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0|回复: 11

【共想】通过基建来增加GDP,是可以持续发展的么?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1361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7140
发表于 2008-11-13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基础建设已经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继续通过发展港口、机场、铁路、高速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来增加GDP,还有意义吗?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吗?

转两篇文章:值得国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az0w.html

牛刀:中国未来五年投资产能将严重过剩  

我们现在的钢材、建材、家居产品的市场萎缩,是很正常的,也是房地产业所拯救不了的。如果我们认为,拯救了房地产业,就能带来相关产业的繁荣,只是一厢情愿。何故?早在2006年,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就曾指出,中国钢铁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如不加以调整,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遗憾的是,我们为了徒有虚名的经济增长,依然以牺牲民众利益、以破坏环境、危害资源为代价,继续疯狂的扩张。现在,后果开始显现,却把责任推在房地产市场萎缩上,试图以救楼市来带动钢铁、建材、家居等相关产业,这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同样,其他产业的投资也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是还有转嫁的地方,也就是向全球市场释放,唯独房地产业过剩,却无法向全球转嫁。现在全球市场出了问题,消化不了中国的一些产品,我们又在找原因,认为是汇率有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为了增加出口,不排除人民币贬值。我也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但不是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人民币贬值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让我们的外汇储备增值,让我们购买的美国国债增值,而不是让我们的资源和劳动力更加廉价。这是人民币贬值的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 

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2007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加快8.4个百分点。单独看这个数据,似乎发现不了大的问题;历史的来看这些数据,问题确实不少。那就是长期以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导致社会财富过多的向固定资产转移。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21.78亿元,增加12561.58亿元,增长32.4%,完成预算的116.5%。我们以一年五万亿的财政收入,去进行一年十三点七万亿的投资,钱从何来? 

当然政府有很多办法,发行国债是其中之一,通货膨胀是其中之二,加印货币是其中之三。这三者又是互相关联的,一言以蔽之,都是政府行为导致的。2007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为600亿,加上前几年发行的国债共计3500亿;2007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回落0.2个百分点,但全年最高点为18.4%2007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比上年增长3%。增大投资导致加印货币,加印货币加剧通货膨胀。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存款为17万亿,实际因通货膨胀缩水近8000亿。 

但是,我们对产能过剩缺乏基本的评估。经济学上来讲,产能是指生产能力,产能过剩指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相比出现过剩。经济发展有起伏涨落,一般而言是有周期性的,可以将其简单分为高峰——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之后再进入高峰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产能过剩是经济处于符合高峰回落时的经济现象。从微观经济出发,行业性的产能过剩,市场内在的运行机制就可调节,如果国家主导的影响宏观经济的产能出现过剩,却不是市场本身能够解决的。我们看见经济运行出了问题,就用增加投资的方法来解决,未免过于主观。 

我们来看看本次政府提出的拯救经济计划,有多少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也许对激发市场信心有用,但未必都能落到实处,即使都落到了实处,后果也十分堪忧。小的不说,大的有已经批准的铁路两万亿投资,交通部已经申报的五万亿高速公路、码头、港口,近日宣布的40000亿投资计划,还有已经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未来五年的近2万亿的投资,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小规模投资,总计大约投资规模为14万亿,平均每年2.8万亿。而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全球经济调整的情况下,中国的港口平均吞吐量不到50%,许多中小港口基本没有几个标箱。 

就港口而言,行业主管部门在申报投资方案时,不断夸大对未来的预期,声称2007年将突破1亿标箱,2008年将达到1.15亿标箱,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实际上2007年,仅完成7200万标箱,2008年预期不会超过7000万标箱,你还要新建港口干啥?对于中国港口来讲,最重要的是实行区域间的整合,不要让现有的港口资源浪费。拿高速公路来说,2010年前,每年投资1500亿左右,新增里程3000公里。到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6.5万公里,就目前情况来看,除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华北等经济发达地区外,许多三线城市的高速公路车辆少的可以飞起来跑。 

