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处驴行
爱旅游很多年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一个驴友群---武汉家驴群。于是匆匆忙忙地学习了点户外知识,兴致勃勃地买了基本的装备,莽莽撞撞地我就跟随群里的老驴们出发了,开始了我的处驴之行---新洲大崎山,接天山穿越。
出门之前,家里爱人很不看好我,担心我这10多年没运动吃不了苦,我自己心里也是惴惴的,怕体力跟不上拖累大家,一晚上辗转反侧 。清晨来到集合地,发现老驴们的登山包都好大好重,我的滴嘎轻又小,不禁自惭形秽起来。包车到达目的地后,吃了简单的路餐,我们就开始爬大崎山的龙王顶,向接天山前进了。
刚走不远,我们就迷路了,虽然只是很短的一段路,可背着对我来说太重的包,很快我就汗流浃背了,在等待领队问路的这当儿,我对自己能否走完全程一点把握都没有了,热情和兴奋顿时被即将到来的严峻考验浇熄了 。
修正了方向后继续前行,我跟在大家后面,不敢给自己瞎想的时间,埋头往前去。天气很好, ,多云,无风,林中寂静,松软的泥土上覆盖着层层落叶,走在曲折的林间小路上,发出簌簌声响,间或有驴友的交谈声。用这样的近距离亲近自然,呼吸山中微凉清新的空气,远离俗世的喧嚣纷争,洗涤自己逐渐蒙尘的心灵,我知道,这正是我所梦寐以求的。
穿越途中,老驴们对我很是照顾,一路给我讲了很多的户外常识,每遇陡峭或稍险的地方都伸手扶我一把,下坡时提醒我注意安全。人鱼还主动把我的重的包背上,换我背轻点的。在爬一个几乎垂直的陡坡时,我看了看,估计自己可以爬得上去,有点点跃跃欲试,但是领队的刀让我们暂停,等待老驴路齐先上,然后放安全绳。我知道,出去户外团队意识很重要,自己的安全也是团队的安全,所以还是拉住安全绳,顺利爬上了陡坡。

接近傍晚,我们终于登上了接天山顶。站在真武观前的平台边,俯瞰远山,向晚的夕阳掩映在云雾中,
远处的山峦似有还无,近处的松林山雾缭绕,恍惚以为自己到了仙境一般,看景看得我舍不得眨眼 。
扎营了,在老驴的指导下,我一阵折腾,觉得自己扎的帐篷还挺满意的,可抬眼看看旁边老驴们扎的帐篷,顿时汗颜 ,唉,还要够学。。。
晚饭后大家点起了篝火,夜晚的山风很大很冷,但是我们这群快乐的人围坐在熊熊的篝火边,煮茶畅谈,天南地北,心里却是温暖惬意。
我也感到快乐和喜悦,虽然跟大家素不相识,但人人都真诚以对,因为我们都没有工作,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交集,跳脱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没有利益牵涉,很单纯的意气相投,携手同游。而我,也可以放肆地做最真的自己,挥霍个性,释放本性,无所顾忌。
钻进自己的帐篷里,我感觉这一天的穿越虽累,还好没有达到那种体力透支到极限的地步,于是在心里窃喜了 一下下。也好感动大家的相助:未央给地布我用,人鱼给绒毯我御寒,刀群主给充气枕头我(尽管老在漏气 )。。。这一夜可睡得真香啊!想到出发前,我掂了哈自己的登山包,重得有些发怵,于是丢弃了一些东西:地布,绒毯,茶叶,记事本,折叠水桶,事实证明,有些东西可丢不得啊,如果不是众人相助,我这个夜晚肯定被冻得簌簌发抖啦 !
一夜好觉。清晨醒来,连凌晨下了小雨我都不知道,更别谈夜晚的猎猎山风把我搭得松松垮垮的外帐吹得哗哗乱响,吵得隔壁的老驴们没法 ,我倒是心情忒好,悠闲地窝在睡袋里听起了音乐,手机里在放《蓝色多瑙河》,眼望面前的群峦,想象着美丽的巴伐利亚和秀丽的多瑙河,倾听世界名曲的感受和平时大不同了,触景生情,心随景动,美好的早晨在一首首名曲声中悄悄过去了,我享受到了这种一个人的宁静,享受到了这种沐浴在雾霭晨光中的时刻,心中不禁感慨:逍遥的日子再多一点,再多一点多好啊!“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啊。
早餐过后,收帐返程了。在评估了自己的体力后,我背回了自己的包,还特意装了几瓶山顶的山泉水,带回去给爱人和孩子喝 ,好歹也是个纪念。顺山间小路下山后,我们走公路返回大崎山顶(车停在那里)。第二天的行程比较轻松些了,天公也作美,又是多云无风的好天气,温度湿度都很适合,我也可以放松心情讲讲笑话见闻轶事什么的了,大家走在相同的一条路上,相隔不远,却络绎不绝,形成一道风景线。
在最后登往顶峰的路上,我是一个人在走,陪伴自己的只是跫跫足音和脉脉心跳,挥汗如雨,我的眼镜全是一片雾气,都看不见路了,索性取下它,任半盲的我朝着前方行去。背着越来越觉得重的包,单调地数着自己的脚步。。。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懒散了多年的我,一向没有追求浑浑噩噩的我,竟然也能坚持到最后。在我的内心里,原来一直有着没被发现的这样执着的一面。 这是我第一次的户外驴行,收获不菲。不仅仅是征服了两座小山,也征服了我自己,找回了丢失多年的自信,并且结识了一群意气相投的新朋友。
我把施耐庵的诗句稍改一字作为我此次驴行的结束语:“快意之快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游”!   [此帖子已被 氯硝西泮 在 2009-12-27 13:34:5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