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新疆之旅(之三):鸣沙山,月牙泉------感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离开敦煌莫高窟,不到3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 刚才还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行走,可一下车进得景区的大门,眼前竟是另一番大漠孤烟的沙漠景象.仿佛是在电影里.在梦中.时空与地貌的变化使你搞不清楚此时是今天,还是昨天.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约5公里处,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 进得鸣沙山,虽已是下午3点多钟,可秋季的烈日丝毫不减它的淫威,强烈的太阳光刺得人的眼睛半闭半合,加之从沙漠上又反射到人体,使你倍感酷热,也深知紫外线的穿透力是何等的厉害!此时我们恍如就在洗浴中心的桑拿室一样.在沙漠上行走,不比徒步,纵山,可由不得你性急,不能快走,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踏在沙子里.再轻轻把脚提起,以免沙子进到鞋里.我和夫人又是戴着太阳帽,墨镜,又是打着伞,手里还举起相机,不停地相互拍照.(非常痛心的是,由于忙个不停,我的一副进口的太阳镜丢失在浩渺的沙漠上,永远离我而去,好不懊悔!还和夫人拌了嘴.)第一次置身大沙漠,每个人都显得特别的新奇,激动,亢奋,就像把小孩放进了游乐场.没走多远,脚步明显放慢下来,像贯了铅似的,运动鞋里最终还是从系鞋带的地方进了沙子,很是后悔进来时没有租10元一双的脚套,因为我们那一拨人都没有租.看来跟着感觉走还是不行的.走着,走着,顿时口干舌口躁,气喘如牛,停下喝水时,眼前突然一亮:前面就是月牙泉!啊,沙漠里终于看见水啦!没精打采的游客们一时间欢呼雀跃起来. 来到月牙泉边,我贪婪的掬起一捧清凉的泉水,亲吻着炙热的脸.洗涤着一路的风尘,脑海里拼命的搜索着导游小姐娓娓动听的讲解: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宛如一块袖珍的盆地.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5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 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竟也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但非常可惜的是,进入70年代中期,由于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的水位也跟着严重下降,泉水的面积逐渐缩小,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现经过用人工方法方保持了泉水的现有状态。听到这里,我们提着的心才松弛了下来.月牙泉边现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相当迷人. 月牙泉像初五的一弯星月,落在黄沙里。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下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是当之无愧的沙漠第一泉! 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除去人为的环境破坏因素外,)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流连忘返,刻骨铭心! 我想,这的确要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及她对人类的恩赐呀!大自然给了我们人类这么多的美好和神奇,让我们尽情的享受她,愉悦她,审美她.而我们又该怎样好好的呵护她,感恩她,回报她,让她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呢! 在月牙泉的旁边,有几棵古老的胡杨,树杆和树枝光秃秃的,不知它那顽强的生命是否终结?可它伫立在大沙漠上,依然粗犷豪放,傲岸不屈,默默的守护着月牙泉,不弃不离,向人们见证着月牙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西行,前往新疆的最北疆,置身于人间天堂-----神秘的喀纳斯. 















[此帖子已被 牧歌66 在 2008-11-28 16:30:3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牧歌66 在 2008-11-28 16:32:2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