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4|回复: 15

随花主任去婺源旅游景点介绍

[复制链接]

40

主题

711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351
发表于 2008-3-21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预报发布时间:2008-03-21 08:00:00

日期

2008-3-21

2008-3-22

2008-3-23

2008-3-24

2008-3-25

天气


阵雨 - 小雨-中雨


大雨 - 小雨


-


-


-

气温

11℃/17℃

11℃/15℃

10℃/21℃

9℃/23℃

11℃/20℃

风向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行程安排:

  考虑天气原因,行程暂定如下调整:周六上午思溪延村,中午彩虹桥,就地或清华镇午餐,下午大鄣山(三点门票85元),晚返晓起晚餐住宿;周日早徒步江岭庆源,时间充裕、边走边玩,鉴于当地接待能力有限,中餐请自备干粮,下午3点左右返汉,九江晚餐。

思溪距延村1华里。该村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村口明代“通济桥”和“如来佛柱”,是古时村落水口组合建筑的孑遗;村中清代商家住宅“振源堂”、“承裕堂”、“承德堂”、“孝友兼隆厅”等。

  “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清代“银库”屋,当世现已少见;“敬序堂”花厅,一派古色古香,为品茶对弈、吟诗作画理想之地;俞氏客馆格扇门上,阳刻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堪称“木雕精品”。 1987年,福建电视台曾选择这里拍摄电视连续剧《聊斋》。

思溪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境内,距县城紫阳镇不远。据说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余年。当时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几百年来,历代在各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人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

   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落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四周都是绿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 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金黄色的油菜田、掩映在绿意葱茏中的白墙黛瓦、碧波环绕的小村落,春天的婺源像是一幅墨丹青长卷,水彩轻抹,浓淡相宜。绽放在田地里、小路上的黄色油菜花、粉红桃花,在濛濛烟雨中更显得柔嫩清新,如缕的烟雾飘浮在远处黛青色的山间

    从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拐进这个被称为“聊斋影视村”的地方,就与掩映在一片碧绿大树里的白墙黑瓦隔河相望。村口河上亦有一座木质廊桥,名曰“通济桥”,建于明代,规模自是不能与“彩虹桥”相比。

    但如果说“彩虹桥”是“出尘”的,那么“通济桥" 则是“入世”的,村民们闲坐其中在廊棚下聊天,凭添了份亲切。有美术学院的学生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安静地写生。

思溪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屋里都有天井,商业文化在天井建筑中得到完美体现。 

延村位于思口镇内,与思溪村临近。据相关史料记载,延村始建于北宋年间,最早在这里聚居的是查、吴、程、吕四姓居民。到了明朝,现在大约占全村人口80%的金姓,才从婺源北乡的沱川迁入。村名原称“延川”,是因为村落面临川流不息的清溪,乡民以期后代子孙绵延百世,故名。后来,延川才慢慢地被人们俗称为“延村”。

古民居大多粉墙黛瓦,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朴素淡雅的美感。粉墙上嵌有几个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体与局部 、面与点的对比效果,体现道法自然的意蕴,里外墙着重采用了马头墙、山墙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马头墙屋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勾画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韵律美。

历史上以商贾闻名的延村,最兴旺时全村有四座祠堂,一百余栋大宅,村人如遇雨雪天气,由村头走到村尾,可穿堂入室而衣裳不湿,足见群屋一体的规模。民居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徜徉其间,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从容质朴行走的愿望在三日的奔行中演变成另一种浮躁,行走时一次次瞬时的触动与感悟却因最终的无迹可寻而成为遗憾,也许这便是都市人的无奈了。 “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读了这句诗,才知我们仅仅窥得婺源全景的一斑

延村位于县城北偏西18公里处的思口镇延村原名“延川”,明初金姓自本县沱川迁入后改今名.历史上以商贾闻名的延村,现有房屋多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最兴旺时全村有四座祠堂,一百余栋大宅,村人如遇雨雪天气,由村头走到村尾,可穿堂入室而衣裳不湿,足见“群屋一体”的规模。

