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革命
[写于2006.8]
一直觉得女性从事“革命”容易不着调,事实上的确是:但凡有些姿色的,往往革命没革几天,自己倒革成了男性革命者的老婆或
情妇。从此照样是洗衣做饭拖儿带女,还要应付房事与孕育带来的身体麻烦,小心提防着老公红杏出墙。如此以来,革不革命,对
女性而言似乎没什么绝对的意义,她们的人生本质其实无甚变化,不过还是:一个女人的人生。
男人总是需要女人的,不管什么阶层什么阶级——不需要女人的男人,好像只有武松和关公;自古以来,女人及其爱情,似乎同自
由、尊严、金钱、权力一样,在男人眼中皆属于战利品。那么,世界上一切革命潮流中,一切革命队伍里的女人们能够“挺身而出
”,为男人献身,大概也算是为革命做贡献。
可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这“革命”二字的激越光辉,其实抹杀了女人的某些天性,譬如温良、柔软、感性、母性、矜持
、羞涩、天真、喜爱安稳洁净、需要保护与疼惜……因而我同意林语堂所言:喜欢革命,但不一定喜欢革命家。
许多革命者在开始时很好,越往后走,生活与身心甚至连面孔神气都渐渐被“革命”所控制、操纵,而失去了本来的自己,偏离了
起初的动机与愿望。
革命,且能一如既往做得漂亮的,男子大概首推鲁迅,女子有宋庆龄等。前者出山时已十分成熟,仿佛有着天生的准确捕捉真理的
智慧与能力;后者——她们并非是散乱流浪在革命队伍里的:搭档的婚姻、高尚的身份,使其脱离了一般女革命者的命运,可以认
真地去做一些重要的事。而逃出旧式婚姻,单身行走江湖的鉴湖女侠秋瑾因生活“放浪形骸”,还引来不少非议。
坦白地说:革命,是男人最豪迈的游戏;战斗,是他们最为跃跃欲试的冒险。有女性参与其中,一则成为他们的动力,二则成为其
释放压力的出口。女性本身,尤其是不与男子联姻能独立成为革命家的,极少。而且,这本是世上最为无情无常的事情,一旦遭遇
危险或攻击,女性将承受更多的性别伤害。因而,做一个柔软的女人,还是做一个坚强的战士,我会支持后者,但更理解前者。
惟有在女权主义革命里,女性成为真正的主角;但,这种革命,又很可能使她们与所爱的男人对立起来。做一个爱情的女人,还是
做一个女权的斗士?这恐怕又有点矛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23 17:55: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