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0|回复: 20

二胡和小提琴(已完成)

[复制链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28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胡是中国的传统的乐器,也是最大众化的乐器,是普通老百姓消受的起的乐器。消受的起,一是指买得起,二是只用的起,三是指听得起.相对于古琴和古筝来说,二胡算是下里巴人了。但是我认识音乐,恰恰是从二胡开始的。小的时候,收音机还不是很普及,听介绍《二泉映月》,知道了瞎子阿丙,知道了二胡.看一些文艺作品,里面常有一个老汉带着一把二胡,和女儿一起卖唱,受尽欺凌.

  按照我国的乐器分类,常常以丝竹来区分,出于刘禹锡的《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句.可以简单理解为一般带"丝"的乐器和竹子制作的乐器.丝如二胡,琵琶,三弦等,住如笛子,芦笙,萧等.后来说丝竹之声就泛指音乐了。

  老百姓在劳作之余,在夜色的映衬下,把自己的甜酸苦辣化作音符随晚风飘荡了出去.二胡的音色低沉略带沙哑,表现力非常丰富,尤其是揭示内心深处不可名状的情感.解放前的二胡曲很多,但是流传到现在的也有一些,解放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曲子如《战马奔腾》,《兰花花叙事曲》等。

    记得小时候家长总想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就让我去学二胡,当时是学得很认真的。后来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的左右下,终于放弃了学习,也没有去学文科,而是选择了理科。记得当时学习是很认真的。放学后就到家长找的师傅那里练习,之后再回家做功课。当时的人很单纯,师傅见有人来求学,就很高兴。学费什么的只是象征性的收点,哪里象现在这样学艺术比一般的文科理科花费高多了。

    二胡是很好听的,但是除了雄壮的曲子让人听了血脉贲张外,其实大多听的就是哀婉的曲子。小的时候,正是大跃进那会,二胡也当作了为大跃进宣传的工具,有激情的作曲家们创作出了许多奋进的曲子,只是我记得的不多。象《赛马》,《战马奔腾》即是,而《江河水》、《二泉映月》等哀婉的可能更存在于老百姓的记忆。在人们的眼中,二胡就是街头卖艺的写照。据说因为中国社会是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所以,从乐器的表现力来看,也是表达了个人的感情。一把二胡就是一台戏,天地就是听众。无论有人听与否,追求的只是把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的效果。劳动人们非常辛苦,有二胡相伴,以苦为乐,这种简单的娱乐一直是老百姓的钟爱,这也是二胡为什么在中国地位首屈一指的原因。可以说,二胡代表了中国的农耕文化,是劳动人们喜怒哀乐的传声器。

    后来稍大的时候,那时同前苏联的关系非常好,收音机里经常播放前苏联大剧院来我国演出的芭蕾舞《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的录音,其实就是听里面的配乐。当小提琴悠扬的独奏想起时,我一下子听呆了,说真的,真有点“孔子听韶乐而三天不知肉味”的感觉。就是那个时候,无法避免地喜欢上了小提琴的悠扬,因而从开始关注交响乐到后来慢慢试着去听懂交响乐。

    小提琴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一个乐队甚至除了有首席小提琴外,还能有20把左右的小提琴。小提琴的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而现在人们把它的制作技术,演奏技巧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就如同中国有许多人为二胡疯狂一样,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大量的小提琴迷。

    小提琴的独奏,协奏都是非常好听的。著名的独奏曲有马思涅的《沉思》、《萨拉萨特吉卜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舒曼 《梦幻曲》、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等。如丝般柔顺,如牛奶般润滑,这是小提琴的美妙声音的写照,如泣如诉,如歌如诵是它的鲜明特点。

    有一次听到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叫:蝴蝶的爱情)》,那哀婉的旋律,如泣如诉的音调,起伏跌宕的情节铺陈象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有一种感受深入到了骨髓,我知道,这辈子都要同这种声音结缘了。后来有了条件,就有意识去找些曲目来听,不仅仅是国外的一些优秀曲目,也有我国解放后创作的一些曲目,例如《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看一些欣赏之类的文章,加深对这种乐器的理解,加深对一些曲目的感受。

