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典》与哈佛的魅力 为什么能从哈佛走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它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哈佛开启了美国人文学为中心的教育传统。哈佛的校训是用拉丁文写的,译成中文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这个校训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哈佛重视传统,尤其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的人文理性的传统,相信在伟大的传统中有永远的智慧,所以在哈佛不大可能出现全盘反传统、全盘反历史的迷狂;二是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折服人对真理的追求。就是这两个原则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保证了哈佛能够在一个伟大的谱系中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就是哈佛的魅力,它永久地激动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的渴望和梦想。 哈佛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哈佛也是世界人文的奇迹。 所谓代表,所谓奇迹,在于这个大学传授给学子的生命精神以及方法本身。 哈佛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产物。自由、辩论、模拟现实乃至就是现实本身的案例,头脑的风暴和实践的打磨,需要你知识的不断扩大,更需要你实践的应变,还有你的坚忍。仿佛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哈佛现代地再生。这个过程是一个塑造的程序,走过这个程序,学生就变得与众不同。 那么,这个大学如何看待人类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来形塑哈佛的精英?显然,知识、方法和人的互动构成了哈佛的奇迹。 奇迹从来都是可以解释的。除非你放弃解释。 哈佛将人类几十个世纪积累的知识作为哈佛学生的知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升华出所谓的奇迹与魅力。 而将哈佛的魅力承载起来的,就是《哈佛经典》。50卷的《哈佛经典》是哈佛学子如此优秀的基础。因为哈佛大学的影响力和几百年来学子的贡献力,自1901年问世至今,《哈佛经典》已经成为西方家庭的必备藏书,是西方生接受古代和近代文明教育的权威读物。在《哈佛经典》这部丛书里,你会看到精英的文化本质。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哈佛经典》,笔者的大脑总是涌出一些意象。是美国的风格,可以入画,但浮萦着一种情绪。 这些人和这些人的文字已经进入哈佛经典,而我的奇怪在于,为什么眼前全是美国的意象?…… 我更愿意想像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壁炉中的木柴燃烧的火光里,富兰克林捧着书的专注,或者时光迤俪地行来,二战时候,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或者还可以是林肯斜躺在客店的床上,演算着《几何原本》,或者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惠特曼的"草叶"?…… 经典是世界所有文明的经典,但哈佛的编辑则使之富有美国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