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制设计理论的鼻祖刚刚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机制设计理论是最近二十年微观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在实际经济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 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假设人们的行为是按照博弈论所刻画的方式,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那么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最接近那个社会目标。 亚当·斯密曾用“看不见的手”来比喻市场如何在理想状态下保证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但是现实情况经常是不理想的,例如竞争不是完全自由的,消费者没有获得全部的信息。此外,许多生意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个人或者利益集团在其他机构的安排下进行讨价还价。这些不同的机构间的分配机制是如何运作的?是否存在最理想的机制来实现某种目标,例如社会福利或者个人收益?政府规则是否呼吁这样做,如果这样做的话,政府的规则如何进行最佳设计?当然还有户外结伴团队与个体、领队之利益的协调这样微观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困难的,尤其是有关个人喜好和可用的生产技术(包括户外技能)经常分布在许多参与者中,他们可能会利用私人信息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机制设计理论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在这种情况下优化分配机制属性、个人动机的解释、私人信息的理解。这种理论使我们能区分运作良好的市场和运作不良好的市场。运作良好的户外团队和运作稀烂的户外团队。它帮助经济学家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规则体系和投票程序。机制设计理论今天已在经济学的许多领域、政治学的一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它也能够帮助户外爱好者确定有效的户外运作机制、规则体系以及财务公开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