    通过听二胡曲和小提琴曲,我感觉最强烈的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乐器在材料、制作、演奏乃至乐器特性等方面的不同。首先,二胡是由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马和弓毛等9部分组成;而小提琴由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70个零件组成,构造的不同也导致了音色的不同。其二是演奏是姿势的不容,二胡为坐着,小提琴为站立。其三是乐器放置位置的不同,二胡搁在大腿上演奏,小提琴搁在肩膀上演奏。其四是出生不同小提琴出生在约16世纪意大利,;而二胡出生在我国最鼎盛的唐朝,。其五是弦数的不同,小提琴有四根琴弦,二胡有两根琴弦。其六是音色的不同,小提琴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二胡的音色有其独有的特色,圆润柔和,优美动听,它那近似人声的乐音,更加富有歌唱性和表现力。其七音域,小提琴音域超过3个半8度;二胡的音域可达三个8度。其八把位的多少不同,小提琴有13个把位,常用前7个;二胡为五个把位。还有许多,可以自己找找的。

          顺便说一下,凡在街上看到用二胡来乞讨的,我总要丢点钱,而不管拉得怎么样,皆因对二胡的尊重。大家都知道,现在街上骗子很多,有的人就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假装乞讨骗钱。以前看见乞讨的总要施舍,后来知道了一些事情就不那样做了,但是看见拉二胡来乞讨的,感觉还就是不一样。在欧洲有许多学艺术的在街头卖艺。在我国还不多见,不过,我最近却实在是看到了在闹市区有玩摇滚的小伙子们在那里兀自弹唱。

    但是现在听二胡确实是少多了,在家里有时间的时候,都是拿些小提琴或者交响乐的曲子的CD,泡杯茶,享受闲适的时光。二胡的记忆被放在了心的最底层,而古典音乐占据了原来属于二胡的那片心田。人是很讲究实用的,当二胡在这个新的时代显得那么不适应人的心理需求的时候,必然被其它更容易让人接受的东西所取代,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音乐的兴衰是和国运的兴衰有关的,在我国古代,乐是教化的一部分,是和礼并称为“礼乐”的,是为人必须要学的东西。但是,这样的音乐是为政治服务的,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音乐的发展,这是可惜的。但是国外,音乐作为娱乐的功能更多些,许多音乐家宁肯不吃宫廷乐师的饭,也要独立写自己的音乐,这样的结果,是一大批有鲜明个性的交响乐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小提琴能够有长足的进步的一个原因吧。

    大家留心一下,现在许多影视作品,乃至于流行歌曲,配器里面多用西洋乐曲,而小提琴更常常是主角,与钢琴一起成为乐器的皇后和皇帝,可见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可以说小提琴俨然是世界性的乐器了。而我国作品家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提琴曲,最负盛名的当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充分说明了艺术是无国界的,音乐是全世界人们的。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我们的民族音乐也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二胡也越来越被更多的外国人所认识。

    在所有艺术里面,音乐是最抽象的了,因而也给人更多的想像余地。而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因为文化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各式各样的音乐,这次到博物馆参观刚好看到了一个世界各地民族乐器的展览,真是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人除了生活的必需外,那就是精神的追求了。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将伴随我的人生之路一直到灿烂的远方。

全文完。

 

[此帖子已被 原上 在 2008-12-16 12:06:59 编辑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182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160
发表于 2008-11-28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声说哈,做清洁时会把老式CD机声音打开大一点,有时  心情不好时就听二胡《二泉映月》、心情好时就听二胡《赛马》。一直为听不懂钢琴曲而自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182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160
发表于 2008-11-28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糟了,“未完、待续”,是不是提示“不要留言”啊,但是看后确实有同感就小声说了几句了。我从来不为什么沙发板凳而来的。既然说了,索性就说两层楼了。原谅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土:
糟了,“未完、待续”,是不是提示“不要留言”啊,但是看后确实有同感就小声说了几句了。我从来不为什么沙发板凳而来的。既然说了,索性就说两层楼了。原谅哈!

