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一个传统的奉献型的母亲,她虽然没有多大的文化,但她心里非常亮堂,她不比一些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道理懂得少。她嘴里时不时冒出的一些俚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既生动形象而又浅显易懂,让我这个受过多年教育的女儿惊讶不已。也许正是母亲没有多大文化的缘故,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而让我们静下心来一心一意读书。 母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当时父亲在十九冶工作,在四川攀枝花钢厂、上海宝钢等全国各地跑,一年只回家探亲一次,母亲一人将我们兄妹四人抚养大。小时侯,家里很穷,父亲一个人上班,养活母亲和我们兄妹四人。我们兄妹四人,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到餐馆去拾煤渣,到收购站去帮忙运送蔬菜,从而换取一点菜吃。平时不要说吃糖果,就是吃蔬菜都是一种奢侈。有一年过年了,人家的孩子穿新衣,戴新帽,买各种糖果吃。母亲无钱为我们添置新衣新帽,看我们眼巴巴看别人孩子吃糖果的情景,她很艰难地从怀里掏出一元钱递给我,叫我去买一斤水果糖过年。来到商店,我看到不仅有几毛钱一斤的硬水果糖,还有一元钱一斤的软牛奶糖。当母亲看见我买了比水果糖贵的牛奶糖时,硬要我将牛奶糖退回商店,而买了一斤水果糖。如果我当时好吃,吃了几颗牛奶糖,营业员复秤牛奶糖数量不够,那么那一斤牛奶糖还退不掉。为了贴补家用,母亲到处打零工,后来终于在一家工厂找到了一份炊事员的工作,当时厂里没有和面机,母亲起早贪黑一天要将几百斤的面和完。母亲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炊事员的工作,她刻苦钻研厨艺,红案和白案都做得一流,母亲终于转正成了一名正式工并加了级、涨了工资。母亲的工作使我家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由于我们年幼无知,我们兄妹四人在家常常打架,打得鼻青眼肿,我们还常常爬到三楼的阳台上险些跌落,母亲一边上班还要一边担心着我们的安全。 母亲很能干,做得一手好菜。黄陂三样特色菜——肉糕、肉丸、鱼丸中,母亲除了不会做鱼丸,肉糕和肉丸这两样黄陂的特色菜母亲做得顶呱呱。除此之外,母亲还做得一手味道极好的卤菜。母亲的卤菜味道醇厚香浓,微微有点辣但又不像周黑鸭那样辣得刺喉,还没有进屋远远就可以闻到卤味飘香,吃到嘴里则香味浓郁,回味无穷。无论是鸡爪、鸡翅、鸡翅根、鸡筠、蹄膀、牛肉、猪肚、牛肚,还是干子、藕、甚至肉皮等食材,母亲都用来做卤菜。不仅如此,母亲还做得一手味道纯正、酸辣可口的泡菜。我怀女儿时,最喜欢吃她腌的酸豆角和泡萝卜了。她还用包菜兜、雪里蕻、洋葱、蒜苗、红萝卜、大白菜、大蒜砣等食材做泡菜。当吃多了大鱼大肉,再吃一点泡菜,饭都吃得多些,饭也下得快些,那种酸辣、脆爽、可口的感觉,简直无以言表。不要说过年,平时每天妈妈都做一大桌子的菜,妈妈虽然没有多大的文化,但她用她的爱,用心地给我们做菜,精心地照顾着高大、英俊、皮肤白皙、知识面丰富、字写得很棒的爸爸和我们几个孩子。 现在母亲75岁了,已经老得做不动花样品种繁多的饭菜了,家里的年饭也是我们大家帮着一起做。过年了,我们回家打扫清洁做卫生,不让母亲爬上爬下抹窗户。去年雪灾,我们一周一次地将菜买好,不让母亲上街买菜。周六或周日或节假日,我们回家陪母亲打打麻将,让妈妈开心。而在生活中,我们只向母亲报喜不报忧,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将生活中遇到的痛苦、烦恼、垃圾一骨碌地向母亲倾诉了,母亲脆弱的心脏再也不能承受生活中的任何风雨了。母亲身体健康、我们生活顺利、孩子健康成长,就是母亲和我们的最大祈盼和幸福。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要对母亲说一声,您抚养我们四个孩子很不容易,很辛苦,祝您节日快乐!
[此帖子已被 青山清风 在 2009-5-10 3:07:5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