现仅剩古民居56栋。民居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徜徉其间,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彩虹桥被各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长廊式人行桥全长一百四十米,由六亭,五廊构成。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也叫廊亭桥。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建造的生命力:科学合理的选择了建桥的地理位置——建在最宽的河面上;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历经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 

婺源是书乡,崇尚读书,自古不喜欢简单地有地名命名桥名,几乎所有的古桥都有一层美好的寓意。彩虹桥也不例外,许多人都给她取了不同的名字,无一被村里人认可。桥名是在将要竣工的清晨,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彩虹、廊桥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村人见此情景,认为这是吉兆,即取名彩虹桥。彩虹是清华人心目中吉祥、美丽的象征。以彩虹取名,并不指桥体的外形,她祝愿每一位踏上此桥的人,就如同登上一道吉祥、美丽的彩虹,终生都有好运气。

因篆刻流派鼻祖文彭与何震泛舟于此,见这里秀美风光,文彭欣然在临水石壁上题刻小西湖而得名。上千年的水碓作坊,依然演示着古人利用水能带动水车舂米、磨粉。一道简单不起眼的石碣(石坝),几百年来保护彩虹桥周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生态保护神”…… 

婺源属江南水乡,但又不同于江南水乡,她是山里水乡。山区典型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婺源水乡的独特魅力:水清澈见底,山延绵碧绿,村落散布。远看徽派民居,高矮错落,白墙黑瓦,清溪在村前萦绕,背临茂密树林,小桥流水,就象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尤其是在有雾的清晨或朦胧的细雨中,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彩虹桥被各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年。全长一百四十米,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形成错落有致。

彩虹桥最大的特点:设计非常科学,其一、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丰锐,后面平整,流线形,起到分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正是由于科学的设计,古桥能保存到今天,历史上曾记载,最大水位接近桥面,当时洪水汹涌,假如墩头是平面的,桥早已被洪水冲毁。(理解这一块,要把桥放到历史年代中去看,当时所能借鉴造桥的依据少。跨度大,难建石拱桥。)其二、桥墩之间距离不等。墩距的最大跨度为十二米八,最小的为九米八,相差三米。这种设计,是根据汛期洪水的走向确定的。主流量经过的地方墩距较大,有利于行洪,桥墩受到的冲击也小;水流平缓的地方,墩距较小,受到洪水的冲击力相对小些。其三、条石之间砌法讲究。桥墩是用长短大小不一的条石相钳在一起,缝隙小,结合的非常牢固。这是因为桥墩内部是用砂石填充的,一但条石出现缝隙,长年被洪水冲击,很容易拉大口子,砂石被淘空,桥墩就会倒塌。要修复一个桥墩难度大,桥墩的最大水深有四至五米,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要清到岩基,将上百斤或成吨的石块砌好,难度很大,就光排水一项,要用十多台农用水车,昼夜不停抽水,方能清到岩石砌条石。因此,当初的建造者,想把桥墩做好后,永远不再重修,做到一劳永逸。桥墩是整座古桥的最精美部分。

桥面的木质部分,是从桥的延续性,长远性来设计思考的。从经济、结实、耐用、便于维修的角度去做。粗看:结构简单,做工粗糙,榫头之间的缝隙大,长廊都不在一条直线上。说明对木匠的要求水平不高,是普通木匠所建。这样做,其优点在于桥坏了,用最低的价钱,随时能找到维修的木匠。象婺源有钱人的房子、祠堂,当年建造时十分气派,现在就是有财力,找到维修的能工巧匠都 是一件难事,只能随着历史而消逝。但桥不能这样,世代的子孙要行走。因此桥的建造者苦心积虑,使这座桥完整地留存到今天。尽管是普通木匠所建,但体现的艺 术风格是:古朴、厚重、历史的存积感很强。

