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雪峰---四姑娘山的那些事儿 前 言 初登雪山给我带来两大惊喜,惊喜之一是酷暑八月的四姑娘山二峰之上竟然是一片白雪茫茫,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惊喜之二是我不但成功克服了高反,而且还最早登顶、最早下山,实在痛快。 返回已十多天,回想起川西神圣洁白的山峰、广袤无垠的草甸、美丽动人的幽谷,让人无比沉醉;回想起旅途中那一张张友善的笑脸、一个个关切的眼神、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令我无比激动。那山那景,深刻脑海;那人那情,终生难忘。 一、出发中的一些故事 几个月来,在连续的户外活动中一直向往着能去攀登高山,尤其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渴望去触摸冰天雪地,感受天寒地冻,同时也向自己心目中更高更强更难的目标奋进。打定主意后上网搜索,选定了山峰和俱乐部。而在《在路上》发帖寻找同行者时,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忽悠了两位大美女同往。看来,洁白无暇的雪山正是女人的最爱。最终确定行程和人员后,迅速预定机票,添置户外高山用品,就静心期待那激动人心、充满遐想的雪山之旅了。 终于要出发了!8月19日早上,今年“五一”同去过武功山的莎莉载着很“熟悉”、但从未谋面的风姐从武昌驾车过来,在汉口国宾馆门口带上我后,就风风火火地送我俩赶赴机场。离起飞时间很近了,为了不误机,风姐动用了朋友资源,在车上打电话提前拿到了登机牌。在顺利通过严密的安检后,不料飞机提前几分钟就起飞,但我们终于有惊无险赶上了航班。不多时飞机徐徐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当我去领取托运行李时,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背包。经询问,见鬼!我的背包还被丢在武汉,原因竟是这驾飞机的行李舱装不下了。真是闻所未闻!还好,经两个机场行李部门电话联系,确定背包已经放在另一架飞机上随后就到,心里才安定下来。快到中午12点终于取到了背包,此时也刚好与从北京看完奥运赛事坐飞机抵达的蓝山会合,这样,我们来自武汉的三个人在成都相聚一起啦。 在宾馆住下,吃过丰盛的午餐后,与这次登山的协作单位---八千里户外接上头,并去该俱乐部报道、补给登山装备。尔后我和蓝山跟随来了这里很多次的风姐,在这个盛产美女、满街美食的天府之国里尽情徜徉。整整一个下午,游武侯古祠,逛锦里老街,品结义红茶,尝麻辣火锅,悠哉乐哉,舒适之情,难以言表! 20日早上6:30,三人按时赶到成都茶树子车站,与领队风中狼、安徽宣城来的队员老树、广州来的队员武陵狼会合,坐上7:00前往阿坝州小金县的班车。因5.12特大灾难尚有部分道路未修复,故大巴只能远路绕行。上成雅高速,过雅安市、天全县,后沿大渡河向泸定县方向行驶。透过玻璃,望着窗外奔腾咆哮的河水,不由想起儿时在村里谷场上与伙伴们挤着蹲着,目不转睛地看《大渡河》中红军飞夺泸定桥、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抬头又看看掩映在青山绿树中一座座红白鲜明、具有传统色彩的藏式楼房,不由得感叹现在这种安稳、幸福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 下午5:00左右,班车缓缓驶进小金县。然后换乘小面包直赴日隆镇。一路瓜果飘香,野花盛开,甚是诱人。车在一块很高的石碑旁停了下来,大家纷纷下车,“达维会师纪念碑” 几个金灿灿的大字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据当地司机介绍,这里是红军长征时,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突破敌人重重围堵,历经千难万险翻越夹金雪山胜利会师的地方。站在栏杆上,面对呼啸而来的山风,耳边似乎还听见那气壮山河的会师欢呼声。晚上7:00左右,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日隆镇,高大硬朗的三嫂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 美女风姐和蓝山 
奔腾的大渡河 
藏式楼房 
沿途风光 



达维会师纪念碑 
二、爽朗的三嫂 三嫂客栈名扬四海,凡是国内外真正的山友去四姑娘山的,必宿此处。三嫂客栈属于民居旅舍,装修十分普通,三层楼里共有二十多个房间,这样的环境和摆设跟日隆镇很多家庭旅舍并无两样,何况镇上还有很多星级酒店包括两个四星级的酒店在竞争客源,但为何三嫂这里生意常年红火呢?这除了三嫂平价经营、童叟无欺深得大家赞许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多年以来,登山界众人都怀着一颗无比崇敬的心情去寻访这所房子,拜望这所房子的主人。说来话长,时间翻回到2004年底,冬天里的一个晚上,天寒地冻、雪花飞扬,三嫂一家人幸福地围坐在火炉边闲话家常,突然闯进两名不速之客,是一对自称来自北京的新婚夫妻,专程过来攀登四姑娘山长坪沟的骆驼峰,慕名来请卢三哥做向导。此时的四姑娘山,大雪纷飞、积雪深厚,白茫茫一片无路可辨,冰雪裂缝无处不在,其危险程度是平时的百倍,已经很长时间没人来登山了,也不会有哪个向导会冒着这么大的生命危险去赚钱。卢三哥劝这对豪气冲天的年轻人三月份再来,三嫂也在一旁劝着,左邻右舍也闻声过来一起相劝,但这两名特犟的山友非登山不可,并称若三哥不带路,就他们两人也要冲上去。看看说服不了他们,热情的卢三哥最后终于答应与他们一同上去,向导费也是按照平时来收。那晚,三嫂默默地为丈夫整理着衣服和登山设备。