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上太白山 从太白山回来想想,自己现在应该算一个强驴吧!不到两天时间翻越了海拔为3767.2米的太白山,而且回来后腰不酸脚不痛,精神抖擞。 因为上周刚去了大别山天堂寨,所以本来打算这周乖乖的呆在家里,但是一同穿越过神农架的孝感驴友真的偏偏不放过,连续几次打电话过来,邀我一起去陕西攀登太白山,还介绍说太白山是中国大陆东部最高的山峰,不去走走会很遗憾的。盛情难却之下(实际上是我自己的双腿也开始发痒了),就答应了一起出发。 7月4日星期五晚上17:15时,我和也是来自孝感的人在旅途两人坐1722次火车从汉口出发,而真的由于有事耽误,电话告知另坐火车前往。这个时候出行刚好碰上学生回乡潮,由于买不到卧铺票,致使连出差都很少坐火车的我俩在车上尝尽了苦头。不过高兴的是,在车上我俩欣喜地碰到也是去攀登太白山的另五名驴子,他们是来自河南驻马店的,跟我们走的路线有所不同。虽说太白山路线是现今国内十大经典徒步路线之一,但真正穿越起来的路线有七八条之多,每条路线的强度、难度、风险都各不相同,我们计划的是南北穿越,即从太白山南坡周至县厚珍子开始上去,登顶后下至北坡眉县汤峪镇,时间为三天,是一条比较常规的路线;而他们是从南坡都督门上去,登顶后还是从南坡下至厚珍子,围绕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这边走,时间为四天,强度和难度都稍大一些。大家碰在一起,志趣相同和共同的目的地使我们很快有了话题,人在旅途拿出随身携带的穿越线路图,饶有兴致地与他们不停地比比划划着。突然,一个刚挂电话的河南驴友告诉我们,听当地向导说有一个西安的驴子在下山时迷路了,到现在已经五六天没一点音讯。霎时,刚才还热闹嘈杂的车厢马上寂静下来了。我的心也咯噔了一下,联想到在出发前从网上看到的今年五一一名河北驴子在太白山缺氧死亡事件,不得不使我对这座驴友们向往的中华名山产生了深深的神秘感和敬畏感。 5日早上8时,火车准时到达西安火车站。在出站口,坐特快列车先行到达的真的已经在这里等候我们。一会儿,从天水老家赶来的沙漠中人以及他在西安的两个驴友也过来了。这样,我们此行来自三省四个地区的六个人全部会合在一起了。走出站口后,看着面前修饰一新的古城墙和身后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想起了那句:“西有罗马,东有长安”的著名史称,那时候的西安是否像现在这样热闹呢! 一行人简单用过早餐后,在火车站对面的汽车站坐上了9:30至周至的中巴车,票价每人15元。一路上摇摇摆摆,才八十多公里的路程竟然开了两个多小时,中午12点左右到达周至县城。下车后,找了一家清真饭店,点了几个好菜,要了几瓶啤酒,大家毫不客气的消用起来。是啊,吃了这顿“丰盛”的午餐后,接下来的几天里,每个人都是吃干粮或自己做的很简单的面条米饭,哪来这么好的享受,不挨饿已经算不错啦!吃完饭,当我背着背包走出包房时,饭店大厅里三位陌生人喊住了我。他们问我是不是去太白山,我说是的,他们说路上小心点,在山上不要乱窜,小心迷路,接着说他们是来自西安的驴子,也是去太白山,此行的目的是大家自愿组织上山去搜救那个素不相识的已失踪多日的驴子。闻听此言,一阵温流涌上心头,咱们驴子真的是“五湖四海皆兄弟”一家人啊! 走出饭店,我们在马路上找了一辆小面包车,与司机谈妥了六个人去厚珍子的车费和黑河森林公园的门票总共380元整体打包。下午2时左右出发,车子沿着108国道在深谷幽径中开始穿行。途中,我们在路边小摊顺手买了一些蔬菜,可爱的沙漠还买了一个六公斤重的西瓜,放在包里说要背到山顶拜神后再吃,大家吃了就会长生不老。沙漠的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一路欢声笑语,车子在4点左右到达厚珍子乡,与提前联系好的当地向导小谢会合后,再往上开了十多分钟,最后到达我们这次登山的起点----海拔1590米的铁甲树。大家穿戴好装束后,看着游客投来钦佩羡慕的眼光,我们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胸膛。