整座桥,为了便于维修,化整为零,每个亭、廊都是独立的,这样做不会因为一处坏而影响到整座桥。彩虹桥榫头之间的牢固不用铁钉,全部用木钉。使用木钉,成本低,便于加工。铁钉用在建桥上,容易生锈,与木头结合在一起,人在桥上行走,桥体会发生振动,铁钉会把木头磨损,桥就容易松动。用木钉牢固,木头是同一属性,在振动中,伸缩相同,几十年过去了,榫头之间依然紧密牢固。桥梁是用百年以上的四根老松树加工而成,上面铺上木板供人行走。桥面的木质部分,一般只能保存上百年,所以,彩虹桥历代都维修过。解放后,最近的一次维修是八五年。

彩虹桥是由谁所建,为什么取名彩虹桥?婺源自古以来就有做善事的习俗,修桥、铺路、建亭子等。最早,桥上游四十米的地方,建有一座独立木桥,一年当中好几次被洪水冲毁,给过往的行人、劳作的村里人带来很大的不便。清华村一位出家的和尚胡济祥与一位能人胡永班,很想为清华人建一座永久性的桥。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难题,胡济祥就是负责筹款的,他云游四海,用三年多的时间化缘,筹集到一笔巨款。然后由水利、桥梁工程专家胡永班负责设计、建造、施工,历时四年多完成。在建造的过程中,清华村里的许多文人墨客,绅士都想给桥取个内涵丰富的名字。婺源人自古不喜欢简单地用地名命名桥名,几乎所有的古桥都有一层美好的寓意。彩虹桥也不例外,许多人都给她取了不同的名字,无一被村里人认可。桥名是在将要竣工,封盖最后几片瓦,傍晚时分,西边的山背上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夕阳透过云层,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当时胡济祥、胡永班见到此景,认为这是吉兆,立即叫村里人燃放爆竹庆贺,彩虹是清华人心目中吉祥、美丽的象征,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桥名取彩虹桥最为恰当,一直叫到今天。后人为了纪念二位先人,在中间亭子设立了神龛,以示永世不忘。右边为募化僧人胡济祥神位,左边为创始理首胡永班神位,中间是禹王神位。为什么这里立禹王的牌位呢?当地人认为禹王是镇水的神仙,也是胡氏的始祖,有他在,可以镇住洪水,保护古桥。

彩虹桥 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园难以代表自己的特点,而彩虹桥在整个徽州,乃至中国仅此一桥,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婺源的象征,是婺源标志性的建筑。被各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年。虹关 虹关古村建于南宋,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村头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古樟,树龄有1000余年,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三亩,气势非凡。有云“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被誉为“江南第一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11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3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镇位于婺源县北部,唐开元 28 年婺源设县于此,历时 161 年。 1985 5 月建立清华镇。辖区面积 127 平方公里,辖 8 个村委会、 3 个居委 会, 16000 多人口。距县城 25公里,王赋线、清灵线、清岭线三条公路横贯其中,形成了婺北交通枢纽。素有“千年古镇”的称号,是全省 200 个重点建制镇之一。以"清溪索绕、华照增辉"而名,740年婺源立县时,设治于此。当时"街修五里,列为四坊,沿街上下有九井十三巷"。今老街两侧有明清古屋百余幢,粉墙黑瓦,飞檐翘角。镇区周围有"茱岭屯云、藻潭浸月、花坞春游、寨山耸翠、东园曙色、南市人烟、双河晚钧、如意晨钟"八景。自古以来便为婺北商品集散中心,茶叶、竹木、土纸、箬叶、药材等上特产品多在此成交。老街南侧为新街区,水泥路面街道两侧楼房林立,建有茶叶精制、酿酒、造纸等厂。日有客车数次往返于县城,并设站。古迹有彩虹桥、方塘和唐窑遗址等。 

大鄣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地区婺源县,大鄣山,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 。清代诗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也是“吴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 90.7% ,山峰标高 8001600 米,主峰擂鼓尖海拔 1629.8 米,巍峨雄伟,俯瞰平川,是县内最高的山峰。现已开放的鄣山大峡谷――卧龙谷,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是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

卧龙谷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区四季变换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整个景区类似九寨沟海子的彩池何止成千上万,就这样,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 然泼墨山水画......

