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阴雨把人弄得很霉,于是我们一行10人决定出去换个心情。 2009年2月27日,老天爷很给面子,从中午开始滴雨未下。下午1时我们驾着二台车从汉口防洪纪念碑下出发。经新洲行进90公里抵达林家大湾。这是我们第三次来到这里,第一次那里不敢收门票,第二次从后山上去逃票,这回怎么弄?走得急,没有一点心里准备,把门大嫂一声停车,竟把大家搞得面面相觑,一时语塞。我赶忙说走亲戚,并庆幸翻到了上一次记录的笔记本,说出了“亲戚”的名字“童桂珍”!200元就这样与把门大嫂划肩而过。 林彪曾经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名词,近年已有较大改观,其定语变成了中性的:“林彪集团”。林彪集团叫法应该说是一种明显的暗示,文革是非谁也说不清楚了,可是林彪的战功是十二万分清晰明了的。林彪是一种地方品牌,不过他的家乡人,他的后代没有充分运用这种资源,仍像二年前一样各自为阵,都说是正宗的,全然不会学温州人那样相互抬桩,以致到如今还是那么贫穷。那些翻新的泥巴房除了布满照片和成堆的各类相关书籍,没有展示出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品味。 我翻看了林彪100周年的纪念册,制作很一般,图片多文字少,阅览缺乏回味,收藏少有价值。其它书籍则是一大抄。林彪的堂侄推荐《雪白血红》,我说我有第一版的。我想要一本《林彪画传》,他说那不可能弄到。 从那里出来,最大的收获大概是弄到了即将使用的新版邮资门票。 前二次来都没能看看林育英的故居,这次我竭力要求去看看。出林家大湾左拐行300米就是林育英的故居。林氏三兄弟,林育南是林彪的堂兄,为中国工运领袖,1931年被捕遇害;林育英与林彪共曾祖父,也算堂兄,他对中国革命有二大贡献,一是和林育南一道带出了中国军事奇才林彪,二是以共产国际代表的特殊身份说服张国焘让一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他去世后毛主席亲自为其抬棺。邓小平也是在这个时候顶了他的缺,从而有了后来的刘邓大军。林育英的故居孤零零地矗立在一处高坡上。虽说他是林彪的革命引路人,但是他后期的影响远不及他的堂弟,来瞻仰他的人格外的少,甚至一些人根本不知还有其人!从林家大湾的门票看,已更叠了近10种,而这里的门票到现在还是打印机打出来的,所谓珍藏版,也就是没有第二版的换种说法。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但是很多中国人早已忘记他们了。 黄冈人杰地灵,距林家大湾不远就是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里,而13公里外又是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家乡。陈潭秋的故居属独门独院式的,占地面积很大,比林氏兄弟们的都要气派。只是十分可惜,也同林育英一样,为中国人忘却,来参观的人很少,平时基本处于关门状态。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到村委会才找到人开门的。这次人家不愿意跑了。我们拿了门票只在陈潭秋的塑像下留了个影。 第二天,雨又下起来,雨不大,自有一番情趣。我们先参观了新扩建的李四光纪念馆。李四光发现了第四纪冰川,在理论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后来他又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有大量的石油储藏,在他的影响和直接勘测下,发现了大庆油田,从而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以后又相继发现和开采了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和其他油田。这些,至今都在造福着我们的国家。 黄冈市博物馆新馆正在兴建,老馆依然对外开放。藏品中只一件国家二级文物,估计考虑到老馆的简陋,防范条件差。另一个展厅为改革开放中的黄冈图片展,居然没有看到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过黄冈!30年,领导人在忌讳什么? 黄冈收藏家协会为我们免费提供参观东坡赤壁。 出黄州古城汉川门,北面一山陡峭如壁,因山石颜色赤红,故名“赤壁”。此为文赤壁,比之武赤壁,后者凝固着当年战争的惨烈;前者则延续着人文和自然的魅力,成为自宋代以来文人墨客和民间游侠的常驻之地。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春,著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因乌台诗案贬来黄州,常在此逸兴吟哦并写有流传千古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赋(前、后《赤壁赋》)和其他名篇佳作,后人因此将赤壁和苏东坡的名字联在一起,叫东坡赤壁。步入飞檐斗拱的赤壁正门乾坤阁,从秦砖小路直上八卦桥,这正是当年苏轼泛舟作赋。一排池杉的尽头耸立着一尊高大的白色苏轼全身立像,他面对大江衣髯飘逸,凝神伫立。迎石壁拾阶而上,便是二赋堂。该堂始建于清代,匾额系李鸿章所题。 这里不泛文化底蕴,却不知为何游人也是格外稀少,当地旅游业或政府部门可能是在等政策与环境。 午饭后,我们驶过鄂黄大桥,攀上陡峭的山坡,来到西山大门,实以为要进去游玩的,不想大家却进了隔壁鄂州市博物馆的大门。 鄂州市博物馆依山而建,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看上去气势宏伟,迎面而来的就是这座建筑,别无它物,连山体也被其整个遮拦。博物馆只有二间百把平方的展厅,也正在翻新(无法扩建)。馆藏文物以古铜镜和六朝青瓷器为特色。闻名于海内外的500多面古铜镜的出土,使鄂州获得“铜镜之乡”的美称。 鄂州市博物馆隔壁是张裕钊陵园。张裕钊清末任过二年内阁中书,后弃官从教,在全国各教院讲学30余年。他的书法尤为出色,以致影响着东洋人百年之久。 这一路,给人的感觉是还是大都市好,武汉市再怎么路修的不好,都比那县级市的路面强,团风那一段路看上去是刚刷黑不久的,现在却是坑坑洼洼,还不如原来的石子路。人颠簸得五脏六腑都要涌出,车也折腾得要散架,让人心疼。回时只好走高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