铁路的情况还不明确,但是航空恐怕马上要出问题,同样是过剩的问题。中国现有国际国内航线大约1300条,日载旅客25000人次,目前正常情况下运力不足60%,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所有这些都表明,不是我们不能投资,而是不能过快加大投资。未来五年,这14万亿的投资真正全部完成,我分析不仅仅只是公路、港口、航机等出现严重过剩,可能铁路的运力都会出问题。往小了说,会造成中国财富的几大浪费;往大了说,将直接引发严重通货膨胀,造成某种程度的经济危机。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这些投资产能不过剩呢?一个办法,实行民富策略,大力培养中产阶层,对富豪阶层的消费课以重税,而对新型的中产阶层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第二个办法,将这14万亿中的一半用于投资民生,改善住房、医疗、教育环境,把钱投给中国的民生,政府是不会吃亏的;第三个办法,采取减免税费,提高国民福利,提高就业水平等多种形式,帮助恩格尔系数大于60%的群体,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市场。这样,或许能够赢得民心,增强国力。 

[此帖子已被 微紫 在 2008-11-13 23:08:11 编辑过]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可是,上帝,请你告诉我:
哪些是我可以改变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361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71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a21a0100bwe5.html

大摩激动得哭了(与牛刀对话房价)
      时寒冰

    (插图说明:越涨越高,支撑越来越细)

    刚才牛刀打来电话,告诉我:房地产相关的利益集团取得了重大胜利,房价又要涨了。
    我看到了最新发布的新闻:
   
11月10日上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对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和保持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实施这些措施,总的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重”就是要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准”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就是要抓好落实。
    温家宝部署了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
    (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及家电家居用品等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对金融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正确引导和调控房地产走势。要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建设稳定发展;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交易。
    房地产业从“支柱产业”,快速升级,被定性为“重要支柱产业”,国际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给房地产如此殊荣了。
    全国各地的开发商要热泪盈眶了。
    拥有多套住房等待套现的腐败官员及其家属一片欢呼雀跃,全国的炒房者一片欢呼雀跃,盘踞在中国房地产领域的国际热钱一片欢呼雀跃。
    好和谐的社会。
    牛刀问:你怎么看?
    我说:大摩这次要激动得哭了!
    牛刀说:是的。大摩有救了。
    请看下列的一则报道:
 
 摩根士丹利挂单出售上海锦麟天地酒店式公寓已有数月,不过仍未成交。   
    摩根士丹利几月前便已传出将出售锦麟天地等楼盘。此次出售的是酒店式公寓部分,面积为18538平方米,另外拥有一个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俱乐部以及50个停车位,
作价11亿元。而当时摩根士丹利买入时,价格为5亿元。
    有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自2003年7月参股开发酒店式公寓天地雅苑以来,分别投资和收购永业公寓二期、上海广场商场、徐家汇的华山夏都等楼盘。2008年以来,摩根士丹利开始出售,1月出售了华山夏都。摩根士丹利最近期望出售的楼盘还有位于浦东世纪公园边的景观楼盘陆家嘴中央公寓(查看地图)等楼盘。

    这次,大摩真的要感恩戴德了,不仅大摩,无数在中国的海外资金,等待套现而不能遂愿的海外投资者,终于可以“功成名退”了。
    牛刀说:房价又要涨了。
    我说:没用。回光返照之后呢?远远超出民众购买力的房价,继续上涨,给国际资金抬轿送行,以后呢?在此高位,不仅不割裂与金融的联系,反而将两者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后呢?
    牛刀说:现在成交量正在上来,各大BBS上,炒房的人又神气起来。他们又要进去炒了。
    我问:以你现在的收入,在上海买房吃力吗?
    牛刀说:当然吃力啊,所以没有在上海买房。
    我说:那么,这个价位谁还敢炒房一定是很猛,为海外资金送行的人,都是猛士。
    牛刀说:你认为房价会怎样?
    我说: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在于房价远远超出了民众的实际购买力,除非让老百姓的收入提高到与房价相对接的地步,否则,无论怎样鼓励他们买房都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买不起啊!单靠炒房者能掀起多大浪?房价回光返照的结果,将是更惨烈的崩盘,那将是一场经济和金融大灾难。
    其实,我已经无话可说了。

