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30|回复: 29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

[复制链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2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于2008521,刚好一年。)

 

518,与同事们一起,去了一趟襄樊城外的古隆中,虽然从下车到达到上车离开,前后只有两个小时,但我们身临实景,景仰了这位千古的智者。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话,模模糊糊地知道诸葛亮是我国古代非常聪明的人。在上初中时,听上高中的学长讲诸葛亮的故事,自己禁不住下决心买了一套上下两册的《三国演义》,想一切办法偷偷地看完,那劲头绝对比擂功课来得足。我还记得那套书的价格是2.30元, 八十年代初期,学校的粉蒸肉0.2元一份,一周才卖一次,买书的钱是我在这样的水平之下省出来的。学校离家远,我常到姑妈家蹭饭吃,姑爷有个爱好,喜欢从收音机里听评书大师讲古时候的一些演义,并时不时跟他的同龄人一起说到三国,这时我会“很不经意”地静听,在发现他们说错了或者说不清时,我就忍不住插言说出我的看法,总博得他的谈友们的称赞,自己也因此窃喜。

 

高中一年级时,应同寝室同学的要求,我常在晚上入睡前主持“卧谈会”,讲三国论诸葛。那时的学生宿舍,是一排排的平房,晚上到点统一熄灯,然后会有值老师巡查,看哪个宿舍的学生没有按时睡觉,记下来在第二天的早操会上点出其宿舍号。如果三次被点到,学校就会责成所在班级对这个寝室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我就因此被教育了两次。

 

可以说,我在我的二十岁以前就形成了对三国那段历史和风云的比较系统的记忆,尤其对诸葛亮,我几乎能记住《三国演义》中他的每一个计谋的细节,以及关于他的一些重要场景的描写,甚至“有诗为证”的内容;能把中学课文里《隆中对》、《出师表》背得滚瓜烂熟,连《赤壁之战》和《失街亭》也能背诵过半。那时候还把“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作为名句,摘录在笔记本里面。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一直没觉得自己在工作之外还有别的爱好。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我是有一集没一集的看了,近年听易中天先生品三国,也只看过一些片断,忽然发现自己对那一段历史和人物淡漠了许多。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隆中”的牌坊上,扑面就是“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个大字。

 

我到隆中,这是生平第一次,但对“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的描述还依稀记得,好的风水,会孕育出一个名人,这是中国式的思维。尽管历史上的景象肯定与现在不同,但隆中的不少古迹,我似乎能在印象中找得到影子,自己就当自己曾经来过,感觉自然奇妙。

这天是个平常的周日,游客并不算少,导小姐们讲起她们襄阳的这位古人,一个个都是眉飞色舞,流露着些许得意之情。难怪,从这个4A级景区的大门起至各处看点,历代名士或题词或作对,都在赞叹其“掀天揭地”的千古奇才,包括他的对头司马懿。在老百姓的心里,诸葛亮俨然就是智慧的化身。

3岁丧父,8岁失母,随叔父来到襄阳时,这个苦命的孩子已经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耕田读书,是被他后来的贤者视为修身养性的两件事,但与他身后的陶渊明不同,后者是先有功名而后归隐。诸葛亮则是身在陇亩,心怀天下,常抱膝吟唱悲情的梁父吟,以管仲乐毅自比,志大而才不疏,但终究“星落秋风五丈原”,褪不掉一生悲情的色彩。真的“得其主不得其时”,是天意吗?

 

郭沫若先生把诸葛亮与陶渊明作了很有趣的对比,意思是说如果诸葛亮不出隆中,或者陶渊明不入桃花源,两人就在伯仲之间。这种对比的背后,似乎还有更加深长的意味。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岁到27岁,按现在的观点看,是人的成长中由懵懂走向成熟进而走向成功的黄金时间,诸葛亮的这段时间是在隆中度过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话,是诸葛亮当了蜀相以后对他的孩子们说的,这是他以大半生的修为凝结成的金石之言。我们相信青年时期的诸葛亮肯定有远大志向,但不肯定他在隆中的10年,也是宁静的、淡泊的。起码他在没有汽车没有报纸没有电视的时代,能精辟地分析“自董卓以来豪雄并起”的天下大势,能准确地预测“天下三分”的演化趋向;交游名士,如马良、向宠、费袆等,并娶了大贤黄承彦的女儿――很难想象卧龙岗上蓄势待发的这条卧龙也是宁静的、淡泊的。

 

27岁恰好是诸葛亮生命历程的中间点,也是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如果青年时没有梦想,壮年时不经世事,今后的淡泊也好归隐也罢,就显得不那么具有价值和意义。所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历尽洗练之后的宁静和淡泊,不是“难得糊涂”似的淡漠。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虽 “壮志未酬身先死”,但他依然是一代名相,一代名人!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4428

回帖

2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714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3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向北的后文!

你写完了,我写写大学里的那些事,也是蛮好玩的。

怎么心版最近都流行写回忆录了啊?

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56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644
发表于 2009-5-23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心版最近都流行写回忆录了啊?