此时,一个叫小凌的广西小伙子也加入了我们队伍,他刚刚从西安工程大学毕业即将踏上工作岗位。4:30左右,大家开始出发,我们知道新的挑战开始了,这又会是一次艰难的攀登、一次极限的考验、一次心灵的洗涤! 往上走了十多分钟,看到前面一棵挂满了红色和黄色吉祥丝带的大树,小谢说这就是闻名的铁甲树,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很有灵气。 沿着溪边蜿蜒的小路继续往上走,不停地转弯,不停地过桥。走在幽静的山林中,看着满眼苍郁的草木,听着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感觉自己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此时此地,好像是穿越了一个时空,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昨天还无聊地坐在千里之外的办公室里发呆,心中长久积存的郁闷和烦躁在这里一扫而空,真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走下去。。。。。。忽然间,看到远处一角屋檐,身后的小谢告诉我,我们即将到达今晚的扎营地----三合宫。 6点钟左右我们到达了海拔为1950米的三合宫,真的和接待站一名姓易的小伙子经过讨价还价,谈好了帐篷场地费每人10元,然后大家卸下行装,搭好帐篷,准备晚饭了。由于大家路上说好晚餐搭伙吃,故队伍中唯一的女性菊花理所当然要掌厨,个子高高的飘西也主动在一旁帮着洗菜,这两个来自西安如姐弟般的驴友非常勤快,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活,让我们插不上手。菜一盘盘端上来了,一股股热腾腾的香气让大家都忍不住使劲咽了咽口水。终于可以开饭了,五、六个味道很好的炒菜很快被大家一扫而空,一瓶带过来的白酒也被喝了个精光,还使小易从房里拿出自酿的白酒来垫底。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忽然想起那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清朝一个皇帝南巡在深山里迷了路,饥渴交迫中找到一家农舍,农妇做了一碗鸡蛋面给他吃,皇帝吃完面条后,直呼这是天下第一美食!是啊,虽然我们今晚吃的也大都是些素菜类,但比平时招待客户的燕鲍翅的味道不止好上千百倍啊! 第二天(6日)早上5点多钟被小谢喊醒,大家整理完后约在7:10出发。今天的目标是从这里上到海拔为3360米的玉皇池营地,直上高度1400余米,行程大约十几公里,小谢说一路上去都有标记。从三合宫上来的这段路叫六里坡,路并不难走,但都是上坡,还是让大家走得有点累。我和小伙子小凌走的比其他人快些,不到10点就到达了海拔为2700余米的老君殿。让我惊讶的是,老君殿竟然是这样的简陋,没有想象中的屋子,也没有见到人影,只是在一处比较平坦的草地上用石头堆成了一个仅桌子大小的屋子,里面放置了一尊很小且脸色苍白的神像,上面用几片塑料瓦凌乱的盖着。看着这个简陋、寒酸的神殿,心中无限感慨,想到自己家乡仅仅只有几百米高的小山上,布满了一个个金碧辉煌、香火不断的庙宇和道观,不由疑惑,是这里的经济欠发达,抑或是这里的人们科学环保意识强呢。这就样,我和小凌坐在草地上一边想一边聊。等了约四十分钟,后面队友都到齐了。大家在此休整了一下,于11点左右出发,计划中午1点多钟到南天门休息用餐。 上去不远,就看到山谷中一大片嶙峋的怪石,它以万马奔腾之势,从一望无际的山顶直泻下去,蔚为壮观,小谢告诉我,这是石海。穿过石海,就到了二里坡。二里坡很陡且路况很差,对已经消耗很多体力的我们来说,上这段路把大家都累得够呛。在爬坡途中,我们陆续碰到七八个叫山里人替他们背包的腐败分子从山上面下来,其中,一个看上去很清秀文静的女子竟然牵着两头凶猛的大狼狗下山,这样大的反差和这荒山野岭,使人马上就想到那个美女和野兽的故事。 终于艰难地爬完了二里坡,也算走出了太白山中遮蔽的丛林地段,到了一个叫朝阳寺的山包上略停休息。