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在 各 国 间 的 不 同 称 呼 去的国家没有几个,但却得了几个不同的称呼,想来有趣。
第一次出国是去尼泊尔,一日在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上慵懒地闲逛,突然从背后传来一声:“Hi,madam!”我一愣,散淡多日的思绪一时无法恢复,于是我自嘲地笑着摇摇头,以为是幻听,在异国他乡怎么会有人认识我呢?也并不是叫我的名字。我继续往前走。“Hi,madam!”那个声音再次传来,并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疑惑地转过头去,一个面部被色彩涂抹得像是脸谱的苦行僧正快步朝我奔来,到了我的面前,他结结巴巴地用并不流利的英语表述着他的意思:“你可以给我照相。”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以前在网上也看过这类介绍,说是在尼泊尔常有一些苦行僧会配合旅行者的要求,摆出各种姿势让人拍照,这当然是要收费的。在尼泊尔三大古城的杜巴广场上,我见到过不少苦行僧,他们往往一整天呆坐在寺庙的高台阶上,等着游人给他们照相。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我确实不喜欢这种有着太多粉饰的表演,所以根本没有准备给他们拍照。这是第一个主动上来招揽生意的苦行僧,我笑笑,既如此,照一张也无妨,于是,他很为配合地摆出姿势,让我照了一张相。我从此明白,原来在这里,我叫“madam”。 在尼泊尔,几乎全国上下都统一称我为“madam”: “Can I help you?madam?” “Where are you going?madam?”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madam?” 随后,我去了印度,在这里,人们也称我为“madam”,更多的时候,他们叫我“ma’am”: “Ma’am,boat?” “Ma’am,you’ll have a good view。” “Ma’am,come in please。Just looking,don’t need to buy anything。” 今年去了老挝,不知是不是由于老挝人的嘴都特别甜的缘故,这里的人全部称呼我“miss”: “Miss,your bus is coming。” “Miss,tuk-tuk?” “Miss,have a drink?” 一个已经三十几岁的女人还处处被人称为“miss”,这的确让我得意了很久,似乎自己真的已回到了十七八岁或二十出头的年纪。但一过老挝边界,进入柬埔寨的边境城市上丁,我马上又恢复了“madam”的身份,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在这里,多数人称我为“lady”,连六七岁的孩子也会操着流利的英语和我做生意: “Lady,look this,very cheap。” “Lady,only one dollar,one dollar for one。” “Lady,buy something please,I have no business today。” 进入泰国,我的称呼便多了起来,不像其他四国那么统一,叫我“madam”、“miss”、“lady”的人都有。尚没有去过五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不知在别国,我的称呼是否也这么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