呵呵
我是hel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2395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112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3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时的梦想,以及而后经历的世事,诸葛亮才得以未出隆中却预测“天下三分”的演化趋向。所以向北老师这段话写得好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历尽洗练之后的宁静和淡泊,不是“难得糊涂”似的淡漠。三国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著作,不过肯定没有老师理解的那样深刻,学西啦!

 

带着满心的自在,回归滚滚红尘,其实你什么也没有带走,因为那是你自性的本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2395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112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3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随着环境的改变,人内在的欲望都会发生变化,人还是把名、利看得淡些为好!

带着满心的自在,回归滚滚红尘,其实你什么也没有带走,因为那是你自性的本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3682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0343
发表于 2009-5-23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扁担山大门的门楼上就是这几个字,后来经社会人士强烈抗议,就换了现在的.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始终以宽容,大气,内心坚定善良,傲然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郎:

期待向北的后文!

你写完了,我写写大学里的那些事,也是蛮好玩的。

怎么心版最近都流行写回忆录了啊?

13,我不是刻意要回忆,时间碰巧罢了。

写母亲是肯定要回忆的,除此,还流行着回忆吗?我没系统的看啊。

爱回忆好像意味着一个人在走向衰老,不是有几句话吗:

眼前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

座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

XX越来越远,XX越来越近。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zy1013:同13郎。


飛揚:取之有道的利,还是要取的

夕阳残雪:不知道你说的典故,那么好的话用在死人的地里,活人确实不舒服的。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4428

回帖

2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714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3 0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XX不可怕,就怕另外一个XX。

人就是这样的,当你越是XX的时候,XX也就越来越XX了。

其实,XX又能算什么呢?

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经历过无数的XX,曾经XX过,还XX个什么呢?

XX多了没有用的,还是老老实实的XX吧。

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73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393
发表于 2009-5-23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努力会拥有未来,其实留下的是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主题

5793

回帖

3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5009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3 0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太智慧,却不晓得怎样使用一群平庸猥琐的人。

成大事者往往不是智者,而是流氓。

断脚狼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742852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狼啊,他只是作了偏于一隅一国丞相,没成大事,所以算不上流氓。

管理学的讲师们,都把他的用人和事必躬亲当成了反面教材。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8

主题

5423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81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3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想,诸葛小子从来没有战争指挥的实践经验,他凭什么一出来就可以呼风唤雨?

估计那本小说还是大大的美化了他,放在历史长河中,他估计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谋士而已,只是成绩突出一点!

我爱猪头 胜过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主题

1万

回帖

3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75151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3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此文,鄙人想谈一下几点严肃意见:

1,与其说好风水能够孕育名人,还不如说出了名人,那些凡夫俗子的俗士们才赋予那块名人简短地呆过的地方为所谓的“风水宝地”。

    现如今的所谓“风水宝地”,只不过也是因为入住了过气的名人尸骨或者正当红的名人而被世人所吹捧和符合般地认同。

    如若有种,看谁能够预测某处所谓“风水宝地”在有限的期限内出某种层次的名人。

    隆中我去过两次,风水虽是不错,胜之者也非袅袅,应该说多了去了。只是这一地名,与之争夺者也不少,只不过是旅游开发,商业赢利的需要而已。诸葛亮17到27岁到底是否住在那里,其实是不能确定的。

    再者说了,一个孤儿,落魄而寄人篱下于无法自主选择的乡野,成就其能力的,恐怕主要不是环境,是内在的潜质。

2,对于诸葛亮的了解,我的经历和向北有着非常相识的地方。孩提时在历史大院的食堂就餐,餐厅的语录墙上就写着这句话:“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儿时最爱的连环画书和洋画就是《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能力和智慧的景仰,在那个时候也是由衷的。

    不过,现在看来,随着见识的增多以及受到更多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影响而改变不少。其实在出现科学发展观这个词之前,我就对诸葛亮很不屑一顾了。

    一方面,此人人臣思想根深蒂固,心甘情愿臣服于一个傻子,没能有什么大作为是再好理解不过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为了一个所谓的承诺和恢复汉室的理念,后半生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劳民伤财的打打杀杀事业,文化人如此而为,其心之狠毒,难以评述。

    六出祁山那段时日,举小国之上下一直为战争状态,人民未得一日之休养生息之安宁日。蜀中好男儿死伤无数,却未得一寸之土地,可悲可叹。死人无数,伤财无数的结果只是留下一段打打杀杀的历史故事给后人如茬子之流填补儿时的思想空虚,及现实之胡乱评说而已。

    当然,死的都是TMD故人,也不伤及时人之毫发,应该是本无所谓的娱乐态度。不过,这些故事,很可能还会在历史长河中某个不确定的时期,造就另一批喜欢打打杀杀的人,视人民为草芥,为了某一两个自认为很有道理的说法和理念,继续去干诸葛孔明曾经干着的杀人如麻的勾当。

   这种结果,是很难说的!就像通过风水宝地预测出名人的事情一样。

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个女人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898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536
发表于 2009-5-23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写给他儿子的诫子书,我熟记于心,不敢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焚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6 07:14 , Processed in 0.0712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