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不语真酒客 王镜轮 饮酒与吃饭不同,饮酒有另外一种境界。 宋时,翰林学士钱明逸待客,必先问:“是吃酒,还是吃筵席?”吃酒和吃筵席不能混同。吃筵席时,客人不限,筵席上也有酒,边喝酒边吃菜,人声喧闹。吃酒就是单吃酒,来客三五人,酒数斗,每人瓷盏一只,青盐几粒。 古代酒徒不必佳肴佐酒,不爱酒的人才用那么多东西作酒的陪嫁,有几粒盐就挺好。最好的盐是水精盐,透明如水晶,类似于现今腌咸菜的颗粒盐,但那时候是好东西。 皇帝赐给大臣美酒的同时,也常赐水精盐,所以,盐是酒的好搭档。李白诗曰:“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精盐。” 在钱明逸府上吃酒,来客都席地而坐,以盐就酒,各喝各的,不劝酒,不谈天,整个饮酒过程大家根本不必说一句话。这群人视酒为无上神品。饮酒时,若吃食则恐分散酒味,若说话则恐伤了酒气,假如揖让而饮,那简直是人间牢狱。喝了一夜酒之后,次日若有人问酒香不香,往往无法回答,因为饮酒的旨趣不在滋味也。 钱塘风雅文士慎伯筠也是一位深懂酒之真谛者。秋夜待月于钱塘江沙洲上,身边摆一个大酒樽和一只杯子,对月独饮,意兴飘逸,吟啸自若。另一位风雅文士顾子敦正巧也来,从怀中取出一只杯子,取过酒樽酌酒。慎伯筠不问,顾子敦也不说客套话。月下对酌,两人始终不交一言。酒喝光了,两人各自散去。 这才是真酒客。 昨晚听一直向北聊与酒友无言对饮的故事。想起这篇文章,打字出来,以为佐证。 [此帖子已被 醉棋横刀 在 2008-1-5 8:55:0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