第二天早上,跟平常一样,三嫂将丈夫的水壶灌满滚烫的开水,然后送三哥他们出门,直到看不到他们的背影才依依不舍地回来。想不到,爽直的卢三哥这一去就没回来,在C2营地遭遇雪崩,和这对新婚夫妇永远地留在了骆驼峰上。此后,三嫂终日以泪洗面恹恹病倒。国内外广大山友、网络论坛此时给予了三嫂很大的支持与关怀,有挥毫赞叹的,有电话问候的,有去探望的,终于使三嫂从绝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坚强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担子,独自承担起抚养三个孩子的家庭重任。此时,我站在三嫂的餐厅里,看着三嫂面带微笑、哼着小曲进进出出,看着墙上遍布的全国各地包括海外户外俱乐部的各种旗帜和个性签名,以及三嫂儿子和女儿学校颁发的一张张大红奖状,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三、漫游长坪沟 21日早上迷迷糊糊醒来,今天我们去长坪沟徒步,明天再与成都过来的另外几名队员一起前往二峰营地。出发时已经8点多了,乘面包车至十多公里外的喇嘛寺,我们今天的徒步就从这座唐代古庙开始。 沿着长坪沟内绵长实木栈道悠然前行,两旁古树参天,直插云霄;苔藤交缠,难舍难分。走了不远,忽然一阵轻柔的细雨飘落在脸上,清凉湿润的感觉悄然而生,听到旁边蓝山长舒一口气,叹道:“好缠绵的江南细雨啊!”是啊!在这空旷荒凉、人烟稀少的大川西,竟然隐藏着江南的秀丽和灵气,这不禁令人浮想翩翩,柔情绵绵。 驴行的本能促使我们很快离开舒适的木道,昂首走向侧边一条高低不平的泥泞小路。沿着小路下行至一座木桥前,看到路边的一颗树上长满了红色的小果子,随手摘了几颗一尝,果汁饱满,但甜中夹苦。再摘一大把,分别送给风姐和蓝山品尝,一个说太苦不好吃,而另一个却说好吃,我先一愣,然后释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人的口味、眼光、心情都是不同的。 过了小木桥,沿着溪边小路前行,只见溪流潺潺,奇花盛放,几个色友绝不放过,一路咔嚓不断,尤其是蓝山,有时连一朵小花都要细细拍上五六张。走到不远处,一块木牌竖立在面前,上书“唐蕃古道”四字。原来这条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就是唐代古驿道。可是从前商旅喧哗、马队纵横的情景早已不复存在,俱已消逝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其中多少爱恨情仇多少物是人非,如今又有谁人能够记得呢?路上偶尔遇见一、两拨马帮驮着药材和野菇,铃儿叮当地从身边经过。转头回望时,那人,那马,在那条曲曲折折的林间小径上,是那么孤寂,却又如此坚毅! 走到枯树滩,眼前豁然开朗。一颗颗枯树矗立在清波黄沙之中,兀自挺立,枝枝挺拔。这些枯树早就没有了绿衣裹妆,仿佛丧失了生命迹像已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几万年,但它们还是顽强地屹立着,用它们神话般不朽的躯体勾勒这一人间美景。抬头看周遭山峰连绵起伏,遮天云雾缭绕其间,静听溪水轰鸣,林涛滚滚,如临仙境。大家纷纷在此拍摄,久久不愿离去。 快到中午了,大家赶至龙洞用餐。也许是这条沟一路过来的自然山色一直很美,以致忽视了所谓景区景点的存在,大家吃完路餐后继续往前走,没人提出来去看什么龙洞。走至沙棘林,看见几匹放养的马儿正悠闲地吃着草,好动的武陵狼像个顽皮的小孩,竟敢过去拍一匹棕色马的屁股。没想到,一触到那马儿后面,只听它一声长嘶,前腿一纵,闪电般向山上奔去,留下狼傻傻的呆在那里。好险啊!这匹马还算善待客人,后腿没有出招,要不武陵狼真要变成腐腿狼咯。还是老树内行,慢慢地靠近另一匹,不动声色的与之和平相处,这样倒让大家拍了不少靓照。 过沙棘林,到下甘海子。这里草地开阔,植被茂盛,一座藏式木屋横亘其中,房子门口上方依次挂着几个微微发黑的牦牛头骨。看房门紧闭,猜想主人可能放牧去了。木屋边矗立着两人才能合抱的树桩,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四姑娘山脚下”几个大字,一行人在这里搞笑拍照。这是个有点玩笑式的注解,但是可以证明我们已经深入到长坪沟腹地。 出下甘海子,走到上甘海子的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了,领队风中狼说往前走依次是两河口、木骡子,再往里穿越就到理县的毕棚沟了,越往里走风景越美。但为了明天能够轻松上阵,年轻的领队建议大家回撤。在回来的路上,我跟风姐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看着她跟我一样走得急快,我说她一定会摔跤,真的不幸言中!在跨过一个泥坑时,她一不小心摔了个跟头,人像猴子一样在地上翻了几圈。起身后,一双凤眼死盯着我,咬牙切齿地说:“你这张乌鸦嘴!”呜呼! 快到7点回到三嫂处。等了一会儿,另外一名领队小鱼带着几名队员也从成都赶来会合。经介绍,这几名队员分别是来自南京的胖哥、杭州的小宋、德阳的哈哈和东莞的美女毛衣。至此两名领队、九名队员以及向导扎西,此次攀登二峰的人马全部聚在一起。饭桌上,领队讲解要领、安排行程,队员擦拳磨掌、相互鼓励,大家共同热切期待着即将到来的雪山攀登。 风景宜人的长坪沟 































[此帖子已被 爱楚者 在 2008-9-7 0:58:2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爱楚者 在 2008-9-9 10:32:4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爱楚者 在 2008-11-17 16:59:4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