滚声,它们仿佛合成了一曲优美动听的天然交响乐,使人感叹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大泉沟山奇、水秀、泉美、洞幽,被成为“黄石九寨沟”。大泉沟尤以泉美闻名于世,泉流瀑布随处可见,层层叠叠,曲曲折折,形态各异,绰约多姿,风光秀美,风景旖旎,美不胜收。与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看不见风景,只看到人头,开发过度的景区相比,还未完全开发的大泉沟更象一个安静、清凉的世外桃源。 大泉沟有一个莲花庵,因唐太平公主曾驻足于此而得名,历史悠久。“泥鳅背”、“血水塘”、“男缺女缺”等景点的名称惟妙惟肖。据说,“男缺女缺”景点是因为山峰一凸一凹一凸一凹而得名。我最早知道”奈何桥“是四川重庆的鬼城丰都,建三峡大坝时将奈何桥淹没了,我知道歌曲《求佛》里有一个“奈何桥”,今天我知道大泉沟也有一个“奈何桥”。为什么在这样多的地方有奈何桥,在歌曲里也出现奈何桥,我想大概是说人生无常,有许多无可奈何之事,叫人们凡事豁达,不要较真吧。 大泉沟有大干洞、小干洞、岩鹰洞、狐仙洞、龙洞等溶洞,许多驴友到大泉沟来探洞,感到洞幽。 大泉沟奇峰突兀、山峦叠翠,山谷迤逦起伏,林海苍茫,林浪翻滚,山奇。在林场周边有几个成片成片的绝壁,适合开展越野、攀岩等活动。 大泉沟空气清新,溪水清澈甘冽,是个天然氧吧。在大泉沟,我们在夏天看到了春天才有的新鲜嫩绿的竹笋,看见许多竹子因为山体滑坡而倒地成为一个个弧形的拱桥,看见泉水从山岩的四个泉眼中汩汩流出,发现大泉沟既有丹霞地貌,又有花岗岩地貌,还有石灰岩地貌,很奇特的。 游记七:大泉沟边瓮姓人家百年老屋 从大泉沟出来,来到村庄,看见一排黑瓦黄墙,用砖头垒成,有一定年数的古老房屋。房屋墙壁上毛主席的画像和"永远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走毛主席路线"文革时期的标语口号虽然有些班驳模糊,但仍然依稀可见。经询问,这一排房屋的人家都姓瓮,他们从江西迁来,老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老屋前鸡鸭成群,紫红色的地雷花盛开,老人孩子在悠闲地乘凉,还跑来一只似鸭非鸭,似鹅非鹅,我叫不上名字的动物。 游记八:大冶高墙村小学和殷祖镇初级中学 从太婆尖下山到董家口水库的路途中,经过高墙村。高墙村有许多百年老围屋,有一所高墙小学。 高墙小学有6名教师,60名学生,开设一年级至六年级6个班,每班10名学生。每个教师负责1个年级学生的教学,教师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功课都要教授。从高墙村到董家口水库,我们坐上一辆能容纳8人的麻木,在麻木上我们碰到了在高墙小学教书的马老师和现在在殷祖镇初级中学上初一的三名可爱女生。马老师说他在小学从教了38年,现在每个月拿一千六、七百元钱的工资。将近40年的教龄拿这样的工资,在武汉市的中小学,也许算不了什么,可在大冶高墙村小学,我想他算是拿高薪的教师了。马老师戴着一幅眼镜,典型的教师形象,他送走并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无论是他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还是他为了生存,我为他终身从教的执着而感动。 在殷祖镇初级中学上初一的三名可爱女生说,她们学校是一所重点初中,学校有一千多名学生。在殷祖镇吃中饭时,我们看到了殷祖镇初级中学。三名女生住在高墙村,每天从大冶高墙村到殷祖镇要走一段坑坑洼洼、路况很差的路。她们每天坐着能容纳8人的麻木,经过那样远的路去上学,很不容易,也不安全,我为她们的生命安全捏着一把汗。她们却阳光灿烂、笑容可掬地说:“从高墙村到殷祖镇这条路马上就要修了。”与城里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或父母私家车接送上学,她们求学的路艰难困苦得多,但她们却是那样乐观。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各方面的条件都差很多,但他们的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却丝毫不比城里的孩子差。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娇生惯养,而是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农村孩子对城里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和我比父母,我和你们比明天。”令人震撼。 在殷祖镇初级中学上初一的三名可爱女生,问我们到哪里去玩了的?我说我们爬了太婆尖,准备到董家口水库去玩。她们说,太婆尖有一大片茶园,上太婆尖的路很陡,上山很累。太婆尖春天和秋天的景色更美,因为春天太婆尖上的桃花都开了,红艳艳的,秋天,太婆尖上的树叶都变红、变黄了,层林尽染。她们说高墙村山上就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库,但都没有董家口水库美,因为董家口水库重新修了的,变得更美了。 在殷祖镇初级中学上初一的三名可爱女生,你们热情纯朴、阳光灿烂、谈笑风生,对人彬彬有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你们健康、快乐、幸福、茁壮地成长!