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第一天 4月4日到4月14日,西安——壶口——灵石——平遥——太原——五台山——大同——北京,这一趟不算真正的西游,没有勇气没有能耐去走玄奘的西游路,然而一路上的收获还是不少。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甚至不是路上的风景,而仅仅是——旅途中的心情。人在旅途,连旅行也变成人生…… 记性越来越差,不得不逼迫自己用文字和图片记忆下来,哪怕是流水账呢,至少可以留下供自己以后回忆吧。(有些文字资料选自百度百科。) 4月4日。这一天主要是匆匆的赶路。我们一行九人,两台车,出发的时候比较晚了,又赶上高速公路堵车,再加上从襄樊到西安的高速路大多是在群山中穿行,不仅拐弯多而且隧道特别多,我们基本保持着100码的时速,到达西安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其实对于一直在湖北住惯的我们来说,沿途连绵不绝的山峦渐渐变成了荒凉。尤其是离开河南进入陕西境内之后,绿色越来越多的被黄土的土黄色和草木的枯黄色多代替,以至于我开始在心里偷偷的感叹:幸亏自己没有出生在北方,我们那里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南方,可是已经是春暖花开缤纷美丽的世界了。同时也有些后悔不该春天来北方,北方的秋天,层林尽染,应是旅行最佳时期。可是,这种懊恼还没有铺陈开,我就被荒凉的山坡上一小块开的稀稀落落的金色油菜花吸引住了,接着又不经意发现路旁的房前屋后开着的一两树白色的梨花,有点耀眼,开在这荒凉之地仿佛它们多少有点不合时宜,可是那种明媚那种美丽又显得分外妖娆,或许它们没有南方的花花草草那么华丽丽的招摇,但是在穷山恶水之间的招展分明是一种对于生命执着的宣言。山里的人,他们要爬到那么高的地方,找一块平地,去种油菜,同时渴望着有个好收成,而在小院里细心栽下的梨花不是也勤勤勉勉的按时报告了春天的来临么——这里虽没有沃野,可是万物仍然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尽管这样说,我注意到沿路农民房屋的破旧、注意到沟壑之间的窄地里仍然用古老的犁耕作的青年、注意到路边用一种渴慕的眼神看着我们的车飞逝而过的孩子,我的心里还是说,他们仍然是这么贫穷,在这么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他们想要的生活距离他们有多远呢? 一路思绪赶不上车轮的飞驰,下午三点,我们进入了西安,大概四点到了市区。被誉为中国古都之首的西安又称长安,别称“凤城”、“斗城”、“西都”,简称“镐”,与埃及首都开罗、意大利首都罗马、希腊首都雅典并称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又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建于公元前12世纪,已有3100多年未间断的城市发展史,而西安市阎良区本身还是中国著名古都——栎阳。西安曾用名:丰京、镐京、丰镐、咸阳、长安、常安、京兆、大兴、永兴、奉元,西京,以“长安”最为常见和出名。曾有句话说去北京看墙头,来西安就是看墓头,那是因为长期在中国大地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西安产生过太多举足轻重的人物。现在的西安如何呢?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描述西安的:西安市总共管辖22个行政区(十二个区、一个县级市、九个县),总面积14985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200万。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工商业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机械制造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中国主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武器制造地,中国航空工业和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是中国西中部地区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进入市区后,车行在宽阔的马路上,两旁商厦鳞次栉比,可以感受到现代大都市的繁荣气息和欣欣向荣;而经过古老雄伟的城墙时,油然而生的是对于历史辉煌的向往和自豪——西安的确是一座充满了魅力的城市! 我们的第一站是参观大雁塔。大雁塔建在大慈恩寺里,所以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如果只是想欣赏大雁塔,倒不需要进入景区了,在雁塔广场就可以仰视这座著名的佛塔全景。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参观大雁塔其实是参观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据史书记载,慈恩寺始建于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他母亲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的规模很大,共有13个院落,897间房屋,云阁禅院,重楼复殿,异常豪华。寺院山门内,有钟、鼓楼对峙,中轴线之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当然这座曾经的皇家寺院现在规模已经小了很多,和一般的庙宇也没有多大区别了。但是因为有了大雁塔,还是备受游客亲睐。大雁塔的缘起是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大雁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 现在看来大雁塔并不算高,但依然是西安的地标式建筑。我们到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半了,游客仍然络绎不绝。大雁塔的著名不仅在于当代,其出名首先在于它在建筑上气势雄伟,如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连带着登上这雄壮高楼题诗做赋也成为一种时尚,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时代久远、建筑杰作、蕴含历史都是大雁塔值得登临的原因,然而当我站在雁塔最高层俯瞰西京全貌的时候,想到的是这座历经千余年而至今岿然挺立的佛塔的最初的主人——玄奘法师。小时候读《西游记》,满眼都是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甚是鄙视懦弱愚昧的唐僧,深恨悟空明珠暗投。待到后来终于明白了历史上的唐僧竟然是那么伟大的人物,也才发现自己的短浅,当然小说和现实中的人物本不能画等号。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雁塔的旅游宣传画已经变成了玄奘铜像在前,雁塔在后的格局。来参观佛塔的大多数都会和玄奘合影留念,身后的雁塔也自然纳入,看去仿佛高大的铜像可以比肩佛塔了。当然在此为玄奘立像是为增添周边景观(我记得自己五年前到西安参观大雁塔的时候,还没有这个铜像),更是为纪念玄奘西行求取佛法又回国弘教的伟大历史功绩了。在高大的铜像前,须仰视才见目光宁静悠远的大师,为什么信仰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支持他历尽千辛万苦多次死里逃生的西行,只为了学习佛法、弘扬佛法?坚持着理想锲而不舍竟然可以给一个人如此大的喜悦和动力!在高大的玄奘前,我见出自己的小来,我是那么的容易轻言放弃,渐渐的只是会为一个新买的皮包满足,其实背后竟是更大的虚空。我多么渴望自己也能够拥有一种信仰的力量,让我的人生充满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世上美好的物而活着。 因为到达的时候正好是周末,所以决定在附近解决完吃饭问题后在晚上欣赏喷泉的水舞表演(表演一般在周末和节日才有)。坐了一天的车比较累了,于是偷懒就在北广场东侧的老孙家羊肉泡馍吃饭。西安的小吃在全国都非常著名,羊肉泡馍、肉夹馍、凉皮、灌汤包、臊子面等等五花八门。但是人的胃实在有限,我们只是品尝了这著名的四样,明明知道旅游景点的味道会打点折扣,仍然觉得甘之如饴,许是著名的老孙家不辱声名,许是我们太饿。记得有人说过,要在饿了再吃东西,什么都会变成美味。 吃好后我们信步踱到北广场,加入等待喷泉开放的人群中。大雁塔北广场目前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据说洛阳的喷泉广场也称自己是亚洲最大,没有见过,无法比较。西安的喷泉建议大家如果正好周末在市区的话,不妨一观,还是颇为壮美热闹的。水舞表演是七点半开始的,夜幕降临,音乐突起,水柱随着或是热闹或是雄壮的音符的高低缓急潇洒舞蹈,或是形成似梦如幻的水帘,或是像离弦之剑直冲云霄,蔚为大气,在各色灯光的照耀下又闪烁迷离。 当音乐停止、喷泉落下最后的帷幕之时,我们结束了今天的行程,疲惫而又喜悦地期待着次日的旅行。 [此帖子已被 明月直入 在 2009-4-22 16:51:5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