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锥子、雪映青松、坐井观天、兔子四人相约外出“暴走”,以此锻炼我们的体魄。活动是兔子发起的,加上他是这次徒步的唯一男士,自然成了“班长”。嘿嘿,这都是一批菜驴呀。 这次徒步的目的,一是体验一下户外活动的感觉,二是检验检验我们的体力,为以后参加类似的活动作准备。 徒步的路线,兔子原打算按照网上朋友提供的线路,走青山,访古镇,但立即被坐井观天和锥子否定了。理由是,第一次走路就走6个小时(那还是别人的速度,我们恐怕得8、9个小时吧),会不会太累,就我们的体力,吃得消吗?还是走到哪里算哪里吧。雪映青松表示同意,兔子也就点了头。于是我们就放下了心理包袱,轻松上路了。 早晨8:30分,我们在武大北门出发,穿过武大,进入东湖。我们最基本的目的地,是希望绕东湖,到达北洋桥,然后,是继续前行还是返回,则根据大家的兴致和体力定夺。大致方针既定,我们便轻松前行。虽然东湖玩过多少次了,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东湖边徒步旅行,仍然觉得十分兴奋和新奇,加上又都是熟悉的同事,所以一路上,我们“东张西望”,嘻嘻哈哈,好不快活! 路上,遇见一卖桔子的小贩,买了几斤,说是冰糖桔,尝之酸甜甜还行,但这那是冰糖桔呀,我还没见过这大体形的冰糖桔,但临走时,小贩反复叮嘱我们不要乱丢果皮,着实让我感动了,人人都能这样,岂此美在东湖。 经过治理以后的东湖,比以前确实更加美丽了。原来显得又脏又乱的夹竹桃被处理掉了,剩下梳朗、高大的水杉,深情款款、婀娜有序地排列在路边,仿佛东湖上迎接游客、训练有素的专业仪仗队。湖水清冽。放眼望去,偌大的东湖,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成千上万只白色的鸥鹭集聚水面,零零星星的人工划艇点缀湖中,给初冬的东湖增添了许多的生机和灵性…… 我们走着,看着,聊着,嬉闹着,完全偏离了我们“暴走”的初衷!突然听到兔子叫了一声:“呀,十一点了!”而我们此刻还刚刚到达东湖医院!于是大家嘻嘻哈哈地自嘲着说:这哪里是“暴走”,分明是在“慢游”!不行不行,得走快些!于是大家就加快了速度。可是不久我们的脚步在聊天声中又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等我们过了东湖渔场后,一行四人已经是饥肠碌碌了。虽然附近有不少人家,但都不从事饮食方面的经营,我们只好穿过长长的纱树林带,到了位于杜家桥的曾家湾,才见一家“和平乡巴佬”,敢紧安营扎实寨,解决饥肠。 吃过午饭,太阳暖洋洋地,真想睡一下,虽然增加了热量,但已经有人不想再走了,兔子坚持要大家走下去,这里不是放弃的地方,杜家桥一带属于典型的城中村,没有公交车经过这里,交通很不方便。于是我们就继续前进。 到达北洋桥时,已经是近下午3点钟了。 北洋桥是我市唯一尚存原貌的石拱桥,与赵州桥结构相似,始建于唐代,历经战乱,屡毁屡建。现在人们看到的北洋桥,是明弘治甲子年(1504年)重新建造的,离现在已有500多年。据史料记载:白洋桥址处原为一渡口,曾是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客商來汉必经之路,久而久之形成集镇。1504年,江夏官員周笠路经白洋渡口,见200多人等一艘小舟,便说服其好友陈廷英捐1000多两白银和400担大米以供修桥。当地村民从百里外运来青石一万余片,橄石匠百余人,历经数月桥成。因渡口名叫白洋渡,石桥便取名为白洋桥,后讹传为北洋桥。 1988年,北洋桥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如今,北洋桥仍是当地村民往來的交通要道。现在网上有关北洋桥的照片大多数也许经过艺术处理了的,十分漂亮,只有到了实地,才能一睹它古朴的原貌。 看完北洋桥,在前往武青三干道的路上,要经过大片的菜地。原来这里的村民以种菜为谋生手段。小路两边的菜地里,均有零星的菜农在劳作。我们发现小路的两边,每隔一两米远就有一个圆形的大粪坑,才知道这里的菜都是用农家肥种出来的,是无公害种植基地,便如获至宝般兴奋起来,决意要买些农家菜带回去。坐井观天家每周都要包饺子,便一头冲进了芹菜地里,跟那位大嫂一起拔起了芹菜。锥子、雪映青松告诉正在拔菠菜的老婆婆要买菠菜后,也跑到芹菜地这里来。我们在地里折腾了半天,每人都买了一大捆芹菜,本想再买些红菜薹,时间却不允许,又加上菜多了不好拿,只好心不甘地作罢了。望着手里绿油油、脆生生的芹菜,心里简直充满了幸福!这可是地道的农家菜啊,这可是真正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啊!这在城里到哪里买去?!锥子由衷地赞叹道:“这菜可真新鲜啊!”我们大笑:自己刚刚亲自从地里拔起来的,可不新鲜吗?! 锥子他们回头去拿菠菜时,菜地上是早已装好了的三把菠菜,却不见了老婆婆的人影。他们提着菠菜来到路边的一家院子门口,大声喊着“婆婆,菠菜婆婆!”喊了半天也没见人出来。大家正在着急时,却从隔壁院子里颤颤巍巍地走出一位婆婆,锥子认出正是他们买菜的主,便见了亲人般迎了上去,把钱递给了她。 买到了可爱的农家菜,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不仅心满意足,疲累也去掉了大半,很快就来到了武青三干道。看着个个手里提着菜,兔子无可奈何地宣布活动结束了,赶快拦了个的士,按锥子预先安排,到了八一路上的“金色年华”,足足洗了80分钟的脚。虽然在此腐败了一下,但确实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呵呵。 等到家时已经晚上6点多了,不知他们几位回家后感觉怎样?虽然这次活动没有完成原计划,但收获也很大,心情都很好,情绪也高,毕竟是第一次徒步这么远,相信以后会走的更远、更艰巨,参加更多的户外活动,从菜驴升华-强驴。 (因当时本人没带相机,等了一天,带相机的锥子一直没上网,只好发文了,没有PP,以后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