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在网上遨游,进了一个家族网站,一个帖子引起我的好奇。这就是朱元璋之二十六个儿子世系表。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二个夭折。朱元璋考虑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于是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他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几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如“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 朱元璋六子楚王朱桢后裔世系派字是:“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土立全功。” 很多年前有人上门要集资续谱,我的老爷子不信那一套,所以一直没见过家谱。从台湾回大陆省亲的叔叔也说过我们是朱元璋的后裔,可他说不出依据来,我们也只是笑笑而已。 现看到有这一说,就有心琢磨一下了。我的祖父是全字派的,后面的字偏旁为水;父亲则是功字派的,后面的字是木字偏旁。我们只能了解到这一层,再往上就无法考证了。如果不出意外,我的父亲就是朱元璋第六子的第20代,亦即朱元璋的第22代。 这事在兄弟间传说,大家来了劲,有一天驾上二台车就来到了昭王陵所在地,江夏龙泉山。我们经人指点找到了一位当地权威人士,他十分自豪十分高傲地对我们说,我就是朱元璋的后代!(我们虽说一笔写不出二个朱字,还是暗笑他:也犯不着这样呀,几百年了,还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的媳妇很温和,听说是朱家人,赶紧拿出了一本家谱,家谱所述与上面的帖子完全一致。该村现在还有高派的,比如土字派立字派的。象我们这样德字派,儿辈的润字派也有。从家谱上看,我们是楚昭王第三子的那个支脉,青山武东贾家岭永安支。我的老家就是青山武东贾家岭朱家湾的。 一不留神成了明皇后裔,并没有喜从天降的感觉,仅是满足了好奇心而已。朱元璋对后人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名字规范化了,不再叫朱六一,朱五四,朱重八了。 顺便查了查,朱镕基是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木+便)后裔,其派字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个(礻+西头+土)雍,崇理原谘访,宽(钅+容)喜贲从。” 昭王像 
昭王生平 
保存最完整的殿宇 
家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