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您的帖子,我有了涂鸦的冲动。首先我觉得您对我的一些指责不公正,让我不吐不快地要为自己辩护。其次在我看来您这个帖子里的思想误区太多,我不能不为您指出,这才是真心对朋友,正如您的出发点也是真心帮助朋友提高一样。其三,当我还在乎谁的时候我才会这么认真、较真地直言其思想误区。(有▲号的为我的涂鸦)。 浏览帖子,无意中看到有同学对玩伴的选择条件。出去玩就是要玩的开心,所以,有选择的出行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看到这句话“....那就如一颗老鼠屎弄坏一锅汤一样,我所有的快乐感都会被毁掉……"觉得不太妥当。 不妥一、把人比做老鼠屎?...... ▲首先,“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并非我发明的用法。其次,就文字运用来说,把“人”比做老鼠屎算得了什么呢,无非只是比喻罢了。在汉语里把“人”比鼠的很多,信手拈来两个:胆小如鼠、鼠目寸光。汉语里还把“人”比狗比狼比鸡——狗眼看人低、狗腿子、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也有比驴比马比虎比狐——黔驴计穷,拍马屁、狐假虎威,还有比蛇比蝎子比螃蟹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都只是在用文字比喻形象直观地去表达自己的心情罢了。 人无贵贱,都将通过坟墓站在上帝的面前。 ▲人的外在生活应该没有贵贱之分,这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理想。因此我们高呼“人人生来平等”,“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并且,所有人的人生终点都是坟墓,没有例外,“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
然而,在世界上还存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斗争的时候,人的内在生活绝对有贵贱之分。一个人品高尚的人和一个心灵肮脏的“人”绝对有精神贵贱之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有人是金子,有人是垃圾;有人是天使,有人是恶魔。有的人死了,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是行尸走肉。人死后,一个人是站在天堂里还是地狱里,决定因素是其内在生活的高贵或低贱。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天国见上帝的。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你不喜欢的,也许别人当宝贝呢。出门在外,更多的是包容。你可以选择不一起同行,但是这样比喻,真觉得不妥。 ▲正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才强调每个人说话的权利。“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然在我们民主的时候还需要法制。就一个论坛来说,论坛也有其特定的版规。根据版规,我认为在写自己的帖子时我有权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因为我这样的表达只是在泛泛而论,就事论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具体攻击这里的任何人是老鼠屎,所以我没觉得这样的比喻不妥。谁的宝贝是我不喜欢的人?我自己都不清楚呢!因为我写“老鼠屎”的时候心里就没有任何具体人。 不妥二、一个人的快乐,可以被别人毁掉?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快乐可以被别人掌控?一个善良的人,什么时候都是快乐的。 ▲我自认是个直率而善良的人,即一个求真也求善的人。可现在我按您的逻辑来判断我自己,不禁大吃一惊:我发现我居然是个不善良的人,因为我的确没做到在任何时候都快乐,而且我的快乐经常被别人掌控、毁掉。比如看见小偷在巴士上盗窃的时候我就不快乐,甚至非常愤慨,厉声呵斥他,我的确对小偷太不善良。再比如当我看见地震中人们死亡的时候我就非常不快乐,甚至不断流泪呢,我真得无法做到不受别人的影响、掌控,做不到在任何时候都快乐。看来今后我应该多多修炼自己,争取做到在任何时候都快乐,即使我母亲突然去世,我也可以学庄子击鼓而歌。
我怎么就不是那个善良得甚至可以包容要吃自己的狼的东郭先生呢!就因为我没他那么善良,所以我“罪有应得”地得到了惩罚:我经常不快乐呢!而且即使我快乐的时候,我的快乐也不纯粹,总是“痛并快乐着”。善于自我安慰的我于是经常说:这样痛并快乐着的人生我认了,谁让我要保持自己的认真、良知?谁让我有强烈的知识分子责任意识呢?谁让我唯美到患有“精神洁癖症”的地步?谁让我总想出淤泥而不染地去清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赶紧申明:我可没有说谁是淤泥、谁是鱼谁是熊掌的意思呀,请别多心!——唉,您看我这么活累不累呀!武汉悠网的斑竹大磉前不久在他的帖子中说: 想到一个故事: 一个老头带着孙子牵一头驴赶路。 路人说:“你们真傻,有驴不骑”。 于是,老头叫孙子骑到驴上,自己在下面牵着驴走。 路人又说:“这小孩真不孝顺,让老人在地上走”。 于是,老人骑上去,让孙子在地上走。 路人又说:“这老家伙真不懂事,让这小的孩子在地上走路,自己在上面享受。”如此一来,老头和小孩都骑到驴上去了。 几乎所有见到的人都说:“这爷孙两个懒得抽筋,这小头毛驴还两个人都骑上去。” 人都要为自己活,听别人的话而改变自己,难受,还累,还总是不对。我一向率性,喜欢走自己的路。