    当许多开发商及其子女、地方官员的子女悄然移民国外,已经发出了一个信号。为了维护一己之利,他们不惜损害民生,不惜牺牲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杀鸡取卵,以更疯狂的方式攫取暴利,他们又怎么可能去关心中国的未来?
    经济规律是无法逆转的。作为一个对房地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者,心中充满忧虑和悲凉。
   
位署名“心低无私天地宽”的博友给我写信说:“今天中国经济政策产生的问题,全部是翻版1989年日本经济错误。1989年美国经济与今天一样是陷入严重衰退。而日本中央银行、日本经济界与日本媒体一致谈论的是反通货膨胀。在1987年—1989年,日本中央银行在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大背景下,强力紧缩日本国内货币基数,导致日本股市在1990年一年内跌幅高达60%。而同样在2007年6、7月份中国中央银行、中国经济界与中国媒体在美国次级债加速恶化的大背景下一致高谈的也是反通货膨胀。所以,2008年,中国股市的崩盘是一个常识问题与人为灾难的重演。我们现在的经济政策在重演日本1989年日本股票崩盘前夜的经济政策。日本经济在1990年遭重挫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背景下,日本政府推出巨量扩大国内道路与桥梁建设的计划,使大量政府支出挤占私人资本空间,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长达20年的大衰退。而今天,1990年后的日本经济政策又翻版到2008年的中国经济政策上。所以本人下断言:两年内中国将走上日本大衰退之路。
    与我此前的判断几乎一致,深为共鸣。愿上天垂怜这个苦难土地上的人们!(友情提醒:“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急切态度,可能在短期内体现在股市上。我上文提到的长期投资价值改为中短期。
         匆匆于2008年11月10日晚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可是,上帝,请你告诉我:
哪些是我可以改变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3

主题

-583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963
发表于 2008-11-13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道理,但政治家如何考虑?

国家必须保持最低6%的增长,否则会出现很多问题。。。

大批失去工作的农民工怎办?沿江堆积的煤炭怎办?钢材价格狂跌怎办?以及工厂倒闭怎办等等。。。

拉动内需(国家投资4万亿)是自救,还能怎办?但要注意统筹发展

像彩霞一般辉煌 像白云一般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9000

回帖

4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1590
发表于 2008-11-13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3

主题

-583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963
发表于 2008-11-13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必须保持最低6%的增长,否则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里不谈敏感的政治问题。。。其一,就是为了保证老百姓手上有增长的收入(有钱),否则(买房者)断供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房地产开发商、银行、买房者是一个平衡、持续的“资金链”。目前还看不出国家拉动内需是为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仅这方面看,最低也是为了老百姓(买房者)能继续(为银行)还贷。。。

所谓"房价又要涨了",那是抄作,房价会涨吗? 不会的,那些急于买房者要警惕呀!!

像彩霞一般辉煌 像白云一般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3

主题

-583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963
发表于 2008-11-13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买房者)与开发商签定购房合同,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并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时,银行就一次性把钱给了开发商(甚至贷款建房)。是的,开发商近年是赚了,还赚了不少。。。但债务留给了银行和购房者。

经济下滑,购房者收入减少;购房者断供,会出现(银行)金融危机。。。这里本已没有开发商的“事”了,但如果开发商再次扩大(投入)建房,甚至(向银行)贷款建房,问题就出来了,它自身也危机了,甚至也可能“断供”、并威胁到银行。。。

