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你郁闷吗? 现在许多人嘴边老爱挂着一个词“郁闷”,尤其是在青少年之间,甚至还当成了口头禅。翻开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对“郁闷”是这样解释的:烦闷、不舒畅;而百度一下,还有一种解释更具体些:愁眉不展的性质或状态、迟钝和无兴趣状态。 我理解的现在的“郁闷”就是人们常说的 “工作吧,没意思;不工作吧,也没意思。有钱吧,没意思;没钱吧,也没意思。谈恋爱吧,没意思;不谈恋爱吧,也没意思……”不管怎么样,都是没意思。总而言之“活着吧,没意思;不活吧,也没意思”。原来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无聊,没意思,这怎么能不使人感到郁闷呢?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相当激烈,各种各样的压力让人们透不过气来。对生活的担忧,对前途的担忧,遇到挫折的失落感,人与人之间的越来越冷漠等,让人们渴望理解和温情的心变得忧愁不堪,自然就郁闷了起来。 郁闷是没有止境的。小到一句话,大到事业家庭不如意,都是郁闷的原因。一旦这些郁闷没有了,而更大的郁闷在后面等着你呢。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注定了郁闷是始终和人伴随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古人的郁闷的一种极致表现;而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却终因郁闷过度而故去,则更让郁闷背上了害人的坏名声。 现在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在家里养尊处优,非常自我,封闭冷漠;虽然物质生活很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相对缺乏。一旦他们走上社会,更容易碰壁,人们也不看好他们,因此他们很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们的家长对他们期望太高,对他们的压力太大,望子成龙的心情太迫切,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但是却忽略了他们心智的发展和教育,没有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他们太脆弱了,于是动不动就郁闷。 现代社会对人们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取,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人们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和休闲的时间就减少了,于是人们感到的快乐自然就少了。追求快乐是人类的天性,拼命工作却少有快乐,人们能不郁闷吗?这正是现代人真实生活状态的一种反应。 郁闷不是病,闷起来真要命。一旦不可遏制,就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抑郁症。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就是一个例子,最后不得不暂停了工作在家修养,而有些意志薄弱者却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其实,没有烦恼的人生是不存在的,郁闷就是烦恼。人们渴望轻松自在的没有压力的生活,而正是这种渴望导致了人们的郁闷。因此,郁闷是一种自然状态,我们不必把它当作洪水猛兽,但是也不可以听之任之。用毛泽东的话说对郁闷要从“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 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得与失,功与过。这样才能做到不求全责备自己,也不放任自己。郁闷说白了,是一种对心智的磨练,是一种心理经验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是对自己素质、才能、意志等的综合检验。我们有了郁闷就要敢于去面对,不要试图逃避,而这样的做就要基于自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点非常重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以为这种精神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古人曾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一个有坚定精神的人必定会奋发向上,生活丰富多彩,那就不会感到郁闷也没有时间去郁闷了。 再者我觉得心态也很重要,一个人心要放宽些。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如果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了亏,整天处于提防状态,那还能不累吗?这样的心态凡遇一点小事想不通的话,就很容易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一个怨天怨地、怨东怨西、觉得事事不顺心、事事不如意的人是很容易陷入郁闷状态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知,又看不惯上辈人的做法,甚至对上辈人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因而也容易郁闷。心理不平衡也是产生郁闷的一个原因。有的人过高估计了自己,怀才不遇,觉得不如自己的人都比自己过的好,升的快,社会和领导对不重视自己,对自己不公平,摆不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觉得自己是虎落平川被犬欺,只要求社会迁就自己,而不肯改造自我去适应社会,难免不郁闷。而有些人呢,在网络上经常见到,看到别人说郁闷,也跟着赶时髦说郁闷了。 郁闷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负面情绪,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有害的。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能感到郁闷说明还没有麻木不任,还有改变的余地。我觉得要想从根本上来克服郁闷,必须要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乐观向上,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人。你的心宽了,你能容忍的事情多了,你的郁闷就会减少了。在许多时候,表面上好象是吃亏了,但实际上却体现了好的素养,只有真正郁闷的人才患得患失,生怕自己吃一点亏,处处要占上风,其实,这正是内心空洞的表现。一个人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努力适应社会的要求,这样这会才会需要你。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自己的存在是帮助了别人的时候,你还会感到郁闷吗?郁闷并不是什么怪症,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郁闷也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于作思想斗争,勇于战胜自己,这道坎是很容易跨过去的。到时候,你会觉得前面是一路阳光灿烂。 朋友,你郁闷吗? [此帖子已被 原上 在 2007-11-14 7:59:0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