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腾腾的烟火和人群,默念着惠能。 南华寺与惠能的名字密不可分。六祖惠能是佛门的一个传奇,俗姓卢,名惠能,原本河北范阳人氏,曾经为官的父亲被降为新州(今广东新兴)百姓。惠能三岁丧父,与母亲以卖柴为生。因偶然听人念诵《金刚经》而矢志出家,后在湖北的黄梅拜了五祖弘忍大师。又因“菩提本无树”的偈语,得弘忍的传法衣钵,彼时的惠能只是个“踏碓舂米”的行者,年仅二十四岁。为避祸端,依嘱南行,混迹于猎人之列十五年之久而不改弘法之志。公元676年出山到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见解,折服了印宗法师,正式剃度出家,次年驻锡宝林寺(今南华寺)说法三十七年。公元713年,六祖复归新州,坐化于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 以贫寒的身世,不畏艰险孜孜以求的精神,成就了佛教的中国化。一生的信仰与坚持,被称诵千古。而他的传奇,曾被曲解成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当年在五祖的黄梅寺,最有希望得到传法衣钵的是上座僧神秀,后世的人们常把六祖得法后避难南下的遭遇归咎于神秀。真相已经湮没,可知的事实是神秀在知道衣钵南去之后,依然侍奉弘忍三年,至其终老。离开黄梅,他在我省当阳的玉泉寺说法多年,后被武则天遣使迎至京师,置寺以旌其德,及至中宗,礼重有加,属一代高僧。而六祖的生前身后,都曾得到过武则天和中宗皇帝的礼遇。 佛门或有争端,但远非江湖可比。顿悟门是门,渐悟门也是门。 禅宗时有“南能北秀”之说,不过,北宗后来衰微,南宗经惠能的43个得法弟子弘扬,加上朝廷的支持,逐渐取得禅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惠能虽为六祖,却是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现在每年都有大批的海外佛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祖庭”,朝拜六祖。
  [此帖子已被 一直向北 在 2009-2-5 16:15:3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