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湖北襄樊的西风瘦马、欧阳等几位朋友南漳夹马寨一行,短短两天,虽行程不长,但期间除饱偿山水、民居、山寨等美景外,我还深切的感受到了户外朋友之间的那份同舟共济、无私忘我的精神。
谨借儿子的一篇作文,表达吾心!
第一次做“驴”
五月二日,妈妈带着我和几位“驴友”一起坐车去南漳板桥夹马寨玩。
我们从一座大桥上下车,背上背包,溯溪向前。溪水清澈见底,好多小鱼和蝌蚪在水里快乐的游动。我们沿着溪流走,遇见了一个深潭,一位戴眼镜的驴友伯伯拿出皮划艇用嘴巴吹气,其他几位会游泳的叔叔脱下衣服,跳进水里,做好准备工作。我也迫不及待地套上救生圈跳进水里,瘦马伯伯怕我危险,用根绳子系在救生圈上。
哇!水真凉啊!我使劲的游,可怎么也游不动,最后还是眼镜伯伯把我连推带拽才到对岸。
我们继续前行,一路上风景可真美,有山,有水,有鱼,有鸟叫,还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
这时,一个更大更深更宽的潭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潭深不见底,水色碧蓝,几位会游泳的叔叔轮换着把我们运过去。当我躺在皮划艇上,听着两位在深潭中奋力游泳还要推着我前行的叔叔不停换气吐水的声音;当我仰望着蓝天白云,再看看身边刚从水里出来冻得浑身发抖的叔叔,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中,真心的说声:“叔叔,谢谢您!”
晚上,我们来到了夹马河旁的王家老屋扎营,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钻进帐篷,躺在睡袋里,心想:夜里会不会有野猪和黄鼠狼来捣乱?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半夜,我被帐篷外面一阵“叽叽”“咯咯”的声音吵醒,妈妈告诉我这是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在放风呢!它们围着帐篷转了一圈又一圈,好象是巡逻员守卫着我们的安全。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崎岖的山路爬上了夹马寨,早已汗流浃背。听向导说山寨是过去村民们为躲避白莲教和战乱“流寇”而修筑的。我望着天心想:过去的人生活真不容易啊!
我们从山上下来,又参观了王家的古造纸作坊,可惜已经废弃,只剩下几面土墙。
我们去的最后一个地方是冯氏民居,可一听说要爬过一座山后还要走很远的路,我真想躺在地上不走了,要不就长出一对翅膀飞过去!
当我看见前面的叔叔阿姨背着沉重的包毫无怨言,想起昨天帮助我们过潭的几位勇敢的叔叔,我暗暗咬咬牙,站了起来,向着目的地,继续前进!
两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到达冯氏民居,我高兴的欢呼起来!中午,我狼吞虎咽,连吃了两大碗米饭,发现木耳和香菌竟然这么好吃(这可是在家我从来不沾的东西)。
在回家的车上睡着了,妈妈说我口水都流了出来。
虽然手扎破了,腿摔青了,可我还是觉得:做驴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