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的传说 宝山石头城,远看像一个龙头,故而有很多关于石头城的来历的传说:相传,那里是一块风水宝地,盛产米粮,也出过不少人才。木天王十分惧怕那里的能人猛士夺他的江山,派人日夜监视。一天晚上,一颗明星落到江对岸的阿主山上,木天王知道那里真的要出圣人,急忙带上宝刀,领着兵马到宝山坐镇。果然,有一天狂风大作,浓云乱卷,一条闪闪发光的龙从半空飞向阿主山,一到江边就低头喝起水来。木天王妒火发作,乘龙不备,举起宝刀就砍,把龙脖子斩断了。这条龙原来是阿主山圣人的前身,被害后,龙头变成了石头城,龙身变成了阿刷山。
石城民俗 沿石城南面小道,拾级而上进入石城,你会看到城内房屋井然,巷道纵横,宅院相邻,有近百户人家。往来居民祥和,与你闲坐聊谈城外之事,如家人一般。石城里街巷狭窄,但并不闭塞,也无碍交通,人们顺势就地建城,地面不平坦,却是天然石路。石城里民居群落,全部随岩就势,有的柱磉桌凳等均利用天生岩石稍加修琢而成,有的凿厨中巨石为灶,有的把庭院中的巨石凿成水缸,有的甚至将房中巨石修凿成石床,所制作的很多生活用品可谓巧夺天工,支配和利用自然的科学水平,令人叹为观止。住在石城里的居民善于农耕,他们把家园建在巨石上,把生活开垦到了巨石之外的土地上,他们垒造梯田,兴建水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形成层层梯田环绕着巨石。5月麦熟,10月稻黄,碧绿金黄的麦海稻浪托举着巨轮般的石城,是石头城最美的季节
忽必烈革囊渡江遗址 石头城北面的陡峭岩峰,纳西人称为“刺伯太子关”,是为纪念忽必烈率领蒙古军队过此险关而取名的,当年千军万马的蒙古军队就是从宝山石头城下的金沙江对岸革囊渡江,南征大理国。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遣太子忽必烈攻打大理国,忽必烈率元军由甘肃临洮翻越康藏高原,兵分三路进逼丽江,忽必烈亲率中路军,经宁蒗永宁直抵金沙江边,隔江与石头城相望。当时纳西族首领麦良审时度势,毅然选择了归附蒙古军的战略,他亲赴石头城金沙江边的刺伯渡口,打开寨门,援引蒙古军革囊渡筏。蒙古军队进入宝山,经过一座陡峭的岩峰,据传此岩峰是玉龙雪山的尾巴,雄奇险要,蒙古军顺利逾越后,麦良便将此岩峰取名为“刺伯太子关”,以志元太子忽必烈经过此岩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