大鄣山保存着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自然生态系统。景区内气候凉爽湿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由于地质年代悠久,水资源丰富,加之地貌独特饿,纯然超尘净地。首期开发卧龙谷设计了轻松休闲的游步栈道,朴拙的茅舍、古雅的茶亭、精巧的石屋点缀其间,那么贴近生活、贴近人文。深度开发大鄣山自然风景区将是一个集观光旅游,寻古访幽避暑休闲,攀岩溜索,康体竞技为一体充满山野情趣的生态乐园。勘称都市人魂牵梦萦的乐土圣境......

主要景点 卧龙谷  银河玉泻  卧龙潭 八十二冲 龙凤池  妙壁长廊  鳄鱼潭

大鄣山,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 。明代诗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也是“吴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90.7%,山峰标高8001600,主峰擂鼓尖海拔1629.8,巍峨雄伟,俯瞰平川,是县内最高的山峰。现已开放的鄣山大峡谷——卧龙谷,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是一处刚被发现的人间仙境 ,超尘净地......

卧龙谷,号称“江南第一奇谷”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谷长3公里河段,天然落差达730米,急流汹涌,震耳发聩,峡谷切割度500-1000米,最大坡度达80多度。谷内瀑布密布,国内第二高瀑从193米处凌空倒挂,好一派雄奇险秀宛如仙境的风光,走进卧龙谷,看到最多的是水的身影,听到最多的是水的声音如果说,溪水是一条柔美的丝绦,静若处子的彩色深潭,在你的脚边,在你的头顶,盘桓、巧笑、欢歌、低语、狂吼......

走一走这曲折蜿蜒、建如蛟龙的栈道,过一过这美若彩虹、险若天途的小桥,坐一坐这平如镜、圆如珠、奇如怪的灵石......满目的生机,满耳的鸟鸣,满山的古木,满谷的灵泉。这世间绝美的境地,梦乎,幻耶......

银河玉泻  枯水时节,涓涓细流,如轻纱缥缈,丰水时节,激流飞下,犹如万觚明珠凌空倾泻一般,景色十分壮观。

卧龙潭     四周岩壁,形如浴盆,深不可测,传说潭中藏有神龙;潭水颜色碧如翡翠,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犹如片片龙鳞;一注清流凌空泻下,似蛟龙出水溅起万千彩珠;每到秋天,红叶洒落在潭面上,更加是锦上添花。

八十二冲   泉水从海拔1264米的鸡笼尖跌宕而泻,途中形成大小瀑布82条,故称八十二冲。每条瀑布形态各异,加上险峻的山势、葱郁的林木,完全体现出险、秀、幽奇等特色。是峡谷内最佳攀岩溪降处,可使游侠们享受到在大自然探险的乐趣。

龙凤池    龙的清高洒脱和凤的美丽柔情,在龙凤双池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两池自然地上下连在一起,加上池边的野生桂花林和红彤彤的“猴欢喜”植物,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炎热的夏天,在龙池瀑布帘下用清澈的山泉水沐浴,令你顿忘酷暑之炎热,只留秋天般的凉爽。

妙壁长廊  全长数百米,由一层层石头叠垒而成的一个天然城壁,整齐而壮观,夹缝中长出的各种奇花异草和名贵树种,形成一道绿色长廊,非常奇妙。走在长廊上, 你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鳄鱼潭   因潭边一块巨石酷似鳄鱼而得名。鳄鱼刁钻、狡黠、阴险的形态惟妙惟肖。冬季来临,潭中时有鸳鸯出现,可目睹到鸳鸯与“鳄鱼”和平共处的生态奇观。

《登大鄣山》 清风岭上豁双眸    擂鼓峰前数九州  蟠踞徽饶三百里    平分吴楚两源头

(明)汪循

2:  雄踞于鄣(音:zhang)山乡境内的大鄣山,又名鄣公山,是婺源县的北部屏障。《山海经》称之为“三天子都”或“三天子鄣”。秦朝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其中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浙江新安江以北、江苏茅山以西为一郡,并以“鄣”命名为“鄣郡”。《旧志》谓大鄣山为“钟灵发脉之地”,有“泰岱钟灵,孔子万世师表;鄣山毓秀,文公(朱熹)百代经师”之说。   