目前经济形势下,房价还会涨?你买得起、供得起吗?房地产开发商还会有以前的大好日子吗?能自保(还银行的贷款和收回投入)就不错了

像彩霞一般辉煌 像白云一般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54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423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11-14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中国的基建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湖北,就有很多路需要修,出门到哪里人都多,火车票紧张。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应该是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361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71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一篇:http://shihb.blog.sohu.com/104327734.html

对四万亿急救经济的五点建议
          时寒冰

    四万亿急救计划,震惊了世界。
    新华网转发了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1月10日刊发的文章《正如奥运一样,北京的5860亿美元救市计划击败所有对手》,作者利奥·刘易斯写道:
    即便前面加上“巨大”或“庞大”一类的形容词,“一揽子金融刺激计划”这种说法也根本解释不了北京9日晚上发生了什么。“奥林匹克”的意思最接近。这实在是一场北京金融刺激计划奥运会:惊人、过度、铺天盖地。英国、韩国和日本等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实施的计划只能算平凡普通。中国5860亿美元的计划完全是另一回事。如果华盛顿拿出GDP的同样比例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那将超过2.2万亿美元,结果会“极其恐怖”。
  细看之下,中国其实可能比庞大的一揽子刺激计划更可怕。北京端出的事实上是一杯猛烈的政治宣言鸡尾酒,是大博弈外交。北京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自己是多么负责任。世界本周将开会讨论谁该干什么,中国这时候则亮出一项谁也没见过的让一切相形见绌的计划。这很像奥运开幕式上的焰火(寒冰注:据媒体援引专家的话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焰火燃放量相当于此前28届所燃放焰火总和的4倍)。但是,围绕周日这一消息的还有中国对垮掉的金融体系能做什么这个隐含的问题。试想:推出一项规模庞大的刺激计划,不仅使本国经济免于衰退,而且使之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大博弈策略。如果这个计策成功,那5860亿美元可花得太值了。(配图说明:不仅要看上面是什么,还要看下面是什么)
    看了此文,我不禁感慨,外国人没有见过世面啊,不知道我们其实天天都在开奥运,只是,那次奥运把世界各国召集到了一起罢了。老外听见四万亿就如此尖声惊叫,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10万亿,我真担心他们会疯掉。也许,连我们的居委会老大妈都会说,这是老外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心态问题啊,都是国外当地政府思想工作不到位给闹的。相信,等这些老外到中国多了,接受高规格接待多了,心态也就慢慢放平了。
    现在说正经的(刚才说的也不是不正经的——我为自己今天的啰嗦向您抱歉)。
    四万亿刺激经济要特别警惕一些问题:
    第一、刺激经济的计划应该也必须以民生为核心,才能真正有效地拉动内需。应该认识到,我国经济的根本症结在于内需不振,内需不振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三点:1)公共产品缺位或低劣,财政投入过少,如原本应由政府承担的那部分教育、医疗等负担,通过市场化改革转嫁给了民众,民众负担沉重。再如,原本应有财政投资的公路很多都变成了收费公路,加大了民众的负担,也严重抑制了物流的效率,加大了资源配置成本。2)由于权力、腐败等资源不公因素导致的贫富差距(区别于勤劳与懒惰导致的自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贫富差距扼杀效率,扼杀拼搏和奋斗精神(因为无论如何拼搏由于起跑线不同,近权力者凭借资源优势就可以占先)。20%的人拥有80%的存款,低收入者无钱消费,而中等收入者又因房价涨(一套房消灭一个中产阶级)和股市暴跌(中产阶级消灭7成左右)而大面积消失——这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隐患之一。3)老百姓手中缺钱。民众收入增长跟不上物价涨速,更跟不上学费、医疗等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导致的暴涨。
    我国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畸形的,过于倚重投资和出口,这4万亿的救市计划,仍然是以政府投资(必然抑制民间投资)为核心的,而大规模的出口退税,又是以出口为核心的。内需仍然居次。如果内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问题将继续存在。解决内需问题,必须真正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而不能以应急的心态来解决。民生既是涉及民众福祉的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大问题。对民生的定位必须修正,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实际上,现在的公共产品投入本身就是在偿还此前多年的欠账。这种偿还应该是虔诚的,而不应该是缝缝补补式的。
