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志中把关于红安“不安”的原因归叙为:“地僻民顽,官难遥制,盗贼出没,数被劫杀”,然而红安地处中原地带,即不是边疆远土,也非大洋孤洲,何来地僻民 顽,这里距离中国历史上几个国都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不过几百到一千来公里,又何来官难遥制,不过红安在历史上盗贼出没,数被劫杀到是事实。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的盗贼如此亲赖这片土地,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红安城西的金沙河是造成盗贼出没的最好解释。元朝时,倒水右岸的一 条支流其河道出产金沙,百姓淘金沙者众,于是当地人管这条河叫金沙河。盛产黄金的金沙河不仅吸引着淘金者,自然也吸引着杀人越货的盗贼,而对黄金有强烈欲 望的朝廷来说,更是不会放过这片宝地,元成宗时,朝廷为加强对金沙河金沙的监管,赐封李牧林为将军,差往湖广麻邑(今麻城市)西地(今红安县城所在地)监 督金场,授巡检职。定居张家山(今金沙河南约五百米,后成废墟)。其主要职责为朝廷征收金税。当时设有金场,故金沙河又名金场河。
于是,由“金沙-淘金者-盗贼-将军”构成了一部古黄(红)安“不安”的历史,而这一切历史的源头都是因为出产金沙的金沙河,因此,金沙河是红安历史之 源。若金沙河无金沙则无淘金者也无盗贼,更无将军在此驻守,自然此地会平静,当然朝廷也就不会去建立一个地跨举水、倒水、滠水三条大河的黄安县来保证地方 安宁了。然我们无法阻挡地核深处的黄金宝藏出露于地表河道,因此也就无法阻挡历史的进程,红安县并非人定,而乃天造,当时的金沙河究竟吸引了多少淘金者, 无从考证。但我们淘金者有留在红安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的,而更多的是淘金后离开这里去往四川的。
金沙河历经300多年的疯狂采金,至明万历年间,金沙河经历亿万年沉积的金沙消乏,金场结束历史使命。金沙河有其名而无其实了,盛产黄金的金沙河属于过 去,而他的造就的红安县却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了波澜。这片由淘金者、盗贼、将军后裔组成的县成为了中国名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如今的金沙河波光潋滟,巍巍青山倒映碧水之中。极目北眺,云蒸雾蔚,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晚霞夕照,点点渔帆满载而归,烘托出渔舟唱晚的美妙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