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大都知道一句话“节约闹革命”,一段时间奢靡之风劲刮,很少有人提起节约了。时值次贷危机,人们很明显感到了市场发展的脚步减缓了,不禁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了。这个圣诞节明显不如往年那般热闹。于是又重提节约了。 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往往是刚刚够吃甚至是月底还非常紧张。人们过日子都非常节约。记得吃饭的时候,如果一粒饭掉到桌子上,父亲一定是要我们拣起来吃掉的。平常呢,母亲经常会买些青菜红薯之类,煮粥来缓解粮食的紧张。有个故事小时候经常听的。说是有一大家子人,祖孙三代同堂,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祖母管家。祖母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每天都是祖母从米缸里舀出米来做饭。这个祖母从每天舀出的米中抓出半把来,专门用一个坛子装着。就这样日子在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还过得去的状态中慢慢流逝了。这样就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我刚出生,后来才知道那个时代人们的苦处。有人把树皮、草根都吃光了,最后有人吃一种土——观音土,乃至于有的人吃的肚子胀大最后丢了性命。那个祖母就把那坛子米拿出来,再去挖点野菜、草根煮粥,尽管一家人吃得是皮包骨了,但是总算是保住了姓名。于是这个祖母的故事就流传了开来。 最近看了一个到韩国留学的学生写的一篇文章。这个学生应邀到韩国学生家去作客。韩国同学家是比较富裕的,父亲是一个财团的董事长。他到同学家发现,厨房、花园甚至卫生间都放有很大的桶,装着用过的水。后来他知道,韩国人是非常节约的,从用水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来。洗菜洗衣服的水还要用来冲厕所,浇花,都是反复应用的,这个对他的震动非常大。想想普遍还不怎么富裕的我国居民,现在节水的习惯普遍都还没有形成呢。 坊间有句话叫“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个算计我理解就是精打细算吧,纵使家有金山,如果不好好计划着用,也会很快用光了。这让我们想起来现在提倡的家庭理财的概念来。我们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是花销可以说是无限的,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让钱袋子越来越瘪了。普通人对许多消费还只能是望而却步。怎么样让有限的钱都用的是地方,这可不是每个人都做的很好的。所以,朋友们一定要节约过日子。网上现在有人号召节省开支,有的人甚至在晒开销单,把自己每天的开销做成一个表发在网上。许多人纷纷响应,也晒出自己的消费单来。 提高生活质量从来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祖宗一直遵循的原则。我们工作,我们辛苦,是为了让我们,让我们的后代过上比我们更好的日子。但是提高生活质量一定要注意节约。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现在人们都在倡导可持续性发展,资源的再利用等等,这都是从节约出发的。过简单的生活就是倡导节约的实际行动。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没有权利去铺张浪费。节约的人生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富足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