由于路标清晰可辨,我和小谢、小凌三人决定不等后面的队友直赴南天门。接下来的路比较平坦,走在豁然开朗的高处使我们没有觉得特别累。下午1点左右,我们三人先行到达海拔为3160米的南天门。过了四十多分钟,后面的队友也都到齐了。简单用过自做的午餐后,我们就站在南天门道观前四处张望,取景拍照。对面就是跑马梁山峰,可以清晰地看到浩然的石海中点缀着顽强的绿点和绿带;往右抬头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太白山的主峰----拔仙台,它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往左转头可谓“一览众山小”,无数座崇山峻岭披着绿色外衣屹立着。也许是被四周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也许是确实走累了,还也许是要等待慢一点的队友,我和沙漠、小谢、小凌几个人居然躺在斜坡的草地上酣然大睡。 时间已经指向3:40时,又要出发了。留守南天门的农妇告诉我们,这里到玉皇池大概需要三个小时。为了争取在天黑之前赶到扎营地,大家起步走得很快。在4:30左右,过了药王殿(也有一个接待站)。再往上走不远,就看到了一片茫茫无际的绿草地,草地上开满了各种色彩的花朵,花朵儿千姿百态,竞相争艳,而在草地中间或有自然形成的各种造型的树根穿插其中,这绿草、鲜花、“树雕”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让人美不胜收!面对美丽诱人的高山草甸,我们刹住了前进的步伐,咔嚓声此起彼伏。尤其是我们的摄影专业户人在旅途,连一草一木都不放过,要不是时间关系,我看他在这里拍上几十年也都愿意呢。 走过草地,很快又到了茫茫石海中。穿过石海,看到不远处有几面旗帜在空中迎风飘扬,心里嘀咕,是不是误入山寨了,这寨大王是男的还是女的呢!遐思中,已到近处,再走近一看,哦,又是一个道观,原来已经到了玉皇池,看看时间刚好是计划中的6:40时。玉皇池是我们上山以来看到的最为标准的道观,有中殿和侧殿,观内有一名道长和一名西安来的居士。在殿前的草地上扎营,经过还价后还是要收取每人10元的扎营费,道长也是人啊,也要食人间烟火啊!攀谈中,得知真的和人在旅途来自孝感,道长高兴地说原来是老乡,并说自己老家在麻城管辖下的汉川,我晕。当他掏出名片递给我们时,哇塞!这么多的头衔,比我的还多,单一个中国人大宗教系硕士生就让大家咋舌不停啦!这世道真有趣,山下的想摒弃尘世中的一些东西,故来这些清静的山上来洗涤一下,而山上的一些守护者却不甘寂寞,怕被这山下所不知、被尘世所遗忘,而争相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再“深入”交谈,原来我和道长是一个姓,那就是家门啦!兴奋的道长指着偏房说,你晚上可以免费睡这里,优厚待遇啊!谢了,我跟他们一样睡外面,我还是有点同甘共苦精神哦。道长拿出自酿的药酒要款待我,一旁的小谢在扯我的衣角,我知道他的用意,因为今年五一的那个河北驴子就是在这里缺氧而亡,在断气前,糊涂的同伴和自负的道长(当然不是该道长,原来的道长因为这件事而被“撤职”)以为他身体不适,给他喝了些药酒,从而加速了他的死亡进程。用过晚餐后,我感觉天气越来越冷,在9点来钟就钻进了帐篷。 一夜无眠。卷缩在-5度的睡袋里,虽然还穿着特意带过来的秋衣裤,但还是冷的瑟瑟发抖无法入眠,心里直后悔没去道观的那个偏房睡。早上5点多钟起来,天色已微微发亮,走到湖面平静的玉皇池边,看到的高山湖水是如此的清澈和洁净,而水有如刺骨般的冰冷。等我全部整理好后,有些人还没起床呢,我想到在这个星期里,公司有一件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急迫的事情要我处理,迟一天回去会很麻烦,故决定自己一个人先走。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同伴们终于答应了,小谢画了一个草图并耐心地告诉我前面线路的走法。 于是我一个人于7:20出发,出玉皇池,上三爷海,沿途上来到处都是块块相叠的石头。