    如果把导致内需不振的三个因素,逐渐给消除掉,就解决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将更稳健。而不围绕着这一点走,继续走扩大投资与出口的路线,可能步入恶性循环。因为,政府投资扩大将使得效率更高的社会投资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民间投资者亏损的几率加大,更不愿意投资,同时,也使得那些亟需资金的企业由于资源向政府项目的倾斜而陷入更深的困境。而以出口退税方式鼓励的出口,很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产品。这些初级产品以接近资源的价格卖到国外,他们精加工后加价几倍后再卖给我们,我们靠卖资源和苦力赚的一点血汗钱,转一圈后又回到外国人手里了,我们一无所获,还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牺牲了健康。前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极力纠正这一点,千万要防止一救市就又全回去了。
    第二,防止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借救经济之名,上马此前被否决的建设项目、重污染项目及形象工程项目,这将是对宝贵资金的浪费,这种浪费对亟需流动性资金的企业而言将是致命的伤害。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该经过详细、科学的论证,不能凭借官员一句话就上。只有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才能避免投资失误。《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说:“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我国决策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不少决策严重脱离现实,如目前中国的600多个城市,竟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在某些决策者的思维方式中,认为要使GDP上去,只有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因而热衷于‘上大项目’,只关注支出规模而不是支出效益,在未作严格的、科学的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贸然上马,导致的形象工程仍然不少。GDP上去了,但并没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据国资委有关资料,全国国有资产1/3属于闲置浪费。”
    现在,一些地方及有关部门,有借助救经济搞大跃进的倾向,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比如,民航基建投资未来两年达4500亿元,这种投资是否有必要?在民众无钱消费,内需不振的情况下,这4500亿元投入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效果是否更好?经济危机的时候谁没事天天坐飞机玩?事实上,中国的机场已经非常豪华,非常密集,连不少县级市都要建飞机场,在高速公路网已经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这种建设必要吗?
    第三,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计,同时,必须防止伴随着投资加快上马而滋生的腐败行为,吞噬国民财产。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9日国务院公布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后……记者观察发现,从昨天早上8点到11点半,进出发改委的人起码有200位以上,而小王则称,一天下来肯定超过300人。这些人大多风尘仆仆,不少人还拖着大号的旅行箱,很明显是从外地过来的……除了少数能够进入发改委的申请者,更多的人仍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
    我觉得对这一现象司法、纪检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防止腐败侵袭发改委等国家要害部门。同时,建议反恐部门派精兵对“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的人进行开箱检查,防止那些眼馋我国钱多的恐怖分子借国家刺激经济之机,对我有关部门发动突然袭击,干扰我国的救市计划顺利进行。
    第四,救市的钱如何出?如何使用?必须有详细的规划和严格的审计。
    瑞信亚洲经济学家陶冬最近撰文指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不经论证,不通过立法机构,不列明资金来源,便抛出如此庞大财政开支的国家。”所谓兼听则明,这一批评性建议值得政府重视。对于资金来源,通常,一般是中央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问题是,地方那一部分资金从哪里来?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等,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卖地,而房地产业正步入下跌周期,地产商手中囤积的土地够开发至少5年(这是最最保守的估计)以上,不需要再买地了,事实上现在他们开发现有的土地资金还不足,哪里还有钱再去买地?于是问题来了。如果地方政府缺了卖地收入这一块,它连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都不能保障,哪里有钱搞基本建设?这会不会使救市计划变成“画饼”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不会增加税费的征收,一旦这样做,反而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企业倒闭得更快,个人更拮据,消费进一步萎缩。
    另一个问题:中央的资金从哪里出?如果靠政府节约开支,降低工资,杜绝浪费来解决,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政府应该颁布命令,取消公款吃喝,无论哪一级领导下去视察,都必须自己买单。彻底取消出国考察活动,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现在全世界都在仰慕中国,敬仰之情如滔滔黄河之水,绵延不绝一泻千里,他们向中国学习还来不及,我们的官员根本不用抬举外国政府,再向他们取经。做自己的项目,让他们自卑去吧!同时,总理以下官员的公车全部取消,让官员坐公交车上下班,与人民共甘苦共患难,齐心协力,像抗击非典那样战胜金融危机,不仅有利于经济复苏,也有利于重建官民鱼水之情,使社会变得和谐而亲切。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钞票,就容易加大通胀压力,削弱民众的购买力;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国债,就会使民间资金进一步向政府集中,使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如果靠增加税费筹资,就会增加民众的负担,削弱其购买力,抑制内需。这尤其是需要警惕的。那么,救市资金到底从何而来?
