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的语言文字,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词的意思,除了有本意外,还有引申,比喻等,这就使得我们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多彩,意义深刻,这一点,是最让外国人头疼的,也是汉语最值得骄傲的。 春天的人们赞美最多的一个季节,因此关于春的话题是最多的。单就春的意思就有很多种。春最直接就是春天,四季中地第一个。它的引申意有生机的意思,春天连枯树都发芽了,春天给大地带来了生机;而比喻意思就更多了,象春宵一刻值千斤,怀春等等。下面罗列一些常用的包含春的词语: 春眠不觉晓、春困、阳春面、春晖、春意、春情、春风得意、春华、含春、逢春、回春、春梦、长春、春光、春色等等。这些词许多都包含着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小时侯读书,就开始背诵这首唐诗,现在再读,却有了大不一样的理解。虽是春天的美好景致,风雨却是要时时防备的。人世中不也一样吗?生活是美好的,但是正如有阳光照耀的地方阴影也存在一样,社会上的黑暗面也是存在的,而且常常损害一些善良的人们,许多人都是委曲求全地活着。虽然说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现在老实人几乎成了没有出息的代名词,而一些为非作歹的人往往还活得逍遥自在。但是有春天就有美好的希望。这个社会正是因为正义和邪恶同时存在才变得如此精彩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由于我们是一个弄耕国度,因此春天的农活就显得格外重要。以往人们都是以一年来作为一个农作年的,春天的计划准备做好了,就是打好了秋收的基础。而现在我们往往把人生年轻美丽的时间成为青春。人生最年轻的时光就好象春天的活力、春天的创造力一样,可以创造许多奇迹。看看古今中外一些比较有成就的人,五一不是珍惜青春,在年轻时勤奋苦读的。只有珍惜青春,才能积累知识,才能在日后创造财富。 “春宵一刻值千斤”,多么形象的比喻啊。春宵,象春天般美丽的夜晚,人生的四大幸事之一是洞房花烛夜,这个夜晚就是春宵,是一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夜晚。“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句诗出自苏东坡的《春宵》。但是愿意并非是指洞房,这是首感觉全开的诗,“春宵一刻值千金”是意觉,“清香”是嗅觉,“月有阴”是视觉,“声细细”是听觉,“夜沉沉”则是身觉。意鼻眼耳身的开关全面打开,声色香丝丝缕缕,全渗入心田。愿意是说体验春夜的美好,后来人们引申开了,当然洞房究竟如何美妙,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 踏青是汉民族古老的活动,世界上就是赏春。当春暖花开,大地生机勃勃,鸟儿在婉转歌唱的时候,整个冬天都很少出来活动的人们仿佛听到了召唤,纷纷出来踏青,赏春,活动活动筋骨,呼吸春天的芳香,欣赏花红柳绿,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大自然真的是赋予我们太多了,这样活着,是多么惬意。难怪连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电影《十字街头》中的小女孩也要倾心唱出“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了。” 汉民族是非常隐讳的,这在对春这个词的应用上也表现得非常充分。在古代,青楼这个词就已经非常盛行了。中国人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往往用其它的事物指代。比如表现在菜名上,就充分显示出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有些菜名真的非常诗意。如“龙虎斗”,“佛跳墙”,这往往让一些喜欢中国菜的老外摸不着头脑。而青楼取名一般叫什么“赏春楼 ”、“月春楼 ”之类的。青和春是紧密联系的,春天的是发情的季节。而情是心中有了春天叫怀春,怀春了才有情。这样的行业因此叫卖春。把美好的春天同这样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真的佩服了当初第一个这样说的人的想象力,但我觉得这把春这个词用糟蹋了,而这说明了许多人的价值观念。能用金钱购买到青春是许多人都愿意的,但是人心却是难以买到的。恐怕在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人用春这个词来隐讳性吧。 东扯西拉了上面那些,许是心中对春天的盼望太深切了吧。想到又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春天的第一抹新绿,不禁从心眼里赞叹春天的到来了。就到这里。 [此帖子已被 原上 在 2009-2-22 14:13:5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