仔细去看看,会发现很多石头像各种各样的动物,有像乌龟的、鳄鱼的、小鸟的,一块块栩栩如生,让人目不暇接。站在三爷海的湖边,望着平静的湖水,我不禁想起几年前的那个五一,上海一个二十六岁的驴子华峥嵘由于遇上暴风雪冻死在这里,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茫茫的太白山中。心中思绪万千,是啊,户外运动虽然集挑战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是一项强身健体、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但也是风险无所不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做好风险防范与安全保护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啊! 继续在石海中艰难地向上攀登,8:40左右到达二爷海。三爷海、二爷海和大爷海都是高原湖泊,系几百万年前冰川之遗迹,它们的面积、清澈度都差不多。按照小谢的吩咐,我把背包放在去大爷海的岔路口,跟一位刚下来的道长打声招呼,就从二爷海轻装往山顶上冲去。约9:00时,我终于登上了太白山最高的山峰----拔仙台。站在太白山之巅放眼四望,心情无比激动!这里的天是如此的蓝,云是如此的白,山顶上一排排石墙、一堆堆石头与蓝天白云天然浑成,相得益彰,使人犹如站立在青藏广袤神圣的高原上神思遐想;四周的角峰、槽谷、石河石海、冰蚀湖等第四纪冰川遗迹历历在目;远眺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有如传说中的李白在泼墨。可惜我的相机并不好,电池也在此用完,没有很多很好的照片带回来。该走了,这里不属于你,你无非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不要有什么遗憾,因为你已经触摸过这里,亲吻过这里,已经在你的心海里留下了美丽的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山顶呆了二十多分钟,带着八十多岁老道姑的祝福,我依依不舍地下来了。9:30左右,重新背上行囊直插大爷海。途中,一群从都督门穿越过来的年青朋友友善地对我打着招呼,他们的当地向导告诉我,从这里过去走快点兴许能赶得上那边停车场一辆下午4点整直发西安的旅游车。闻听此言,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过了一会儿,又一个高山湖泊呈现在面前,那是太白山最高、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湖泊----大爷海。望着静若铜镜的湖面和清鉴毛发的湖水,边走边想起了昨晚小谢讲的有关探秘大爷海的两个故事。一个是说去年夏天,受当地政府的邀请,北海舰队的十几名官兵带着专业的设备下水探测,潜水下去离湖面18.5米处,就由于下面水流湍急,无法再继续下去宣告放弃,所以大爷海有多深,千万年来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另外说在八十年代初,四名前苏联探险队员千里迢迢来到太白山探秘大爷海,三名下水的无一人上来,连着队员的三根钢丝绳也都奇怪地从中折断,难道这平静的湖水下面有着什么精灵古怪,或者蕴藏着千万年前的巨大秘密吗?在思索中轻轻地走过大爷海。9:50左右到了一个三岔路口,拿出地图仔细核对好去眉县汤峪的方向后,开始走上了漫长的山梁之路。 山梁上的碎石路有点难走,望着边上陡峭的悬崖和深不见底的峡谷,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然而我的步伐却又是那么地焦急!在这条山路上,我终于领教了太白山瞬息万变的气候,好好的晴空万里阳光四射,顷刻变成乌云密布大雨滂沱,一会儿又是雾气腾腾汹涌而至,让你几米之内不见方向,就这样,赶路中的我也随着这变化无常的天气一会儿热的汗流浃背,一会儿又冷的毛孔竖立。