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qp:
大何:
俺来了! 关于环东湖活动,最早是在路上网站组织的大型徒步活动,其它的群也组织过,每次环东湖活动漫步三镇的同学都是积极参与。今年是否还组织环东湖活动,目前我没有得到这方面的信息。 环东湖是“在路上”组织得最成功的活动之一,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品牌; 环东湖是“在路上”众人最期待的活动之一,看看往年活动盛况就知道大家的心情了; 这么好的品牌活动,这么好的社会效应,这么好的群众基础……一定不能放弃呀!!! 希望09年的环东湖早日举行
环东湖是我心中的痛,详见我发在在路上的处女帖《[原创]二00五年元月三日徒步青山——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 》,曾经和一些同学讨论过环东湖徒步的问题,我们期待着环东湖能有“无车日”的那一天。 《[原创]二00五年元月三日徒步青山——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 》节选: 漫步长堤,是我们向往以久的想法。今天我们终于得以漫走在长堤之上,面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我们感到陶醉。看到那湖面游动的水鸟,还有那时而成群时而成行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大雁,我们又不禁地为之心动。 然而,就在我们的悠然漫步之时,却不时地有呼啸的车辆从我们的身边飞快地驶过。其距离之近,用“擦肩而过”一词来形容也是毫不夸张的。这些飞驶而过的车辆破坏了这原本静谧的环境,让我们难以再有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在这里,我们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我们的脚步也不再轻松。 我们东湖最为经典的风景“曲堤凌波”和车水马龙的“沿湖大道”,是谁让它们如此地结合在一起?沿湖大道,作为一个大道,它实在是太窄,双向却只有二个车道。目前它的车流量和武汉的城市内环线的车流量相差无己。原先沿湖大道二旁并没有人行道,后来是将原先曲堤两旁郁郁葱葱的夹竹桃树几乎砍伐贻尽,才开辟了一条大约有一米宽的人行道。我们现在能够在这条以砍光夹竹桃树为代价而修成的人行道上进行徒步,不知我们是不是还要对此心存感恩之情?
尽管如此,这条沿湖大道目前仍然是非常危险的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当我现在坐在电脑前,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东湖+车祸”一词,显示屏上所跳出的文字和数字,让我感到是那样的触目惊心,心情沉重。为了不致对大家对造成视觉污染,让大家也和我一样的心情沉重。我在此文中就不将我所看到的那一个个悲惨的事例向大家列举出来。 在此我只想提醒大家,东湖的“曲堤凌波”它既是东湖最经典最美丽的景致所在,同时它也是交通事故频发地段,它每年所发生的事故的概率可能要远远高于在危险的雪山上发生事故的概率。今后各位驴友如要徒步此段,切记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本人最强烈反对骑自行车走这一段路。因为徒步行走还算是有一条人行道,而骑自行车就只能与飞快行驶的车辆同行一道,显而易见它比徒步的危险性还要大得多。 过去,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需要经常出差到黄石咸宁等地。我几乎每次都要求司机从东湖穿过,每当车行驶到东湖边,我常常将车窗摇下,让那湖里清新的风扑面而来。现在我再想起这一切,我感到我有着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对于那些在已经在欣赏东湖美景的过程中而遭到不幸的游人来说,我感到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伤害他们的同谋者。也许,今后我还不能绝对保证我坐车就不从东湖穿过,可是当我以后再这样接近东湖时,我的心情还能象以前那样轻松惬意吗? 在杭州的西湖边,无论是在苏堤还是白堤的入口处,都非常醒目地立着“不准汽车通行”的牌子。尽管这样,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有不守规则的司机将汽车开进长堤之上。目前,杭州市人民政府顺应民意,着手准备改造苏堤和白堤,要将苏、白两堤的柏油马路去掉,堤的中央铺成石板路面或鹅卵石路面,桥面铺成台阶式,桥面的两侧铺成可供自行车推行的斜面。使苏堤和白堤显得更加古朴和自然,并且彻底地杜绝将汽车开到长堤之上的可能性。
同样都是人,怎么差别就这样大呢?在杭州,杭洲人永远都把西湖里的的长堤作为一道风景,而小心呵护备加爱惜。而在我们武汉,却把东湖里最美丽的风景“典堤凌波”作为一条交通的要道,以致于这一条美丽的曲堤之上,每年都要夺走许多无辜游人的健康甚至生命,让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许多幸福美满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