    第五,防止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变味,或被篡改。
    比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12日透露,今后3年,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同时完成约220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总投资将超过9000亿元,平均每年3000亿元。
    放下这点保障性住房,根本无法满足目前的实际需求不说,单说篡改:以往一些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等建成后却被篡改成了商品房,根据老建设部的一贯表现,及他们与开发商等利益主体鱼水情深的和谐关系,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担忧。因为,目前开发商手中大量存量住房需要销售,如果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是要开发商的命,中国的房价本来就强烈要求进入下跌轨道,保障性住房加大将使开发商的压力更大,倘若他们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玩花样,这一计划可能被架空。
    因此,建议中央,严令要求有关部门公开计划的实行情况,具体到单个的项目,让全社会进行监督,防止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或者,因为收受贿赂,就欺骗党中央,做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宗旨和精神的事情,损害中央权威。
    附:
    1)由于写书,近几个月来,我已经拖欠近千封邮件没有回复,等书稿完成我专门腾出时间回复大家。
    2)关于股票投资方面的建议,我已经在11月9日写的《哪些股票已有中短期投资价值?》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也是我很多天来,为数不多的一篇关于走势的具体分析,因为此前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建议空仓的。目前的走势和板块轮动特点,与这篇文章中的分析是一致的。投资者可以参考一下。
    3)急救只是救急,延续调整,等喧嚣过后,一切又会理性回归。所以,今天放了一幅重组的漫画,不要光看车顶。
           草于2008年11月13日深夜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可是,上帝,请你告诉我:
哪些是我可以改变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17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这些投资产能不过剩呢?一个办法,实行民富策略,大力培养中产阶层,对富豪阶层的消费课以重税,而对新型的中产阶层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第二个办法,将这14万亿中的一半用于投资民生,改善住房、医疗、教育环境,把钱投给中国的民生,政府是不会吃亏的;第三个办法,采取减免税费,提高国民福利,提高就业水平等多种形式,帮助恩格尔系数大于60%的群体,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市场。这样,或许能够赢得民心,增强国力。 

顶。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2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316
发表于 2008-11-17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有学者提出给每位国民发RMB3000
山水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3

主题

-583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963
发表于 2008-11-17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拟给一定收入下的家庭发1万元新台币的购物卷,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购物消费。

[此帖子已被 龙功 在 2008-11-18 11:12:51 编辑过]

像彩霞一般辉煌 像白云一般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361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71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给大家推荐一期:
听郎咸平纵论经济大势《程程访问》最新视频:http://www.cztv-3.com/topic_cc.aspx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可是,上帝,请你告诉我:
哪些是我可以改变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回帖

6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20
发表于 2009-1-9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啊 不错啊 谢谢楼主分享 拉 (*^__^*) 嘻嘻……        
  
    
      
   
   
 
    
     
------------------------------------------------------------
情知海上三年别美乳霜,不寄云间一纸书排油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4 23:50 , Processed in 0.0646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