   大鄣山主峰擂鼓峰海拔163O米,如利剑插云,气势磅礴。县志载:登此山巅可西瞻彭蠡(鄱阳湖),北眺白岳,东望黄山,南瞩信州。鸟瞰远近之三花尖、香油尖、五股尖、双坦尖、斧头角、梅花尖等一座座千米高峰,但见“旋转顿挫起伏,犹如旌旗刀戟,岿然分兵阵势,擂台比武”。   

大鄣山林木苍翠,奇石峥嵘,石涧纵横。因此其瀑布不是一处,而是多处,形成了场面雄伟的瀑布群,如银河悬空,白练垂地。   

除“瀑布泉”外,山中尚有“那伽井”、“龙井”、“仙人药臼”、“天生棋局”、“仰天台”、“仙人跨涧”等。另,山中多猴、熊,其它珍禽异兽也不少。

大鄣山山上云蒸雾腾,人行其间,犹如腾云驾雾入仙境。山中林木苍翠,奇石峥嵘,石涧纵横;壮观的瀑布如银河泻地。

明代徽州顺天府通判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白云有脚乾坤合,远水无波日月浮。谁识本来真面目,乍晴乍雨几时休?”

大鄣山主峰擂鼓尖,海拔1630米,是江西省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峰。它形如利剑直插云霄,终年云遮雾罩,生态环境纯净天然,乃是“婺绿”名茶的重点产地。

2003年开发了一处神秘且保持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卧龙谷”。此峡谷异常深幽,两岸是陡峭的山崖、石壁。随峡谷蜿蜒升入,形成层层飞瀑。谷内溪水急流汹涌,轰鸣震谷。奔泻的清泉,穿行于硕大的花岗岩石之间,历经千万年冲蚀,形成众多深潭、彩池,掩藏于原始次森林之中。

晓起,是婺源文化生态旅游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生态示范村。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晓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前后天井,厅堂宽敞深进,大门口三级高阶和门楼精美的砖雕图案,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以及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象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

晓起的名贵古树观赏园荟萃了千余株古樟群及全国罕见的大叶红楠木树和国家一级树种江南红豆杉。它们不仅是先人崇尚绿色、重视和保护环境的有力佐证,更为今天的晓起增添了几分灵气。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遮天蔽地的古树,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晓起堪称中国最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11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3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岭风光无限。拾堤田而上,岚气升腾,重峦叠翠,溪水碧澄,粉墙黛瓦时隐时现,青苗绿茶连绵成片,田舍风光,平和恬淡,是旅游摄影人士的绝佳去处。江岭南临晓起,东接溪头,地处婺源县最东北。

江岭或许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铺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顶望去,脚下大片的山谷内,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中间围拢着几个小小的村落,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夹杂在一片金黄之间,在婺源再没有比这更壮观而令人惊喜的了。

江岭每当油菜花季节,这里总吸引了无数摄影师和游客。

自驾车,这是很方便的了,只是注意安全驾驶,特别在转弯出,大部分路途难走,提前鸣笛,上山不看景,看景不开车!很重要笔者曾和婺源摄影家协会王汝春主席骑摩托车上岭,对面来了酒鬼,还好我们的照相机安然无恙。这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

江岭是婺源最壮观的最美丽的山中田园风光,虽然是沙石路,但是当你开车走在那段迷人的风光中你自然也感觉不到累了,但是这里必须提醒开车的朋友!这段山路险峻异常,转弯往往是90度的,一边是悬崖有,车必须停下让路,(当然你要是徒步的话是爬岭啊!)一边是百米深的山涧,另一边是树木茂密,春天有蝴蝶和花草和你作伴!!

当你站在山头俯视山下层层梯田,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高低错落,壮丽雄齐,水面和蓝天交相辉映,就在如诗如画般是画图里点缀着一小撮粉墙黛瓦,分外可亲。难到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吗?难道说江岭真来至天上吗?你自己去看吧!