故事大家都熟悉,但他的感慨就是我现在的感慨。让我也模仿着他痛快一把:我一向率性,我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说我之心声”,谁爱咋的就咋的吧! 什么样的人,才会被别人的行为影响快乐呢? 想到一个小故事;讲苏轼和佛印交往的故事. 苏轼是大才子,佛印是高憎,他们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一天,两人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 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你活像一堆牛屎.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事.苏小妹冷笑一声说:见心见行,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你像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佛印像牛屎,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您举的例子我经常读到,谢谢您又发在这里与我共勉。其实很久以前我也“觉得这个故事对我们都有意义,我常常在轻视别人的时候,以这个故事警醒自己”,只是每次我以这个故事警醒自己时我都会郁闷。因为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每次当我看见小偷的时候,为什么他就是小偷,而不是莲花呢?虽然我心里经常有莲花在摇曳。这是否证明我心里就有小偷呢?我还经常看见老鼠、蝎子,它们总让我厌恶,于是我又用这个故事警醒自己,我对着它们看了又看,希望可以看见它们是天使。可虽然我心里的确有天使在飞,但怎么看它们,它们依然是老鼠、蝎子,绝对不是长着翅膀的天使呀。唉……我郁闷呀!所以为了我自己的快乐,我只好妄下评语说:人们对这个故事的所谓领悟太荒谬! 我很仰慕那些有才华的人,却更欣赏有才华而包容的人。 觉得这个故事对我们都有意义,我常常在轻视别人的时候,以这个故事警醒自己。所以发此共勉。 ▲我不仰慕别人的才华,只仰慕别人的思维素质。我曾经毫不客气地对一个朋友说:“一篇文章如果有文采但没思想,依然是烂文章!一个人再有文采,但如果没定力、没主见、没思想,就还是愚蠢。”一个有才华的人也可能是个对国家和民族都有害的人,比如周作人虽然文学才华不逊于哥哥鲁迅,却因为思想上的糊涂成为汉奸呢。
我欣赏能对别人包容有度的人,但绝不欣赏包容无度的人。提倡无条件包容的人,先不说无条件包容的荒谬和危害性,往往提倡者自己能否做到,我都怀疑呢。在我看来,能做到的基本都是白痴,比如东郭先生之流。
关于宽容,我以前曾经在很多帖子里谈过自己的看法,下面的帖子是其中之一。 在悠网曾经有一个朋友在网上发了这么一篇寓言,点名要求我评论。 蝎子与爱
有一次,一个印度人看见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他当即决定帮它。他伸出他的手指捉它,想把它捞到岸上来。可就在他的手刚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然蛰了他一下。但这个人还是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去试图把蝎子捞出水面,但蝎子再次蛰了他。
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蛰你,你还救它干什么?”
这个印度人说:“蛰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蛰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的天性呢?” 我的评论: 我不得不告诉你,你的故事是个很荒谬的故事,那个对天性蛰人的蝎子依然不放弃自己爱的本性的印度人让我嗤之以鼻。
当我们提倡博爱和宽容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任何事都有其“度”,过了“度”就会荒谬可笑。真理和谬论往往只是一步之遥。
我们都知道蝎子是有毒的,既然已经知道它的本性就是蛰人,你对它进行宽容、爱是否就可以改变它蛰人的本性?对于不可感化的恶人去进行感化,就会上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愚蠢之极!一个成熟的人应该用爱和宽容去感化可以被感化的人,这样的感化才有价值和意义。对于明知其低劣本性永远不会被感化的家伙,你的爱和宽容只能是愚蠢和荒谬,甚至是助纣为虐。
上帝是慈悲的。他曾经说当你的左脸被人打的时候,再把你的右脸给他打。但上帝在此所指的是那些本质上是好人、可以用爱和宽容感化的人。上帝对恶人一样会震怒,所以会用大水淹没整个世界,只留下挪亚方舟上的生灵。你看,连慈悲的上帝都不是无条件地去宽容、爱呢!
这个世界绝对不存在无条件、无原则的爱或宽容。我们提倡博爱和宽容,一定是指那些可以被感化者。对于邪恶的狼和蝎子,我绝对不救它们,我要用棒子打死它们。我的爱的本性只用在值得我去爱的人和物身上。我的爱和宽容绝对是有选择性的,这选择本身就能体现我是否成熟、睿智。我酷爱音乐,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都爱,但我对庸俗、粗俗、恶俗的音乐绝对会深恶痛绝,并坚决抵制。我爱人类,但人类是个大概念,我绝对不会爱小人、恶人。
很多人提倡勿以恶抗恶,我所热爱的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就是个反暴力主义者。但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以善对恶,其实就是纵容罪恶,你的善这时就是犯罪,就是与恶同流合污。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看见小偷偷别人东西,你不吭声,保持沉默,你这样的没态度本身就属于与邪恶同流合污。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邪恶就会更加猖獗。一个在大是大非上没有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可悲的人、愚蠢的人。他的没立场本身就是立场,而且是支持坏人的立场。这个故事中的印度人就是这样。这种劝戒人宽容的故事本身就是在错误地引导人们。多救一个有毒的蝎子,这个世界就会多一分危险。疯狗咬了我,我不打死它,它就会去咬伤更多的人。不讲原则的善良、宽容、爱其实就是在助纣为虐。很多时候,我们的确需要爱憎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