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共汽车上听女孩唱戏 晚上乘公共汽车回家,有些疲倦了,于是昏昏欲睡。正迷糊间,忽然从 亚贸站上来两个大声谈论的女孩,声音很兴奋,也很大,一下子我的睡意跑了。车上很嘈杂,一开始也不知道她们在谈些什么,后来其中一个女孩子唱起了越剧。我想她们在谈论越剧了。果然是的,由于就坐在我后面,我听得比较清楚。说什么CD碟啊,老师教什么经典唱段啊什么的,那个女孩谈论一会后,就唱几句,唱几句后,又谈论几句。一直到了终点站,感情和我在一个地方下车。 这次乘车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它让我想起了小时侯和母亲一起欣赏家乡的花鼓戏的情景。那对我来说是非常快乐的时光。受母亲影响,我直到现在还对戏剧保持着一定的兴趣。在现有的戏剧品种中,京剧、越剧、黄梅戏是我比较爱听的,尤其是京剧的梅派唱腔,行云流水、玉珠滴翠,亮丽处如阳光,委婉处如曲径,每每听到总是心情一下子就提升了起来非常,象夏天喝了酸梅汤一样。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喜欢听戏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城市,大量的戏曲观众流失了,而年轻人又被卡拉OK、网吧、酒吧什么的争取了去,别说戏曲,就是电影的观众也不多。毋庸质疑,传统和现代发生了矛盾。而我始终觉得,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要传承和发扬的。当然,新的现代的娱乐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取代不了传统艺术的。有些现代的东西并不是艺术,而是消遣。而欣赏艺术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还有有恬适的心情,急功近利的人是欣赏不了艺术的。而问题就在于,人们都希望自己一夜暴富,不付出什么代价就能获取非凡的成功。而艺术,是慢功出细活,它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积淀。 那两个女孩子,一路讨论着,其中一个戴眼镜的不时哼唱着,全然没有羞涩和扭捏,象在做着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我的这次乘车,就成了一个欣赏会。她们谈话的声音充满了韵律感,象银铃般悦耳,而那越剧的唱段,从她们谈话的内容来看,应该是《梁祝》里的“十八相送”的唱段。我不禁打心眼里觉得欣喜。这是许多年来我唯一一次看到年轻人如此喜欢戏曲。我觉得我们的戏曲艺术是后继有人的了。回家后,脑中萦绕着那个女孩的唱段,浮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依依惜别的情景,久久都不能入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