江岭是个典型的山中田园型婺源古村,村中宋氏宗祠、山乡祠堂、青石小道、水磨石库门,前后天井、莲花池、数级金石雕和木雕更是威严肃穆!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季节,但是要不带上你的照相机你上去会后悔的哦。

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梯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壮丽雄奇;水面映着蓝天和古树;梯田下面,山窝里藏着一小撮粉墙黛瓦分外温柔可亲。

这是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

庆源又名小桃源,简称小源,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建村于唐开元年间。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庆源村口“别有天”古亭内现仍留有古人绝句“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原亭大门口两侧有联为“车马绝喧阗忆前人三径怡情托迹不殊陶靖节、鸡犬声相闻惟此地四民安堵落花犹似武陵源”。横联为“桃源深处”。

庆源村地貌极为奇特,狭长的山谷两侧,海拔千米以上的二条山脉对面相峙,“合掌观音”主峰抱合“明镜山”,而“天外来龙”主脉下,天生一座“玉屏岭”。“神龙西至挂屏岭,合掌观音坐镜台”大有隐仙卧龙的圣境和净土佛地之灵气。整个村貌犹似一条船,船身依屏对镜、船头船尾形成狭窄的隘口,是进出村庄的咽喉之地,也将整个村落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相传,当年太平军的一支部队,前锋进入庆源村头隘口,看到山闭涧断,疑为山谷尽头,于是折回梧村另寻新径。后人在此建一路亭,亭壁题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句古诗,面对地理形势,竟是如此贴切神合。

进入庆源,一条小溪串村而下,溪中建有7处石碣,沿溪人家在漪涟中时隐时现,27座石桥木桥将二岸连为一体,溪磅由条石叠建形成二华里长的青石街面并间有10余处凉亭,二侧溪埠在上下桥底斜相对应。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蓝天、碧岭,体现出人与自然融合和谐的最佳境界。在村的中心有一株千年银杏,树高30余米似船形村貌的桅杆,本地称乔木里神树。原树畔建有乔木里狮子楼,供奉白果仙子,香火十分鼎盛。树冠枝繁叶茂,荫泽方园一里,每年结果累累,而雄本却远在崐二十里开外的裔村西安,奇妙的大自然造化之功,为这二株相隔万米的神木架起了空中鹊桥,风媒的传尘送粉使古老的白果注入生机,这位“身效菩堤树,心朝明镜台”道骨神韵的仙子也无法解脱世间尘缘而敞开情窦。庆源村的古木除白果神树外,还有二株罗汉松,其中一株在“大史第”围墙内,青石护拦为盆,卵石铺地为墩,主干几经雪压,百孔千疮,盘根错节,天生造型,不是盆景胜似盆景。上村的千年古柏,躯干满目斑剥却枝繁叶茂。皇上赠武将詹天表紫薇树,每年花期长达三个月,当花茂盛之年可预兆稻谷丰收,本地亦称“饭花树”。十余棵古老的丹桂,中秋前后香溢全村,而村中一株百年白牡丹至今花团锦簇。  走出村庄随溪而下,有一座雄伟的古石拱桥,古藤缠绕桥身,一个高大的石堰将上水口光线完全遮蔽,瀑布飞溅而出,巧夺天工地形成一个巨大的石洞,瀑布跌落在光滑而陡峭的岩面上,形成的支流如网如织十分壮观。在此邻近的一处山腰有一个自然形成的龙洞,洞内宽敞如厅,面积有40多平方米,并且洞中有洞是寻幽探秘的好去处。小溪下游路畔,有二株神奇的古松,平地兀起,其中一株已遭雷击,主干焦黑,凝脂如血却残躯不倒,犹似中弹的勇士被同伴搀扶,情景惨烈悲壮。在松树下的溪心路畔,突如其来地冒出一簇簇石柱,人称小石林,鬼设神施,形态各异,犹如绽开的莲花,带露的佛手,破石的春笋和竖案的文笔。岸上卧生着一块“千部书”的巨石“遗世而独立”,截面断层如页,似一部谁也打不开的天书,令人流连忘返。据当地流传,这些大大小小的二十六根石柱,乃为朝笏,这里原要出二十六个京官。一开头就迸出一个超尘脱俗的詹天表,为明代大将军,身躯八尺,挥舞四十余斤的大刀水泼不入。卫戊京师,朝廷倚为屏障,发迹的坟地人称“上水鱼”。同村有人妒忌,请来先生破风水,栽下这两棵松树作的钓杆,把对岸鲤鱼钓起来,再做一个石桥穿透鱼鳃,称为“穿鱼桥”,此桥合垅之时,詹天表正在长江上押运砚台,江洋大盗见箱子沉重,疑是金银珠宝,顿起杀人越货之心。据传,当时詹天表家族为避风水被破,作出了应变之策,将上水鱼前方一个称为“鱼饵”的土石墩铲平。没有鱼饵鲤鱼就不会上钩,但为时已晚,除墩未尽,传来詹天表暴卒的噩耗。“上水鱼、穿鱼桥、钓鱼杆、鱼饵墩”如同四个历史老人一直在默默地拼凑着当年那不堪回首的片断。大大小小的朝笏石柱,至今仍在编织着那一堆本应发生却未曾发生的故事。

