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也许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理论根据所在。 至于眼见为实,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偏颇,如果不听一听别人在自己的角度的解释或者说法,终究会陷于自己狭隘的思维和理解之中。 记得有一个故事,说是孔子在游学过程中,日子过得非常艰辛,食不果腹。一天,一个负责做饭的弟子,被另外一个路过的弟子亲眼所见“偷吃”了一把要熟未熟的饭团,并被告诉到孔子那里。 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偷吃”的那把饭团是不小心粘了炉灰的脏饭,这个弟子怕浪费了,舍不得扔,自己吃了,却碰巧就这么被看见了。 据说孔子也为之感叹,眼见的,也不见得就是事物真实的那一面。 所以,一种解惑似的交流,face to face的,我觉得是比较好了解一个人真实一面的方式。很多内在的东西,鹰眼总是能够通过一些细节洞察到。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重要的选人比试中,面试是占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那些人力资源管理者,早就练就了一双阅人无数的慧眼,面试一般,都不大会走眼很远。 没事喝喝茶,你会有机会了解别人,同样也会有机会被别人了解。如果你不想被人了解,大不了一言不发就是了。 其实,也有人说,酒品如人品,也是不错的。不过没事喝喝酒,会吓跑很多美眉。没了美眉的聊叙,自是少了很多的乐趣。所以,还是喝茶可以被广为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