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1645~1704),浙江钱塘人。他家贫无资,因写得一手好字,便徒步进京乡试,落第后给人卖字为生,后为康熙文臣明珠发现,荐与康熙。高士奇才智敏捷,深得康熙帝的赏识。高士奇得以入内廷供奉,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康熙曾说,朕之所以厚待高士奇等人,是因为他们对朕治国治学有极大帮助;高士奇虽无战功,但是他裨辅朕读书治学问功劳很大。 康熙二十八年春,康熙帝南巡就带上高士奇。君臣游览镇江金山寺,登高望远,极目千里,寺僧求皇上赐匾额,帝欣然同意。正考虑未定,高士奇送上一纸,上书“江天一览”。康熙帝很满意,于是挥笔写就。去年我游玩金山寺,导游则说的是另一个版本,说康熙帝欲写江天一览时竟忘了“览”字怎么写,于是有人说了句“臣临敬见”,算是救了大驾。那繁写的“览”字正好是“臣临见”三字的组合。 

游苏州,康熙帝见狮子林景致奇妙,连说“真有趣”。赐匾额时,康熙帝提笔沉思,高士奇便说:“皇上说‘真有趣’,何不就书‘真趣’?”康熙帝一听正合心意,遂赐书“真趣”。


游杭州灵隐寺,康熙帝写“靈”(繁写体,雨、三个口、巫的组合)字时,把雨字头写大了,下半截不好写,正犯难,高士奇在一旁佯装磨墨,写了“雲林”二字,康熙领悟其意,遂写了“雲林禅寺”,从此灵隐寺又称为云林寺。
 康熙游罢西湖,又特别亲临高士奇的家乡西溪山庄,赐额“竹窗”,以示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