  庆源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少鸿儒名流、巨商富贾,明清期间最为鼎盛,如明代翰林大学士詹养纯、武将詹天表,清进士詹轸光,其他如抚台、知府、知县等有数十人之多,均有谱可究。村中至今还保存着“大史第”、“大夫第”、“资政第”等达显贵人的旧居,昔日官邸、寻常巷陌,虽几易其主,但古韵犹在。在庆源众多的古建筑中,以村末的双层石拱桥最具特色,桥上建有二层楼,高十六米,廊桥四门进出,墙窗砌日月之形,原正门二侧有联“描来新月半弓,封成石磴,添得闲云一片,锁住花村”。桥墙上有“半空浮壁,翠映银屏,空谷传声,祥云出岫”等匾题并有普陀寺高僧云游此地时题诗“翠园深处淡烟笼,古木森森一径通,流水小桥花细落,行人笑指武陵中”。廊桥古朴而独特的造型,堪称江南一绝,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文化遗产。

庆源在民国时期曾出现过两位巨商驰名中外,其中詹福熙在上海垄断国内照相器材市场,巨商詹励吾在中缅公路开凿之际,垄断生活物资和建材物资的供应,其在庆源的建筑有“福绥堂”、“敬慎堂”,外表中西合壁,内仿南京总统府结构,并以精湛的手艺在正门墙壁上砖雕成108个形态各异的寿字,称为“百寿门”,在深山峡谷之中,竟有如此惊世之作,使庆源村不仅具有徽派古建的魅力,又不失近代都市广厦的气魄。

庆源古文化最突出的是傩舞戏,追溯历史渊远流长。历史上庆源以詹氏为主姓,巨商、官宦者居多,而十大杂姓为“小姓”,多以佃农、雇工为生。有一年,“小姓”人家无意中葬了一桩风水宝地,看地先生讲日后要出一斗粟米的官。詹姓人家想出了一个对策,在村中搭戏台筑庙坛,花钱请“小姓”人家夜夜做戏,这样每天晚上登台的大官小官不计其数,三年五载就可将风水宝崐地发尽,“佳人才子曲中来,将相帝王发戏台”。神奇的传说演绎为浓郁的乡土文化风情。千百年来,庆源有“狮班”、“鬼班”两大戏班统称木莲戏。面具多为木雕,也有铜铸。民间流传“石佛人家挖木勺,庆源人家戴面壳”,说明庆源傩舞戏在婺源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一九五八年有人在庆源庙坛地下挖出了一个当年演傩舞时戴的铜面具,上有康熙年间字样。这一历史的化石,再现沉淀了的昔日辉煌古文化。相传,庆源的傩舞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在祠堂演出,传说可消灾避邪。正月十八以后戏班巡回在全县各地演出,俗称“庆源十三戏”,演出时远近村民扶老携幼争相观看,盛况空前。五三年,庆源傩舞戏曾获省文化厅颁奖,六十年代初,代表江西省古剧种赴北京汇报演出。载誉归来后成立“嘉禾班”和“桃源剧社”二个剧团。1981年《中国史研究》第一期对庆源蕴藏极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了大篇幅的详细报导,更使这一偏僻山村名声鹊起。

