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二00八年六月十三日,余及驴友在“捕风の汉子"的带领下十余众驱驾至南漳县一游。南漳者,先秦之伊卢县也。至于隋开皇二十八年易之“南漳”。 夫自卞氏出璧于其址,名谓和氏璧,后又有将白起壅水灌郢于斯,益有司马水镜之荐卧龙、凤雏,千古英雄,莫不出其左右。闻县中有洞,名曰“十姑”。 久旷无人,罕有客至,遂起意,扶辔举灯,蚁行而入。 其洞窈然,入洞五十步有一高台,上有一洞直通天际,拾阶而上,有八卦环于四方,天光洒于周身。自下而望,亦如神人,飘然欲飞焉。 顺洞而入,初,可见方孔间于左壁,半尺方圆,思之良久,以为前人置灯于其内,以备洞中无火,黝然难视者也。洞中有石阶,乃前人修之,沿阶而行,益难视物,灭灯则虽举手去目数寸,亦不能视其五指也。 进洞约五十丈,忽有巨石拦于路中,似坍后而成。转从巨石下寻得间隙数个,恰能容人,少胖者亦难入,遂穿行而过。忽闻潺潺水声,大振精神,趋步直行,过数弯,得见水源,甘冽冰寒,清澈见底。又前行数十丈,路乃尽,遂尽兴而返。 返道徒中,忽闻前方有人声,长啸于耳,绵绵不绝。兴起,起啸而应。岂料前啸再呼数声,其声渐弱,几不可闻。前行,见火把余烬于地,思之,乃外来者见洞中忽有人声,大恐,遂弃其火把,落荒而逃。 嘻!世之奇伟、瑰怪者,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斯有志者,而又不随以怠,则无处不可至焉,此所谓吾驴友者也。






[此帖子已被 逍遥的蜗牛 在 2008-6-16 23:30:3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逍遥的蜗牛 在 2008-6-18 19:40:4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