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条被无数人传颂的西街,怀着无限憧憬。在去西街之前,我也已经知道它只是一条宽八米,长一千多米的大理石街道,可是,见到它的时候,还是有些失望。尽管这么短小精悍的街上汇聚了餐厅,客栈,酒吧以及各类旅游购物商店等等,但还是够不着我那无限的憧憬。也许是我来的时候不对吧,这样春寒料峭的天气里,没有人头攒动,没有满座的狂欢…… 西街是阳朔县城最古老的街道。第一眼见到它的时候是凌晨六点,而此时,我刚到达阳朔。客栈的老板娘裹着棉衣,在车站等候旅行淡季里出现的客人。我谢过她的好意,只想边走边看,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住几天。可是她一路跟随,耐心地同我交流,是她告诉我,向左走,这就是西街了,在天还没亮的时候。于是随了她,走到她的客栈里,推开门,走廊两边的红灯笼里一字排开,温婉地令人心动。 车行的疲惫却无法阻挡我想去一窥西街的想法。七点钟一过,天就亮了起来。清晨的西街煞是安静,连保洁工的竹扫声都很轻,仿佛怕扰了这清晨的宁静一般。抬头看着一家酒吧没有熄去的灯光,却无意被一个招呼打断,老外笑着同我道着“你好”,我回应着“HELLO”,然后各自朝着自己的方向继续走去。 清晨的西街和夜晚的西街各是不同的感觉。而雨中的西街,却又多了一种风韵,潮湿青石板上的倒影里,依旧有霓虹灯在闪耀。 


有些人把西街贬为“伪小资”的地方,那么,既然来了,也让我伪小资一回。 绕了几个圈圈还是没有路过“那时花开”。昨晚无意的窥探却是一个小小的收获。那般似家的随意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可是今夜,我觅它不着。 也是个无意的收获。“KAYA”里的架子鼓,以及那样热烈却不嘈杂的氛围,小小的簇拥着的欢乐,我反复地路过它,窥视它,却不敢踏入。 终于见到“那时花开”的时候,它已经安静地熄了灯。有些怅然地返回。“天涯”里似乎依旧热闹着,推开门。“几位?”“一位。”找了个位置,坐下来。酒吧里有个MM过生日,分享了一块蛋糕。阳朔就是这样,人和人之间陌生却亲近着。我们彼此不相识,却依然分享某种喜悦。提着自己的小酒穿行于各桌蒲人之间,也许明天,你的行程、你的午餐将不再寂寞。 各个酒吧里都有类似的留言本,可以恣意地翻看或涂写。坐在天涯里,翻着别人的心情涂鸦,有人写着“第三次到阳朔,第三次来到天涯”,想来“天涯”自然有它令人怀念的地方吧。其它酒吧自然也是一样。 












一个人的行走,最不惬意的莫过于饭饭了。实在不习惯一个人到某家餐馆,点几个炒菜,一个人大块朵颐。所以,无数攻略里提到的啤酒鱼,却不曾一试。 在阳朔,除了桂林米粉之外,是啤酒鱼类的菜馆,再不然就是西餐。桂林米粉吃过几家,嘴笨,记性又差,既吃不出哪家好,也记不得哪家好。我想,我是在阳朔喜欢上批萨的。去必胜客极少点批萨,因为不喜欢。而现在,对批萨倒是有些怀念了。还有,红星的墨西哥鸡肉卷,加点酸奶,加点干奶酪,再加点酱,看着吃着都挺有胃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