庆源村山高气清,土肥雾重,空气清新不染纤尘,泉水清澈赋含灵气。“山地种茶、水田种稻、家庭养猪、房前种果、流水养鱼”这种封闭式的家庭原始劳作模式一直沿续至今,产品赋含生态与传统特色优势。在众多的野生资源采集产品中以高山毛蕨最为著名,一直走俏港澳市场,珊厚茶叶味香汁浓,历史至今脍炙人口。冷水塘鱼、深山石鲫闻名遐迩。在庆源村内,山边水畔栽满连片的各种花果,其中有桃梨等水果两千余棵,每当菜花、梨花和桃花盛开之际,庆源人家笼罩在一派“金山、银海、胭脂云”的景象之中,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文化,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特殊的生态环境小气候使这里物候较县城推迟半个多月。大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感叹,休验到这处世外小桃源的真正内涵。

庆源村地貌极为奇特,狭长的山谷两侧,海拔千米以上的二条山脉对面相峙。整个村貌犹似一条船,船身依屏对镜、船头船尾形成狭窄的隘口,是进出村庄的咽喉之地,也将整个村落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

相传,当年太平军的一支部队,前锋进入庆源村头隘口,看到山闭涧断,疑为山谷尽头,于是折回梧村另寻新径。后人在此建一路亭,亭壁题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句古诗。

庆源村山高气清,土肥雾重,空气清新不染纤尘,泉水清澈赋含灵气。每当菜花、梨花和桃花盛开之际,庆源人家笼罩在一派“金山、银海、胭脂云”的景象之中。

特殊的生态环境小气候使这里物候较县城推迟半个多月。大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感叹。

庆源 庆源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与安徽黄山市的休宁县五城仅隔一座五龙山,东与浙江开化也只隔一条马金岭。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素有小桃源之称。庆源村口“别有天”古亭内现仍留有古人绝句“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原亭大门口两侧有联为“车马绝喧阗忆前人三径怡情托迹不殊陶靖节、鸡犬声相闻惟此地四民安堵落花犹似武陵源”。横联为“桃源深处”。说庆源古村是小桃源,亦源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11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3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0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487
发表于 2008-3-21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舒服唷,先坐再来慢慢地看

在路上----
让心中最原始的部分得到疏导和释放,最弧寂的部分得到舒缓和安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回帖

55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532
发表于 2008-3-2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有小板凳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7880

回帖

1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积分
155242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8-3-21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细的介绍,有了了解,游玩起来会有更多不同的感受,谢谢赵虹

 

顺便发几张吴老师最新的花情介绍:

 

 

 

 

 

更多信息请点击:http://www.intowy.com/space/Show.asp?ArticleID=861&Classid=0

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82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4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3-21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看来我是个水货向导
生活中,我们可能只是二根平行的轨道线;路途中,我们一定要有兴趣相同的交叉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11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3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导

谢谢楼主,看来我是个水货向导

呵呵。。。不要这么说嘛,这次出去,我可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94

回帖

2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4032
发表于 2008-3-21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满楼年年都跑去啊!婺源专业户咧!
[url=http://www.5zls.org/ShowBBS.asp?menu=5&UserName=charz]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女人的美。[/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

回帖

48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71
发表于 2008-3-22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咯,冒时间去看看介绍也不错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7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780
发表于 2008-3-22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虹:

详细

武汉光谷羽球户外 29599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11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3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4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298
发表于 2008-3-24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来补课了!!只会稀里糊涂的玩~在那感叹:这山 这水 这么美
与伱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650
发表于 2008-3-24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冒去看看介绍也不错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6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49
发表于 2008-3-24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似玉:
回来补课了!!只会稀里糊涂的玩~在那感叹:这山 这水 这么美

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 18:59 , Processed in 0.0936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