愿你们学业有成,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游记九:大冶高墙村董家祖宅 董家祖宅位于高墙村楼下湾28号,是大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建。 董家祖宅的祖先叫董兴堂,他自认为是汉朝儒家董仲舒的后代,所以祖宅上写着"儒风兴堂"四个大字。大字下面有麒麟、兔、凤凰、玉树等图案。 我们从外向里走,看见一幢写有“汉儒遗范”字样的古老房屋,房屋的门槛上有“如意”的图案。由于这是个大户人家,过去到这里来的人很多,门槛上“如意”的图案已经被磨得光滑并有些模糊了,由此可见这里曾经很热闹喧哗。由于日本人的破坏,门槛上“如意”的图案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图案已破损而不完整了。房屋里放了一个修缮一新的“如意”图案,阁楼上还放有祖先的棺材,房屋最前面是祖先的灵位。据说,将装有祖先的棺材放在家里,能保佑后代升官发财。 董家祖宅里的人说他们从江西武宁迁来,到如今已经有二十代了。现在院子里住了400多人,很多人出去打工了。我看见院子里只有一些老人、女人和孩子,现在董家祖宅年纪最大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我们为这些老人、女人和孩子拍照后就离开了。 游记十:大冶高墙村百年老围屋 来到高墙村,发现高墙村有许多百年老围屋。其中有一家挂着两个红灯笼,写有“政通人和”横幅的老围屋,比一般人家的老围屋显得更古老,更有整旧如旧的气势。 在老围屋旁边,却有一些豪华气派,装有太阳能热水器,颇现代化的房屋,甚至还有一些漂亮的别墅。新与旧、现代与古代、历史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置身其间,我们竟不知今夕何夕了。 游记十一:大冶董家口水库 湖北省的水库大同小异,大多建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库一般都有山有水,山清水秀,适合垂钓、游泳、泛舟等活动。 大冶董家口水库与一般水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处休闲、避暑的好场所,而且它还是会议、娱乐等腐败的好去处。 建在董家口水库旁的大冶税务局培训中心大楼如美国白宫一样豪华气派。 水库中的“望竹园”嫩竹泻翠,林荫蔽日,使人想起了《卧虎藏龙》中那片碧波浩淼的竹海,如梦如幻。吊桥旁垂柳依依,婀娜多姿,轻歌曼舞,随风摇摆。翠竹和垂柳组成的绿色世界,给人一种凉爽的绿色好心情。在绿色之中,成片成片红得似火的芦苇,在风中左右摇曳,美轮美奂。芦苇和翠竹、垂柳组成了一个红绿相间多彩的画面。翠竹、垂柳、芦苇似乎铆着劲地在比,谁更妖娆、谁更妩媚、谁更多情、谁更美丽。 董家口水库既有翠竹、垂柳等高大的乔木,又有红、黄、绿相间的齐腰深的灌木,还有摆成半圆形,色彩绚烂的低矮草木,甚至还有如盆景一般的树木。高、中、低不同层次、七彩斑斓、独特造型的花草树木,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使人感到董家口水库绿化、美化、风景如画。 游记十二:大冶黄坪山自然保护区 黄坪山雄踞黄石、大冶、阳新三个地区,是一处未开发的自然保护区。据黄坪山自然保护区办公室的肖洪波说,冬天黄坪山上雾凇、雪挂随处可见,现在武汉地质大学李江峰教授正在开发黄坪山,两年后黄坪山将对外开放。 黄坪山自然保护区办公室“山里人”的竹房子很有傣家风情。我们从黄坪山自然保护区办公室出发,经过一个圣诏寺,沿途看见到处是奇花异卉、奇瓜异果。浑身是刺、毛茸茸的野板栗向天耸立,红艳艳、绿油油的果子鲜艳、青翠欲滴,如巧克力一般大小形态的咖啡色果子惟妙惟肖。黄花菜不仅开出了黄色的花,而且还开出了红色的花。黄坪山上有丰富的植被,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和果实。 黄坪山寂静如天籁,整个山上只有我们五个人。我们想问到太婆尖去的路怎样走,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我们在黄坪山自然保护区办公室肖洪波画的线路图的指引下,经过一大片茶园,在上山的过程中走了几次错路,爬过很陡的一段山路,经过艰难的跋涉,在没有人带路的情况下,我们最终到达了太婆尖,见识了太婆尖那神秘而美丽的面容。 太婆尖海拔840米,(还有一说:太婆尖海拔980米),是黄石的最高峰。太婆尖上的云雾茶全国有名。一个三根铁棍支成的三角架巍然耸立在太婆尖山顶。太婆尖山峰逶迤连绵,竹木林海苍苍莽莽,苍松翠柏高峻挺拔,山涧潭溪清幽通经。我在想,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太婆尖呢?太婆尖的名字有什么来源典故吗?我对太婆尖的疑问和困惑,我想只有通过黄坪山自然保护区办公室的有关人员或地质大学的李江峰教授来释疑解惑了。 太婆尖茶场过去是个知青点,原先在茶场住的知青很多,盥洗室上签满了知青的姓名,由此可见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历革命再教育的痕迹和曾经的热闹与喧嚣。过去烧火做饭的灶台还在,可现在却人去楼空了,我只看见潘朝香一家人住在茶场,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叹。 [此帖子已被 青山清风 在 2007-7-4 16:00:5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