谢谢支持,没事,我会在原帖子里完成的。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9

主题

8776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1008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28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近来高产啊,啥时候

谢谢分享!

愿光阴含笑,岁月凝香,流年静好,且行且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万

回帖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78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28 1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主随笔的标题,就点击进来了。

二胡,在我心里一直是一种情怀。

记得很小的时候,邻居住着四位叔叔。他们四人同住一间房,同吃一个灶,同饮一瓢水---爸爸说,他们是因为成份不好,下放到这的。虽然对于那段历史没有经历,对那段往事却历历在目,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就是《二泉映月》。

每当吃过晚饭,隔壁房间就会响起那沉略带沙哑的《二泉映月》。

北方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呼呼的北风把那伤感的曲调传得很远很远~~~

只要心是晴朗的生活就没有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到一楼

[此帖子已被 原上 在 2008-12-16 11:58:49 编辑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原上 在 2008-12-16 12:00:29 编辑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9827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33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28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山再高也要爬,河再宽也要淌,路再长也要走。因为人的一生就是走在一条漫长艰辛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万

回帖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78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30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yfairy:
原来楼主的音乐修养这么有渊源,提起乐曲,如数家珍,让人语塞。

坐看云起,期待后续

只要心是晴朗的生活就没有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79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757
发表于 2008-11-30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出精髓的人才是真正陶醉的人.

数千年的乐器到如今也只有不多的经典作品,这不得不为我们那些音乐玩家而惆怅,要是中国不要那么多的音乐机构,如果砸掉部分音乐人铁饭碗的时候.我国是不是也有很多雅尼,英格玛,班得瑞,格里高利,神秘园,

QQ87286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往昔:

听出精髓的人才是真正陶醉的人.

数千年的乐器到如今也只有不多的经典作品,这不得不为我们那些音乐玩家而惆怅,要是中国不要那么多的音乐机构,如果砸掉部分音乐人铁饭碗的时候.我国是不是也有很多雅尼,英格玛,班得瑞,格里高利,神秘园,

音乐的兴衰是和国运的兴衰有关的,在我国古代,乐是教化的一部分,是和礼并称为“礼乐”的,是为人必须要学的东西。但是,这样的音乐是为政治服务的,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音乐的发展,这是可惜的。但是国外,音乐作为娱乐的功能更多些,许多音乐家宁肯不吃宫廷乐师的饭,也要独立写自己的音乐,这样的结果,是一大批有鲜明个性的交响乐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此帖子已被 原上 在 2008-12-16 12:04:24 编辑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万

回帖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78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2-1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心是晴朗的生活就没有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原上 在 2008-12-16 12:01:38 编辑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万

回帖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78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2-3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看了

乐器知识,学习了

看楼主的贴,了解、学习到很多知识,有心了

只要心是晴朗的生活就没有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3

回帖

19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37
发表于 2008-12-3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时期,经常听到的一首曲子:6123.6123.3561221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和大家经常交流音乐哈。

[此帖子已被 原上 在 2008-12-16 12:03:08 编辑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音乐方面的,我也知道得不是太多。B调应该是B大调了,调是音乐的调式。简单地说,1234567在音乐上对应为CDEFGABA作为定调的,分大调和小调,1234567排列的就是大调,6712345排列的是小调,调对表达音乐的情绪很重要。大调多表达雄伟,壮丽,小调多表达悲伤,婉约,同词的豪放与婉约相类似。而4/4是拍子,简单点就是节奏,强弱的规律,4/4是强弱次强弱,这样就形成了音乐的轻重缓急。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5 02:41 , Processed in 0.0622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