遇到阳光时,我偶尔会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时候看到的风景很美,闪闪发亮的拔仙台和翻滚奔腾的石海仍然依稀可见,一阵阵霭雾自幽谷出来,沿着青翠的山峰袅袅上升,然后慢慢向四周蔓延,仿佛给群山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使人恍如在仙境。 一个人就这样往前赶着,突然,前方一串清脆的鞭炮声打破了这个山谷的寂静,好像是哪个农家在办喜事吧!沿着山路往前走不远,就看到一座蓝白分明的建筑物,应该是到了大文公庙。一个黑廋的小伙子看见我过来,又拿出一串鞭炮点上火,噼噼啪啪地响了起来,往前一看,前面不远处一对年轻的情侣刚通过这里,正手牵手往前走呢。哦,我突然茅塞顿开,原来是这个小伙子以放鞭炮的方式在揽客。但是,我还得要赶路呢,向小伙子问过时间是10:50后(我手机没电了),又匆匆忙忙向前赶去。本以为大文公庙是下山的转折点,殊不知这是更长山梁路的新起点,只能埋头苦走。由于昨晚一夜没睡,着急赶路的我神思有点恍惚,面对着满山风景不敢浏览,打起精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必须在下午4点钟之前赶到发车地。 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山梁,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终于在一个山坳转弯处,看到了远处几座醒目的建筑物和影影绰绰的游人,心想那里应该是下山的地方。走近一看,果然不错,这里是小文公庙,过了这里的一个收费站,就进入了眉县这边的太白山旅游区,也意味着可以直接下山了。问问时间还是在12:40左右,紧张的心情终于有所放松。沿着这里最高峰----拜仙台的山腰路往下走,途中不时有游人从身旁经过,看着我特别的装束,一些好奇的游客还问我从哪里过来。下午1:20左右,我下到了上板寺。从早上开始由于赶路,路上没吃过一点东西,到了这里才感觉自己很饿,于是在此买了三个茶叶蛋算是一顿午餐。本打算在这里坐缆车下去赶车,偏偏遇上乌云雷电缆车不能开,等了半个多小时还没动静,只好徒步下山。沿着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山路继续往下赶,大概四十分钟后,约在2:40到达下板寺。向人一打听,这哪有去西安的旅游车啊,那趟车是停在八十里之外的汤峪呢。听了此话,心里凉了半截,于是赶紧找车下山。3点左右坐上一辆和三名游客合乘的出租车,每人25元到汤峪。4点多下山到达汤峪镇,这里去西安的旅游车已开走,于是和另外一名游客每人花20元合乘刚才那辆出租车,一路送我们到西宝高速公路上,然后我搭上一辆大巴于6点左右到达西安。下车后,打的直奔火车站。买到晚上9:02西安发车的T266卧铺票后,就在车站餐厅里独自FB起来。8日早上7:38火车到达武昌火车站,我参加的这次穿越太白山活动终于圆满结束了。 8日早上9点多钟,在办公室里与真的他们通了电话,他们说还在下板寺没下来呢,心里不禁有点沾沾自喜,与他们我有一比。11点多钟再打电话过去,他们也已经平安下山到了汤峪镇。我想我这次南北穿越太白山,身背40来斤的背包,5日下午4:30从铁甲树开始徒步登山,至7日下午3点来钟从下板寺坐车下山,徒步行程大约40多公里,一般人都安排在三天左右时间,而我才用了不到两天,呵呵,在圈内也算是一个强驴了吧! 虽然成功的穿越了这座中华名山,但是回来后,我的心一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和大家一样还在牵肠挂肚着那名失踪的驴友,每次上网我都会进入“背包吧”,关注着网上发布的搜救进程和驴友留言,时至今日仍然是了无音讯。在这里,我只能默默地祈祷:兄弟,平安归来吧! 路遇毒蛇 

整装待发 

千年铁甲树 
一顿“丰盛”的晚餐 
三合宫瀑布 
雄鹰欲展翅 
驴友小凌 
可爱的松鼠 


站在老君殿 




[此帖子已被 爱楚者 在 2008-7-17 23:56:3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